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PhotoShop是功能强大、迄今为止使用范围最广泛的图像处理软件。它可以把数字化摄影图片、剪辑、绘画、图形以及现有的美术作品结合在一起,并进行处理,使之产生各种绚丽甚至超越意想的艺术效果。Photoshop中抠图是把需要的部分和背景分离开来,本文对抠图方法进行了归纳总结。
【关键词】Photoshop;抠图;方法
在图像处理的过程中,很多地方要用到抠图,学生在学习中普遍存在着不知道怎样抠图,下面根据上述问题对PhotoShop的课堂教学,谈一些我自己的看法。我觉得抠图有以下几种常用的方法:
一、用魔棒工具进行抠图
魔棒工具可轻易得到基于颜色的选区。尤其是当图像的前景色和背景色差异很大的时候,魔棒选择的准确率会很高。它有两个选项,一个就是容差,容差的范围从0到255,当容差值被设为0时,选区只能是和取样颜色完全相同的颜色区域,随着容差值的递增,选择的色彩范围也越来越大。还有一个选项就是连续,勾选连续就是只有颜色连续的部分才能被选取,否则就对图片所有的和点击部分相同的颜色都被选取了。如果想要在全部可见图层中取样选择,就要选择工具选项中的“用于所有图层”,否则取样仅在当前图层内。
二、用套索工具进行抠图
普通套索——按住鼠标左键沿着主体边缘拖动,就会生成没有锚点的线条。只有线条闭合后才能松开左键,否则首尾会自动闭合。如果你事先没有在工具选项栏里选择“增添到选区”,那你的工作就前功尽弃了。用普通套索抠图是费力不讨好,建议不要作为套索抠图的主打工具使用。其实,普通套索更多的用来圈出一个局部,以便对其调整修饰。多边形套索——用鼠标左键沿主体边缘边前进边单击,就会产生一个个直线相连的锚点,当首尾连接时,鼠标符号多了个圆点,最后一次单击即产生闭合选区。千万别在一个位置上双击,无论哪种套索,双击都会使首尾自动相连,你犯的这个错误的后果与用普通套索时松手一样。多边形套索是抠直线为主体的有用工具。
三、历史画笔还原
历史画笔除了可以还原图片,其实也可以用于抠图的(和“抽出”方法类似)。
1.打开图片,不要对图片进行任何操作,就新建一个图层,选择“历史画笔工具”
2.用缩放工具放大图片的细节,用历史画笔工具在新土层上先沿着图形的轮廓区域滑一遍过(如图中的白色线条就是轮廓),画笔的大小可以自由控制,建议为5像素左右。途中可以放开鼠标进行多次滑动,而不像套索工具那样必须一次到底。
3.在滑动的过程中是看不到实际效果的,把图形的轮廓滑出来以后,把第一个图层隐藏了就可以看到效果。
4.然后在隐藏第一个图层的情况下,增加画笔的大小,涂抹区域中的部分,然后在新图层的图形,就是已经抠出来的部分了。
四、用钢笔路经工具抠图
先用钢笔工具把所需要的选区建立一个路径,如果路径需要修改,那么编辑路径的时候,选择“钢笔工具”,按住[Ctrl]键:“钢笔工具”就变成了节点编辑,松开[Ctrl]键:则“钢笔工具”在路径上变成增加节点工具,放在节点上变成删除节点工具,按[Ctrl+空格键]:切换到放大镜工具。按住Alt键:再单击节点,这个时候句柄就由两个方向变成单向的了。
五、亮度调整﹢魔棒抠图
有时候用魔棒工具并不能选择出所需要的区域,但该区域和背景的颜色也不相混合。比如此图,用默认的魔棒工具无法选择全部:
1.把该图层复制一份,并进行“图象”“调整”“去色”。
2.使用“图象”“调整”“亮度和对比度”,根据图片具体情况设置参数。
3.再用魔棒工具选择区域,然后选择“矩形选框工具”,按住Alt键减去不该被选择的部分,或者按住Ctrl键增加遗漏选择的区域。
4.返回选择原始图层,隐藏复制图层,直接对原始图层被选中的区域进行复制粘贴即可。
六、用快速蒙版抠图
我们可利用“魔棒”工具选择背景之后再反选,然后再单击工具栏中的“快速蒙版”工具进入快速蒙版编辑模式,可见原选区以外呈半透明的红色。选择“喷枪”工具,用白色或黑色喷涂所要选择的部分(白色表示添加到选区,黑色表示从选区中减去)。可用快捷键X可完成前景和背景的快速切换,也可换用不同粗细的“毛笔”以适应不同场合,还可以配合使用“放大”工具,将图像放大以便更好及更细致地操作。如此交替多次,也可单击“标准编辑模式”按钮将其变换成选区进行查看,直到达到满意的效果。
七、使用“抽出滤镜”进行抠图的操作步骤
首先,打开素材图像,选择需要处理的图层,执行滤镜——抽出,会显示“抽出”对话框;其次,选择工具栏中的工具“边缘高光器工具”,绘出图的边缘,可以使用橡皮擦工具对图像边缘区域进行修改,再次,对要保留的区域用填充工具进行填充。用“预览”按钮可以预览抽出的效果,如果不满意,可以使用清除工具和边缘修饰工具对图像进行修饰,最后单击“确定”按钮即可完成选区的建立。
