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一个知道“无知哲学”的伟大价值、更知道这套哲学可以带来巨大进步的科学家,我觉得我肩负着一种责任。这些进步乃是思想自由的果实。我觉得我有责任大声疾呼,宣扬这种自由,教导大家不要害怕疑惑,而是要欢迎它。如果你知道你不很确定,你就有改进现状的机会。我要替未来的时代争取这自由。
科学到底是什么东西
科学到底是什么东西呢?一般来说,科学指的是三种东西的其中一种,又或者是三种东西的混合体。我不觉得我们需要说得十分精确,太精确未必一定是个好主意。
有些时候,科学指的是追根究底的某些特别方法。另一种情况,科学指的是追根究底之后涌出来的一堆知识。科学也可以是指追根究底发现了些什么之后,因此可以做到的新事物、新计划,又或者指实际着手进行新事物和新计划本身。最后这个领域一般叫做“技术”——但如果你读一读《时代》杂志的科学专栏,就会发现专栏中大约有一半的篇幅是用在介绍新事物的发现,另外一半篇幅涵盖的却是新事物是些什么以及如何弄出来的。因此,一般大众对科学的定义,是包含了技术的成分在内的。
而我想把科学的这三个层面反过次序来讨论。首先我会从你能够弄出什么新东西谈起——换句话说,从技术谈起。科学最明显的一个特征,就是它的应用特性,即是说,由于科学的发展,结果我们就具备了做某些事情的力量。而这个力量的效应已经不太需要再多费唇舌来说明了,如果不是科学的发展,整个工业革命差不多不可能发生。今天,我们不必靠奴隶制度,我们容许众人自由存活、全力生产,而且有能力生产足够数量的食物以应付这么庞大的人口,以及控制疾病;此一事实极可能就是由于发展出科学化的生产工具而出现的结果。
现在我要说的是,这种“做新事物”的力量并没有附上使用说明指示,不管是用于善的或用于恶的都没有。因此事实上,这种力量的产出物是善是恶,完全要看它被如何运用。我们很喜欢看到全球生产有改善,但对于自动化大家都很有意见。我们对医疗的发展很满意,然后又担心新生人口的数字,担心由于我们把某些细菌消灭掉之后,再没有人会因这些疾病而死亡。又或者,同样是掌握了关于细菌的知识,有些人却建立起秘密的实验室,拼命地、偷偷地想制造出无人能治的疾病。我们很满意航空运输的各种进展,那些巨大的飞机真是令人印象深刻,但我们也警觉到空战的诸般恐怖。我们更加高兴眼下国与国间的通讯容易,不过大家又担心会很容易被监听。人类进入太空固然令大家很兴奋;毫无疑问。以后这方面也一定会碰到麻烦。类似的不平衡感觉之中,最有名的要算核能和因它而来的问题了。
你可以上天堂,也可以下地狱。那么,科学到底有没有什么价值呢?
我觉得,这种让人能达成一些什么的力量,总是有它的价值的。至于达成的结果是善的抑或是恶的事物,就要看这力量如何被运用,但力量本身是具备价值的。
有一次在夏威夷,别人带我去参观一座由佛教徒盖的庙宇。庙里面有个人跟我说:“我要告诉你一些你永远忘不了的事情。”接着他说:“上天给每个人一把打开天堂之门的钥匙,而这把钥匙也可以用来打开地狱之。”
科学的情形也一样
从某些角度来看,科学是打开天堂之门的钥匙,但它同时也是打开地狱之门的钥匙,而我们没接到任何关于门的指示。我们是否应该把钥匙丢掉,从此也放弃进入天堂的方法?还是说,我们继续跟这个“怎样善用钥匙”的问题搏斗?当然,这是很严肃的议题,我想我们不能就此否定了这把可以打开天堂之门的钥匙的价值吧。
所有由于“社会和科学两者之间的关系”而衍生出来的重大问题,其实都不出这个范围之外。当科学家被告知他必须为自己对社会的影响负点责任时,一般指的都是科学的应用部分。如果你研究的是核能,那么你必须也明白它也能用在对人有害的用途上。因此,在某些科学家的讨论会中,你会预期这将成为最重要的议题。但我不会再做进一步的讨论了,我觉得,把这些当做科学问题来处理实在太夸张了,它们更像是社会问题。事实是,这力量如何运作是十分清楚的,但怎样驾驭控制它则十分不明显,而且也不是什么科学的事,这更是科学家不怎么懂的议题。
说个巴西的小故事
让我再举个例子来说明为什么我不想谈这些。前些年,大约在1949年或1950年的时候,我跑去巴西教物理。当时有一个叫做“点四”的援助计划,那很叫人兴奋——每个人都准备去援助那些未开发国家。当然,他们需要的是技术知识喽!
