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八下第一单元·学习仿写

来源 :作文新天地(初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ochensh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 模仿《安塞腰鼓》的修辞手法写一个场景片段
  【片段一】
  他们立身于偌大的操场中,置身于火热的艳阳下。
  风吹过,拂动了他们的衣袖,吹得四周的树沙沙作响。他们静立着,像笔挺的梧桐。
  “嘟——”响亮的哨声如炸雷般在耳边响起,操场沸腾了,变得激情澎湃。
  他们严肃起来了,热情地忘我!他们如一支整齐划一的军队,在操场上尽展风姿!鼓点一样,是有力的脚步;号声一样,是响亮的口号;火光一样,是热情的眼神;旗帜一样,是翻飞的衣衫。
  他们——这操场上的上千个同学一起将脚部与地面碰撞,操场的地面变成了鼓面,咚,咚,咚,咚咚咚。
  他们——这看台上的上百个观众的心与这脚步声撞在一起,观众的心变成了鼓面,咚,咚,咚,咚咚咚。
  这千百个同学甩开脚步,摆动臂膀,放开嗓子,震出了辉煌的运动会开幕式。
  八(8)班 鲁夕锐
  【片段二】
  好个柔媚的舞蹈!
  台上几个姑娘身姿摇曳,袖子出收之间尽显中国戏曲与舞蹈的特点——不失英姿却也不乏媚态。行云流水的动作越发令人沉醉,只是远远地观望一眼,便觉得值得千年的等待。
  好个柔媚的舞蹈!
  近看更为摄人心魄。姑娘们愈加忘情了,愈加忘我了。舞动的袖子如行云一样,是流动的风姿;如长虹一样,是缥缈的七彩;如水波一样,是柔和的波纹。多美的舞蹈啊——水袖舞!
  八(6)班 邵佳慧
  【片段三】
  突然,窗外风声大作,狂风撞击着窗,发出呜呜的响声,如同一群野兽的低吼,绵长而凄厉,令人心烦意乱。我放下手中的书,倚窗而望,原先追逐嬉戏的白云已消失无踪,取而代之的是浓厚阴郁的乌云,莫非是他们不小心掉进了老天爷的墨缸,染了一身黑?一道闪电如同一柄破空的利剑,紧随其后的雷声打破了最后的宁静。紧接着,暴雨倾泻而下,雨点打在屋顶上、窗户上,发出惊心动魄的响声,就像正在演奏一支令人心潮澎湃的交响乐。这滂沱大雨敲击着砖瓦,敲击着大地,也敲击着我的心灵。放眼望去,眼前所有的花草树木、道路车辆都被如注的大雨洗涤着,荡去污垢,涤尽了灰尘。
  八(4)班 姚淑敏
  【钟老师评】
  三位小作者分别描写运动会开幕式表演、水袖舞、暴风雨三个场面。她们抓住了描写对象的特征:开幕式表演的紧张、水袖舞的柔媚、暴风雨的急骤,学习并运用《安塞腰鼓》的修辞手法,如排比、比喻、拟人、夸张、反复等来刻画人物的动作、眼神、衣袖和风雨的颜色、气势等等,使得片段语言生动传神,读来让人感觉身临其境。
  二 心理描写片段
  【片段一】
  我强捺住心中的狂喜,将奖状小心翼翼地放进书包,等周围没人时又轻轻地把它拿出来。我仔细端详着它:橙红的暖色调,俊秀的连笔字,加粗的奖项排名……多么讨人喜欢啊!我用指腹轻轻感受它的凹凸,拿着奖状的手不住地轻轻颤抖。这么久的努力果然没有白费!想起之前颁奖前的样子,不禁莞尔。在老师报到我的名字前,我不停地攥着衣角,额头上冒着冷汗:虽然大家都说我的作品好,可是万一哪里出了差错呢?万一,万一……我小心地咽了一下唾沫,心中既期望能聽到自己的名字,又有点不敢妄想……终于,当我听到老师报到我的名字时,我整个人都轻飘飘的,喜悦的甜蜜充盈着我的心灵。
