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年子女作为探望权主体之伦理考察

来源 :东莞理工学院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y9116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家庭成员之间的权利与义务关系主要根据血缘亲情而构建,涉及到一系列伦理价值判断。2001年婚姻法仅规定离婚后未与子女共同生活一方父或母有探望权,忽略了子女主动与父母进行亲情沟通的伦理需要,将子女置于被动的客体地位。笔者认为,被探望的子女绝非探望权的义务主体,法律进一步明确未成年子女作为探望权的权利主体,符合探望权的伦理价值取向。
其他文献
提出了一个适用于非相干耦合空间孤子族的一般理论.从这一理论可以很方便地得到亮、暗、灰孤子族的波形.研究表明这些孤子族的形成条件直接依赖于折射率改变与入射光光强的关系
通过对无纤维SMA-10实验室配合比设计及其路用性能试验研究,并与有纤维SMA-10进行比较,结果表明:适当增加细集料及矿粉,同时降低粗集料及沥青用量建造无纤维的改性沥青SMA是完全
研究了相转化法制备PVDF空气滤膜时,不同的单一溶剂,不同的用量及混合溶剂对PVDF空气滤膜性能的影响。通过测定所成膜的风阻和孔隙率对PVDF空气滤膜的性能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单
详细介绍了强夯处理软土地基的实践并进行了分析.
利用Burg法分析了被白噪声污染的功率谱,并将结果与传统周期图法进行了比较。当阶数比较小时,Burg谱比较平坦,信号被噪声掩盖;随着阶数的增加,分辨率增加;当阶数进一步增加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