在巴西时,我住在里约市。里约市内有些小山丘,山上的房子都是用捡回来的破木块搭建成的,那些人真的穷得不得了,他们没有下水道也没有自来水。取得日用水的方法是找个旧汽油罐,顶在头上走下山来,走到一个工地。因为那里正在盖新房子,由于搅拌混凝土,工地用到很多水。于是那些穷人把旧汽油罐注满水,再带回山上。没多久你就会看到,有些水经过一条脏水管又从山上流到山下来。整个情况十分可怜,惨不忍睹。
而就在这些山丘旁边,却是科帕卡巴纳滩的精彩建筑、漂亮楼房等等。
我跟“点四”计划的朋友说:
“问题是否出在技术知识上?他们不懂得怎么从山下铺条水管到山上吗?难道他们不懂得铺条水管到山顶之后,至少大家可以提着空罐子上山,再把罐子装满脏水带到山下倒掉吗?”
因此,这并不是技术知识的问题,铁定不是。因为就在邻近的高楼大厦里,水管唧筒一应俱全,终于我们弄清楚了这点。现在我们又觉得,这是一个经济援助的问题,我们也不知道援助究竟有没有用。但在我看来,计算每座山铺一条水管、安装唧筒要花多少钱等等问题,并不值得讨论。
尽管我们不知道解决这个问题的答案,让我先指出,至少我们试过两样方法:技术支持和经济援助。这两方面都不成功,令人沮丧,目前我们正在试别的,而等一下你们就会发现,我觉得这些新尝试令人鼓舞。我想,做任何事情的不二法门,就是不断地尝试新方法。
这些就是科学的应用层面,它们是那么的明显,我想我们不必再讨论下去了。
惊心动魄、狂野十分
科学的另一层面,是它的内容本身,所有的新发现本身。这是收获,是黄金,是令人兴奋的部分,是你刻苦思考努力工作之后的回报,这些努力全不是为了某种应用而做的,完全是为了发现新事物时的振奋人心。也许你们之中大部分的人都知道这种感觉。但如果你不明了这种感觉,我差不多不可能就在这场演讲中让你理解科学的这个重要面相,无法让你了解这叫人兴奋的部分而且也是做科学的真正原因。但如果不了解这些,你就根本没抓到重点。如果你不理解、不懂得欣赏这场划时代的伟大冒险,你简直就无法弄清楚科学到底是怎么一回事,也弄不清楚科学跟其他事物的关系。除非你明白到这是场惊心动魄、狂野十分、令人兴奋的大冒险,你就根本没有活在这个时代里。
你觉得科学沉闷吗?其实它一点都不沉闷。这真是最难说清楚的部分了,但也许我可以略说一二。让我随便讲起吧,就从一个概念开始好了。
比方说,古代的人相信,地球是一只大象的背部,大象站在一只乌龟上,乌龟则在一个海里游来游去,海是没有海底的。当然,这个海又是由什么支撑着,就完全是另一个问题了,那时候的人对此没有答案。
古人的信念,来自他们的想象力。这是个充满诗意、十分美丽的想法。看看我们今天如何看待同样的问题吧,会沉闷吗?我们现在说,这世界是一个不断转动的球,球上粘满了人,有些人倒立着,而我们绕着太阳呼啸而过,就像一小块骨头般在一个大火球面前乱转。这就更罗曼蒂克、更刺激了。我们是靠什么留在地球上?重力,重力不单只是地球上的“东西”,而且它正是从一开始使地球变成球状的东西,使太阳成为太阳,使地球绕着太阳飞,不要脱离轨道。重力不单只控制着星球,更主宰着星球与星球的运作。众多星球在星系中不分方向,不分远近,全都被安置在各自的位置上。已经有很多人尝试过描述我们的宇宙了,但这会继续下去,永远摸不到边,就像前面那个想法中没有海底的海一样——同样的神秘,同样让入耳目一新、启迪心灵,也同样不完整,跟古老而充满诗意的描述一模一样。
科学到底是什么东西
科学到底是什么东西呢?一般来说,科学指的是三种东西的其中一种,又或者是三种东西的混合体。我不觉得我们需要说得十分精确,太精确未必一定是个好主意。