  八(9)班 李心羽
  【片段二】
  老师捧着已经批好的科学试卷走进教室,我们的目光便全集中在这一叠试卷上。我的心“扑通,扑通”地跳着,像一面小鼓,不禁默念着:“上天啊,保佑我取得一个好成绩啊!”这时老师走上讲台,厉声呵斥:“这次考试你们都在做梦吗?!90分以上的只有两位同学,好多同学都不及格!试卷发下来,好好反思!”听了老师的话之后,我的心跳不禁加快了。
  窗外,天阴沉沉的,不时刮来阵阵冷风,我不由自主地打了哆嗦。教室里静悄悄的,只听见“沙沙”的发试卷的声音,突然“哗啦!”的一声,一个同学不小心把书碰到了地下,我的心随之猛跳了一下。同桌的试卷也已发下来了,72分!看着同桌哭丧的脸,我不由得心里直打鼓:“我是不是要完了?同桌都这样了,我不会更差吧?!”想到这里,不禁又打了一个寒战。未等我回过神来,一张试卷已经落在我的桌上,我迅速把试卷翻了一个面,心已经提到嗓子眼了。怎么办,怎么办?我还没准备好。我不断地进行深呼吸,告诉自己:“没关系,没关系,坦然面对吧,早晚都要接受的。”我长长吁出一口气后,慢慢翻开试卷,慢慢地,一个红色的数字出现,我的心快跳出来了。上天啊,保佑我!忽地,数字“8”映入我眼睛!我如释负重,慢慢地打开了试卷,“84!”用手拍着胸口,“还好还好,没有特别差。”我说着,内心竟还有一丝小小的激动。
  八(9)班 方 杰
  【钟老师评】
  两位小作者分别描写得知获奖前后和考试分数揭晓前后的心理变化,写得生动传神,很有感染力。在整体上,两位小作者运用前后对比的写法,使得心理前后变化鲜明。而在刻画心理时,除了最常见的直接描写人物心理之外,两位小作者还运用了多种手法。比如通过人物的动作“攥着衣角”表现紧张;又如运用“我的心‘扑通,扑通’地跳着,像一面小鼓”的比喻手法表现忐忑;还有环境烘托,写天色阴沉、冷风阵阵烘托内心的阴郁;还用内心独白的手法,“告诉自己”要“坦然面对”,表现破釜沉舟的心态。正是因为人物描写、修辞手法、环境烘托、内心独白等多种手法的使用,才避免了简单乏味的“我很紧张”“我很开心”等浅白表述。
  家乡没有什么特别的吃食,唯有枇杷最为出名。但我对枇杷一向不怎么感兴趣,对过年时才吃的长寿面却念念不忘。大概是物以稀为贵,随处可见的枇杷激不起我的食欲,而长寿面则是难得一吃吧。
  家乡的长寿面其实也没有什么特别之处,面都是自家擀的。虽叫作长寿面,但也没夸张到一根面能烧一整碗的程度,就是很普通的面——不过度的糯,也不会显得硬,很有嚼劲。人们喜欢在面上放上一些笋干。家乡靠山,竹笋都是山上野生的挖下来,晒干了放在家中。那笋干不说脆,但就是很有劲道。奶奶是我们家的“主厨”,她烧面时先烧水,水开后把面放下去煮。奶奶的配方中,不存在调味先后的概念,她把香油、酱油等调味的东西一并放在碗中,然后再将面连同汤一起倒进碗中。
  记得小时候每到过年,正月初一早上的那一碗长寿面是我的最爱。喜欢赖床的小孩唯有在那天才会早起,眼巴巴地等着奶奶赶快烧好长寿面。她在腾腾热气中淡定地下面,我则是在一旁急得上蹿下跳。终于等到面做好,我立马捧起脸大的碗吃起来。“呼噜呼噜”的嗦面声大得惊人!大人们总是笑我说我猴急得跟什么似的,好像生怕别人跟我抢。吃成花猫的我竟也没抬头反驳,只顾低头吃面,使得他们笑得更加开心。
