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艺术素质测评助推学校美育教学改革

来源 :初中生世界·初中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nghe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在推进中小学生艺术素质测评实验区研究的进程中,苏州市通过政府的有力助推,充分发挥艺术教育在立德树人,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中的积极作用,提出了测评的思路、办法和途径。在探索测评机制上,着眼于学生发展,促进学校的美育改革和发展。
  关键词
  素质测评 美育改革 测评机制
  根据国家和省相关文件精神,2015年2月,苏州市教育局出台了《苏州市“青少年艺术教育行动计划”实施意见》。通过国家和省、市政府的有力助推,我们切身感受到“改进美育教学”不再是一句口号,它将充分发挥艺术教育在立德树人,培育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中的积极作用,充分体现艺术教育的育人功能,更好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同时,随着“美育进中考”的大力推进,艺术素质测评已成为全面推进学校艺术教育工作的助推器和风向标。
  一、实施艺术素质测评的目标定位和具体做法
  2016年,苏州市作为全国中小学生艺术素质测试实验区,按照教育部《中小学生艺术素质测评办法》,实施中小学生艺术素质测评工作,并将学生艺术素质测评纳入市(区)政府教育目标责任履行情况考核。
  在实施学生艺术素质测评之前,我们就清楚地知道,艺术素质测评旨在改进以往应试教育背景下学生艺术素养缺失的状况,它更多的是以行政手段督促教育部门高度重视并积极推进美育工作,以提高学生的素养。所以,测评要着眼于“发展”二字。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校艺术教育并非专业教育,它需要着眼于所有学生的发展,因此,我们不能借艺术素质测评之名,行应试教育之实。测评是作为一种督促的方式存在的,而不是一把用以选拔或比较学生的标尺。
  2016年1月和4月,苏州市迎来了由江苏省教育厅组织的艺术素质测评试点区域的两次测试,此举得到了教育行政部门和义务教育阶段初中学校的高度重视。以4月份的测试为例,苏州市随机抽取了10个市(区)的10所初中(每个区域一所初中),共计1000名初三学生参加机考测试和问卷调查。这是对苏州市义务教育阶段艺术教育教学成果的一次诊断和检测,多家媒体对测评工作进行了跟踪报道。无论是测评的内容、形式,还是测评的有效度和可信度,均得到了行政部门、学校、教師、学生和社会的高度认可。
  从艺术素质测评的形式和内容来看,此次测评超脱了传统的“知识的掌握程度”“技能的熟练程度”等学科本位思想,采用多元测评内容,既重视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同时考虑到学生的行为表现过程。测评分为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是人机对话形式的机考测试,重点测试初中段学生对艺术作品的表现形式、作品风格的了解和掌握,中外艺术作品表达的主题和情绪情感的体验,对民族艺术的兴趣和关注度,以及艺术活动的多种参与等。人机对话改变了以往一张试卷的艺术考查形式。以音乐为例,测评以听、唱、奏的方式呈现,测评内容从传统音乐知识技能的学科本位向着眼于体验音乐情绪情感、发展音乐实践能力、培养音乐创新思维的学生未来发展转变。第二阶段则从测评的难易度、趣味性及系统的稳定性等方面进行了问卷调查,从实际收回的1000份问卷的统计结果来看,反馈是令人满意的,80%以上的学生表示“非常乐意”和“乐意”参加人机对话形式的艺术素质测评。
  从艺术素质测评的主体来看,《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所提出的“着眼于评价的诊断、激励与改善的功能”“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定性述评与定量测评相结合”“自评、互评及他评相结合”等原则,是测评过程中不容忽视的关键点。如果要对学生的艺术素质进行全面测评的话,那么以上的形式只是其中的一个方面,我们还要结合过程性评价,如学生在艺术课堂上的学习情况、参与社团活动情况等进行综合考量。简而言之,我们需要将终结性测评与过程性测评相结合,终结性测评是作为学生升学的一个参考,过程性测评则是为了建立一种不断反馈的机制,不断强化学生的艺术特质,改进艺术教师的教学。