有些时候,科学指的是追根究底的某些特别方法。另一种情况,科学指的是追根究底之后涌出来的一堆知识。科学也可以是指追根究底发现了些什么之后,因此可以做到的新事物、新计划,又或者指实际着手进行新事物和新计划本身。最后这个领域一般叫做“技术”——但如果你读一读《时代》杂志的科学专栏,就会发现专栏中大约有一半的篇幅是用在介绍新事物的发现,另外一半篇幅涵盖的却是新事物是些什么以及如何弄出来的。因此,一般大众对科学的定义,是包含了技术的成分在内的。
而我想把科学的这三个层面反过次序来讨论。首先我会从你能够弄出什么新东西谈起——换句话说,从技术谈起。科学最明显的一个特征,就是它的应用特性,即是说,由于科学的发展,结果我们就具备了做某些事情的力量。而这个力量的效应已经不太需要再多费唇舌来说明了,如果不是科学的发展,整个工业革命差不多不可能发生。今天,我们不必靠奴隶制度,我们容许众人自由存活、全力生产,而且有能力生产足够数量的食物以应付这么庞大的人口,以及控制疾病;此一事实极可能就是由于发展出科学化的生产工具而出现的结果。
现在我要说的是,这种“做新事物”的力量并没有附上使用说明指示,不管是用于善的或用于恶的都没有。因此事实上,这种力量的产出物是善是恶,完全要看它被如何运用。我们很喜欢看到全球生产有改善,但对于自动化大家都很有意见。我们对医疗的发展很满意,然后又担心新生人口的数字,担心由于我们把某些细菌消灭掉之后,再没有人会因这些疾病而死亡。又或者,同样是掌握了关于细菌的知识,有些人却建立起秘密的实验室,拼命地、偷偷地想制造出无人能治的疾病。我们很满意航空运输的各种进展,那些巨大的飞机真是令人印象深刻,但我们也警觉到空战的诸般恐怖。我们更加高兴眼下国与国间的通讯容易,不过大家又担心会很容易被监听。人类进入太空固然令大家很兴奋;毫无疑问。以后这方面也一定会碰到麻烦。类似的不平衡感觉之中,最有名的要算核能和因它而来的问题了。
你可以上天堂,也可以下地狱。那么,科学到底有没有什么价值呢?
我觉得,这种让人能达成一些什么的力量,总是有它的价值的。至于达成的结果是善的抑或是恶的事物,就要看这力量如何被运用,但力量本身是具备价值的。
有一次在夏威夷,别人带我去参观一座由佛教徒盖的庙宇。庙里面有个人跟我说:“我要告诉你一些你永远忘不了的事情。”接着他说:“上天给每个人一把打开天堂之门的钥匙,而这把钥匙也可以用来打开地狱之。”
科学的情形也一样
从某些角度来看,科学是打开天堂之门的钥匙,但它同时也是打开地狱之门的钥匙,而我们没接到任何关于门的指示。我们是否应该把钥匙丢掉,从此也放弃进入天堂的方法?还是说,我们继续跟这个“怎样善用钥匙”的问题搏斗?当然,这是很严肃的议题,我想我们不能就此否定了这把可以打开天堂之门的钥匙的价值吧。
所有由于“社会和科学两者之间的关系”而衍生出来的重大问题,其实都不出这个范围之外。当科学家被告知他必须为自己对社会的影响负点责任时,一般指的都是科学的应用部分。如果你研究的是核能,那么你必须也明白它也能用在对人有害的用途上。因此,在某些科学家的讨论会中,你会预期这将成为最重要的议题。但我不会再做进一步的讨论了,我觉得,把这些当做科学问题来处理实在太夸张了,它们更像是社会问题。事实是,这力量如何运作是十分清楚的,但怎样驾驭控制它则十分不明显,而且也不是什么科学的事,这更是科学家不怎么懂的议题。
说个巴西的小故事
让我再举个例子来说明为什么我不想谈这些。前些年,大约在1949年或1950年的时候,我跑去巴西教物理。当时有一个叫做“点四”的援助计划,那很叫人兴奋——每个人都准备去援助那些未开发国家。当然,他们需要的是技术知识喽!
