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小学语文开放性阅读教学策略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enengxian06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所谓的开放性阅读教学,就是在阅读教学中,教师采用开放式的教学方法,激发出学生参与语文阅读的自主性,进而不断培养出学生阅读兴趣的一种教学方法。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使用这种阅读教学的方法,可以开阔小学生的知识视野,不断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出学生的阅读兴趣,进而使学生可以了解教材中没有的语文知识。
  关键词:小学语文;开放性阅读;教学策略
  阅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对学生将来的语文学习与语文素养的提升具有重要促进意义。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重视阅读教学。但是,在以往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部分教师受应试教育影响,教学观念传统,教学模式单一,教学效率不高,阻碍了小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提升。而开放性阅读可以有效改善这一问题,促进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提升。对此,在教学中,教师应重视开放性阅读的有效应用。以下,笔者就从小学语文的视域出发,对开放性阅读教学进行一些分析并提出相关教学策略。
  一、 在小学语文实施开放性阅读重要性
  阅读在小学课程体系中的重要性,众所周知。其对小学生字词、句子、作文等语文知识的学习都有直接影响。但在传统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部分教师受应试教育影响,通常采用“填鸭式”的教学方法,组织学生进行阅读知识的学习。通过将阅读知识“以讲授为主”的方式强行灌输给学生,要求学生采用各种方法对其背诵记忆,以此应付考试。这样的教学模式中,教师忽视了小学生参与阅读的兴趣,忽视了对学生阅读方法与技巧的传授,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学生的思维受限。而开放性阅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有效应用,可以引导学生的思维,调动学生参与阅读的积极性,培养学生自主阅读的意识,进而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全面提升。由此可见,在小学语文中实施开放性阅读具有重要意义。
  二、 在小学语文实施开放性阅读的条件
  (一)改变传统教学观念
  为发挥开放性阅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提高阅读教学的质量。首先,教师应积极改变自身传统的教学观念。例如,在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中,部分教师不允许学生带课外书到学校,认为这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这样的要求可能造成部分学生的误解,认为教师不允许学生看教材以外的阅读材料。事实上,小学语文教材中的知识是有限的,而课外阅读中就蕴含大量教材中没有的语文知识。学生在课外阅读中可以开阔自己的视野,拓展自身的语文知识,使自身语文素养得到提升。为达到以上目的,教师应重视课外阅读的重要性,引导学生选择合适的阅读材料,以促进学生文学素养的提升。
  (二)重视学生学习能力
  新课标曾明确提出,教师应将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人,并在教学中不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引导学生学会应用所学知识,从而不断提升学生对知识的应用能力。但在应试教育背景下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大部分教师相较学生的学习能力,更为在意学生的语文成绩。通常,在阅读教学中,采用单一、教条的教学方法,要求学生按照教师的要求,以“死记硬背”的方法记忆知识,并在“题海”中得到提升。这样的教学模式忽视了学生对阅读学习的兴趣,不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因此,将开发性阅读教学中,教师应重视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三)创建阅读良好环境
  应试教育背景下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时常受到来自社会、教师、家长、同学、甚至是自己的压力。这些压力往往为学生带来焦虑的情绪,甚至产生一些负面影响,不利于学生学习效率的提升。因此,为避免以上问题的再次出现,新时期开放性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为学生创建轻松、和谐、自由的阅读环境,让学生在放松的环境中,在兴趣的驱使下,主动参与到阅读的学习中,掌握更多的语文知识。从而可以为学生将来的语文学习奠定良好基础。
  三、 在小学语文实施开放性阅读的策略
  (一)创设阅读情境,激发阅读兴趣
  兴趣是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基础,同时可以促进学生学习进步。因此,在小学语文开放性阅读教学中,教师应重视学生的阅读兴趣,可以根据课文知识为学生创设相关的阅读情境。然后,将学生置身情境中,从而拉近学生与语文知识间的距离,进而可以有效激发出学生对语文材料的阅读兴趣。
  以小学语文《惊弓之鸟》这篇课文为例。本文是一篇成语故事,故事内容生动有趣,为开放性阅读奠定了良好基础。在教学前,教师可以深入教材,仔细钻研阅读材料。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课文内容,为学生创设阅读情境。如:“同学们,上课之前,老师想给大家讲个故事,你们想听吗?”学生回答之后。教师可以开始情境的创设:“在2000多年前的战国时期,魏国有个射箭高手,名字叫更羸。有一天……他并没有用箭,反而是左手拿弓,右手拉弦……”故事到此为止,教师可以让学生猜测“大雁是否落下,为什么?”在学生陷入热烈讨论之时,教师可以为学生引出课文:“请大家仔细阅读《惊弓之鸟》这篇课文你就知道答案了。”通过这样的形式,可以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参与到语文阅读学习中。
  (二)明确教学目标,优化阅读课堂
  为提高开放性阅读教学质量,在新时期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应积极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创新教学方法。在明确教学目标的基础上,灵活运用多种方法以优化阅读课堂,从而可以提升开放性阅读教学质量。进而可以促进学生阅读效率的有效提升。
