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语文探究性试题命题研究

来源 :小作家报·教研博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RRYMA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课标》和新高考语文大纲对于学生识记和理解能力要求更高。高考语文的探究性试题在命题方面更加注重学生鉴赏评价和综合分析等能力的考察,还关注其探究能力的考察,主要体现在文本阅读方面。下文结合近年来高考语文阅读探究式命题的特点进行分析,提出几点教学策略。
  关键词:新高考;情境;探究性试题;考试大纲;分析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23-236
  引言
  在高考语文试卷当中,阅读题型属于重要考查内容。近年来,此类题型在命题方面呈现出全新的趋势,2020年的全国卷当中,现代文阅读关注命题的人文性、思想性,将科学性和生活性相融合,不但能够突出探究命题的特点,而且还能突出对于学生关键能力及核心素养方面的考查。分析阅读探究性题目的命题特点,寻找教育切入点,对于语文教学的改进十分重要。
  一、新高考语文探究性试题的命题特点
  (一)题裁丰富
  在2020年的全国卷中,阅读题的取材十分丰富,1卷中的阅读题为《越野滑雪》,2卷当中为诸葛亮所著《书匠》,3卷当中选择蒋子龙所写《记忆力的光》,通过上述文本的选择方式来看,不但经典,而且文学特性显著。同时,文本信息选材具有时代感,从3卷当中《对话钟南山》就可看出,选材与时俱进。此外,文本当中富有浓厚的民族精神,1卷中《“孝”为家庭伦理之意义》;2卷中《实物回归:美术“历史物质性”》;3卷中《谈谈<古文观止>》,能够看出文化血脉的传承[1]。
  (二)形式多元
  在2017~2019年,现代文阅读当中添加了表格、统计图或者流程图,兼顾学生形象思维、逻辑思维等考查,需要考生按照图形规律、表格信息、流程特点等整合信息,具备较强的图文转化能力才能解答客观题,因此,探究题型更加注重思维考察。2020年的全国1卷、2卷使用非连续类型文本,注重特点、体现科技,3卷考查形式创新,文体内容选自“必修五”教材当中“表达交流”中的内容,以“访谈”形式,考查学生筛选、整合与理解信息的能力。
  (三)定点设问
  梳理2017~2020年的全国卷考题,定点设问为特色,要求考生立足文本,给出针对性回答。2020年,1卷中文本分析类题目要求学生分析“抗击疫情”、“加大投资支持基建”二者关系;3卷当中要求学生对于“记忆里的光”进行分析,以谋篇布局为视角,对于文本怎样总领全文展开分析,这样的考查方式要求学生具备鉴赏能力和谋篇布局能力才能作答。
  二、新高考语文探究性试题的教学策略
  (一)注重“情境化”
  新高考命题特别注重“情境”,具有生活化特点。这就需要学生具备宽广视野,才能联系生活经验解答问题。考纲中要求学生能够阅读实用文本,整合信息,分析其中语言特色,感受文本时代精神、社会功能等。因此,教学过程,可以适当结合教材拓展阅读书目,并且引导学生观察生活,比如:“精准扶贫”、“抗击疫情”、“共享单车”、“基础建设”等,多讲述一些贴合生活实际的内容,既让学生学会思考探究,又让学生形成关注生活的意识,联系生活与其他学科,这样学生在做“情景”类题时,才设身处地进入“情景”答题[2]。
  (二)增加图表阅读量
  根据高考试题命题特点,需要关注阅读对象的拓展,不但要让学生对于文本材料进行阅读,还需要关注文章当中图表材料,将其作为阅读重点,循序渐进培养学生读图能力。因为在探究性试题当中,给出的图表信息更能带给学生视觉和感官方面的冲击,且图表当中图文信息丰富,能够为学生解决探究性问题提供思路和引导,因此,在后续语文教学当中,还需要求学生观察生活,注重图表信息的整合,让学生能够从多个角度对于图表信息进行深层次挖掘,以良好的读图和读表能力参加高考,寻找准确解题方向。
  (三)研讀教材文本
  语文教材当中文本形态多样化,但是部分教师在日常教学方面过于关注散文、文言文、古诗词和小说等文本内容的讲解,对于“访谈”、“新闻”、“演讲”等文本关注不足。在2020年,全国3卷当中给出“钟红明访谈阶段怎样对话题逐渐深入挖掘的?试结合材料分析。”这样的问题具有开放性,需要学生掌握“高效交际”的方法才可顺利解答。语文具有工具性,语言的运用需要依托生活场景,因此,探究性问题的解答,需要教师重视教材的使用,关注丰富的文本功能挖掘,兼顾学科工具性和交际功能,对于学生有所侧重地训练,避免课堂文本解读和训练形式过于单一,提高学生多文本分析能力,高效解答探究性问题。
  (四)重视碎片化材料
  当今,新媒体的发展,“微时代”已然来临,学生接收信息途径宽广,为了对于探究性试题高效解答,需要学生利用一切资源,关注碎片化阅读。在语文教学当中,需要选择具有时代感和多元化的材料,训练学生提取关键、有效信息的能力,这样有助于学生定量阅读习惯的培养,还能使其形成定时阅读的习惯,能够在规定时间内快速提取文本信息,形成跨篇、连篇和多篇阅读等能力,在阅读阶段,还可指导其使用圈点、批注等方法,更好地处理碎片组合文本信息,为其探究试题分析能力的提升奠基。考纲当中要求学生有逻辑地分析各类文体,包括新闻、科普和传记等。例如:2020年全国3卷当中阅读内容为“对话钟南山”,时事类的信息可以指导学生使用片碎化方式阅读,借助新媒体方式阅读或者观看和“抗疫”相关的新闻材料、视频信息等,丰富学生信息积累量,以便其在解答探究性试题的时候能够从多个角度入手。
  结束语
  总之,立足于新高考的背景之下,对于近年来高考语文探究性试题的命题特点进行分析,在阅读题型的设置方面选材多样、形式多元、关注生活,因此,需要以此为切入点,寻找教学思路,优化教学方式,培养学生思维,高效解答探究类问题。
  参考文献
  [1]魏敏.高考语文全国卷Ⅲ文言文试题评析与备考建议[J].语文教学与研究,2021(05):136-139.