在巴西时,我住在里约市。里约市内有些小山丘,山上的房子都是用捡回来的破木块搭建成的,那些人真的穷得不得了,他们没有下水道也没有自来水。取得日用水的方法是找个旧汽油罐,顶在头上走下山来,走到一个工地。因为那里正在盖新房子,由于搅拌混凝土,工地用到很多水。于是那些穷人把旧汽油罐注满水,再带回山上。没多久你就会看到,有些水经过一条脏水管又从山上流到山下来。整个情况十分可怜,惨不忍睹。
而就在这些山丘旁边,却是科帕卡巴纳滩的精彩建筑、漂亮楼房等等。
我跟“点四”计划的朋友说:
“问题是否出在技术知识上?他们不懂得怎么从山下铺条水管到山上吗?难道他们不懂得铺条水管到山顶之后,至少大家可以提着空罐子上山,再把罐子装满脏水带到山下倒掉吗?”
因此,这并不是技术知识的问题,铁定不是。因为就在邻近的高楼大厦里,水管唧筒一应俱全,终于我们弄清楚了这点。现在我们又觉得,这是一个经济援助的问题,我们也不知道援助究竟有没有用。但在我看来,计算每座山铺一条水管、安装唧筒要花多少钱等等问题,并不值得讨论。
尽管我们不知道解决这个问题的答案,让我先指出,至少我们试过两样方法:技术支持和经济援助。这两方面都不成功,令人沮丧,目前我们正在试别的,而等一下你们就会发现,我觉得这些新尝试令人鼓舞。我想,做任何事情的不二法门,就是不断地尝试新方法。
这些就是科学的应用层面,它们是那么的明显,我想我们不必再讨论下去了。
惊心动魄、狂野十分
科学的另一层面,是它的内容本身,所有的新发现本身。这是收获,是黄金,是令人兴奋的部分,是你刻苦思考努力工作之后的回报,这些努力全不是为了某种应用而做的,完全是为了发现新事物时的振奋人心。也许你们之中大部分的人都知道这种感觉。但如果你不明了这种感觉,我差不多不可能就在这场演讲中让你理解科学的这个重要面相,无法让你了解这叫人兴奋的部分而且也是做科学的真正原因。但如果不了解这些,你就根本没抓到重点。如果你不理解、不懂得欣赏这场划时代的伟大冒险,你简直就无法弄清楚科学到底是怎么一回事,也弄不清楚科学跟其他事物的关系。除非你明白到这是场惊心动魄、狂野十分、令人兴奋的大冒险,你就根本没有活在这个时代里。
你觉得科学沉闷吗?其实它一点都不沉闷。这真是最难说清楚的部分了,但也许我可以略说一二。让我随便讲起吧,就从一个概念开始好了。
比方说,古代的人相信,地球是一只大象的背部,大象站在一只乌龟上,乌龟则在一个海里游来游去,海是没有海底的。当然,这个海又是由什么支撑着,就完全是另一个问题了,那时候的人对此没有答案。
古人的信念,来自他们的想象力。这是个充满诗意、十分美丽的想法。看看我们今天如何看待同样的问题吧,会沉闷吗?我们现在说,这世界是一个不断转动的球,球上粘满了人,有些人倒立着,而我们绕着太阳呼啸而过,就像一小块骨头般在一个大火球面前乱转。这就更罗曼蒂克、更刺激了。我们是靠什么留在地球上?重力,重力不单只是地球上的“东西”,而且它正是从一开始使地球变成球状的东西,使太阳成为太阳,使地球绕着太阳飞,不要脱离轨道。重力不单只控制着星球,更主宰着星球与星球的运作。众多星球在星系中不分方向,不分远近,全都被安置在各自的位置上。已经有很多人尝试过描述我们的宇宙了,但这会继续下去,永远摸不到边,就像前面那个想法中没有海底的海一样——同样的神秘,同样让入耳目一新、启迪心灵,也同样不完整,跟古老而充满诗意的描述一模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