  前些年,我每次回老家也会求着奶奶帮我做一碗长寿面。即使不是过年,我也想尝尝长寿面的味道。
  但越往后,我越觉得不对。
  什么不对呢?味道不对了。
  面依旧是那个手擀面,笋干也是前不久晒干的。奶奶还是同样的烧法,但总有些东西已经悄悄改变了。
  无论是自己吃面时不再“呼噜”作响而改为文雅的吃态,还是周围不再有一群谈天的大人,总归是变了。
  也许我对长寿面期盼的不仅是那种美好的味道,而是往昔过年时的欢乐场景吧。人总会长大,但长大,就总要付出些代价,或许是一份天真,或许是一份欢乐。
  现在的我越来越不敢吃长寿面了,不知是不想吃,还是不敢面对那明明是过年却依旧冷清的家里。
  【钟老师评】
  一碗普通无奇的长寿面,小作者却吃得狼吞虎咽;一碗充满温情的长寿面,小作者却越来越不敢吃了。为什么?皆为情!
  小作者选取了家乡特有的长寿面,细细刻画面的选料、做法,又描绘自己吃面的情态和相邻的神情。在读者面前呈现出一幅充满温暖亲情乡情的风俗画,给人以温馨和感动。然后笔锋一转,又描写自己离开家乡越久,却越不敢吃长寿面。因为自己长大了,因为回家更少了,因为人与人的感情变得更淡了。读者读到此处,会诧异,会思索,会不由得产生一种淡淡的遗憾。
  此文语言平实却又不乏生动。情感并不显得那么浓郁,却又能切实地拨动离乡者的心弦,触发乡思,是一篇难得的佳作!
其他文献
2016年, 《疯狂动物城》红遍了孩子的心。  观众内心的欢乐,伴随着主题曲《Try Everything》,在影院喷涌而出。  影片讲述的是在一个所有动物和平共处的动物城市,兔子朱迪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完成了自己儿时的梦想,成为一名优秀动物警察的故事。在这部动画片中,我们都可以看到诸多人生的命题——理想与现实、失败与成功、放弃与坚持……这个故事隐藏在“小镇少女进城实现梦想”的经典故事框架之下,出
期刊
春, 甲骨文字形,从艹(木),草木春时生长;中间是“屯”字,似草木破土而出,土上臃肿部分,即刚破土的胚芽形,表示春季万木生长。“屯”亦兼作声符。小篆字形,隶变以后,除“日”之外,其他部分都看不出来了。春天是生机勃勃、万物复蘇的季节。无数文人墨客曾经描绘、赞美过春天。但不同的人面对春天的景和物却有不同的抒怀手法,也会有不同的感触和感悟。正所谓:“览物之情,得无异乎?”让我们一起品读名篇,披文入情,发
期刊
清明,假期;风和,日丽。  遇见老家,遇见林徽因,遇见《九十九度中》,遇见芸芸众生。  ——题记  佛曰:“不可说,不可说。”——一直纠结疑惑于这句佛家用语。直到这次清明节,带着林徽因的作品《九十九度中》回到老家,在老家读着《九十九度中》,在《九十九度中》读着老家的人们,读着读着,心有所悟。  平凡的人们在平淡的生活中拼搏、挣扎,他们痛苦地期待着幸福。就这样如蜉蝣般卑微而又壮烈地了结了自己碌碌的一
期刊
最近又重读龙应台的《目送》,窗外寒风凌冽,笔底深潭微澜,心中悲欣交集。  她写父亲的故去,写母亲的衰老,写孩子的成长,写兄弟的离散,写朋友的悲欢,写渴求和放手,写挣扎和释然,写那段冷到无法触碰的岁月,写痛到不忍直视的伤口,写生,写死,写到最后,都只是空,只是苍茫而又荒凉的世间最无可奈何的虚空。我看七十四篇文章,看七十四次对话,看七十四段时光,看七十四声声声啼血、字字含泪的叹息,几乎每看一下,都要移