  [2]张华,姜敏.2020年全国高考语文卷“现代文阅读”试题评述:特点、建议与启示[J].教育科学论坛,2021(02):34-38.
其他文献
摘要:信息技术的发展普及为教学提供了更加有力的技术支撑,其在教学中的应用价值愈发凸显,并成為推动教学改革的重要力量。小学作文教学肩负着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重任,将信息技术应用到小学作文教学中,可以有效整合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良好的作文学习环境,极大地提升作文教学质量。当前环境下,小学语文教师要高度重视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合理应用,并深入挖掘信息技术与作文教学相融合的有效路径,探索多元化的作文教学方法,
期刊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23-231  情景重现  队伍中小A总是在训练中捣乱,一开始他还比较收敛,只是在跑动中偷会懒,时间一长,他竟然开始影响其他同学,乱扔篮球、阻挡队友、损坏器材,彻底地“放飞自我”。好好的训练变得乱糟糟,我的心情也是差到了极点:“小A,你在干什么?”我强忍着怒火问他。他却不以为然,漫不经心地回答:“我在玩啊。”我竟无言以对,选择对他无视,训练继
期刊
摘要:语文是小学语文课程体系结构的基础学科,是小学生接触母语、锻炼母语的有效渠道。小学语文教师要充分重视语文教学过程,在实践教学活动中,要注重渗透德育知识,积极开展德育教育,促使小学生在语文启蒙阶段,接受良好的语文文化内涵影响,帮助小学生感受语文学科的精髓,有效提升小学生的综合素养与道德水平。教师要认识到小学语文教学,不仅是基础知识的教学,还要注重训练小学生的道德意识,为小学生形成正确的“三观”奠
期刊
摘要:近年来,人们越来越关注中等职业培训,以及中等职业计算机培训。为了保证中等职业计算机培训的顺利发展,教师需要积极适应时代发展,积极转变教学观念,调整教学模式,丰富教学方法,实现中等职业计算机培训目标。将微课应用到中等职业计算机培训中可以很好地做到这一点,通过在微型课堂中进行操作,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使学生可以致力于学习中等职业计算机,并改善中等职业计算机效率和质量。  关键词:微
期刊
摘要:小学数学作为学生基础教育中非常关键的课程,对学生日后的学习与生活都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作用。但是由于数学学科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和抽象性,在小学数学的教学活动中,还是有一些学困生的出现,大大降低了教师小学数学的教学质量。因此,在进行小学数学的教学活动中,教师要从多方面分析学困生出现的原因,加强对于学困生的关注,结合学困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模式与教学方式的改变,从而使学困生得到转化。  关键词:小
期刊
摘要:在新型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学部门对于小学语文教学提出了教学改革,即促进小学语文高效性,并提高学生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学习主动性和学习的积极性,从而帮助学生增加语文的核心素养。这也是语文教学中对于语文教学的教学策略的探讨,建设高效课堂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新课改;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策略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23-241  引言  語文学科是一门综合性较高的学
期刊
摘要:幼儿时期具有特殊的受教育特点,在培养的过程中,教师应该注意方法的独特性,将生活与教育相结合。幼儿在此阶段对于大自然以及野外生活有着独特的感知能力,此时的课程应以大自然为独特的背景,以社会为出发点,到更加宽广开放的环境中展开实践。  关键词:自然材料;在美术活动中;开发与利用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23-228  引言  自然材料是大自然给予的天然美,同时环境
期刊
摘要:随着当前社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在初中阶段的教育教学过程中,越来越多的课程被添加到初中生的学习生活当中,但语文教学的比重仍然十分重要。语文作为整合语言、文化、艺术等多种因素为一身的重要基础类课程,贯穿学生完整的学习生涯,是学生义务教育阶段最为重要的课程。但是,在实际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利用传统知识灌输式的教学方式为学生进行知识的讲授,忽视了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提升,很多学生虽然对生僻
期刊
摘要:陶行知先生是我国的教育家,提出了众多的具有影响力的教育思想,生活教育是其思想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生活教育理论适用于各个阶段的教学生活,这一思想理念主要强调将生活与教育两者有机结合,从而促进教学活动更好地开展。  关键词:幼儿园;生活教育;“行”与“思”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23-235  通过生活教育这一教学理论的应用,能够实现教育与社会实践两者的有机统一
期刊
摘要:有研究表明:2—4岁是儿童良好生活习惯初步养成的关键期。从儿童心理发展规律看,年龄越小越单纯,可塑性越强,越容易接受各种影响和教育。此时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越易成功。良好习惯的养成,对幼儿来说显得尤为重要。文章首先分析小班幼儿良好生活习惯养成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再对相关建议进行探讨。  关键词:小班幼儿;良好生活习惯;养成教育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23-193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