  教师在讲到《飞夺泸定桥》这篇课文时,课前,可以通过多种途径(书籍、报刊、网络)查閱、收集各种资料,并根据教学内容制作教学课件。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课件辅助教学。如:课前教学前几分钟,教师可以借助媒体课件为学生播放“飞夺泸定桥”的影视片段,以引起学生的注意。然后,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课件讲课文内容,如:“十三根铁链”、“红褐色的河水”、“几十丈深的河谷”等内容,直观、形象地呈现在学生面前,以加深学生对阅读内容的理解。另外,在课文内容讲解之后,教师可以根据阅读知识为学生设置相关问题,如:“题目中的‘飞夺’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要‘飞夺’?”、“红军是怎样‘飞夺’泸定桥的,在夺桥过程中遇到哪些困难?”问题布置后,可以让学生思考、讨论解答,以促进学生阅读效率的提升。   (三)教师传授方法,提升阅读能力
  以往的阅读教学中,教师过于重视学生的成绩,忽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导致大部分学生没有养成科学、正确的阅读方法。为改善这一情况,新时期开放性阅读教学中,教师应重视对学生阅读方法的传授,以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使学生可以收获良好的阅读效果。
  以《雅鲁藏布大峡谷》这篇课文为例,教师可以以此为例,为学生讲解说明文的阅读方法与技巧。如:首先,让学生进行第一遍通读,在阅读之后找出说明对象,明白文章说明了几件事。而说明对象一般是从题目、首尾段、关键词等提取。其次,让学生进行第二次阅读,并围绕说明对象从文中找出“全文围绕什么在说明?”“这些事物(事理)有哪些特征?”“文章都从哪些方面说明?”通过这样的阅读形式可以让学生把握说明对象,清晰文章结构。然后,教师可以为学生设置相关问题,让学生再次阅读课文,并从课文中根据自己的分析与理解找出问题的答案。最后,在阅读知识讲解之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再次阅读课文,以巩固所学知识,强化并提升自身阅读能力。
  (四)小组合作探究,培养自主意识
  小组合作学习是新时期一种高效的教学方法。在教学中的有效应用,可以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机会,为学生创设自主探究的环境。有助于加强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从而不断培养出学生参与阅读的自主意识,有助于促进学生阅读效率的全面提升。因此,教师应重视小组合作在开发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教师在讲完《金色的鱼钩》这篇课文时,可以借助网络、课外资料等,为学生布置相关的课外阅读练习。练习之前,教师可以按照4人为一组,将班级学生以“同组异质”的形式进行分组。分组完成后,组织学生以“自由阅读——小组讨论——探究问题——解答问题”的形式进行自主阅读。在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应走下讲台,注意观察学生的阅读方法、技巧等,应及时发现问题,并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引导与启发,以此保证学生自主学习的效率。另外,学生探究之后,教师应带领学生总结课堂,通过适时、恰当的引导,不断加深学生对阅读材料的理解与感悟。
  参考文献:
  [1]马有平.小学语文开放性阅读教学策略初探[J].中国校外教育,2016,32:122.
  [2]張波.小学语文开放性阅读教学初探[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6,03:197.
  [3]吕秀芹.小学语文开放性阅读的教学方法研究[J].小学生作文辅导(上旬),2016,07:14.
其他文献
在GIS支持下建立滑坡方向稳定系数概念,完成了在三维空间里计算滑坡稳定系数和确定滑坡滑动方向的精确定量方法研究:完成滑坡启动机制的数字动态仿真和预测、预报方法研究;在数
摘 要:本文从学困生的定义出发,对小学语文学困生的特点、成因等现状进行深入的分析,通过借鉴他人相关文献资料,结合笔者近年来自身教学实践经验,最后提出了通过培养学困生学语文的兴趣,让他们走出困境的四点教育建议:一、给语文学困生更多的人文关爱;二、營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三、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四、让语文学困生体验成功的快乐。  关键词:小学语文;学困生;学习兴趣  一、 学困生概念的厘定  所谓
摘 要:学生获得语文知识的方法和途径其实不仅仅限于课堂与课本,而是多方位、多渠道的。学生在阅读课外书的时候,要把课内所学的方法,应用到课外阅读中去,来求“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要提高语文阅读教学的效果,就应采用一些有效的教学策略,如:激发阅读兴趣、传授阅读方法、加强课外阅读、创设阅读氛围、创设阅读情景、建立科学评价体系等。  关键词:阅读兴趣;阅读方法;创设氛围;创设情景;科学评价;有效策略 
摘 要:在当前新课程标准改革及素质教育改革不断发展的大形势下,对于初中教育教学也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同样如此。在当前初中语文教育教学过程中,为能够进一步有效提升教学效果及教学质量,教师可应用学案导学法,从而使传统教學模式及教学方法能够得以改变,使课堂教学效果能够得以有效提升,对学生语文能力进行更好培养,促使其能够得以更好发展。  关键词:初中语文;学案导学法;应用  学案导学法在当
影响花生出口的关键项目在出口花生的销售合同中,常定有几个制约花生出口的关键项目,因为它们造成货物的不合格率较高,情况如下表。上述几项,有的是作为农业生产的保护措施,喷洒在
摘 要:阅读教学作为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一个重要任务,其根本目的是在于如何培养和提高小学生阅读的能力。阅读教学不只是重视阅读的结果,更要注重阅读的过程,学生只有在这个过程中,阅读能力才能得到充分地锻炼与提高,学会独立地解决阅读过程遇到的种种困惑,从而形成阅读能力。  关键词:阅读能力;培养;指导  阅读可以使人摆脱平庸,早一天阅读就多一份的人生精彩,迟一天阅读就多一天的平庸困扰。古
会议
为了科学合理地利用茶园内的土地、光能等自然资源,改变茶园单一种植和单一经营的旧格局,最大限度地挖掘茶园生产潜力,以创造出更高的经济效益和良好的生态效益与社会效益,
目的:探讨海洋生物口虾咕乙酸乙酯提取物(ethyl acetate extract of Squilla Oratoria,ESO)联合顺铂(cisplatin,DDP)对人肝癌HepG2细胞增殖的抑制效应及其机制。方法:MTT法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