  从艺术素质测评的结果反馈来看,苏州市对参与艺术素质测评的1000名学生进行了整体的数据分析。从总体来看,苏州市参与本次测试的学生艺术素质整体情况较好。但是,从区域数据分析来看,各区域间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其中均分最大差异值达19.94。从分数段分析,参与艺术素质测评(音乐、美术各50分)的学生中,80分以上的有184人,70分以上的达596人,中间段学生数较多,这反映出苏州市本次艺术素质测评的结果真实、可信,测评结果整体情况良好,但是仍有部分学生的测试结果尚不够理想。
  二、通过艺术素质测评推进学校美育教学的初步成效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美育最重要的任务是教会孩子能从周围世界(大自然、艺术、人们的关系)的美中看到精神的高尚、善良、真挚,并以此为基础确立自身的美。这段话充分说明了美育的重要性。而学校艺术教育正是实施美育最重要的途径和内容。苏州市教育行政部门在大力推进学校艺术教育的过程中,以艺术素质测评为核心内容,推进学校美育教学的改革已初见成效。
  1.建立健全艺术教育管理制度。苏州市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将学生艺术素质测评情况作为评价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指标,要求各校认真研究制订学生艺术素质评价工作方案,明确具体工作目标、举措、进程安排、任务分工及组织管理等,建立全体教师共同参与的学生成长指导制度,构建学生艺术素质的过程性评价机制,如实记录学生的艺术素质测评结果,纳入学生综合素质档案,将其作为高中段学校录取的依据。
  2.开展惠及全体的艺术教育。苏州市中小学校严格执行国家课程设置,开齐、开足、上好艺术类课程,并将学校艺术课程计划在网络上公开,接受社会、家长和学生的监督,有效提高了学校艺术课程开设的自觉性。在义务教育阶段,初中三个学年段严格按照国家课程设置音乐、美术课程,让每个学生都享有接受常态化的艺术教育的权利。全市各级教育督导部门对学校艺术课程的落实情况进行了专项督导评估,并将学校艺术教育评估纳入苏州市高水平现代化学校评价体系。   3.配备优质的艺术教育资源。苏州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配齐配足合格的艺术教师,目前,艺术专任教师总数为3204人,其中音乐教师1709名,美术教师1495名,大部分为本科、研究生学历,艺术师资结构合理。以昆山市音乐学科教师为例,随着近几年随迁子女的大量涌入,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日益增多,近3年新招聘音乐教师分别达到45人、25人以及17人,截至2016年秋季,昆山市在职专职音乐教师总数达309人,各中小学已配齐配足音乐学科专职教师,有效地保障了学校艺术教育教学的顺利开展。目前,苏州市中小学艺术课开课率、艺术活动开展率均为100%。90%以上的学校达到省颁中小学教育技术装备标准中的Ⅱ类标准,符合苏州市教育现代化学校评估标准。优良的师资队伍和精良的教育设施为学校艺术教育提供了丰富优质的课程资源,为每一个学生营造了和谐融洽、充满活力的成长环境。
  4.提升艺术教育教学质量。苏州市坚持把艺术学科教育教学质量作为提高学生艺术素养,培养學生审美能力,发展学生实践能力的主渠道,以教育科研为先导,引领中小学艺术教师积极探索艺术课程的教学模式、方法和手段,有效提升艺术课堂教学质量。近几年,在省、市组织的艺术学科优课评比、青年教师基本功竞赛等评比活动中,苏州市推荐参评的艺术教师均获得较好的成绩。在积极探索学科教学和信息技术深度融合的“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中,经过层层推优,2014年,苏州市共有41节美育类录像课获得国家级优课,其中音乐20节、美术21节。苏州市义务教育阶段艺术学科以高质量的教育教学成果,向地方父老交出了一张令人满意的答卷。