总之,抠图的方法有多种,只有在实例中多实践,才能灵活使用。以后我在抠图方面还将不断努力,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
【关键词】Photoshop;抠图;方法
在图像处理的过程中,很多地方要用到抠图,学生在学习中普遍存在着不知道怎样抠图,下面根据上述问题对PhotoShop的课堂教学,谈一些我自己的看法。我觉得抠图有以下几种常用的方法:
一、用魔棒工具进行抠图
魔棒工具可轻易得到基于颜色的选区。尤其是当图像的前景色和背景色差异很大的时候,魔棒选择的准确率会很高。它有两个选项,一个就是容差,容差的范围从0到255,当容差值被设为0时,选区只能是和取样颜色完全相同的颜色区域,随着容差值的递增,选择的色彩范围也越来越大。还有一个选项就是连续,勾选连续就是只有颜色连续的部分才能被选取,否则就对图片所有的和点击部分相同的颜色都被选取了。如果想要在全部可见图层中取样选择,就要选择工具选项中的“用于所有图层”,否则取样仅在当前图层内。
二、用套索工具进行抠图
普通套索——按住鼠标左键沿着主体边缘拖动,就会生成没有锚点的线条。只有线条闭合后才能松开左键,否则首尾会自动闭合。如果你事先没有在工具选项栏里选择“增添到选区”,那你的工作就前功尽弃了。用普通套索抠图是费力不讨好,建议不要作为套索抠图的主打工具使用。其实,普通套索更多的用来圈出一个局部,以便对其调整修饰。多边形套索——用鼠标左键沿主体边缘边前进边单击,就会产生一个个直线相连的锚点,当首尾连接时,鼠标符号多了个圆点,最后一次单击即产生闭合选区。千万别在一个位置上双击,无论哪种套索,双击都会使首尾自动相连,你犯的这个错误的后果与用普通套索时松手一样。多边形套索是抠直线为主体的有用工具。
三、历史画笔还原
历史画笔除了可以还原图片,其实也可以用于抠图的(和“抽出”方法类似)。
1.打开图片,不要对图片进行任何操作,就新建一个图层,选择“历史画笔工具”
2.用缩放工具放大图片的细节,用历史画笔工具在新土层上先沿着图形的轮廓区域滑一遍过(如图中的白色线条就是轮廓),画笔的大小可以自由控制,建议为5像素左右。途中可以放开鼠标进行多次滑动,而不像套索工具那样必须一次到底。
3.在滑动的过程中是看不到实际效果的,把图形的轮廓滑出来以后,把第一个图层隐藏了就可以看到效果。
4.然后在隐藏第一个图层的情况下,增加画笔的大小,涂抹区域中的部分,然后在新图层的图形,就是已经抠出来的部分了。
四、用钢笔路经工具抠图
先用钢笔工具把所需要的选区建立一个路径,如果路径需要修改,那么编辑路径的时候,选择“钢笔工具”,按住[Ctrl]键:“钢笔工具”就变成了节点编辑,松开[Ctrl]键:则“钢笔工具”在路径上变成增加节点工具,放在节点上变成删除节点工具,按[Ctrl+空格键]:切换到放大镜工具。按住Alt键:再单击节点,这个时候句柄就由两个方向变成单向的了。
五、亮度调整﹢魔棒抠图
有时候用魔棒工具并不能选择出所需要的区域,但该区域和背景的颜色也不相混合。比如此图,用默认的魔棒工具无法选择全部:
1.把该图层复制一份,并进行“图象”“调整”“去色”。
2.使用“图象”“调整”“亮度和对比度”,根据图片具体情况设置参数。
3.再用魔棒工具选择区域,然后选择“矩形选框工具”,按住Alt键减去不该被选择的部分,或者按住Ctrl键增加遗漏选择的区域。
4.返回选择原始图层,隐藏复制图层,直接对原始图层被选中的区域进行复制粘贴即可。
六、用快速蒙版抠图
我们可利用“魔棒”工具选择背景之后再反选,然后再单击工具栏中的“快速蒙版”工具进入快速蒙版编辑模式,可见原选区以外呈半透明的红色。选择“喷枪”工具,用白色或黑色喷涂所要选择的部分(白色表示添加到选区,黑色表示从选区中减去)。可用快捷键X可完成前景和背景的快速切换,也可换用不同粗细的“毛笔”以适应不同场合,还可以配合使用“放大”工具,将图像放大以便更好及更细致地操作。如此交替多次,也可单击“标准编辑模式”按钮将其变换成选区进行查看,直到达到满意的效果。
七、使用“抽出滤镜”进行抠图的操作步骤
首先,打开素材图像,选择需要处理的图层,执行滤镜——抽出,会显示“抽出”对话框;其次,选择工具栏中的工具“边缘高光器工具”,绘出图的边缘,可以使用橡皮擦工具对图像边缘区域进行修改,再次,对要保留的区域用填充工具进行填充。用“预览”按钮可以预览抽出的效果,如果不满意,可以使用清除工具和边缘修饰工具对图像进行修饰,最后单击“确定”按钮即可完成选区的建立。
总之,抠图的方法有多种,只有在实例中多实践,才能灵活使用。以后我在抠图方面还将不断努力,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