期刊
流水万丈是世上最宏伟最壮观的事物,春初新林是世上最新鲜最有活力的事物,春风十里是世上最自然美好的事物,但是所有這一切事物在我眼里都不如你的存在。  想起曾看过的一个短片。故事根据真人事件改编,串联起五个人物故事,无情地揭开了生活冷漠的一面。想买杂志的女孩被粗暴告知,她想要的杂志不卖。女孩失落走开时的独白:“每个人都自顾不暇,没有人会在意你的感受。”开车接电话被交警拦下的小职员的独白:“每个人都小心
期刊
她不快乐。她听说做好事可以让人快乐。但是,她无好事可做。  不知有多少次站在马路边,但从未见过要过马路的老奶奶;不知有多少次候在十字路口,但从未见过找不到妈妈的小女孩;不知多少次带着两把雨伞上学,但从未见过要问她借伞的同学……  她和别人不一样,她没有朋友。她再也不带两把伞,因为她此时此刻盼望的不是借别人伞,而是和另一个人同撑一把伞,聊聊天,哪怕是聊她最不想聊的内容。  千盼万盼,她盼下雨天。一声
期刊
落花  记得当我第一次学会打水漂的时候,我仿佛是发现了新世界。石头在水面上轻盈得如同蝴蝶一般飘飞起来,溅起如童话般的一连串水花:涟漪圈圈相扣,却乐此不疲。幽蓝的天空下,一切都散发着潮乎乎的温柔的气息,阳光把湖面结结实实铺满。我恨不得昭告全天下,只因为那份简单的自豪:电影里才有的动作,你们都不会!  只是,当时那么激动的我,现在都快忘了那感觉。  如同落花,虽花瓣风韵犹存,但终是落矣。  ——“我常
期刊
那年九月,一个女孩进入我的视野:书桌前,她静静地低头阅读,红苹果一样的脸蛋上浮着粉红色的笑容。这个女孩像极了一朵绽放的百合花,沐浴着阳光,清幽淡雅。那一刻,我的心柔软得像一片湖。不错,这个女孩就是柳徐阳。  人如其名,她是個阳光女孩。她是冬日里的暖阳,热心助人的身影让人心里暖暖的;她如同夏之骄阳,散发出炽热的光彩。拉着小提琴的她,站在舞台中央,令人惊叹。平静是她,热情是她;柔弱是她,坚忍是她。  
期刊
当我决定写一篇关于孙可天的印象记的时候,略显惭愧。因为我无法精确地给她一个标签,一如你所看到的这个题目,在严格意义上是矛盾的,既然是小魔女,那为什么又要说无法定义呢?  初次见可天是在她妈妈的办公室,皮肤白皙,身材修长。你大概很难把这样一个花季少女与“魔”“魔女”这类词联系在一起,又也许之后所有的故事都在她爸妈取名字之时便埋下了伏笔。孙可天,源自毛主席的“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谈笑凯歌还”,
期刊
从故事到事故,只差那一刻。  2017年8月5日,我们一家带着对旅途故事的憧憬,从温州飞往九寨沟。  8月8日晚8点,我洗完澡,准备看会儿书就睡觉。洗手间里传来妈妈洗衣服的唰唰声,小阳台外面偶尔有风吹过树林的飒飒声,时间的河流就这样静静流淌着,直到——  9点19分,我正看书看得津津有味,突然感觉灯在晃动,接着整个房间剧烈摇摆,还来不及思考发生了什么,躺在另一张床上的老爸就被硬生生甩到了墙上,又摔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