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龄老人生活史的影像记录思考

来源 :南都学坛:南阳师范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qing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龄老人是一系列社会变革的亲历者和见证人,记录他们的生活历史,就是记录我们民族的历史、国家的历史。根据具体采访事例,在记录过程中,不必过多地去讨论宏大的历史叙事,而要尽可能地落实到老人容易记起、感兴趣的具体事件中,可以比较细致地挖掘当时人们的生活状况,如衣食住行、日常生活等;也不必拘泥于某一特定时期的生活经历。同时,要注意采访技巧,毋须刻意追求图像的完美,以确保老人正常讲述为基本目标。
其他文献
以澳门R长者中心为例,研究老年人孤独感现状及其影响因素.采用方便抽样法及深度访谈的方法进行资料收集,采用UCLA-8量表测量老年人孤独感,结合ERG理论探讨影响老年人孤独感的
分析了成年子女外出务工时代农村家庭养老问题,探讨了乡村特色产业发展对农村家庭养老的影响。研究发现:农村老年人面临的经济支持弱化、生活照料缺失、精神慰藉匮乏等家庭养老问题,均受到成年子女外出务工的影响;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特色产业发展主要通过三条路径影响农村家庭养老——增加有劳动能力老年人的自身劳动收入,直接改善家庭经济支持状况;留住子女就地就近就业或吸引外出务工子女返乡就业,综合改善家庭养老状况;进行乡风文明建设,传承孝道文化,间接改善农村家庭养老。
诗歌最能体现语言的生命力与创造本性,隐喻在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隐喻不是语言的装饰品,而是体验、重构世界的重要方式。语言在本质上是隐喻性的,探索诗歌的隐喻便是探索语言的本性与特征。美国哲学家纳尔逊·古德曼(Nelson Goodman)“图式转移”的隐喻理论,在标记(符号)的语义运作中呈现了隐喻的发生机制,凸显了隐喻的指称维度,并在符号构造世界的意义上,展现了隐喻重构世界的重要功能,对仅从意义维度的诗歌隐喻阐释提供了哲学上的补充与启示。
目的:通过实验考察孝道引领对人们孝道行为的影响。方法:研究一,将82名大学生被试随机分配到实验组和控制组,实验组观看孝道公益广告,控制组观看环保公益广告,之后测量被试的积极情感、消极情感及孝道行为水平,以考察孝道宣传对孝道行为的影响;研究二,将95名大学生被试随机分配到实验组和控制组,实验组阅读孝道文字材料,控制组阅读中性文字材料,之后测量被试的积极情感、消极情感及孝道行为水平,以考察孝道教育对孝道行为的影响。结果:研究一发现,观看孝道视频的实验组被试的孝道行为水平显著高于控制组;研究二发现,阅读孝道相关
近年来,我国关于老龄问题的研究十分活跃。通过对相关研究文献的梳理,对老龄化率的内涵、理论价值和发展演变等进行总结,厘清既有研究在应用老龄化率和老年人口比例方面的差异。在此基础上,针对“老龄化率”的概念界定和人口老龄化衡量标准的系统性、科学性提出建议。
由于人口流动越来越频繁以及人们对子女教育的日益重视,陪读随迁农村女性老年群体不断壮大。采用访谈法,对安徽省N市的陪读随迁农村女性老年人就业问题进行调研。针对当前该群体就业现状及其所面临问题进行理论分析,并提出如下对策建议:转变观念,明晰定位;发挥优势,扬长避短;多元主体积极参与,保障陪读随迁农村女性老年人的合法劳动权益;建立城乡联动机制,推动城乡一体化。
以老年社会参与中的文化参与为例,对文化活动中老年人组织化参与的相关问题进行初步探讨。在对老年文化活动组织化参与的提出背景进行介绍的基础上,对老年文化组织和老年文化活动的组织化参与进行界定。在此基础上,阐明了老年文化活动组织化参与的意义,梳理了老年文化活动组织化参与的路径,介绍了老年文化活动组织化参与的主要活动类型及活动开展状况。最后,分析了当前老年人在文化活动组织化参与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
马克思与阿多诺的批判理论都是建立在辩证法的理论基础之上的,前者提出了否定辩证法即在同一性中把握“否定”,而后者提出“否定的辩证法”即以破除“同一性”的方式实现“否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实践中,影像记录是一种重要的手段和方法。非遗从口头文本讲述逐渐转向影像书写的记录过程是需要继续深入研究的。在非遗的影像实践中,集体记忆与个体意识是相互塑造的关系,传承人的个体技艺大多通过口传心授的方式进行传承,同时其所代表的非遗项目又在集体的知识记忆框架体系中得以建构。因此,在当下如何更合理、更全面地用影像解读非遗,记录非遗传承人和项目就显得尤为紧迫。
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是全党特别是宣传思想战线必须担负起的一个战略任务。只有深入研究意识形态的价值的引导力、社会功能的整合力、内容体系的解释力和表达方式的亲和力等要素在内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凝聚力和引领力的内涵,并系统分析其面临的错误思潮、市场经济逐利性、媒体格局和舆论生态的变化等挑战,进而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加强主流话语建设,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深度融合,才能进一步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凝聚力和引领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