  5.打造美育特色项目品牌。全市各地各校在按规定开齐开足上好国家艺术课程的过程中,大力开发具有地域、校本特色的精品化美育课程,打造美育特色项目,形成学校美育品牌。苏州市已经初步形成了“一校一品”“一校多品”的美育课程实践模式,即每校都至少有一至两个具有代表性的美育特色课程。目前,区域内学校美育校本课程总数为687个,有《音画姑苏》《幽兰飘香——昆曲进校园》等20多类近1000多册校本教材。苏州市艺术教育项目学校共 66 所,学校美育社团总数为3178个,学校美育特色项目总数519个。区域内形成的美育课题项目总数180个,其中国家级6个、省级40个、市级124个。
  艺术素质测评项目作为美育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我们期盼它能充分发挥其正能量,助推学校美育教学改革,努力让学校艺术教育之花开得更加绚丽多彩。
  (作者为江苏省苏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初中音乐教研员)
其他文献
摘要  优质的化学微课应该具备内容精练、应用价值高、体现探究过程、设计美观大方等特点,在创作的过程中,需要认真打磨任务分析、宏观创意、幻灯片制作、旁白设计、微课录制、后期制作中的每一个核心细节,全方位提高微课的质量,更好地为化学教育教学服务。  关键词  核心细节 优质 化学微课  笔者曾在2014年首届江苏省微课大赛中获二等奖,在2018年江苏省“五四杯”初中青年教师微课评选活动中获得一等奖。微
干燥综合征在中医学文献中无相似的病名记载,大多数医家将此病归为"燥证"范畴,本病目前尚无根治的方法;本论文从病因病机、辨证论治、专病专方、针灸治疗等方面对本病进行综述,
摘要  文言文字词教学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目前学生在学习文言文时主要存在缺乏兴趣等问题。教师需要研究文言文字词教学,激发学生自主学习文言文字词的积极性,那么如何授之以“渔”就成了关键。  关键词  文言文字词教学 授之以“渔” 教学方法  陈钟樑老师曾说过,语文老师要有文字功,要从文字里讲出味道来。而对许多教师来说,在文言文课堂中有效地进行字词教学似乎并不容易。  目前文言文字词教学依然
摘要 追问可激活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深入思考探究,让学生由已知领域顺利地过渡到未知领域。在思维过程中追问,能问出真知;在“节外之枝”处追问,能问出精彩;适时有效的追问,能让课堂教学更高效、更精彩。  关键词 追问 思维过程 真知 节外之枝 精彩  在物理课堂教学中,教师适时有效的追问,“追”在思维的过程中,“问”在问题的关键处,可以为课堂锦上添花、化平淡为神奇,能使波澜不惊的课堂,一石激起千层浪,
肝内胆管结石因术后残石、症状复发等仍然是普外常见病、难治病。国外的肝内胆管结石发病率较低,但在国内,肝内胆管结石的发病率较高,发病率较高的原因可能与蛔虫所致胆道感染有
对我院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分析如下。1 对象和方法1.1 菌株 收集自我院住院及门诊患者分离出的MRS 246株,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108株,溶血葡萄球菌(MRSH)45株
摘要 通过诗歌教学来获得文化知识,理解文化内涵,比较文化异同,加深对中国文化的理解是促进跨文化理解的重要途径之一。以江苏牛津译林版英语初中教材为例,通过注重朗读,感受英语诗歌中的韵律美;品味文字,赏析英语诗歌的语言美;体会情境,领悟英语诗歌的意境美,开展促进跨文化理解的初中英语诗歌教学实践探究。  关键词 跨文化理解 初中英语诗歌教学 韵律美 语言美 意境美  一、引言  语言有丰富的文化内涵。英
目的:观察中药配合微波物理治疗慢性盆腔炎临床疗效。方法:根据治疗方式,将6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6例,对照组32例。治疗组用中药配合微波物理治疗,1剂/d,水煎2次,分2次空服。微波
目的:观察巴曲酶预防慢性完全闭塞性病变(CTO病变)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PCI术)后的安全性。方法:CTO病变行PCI术后分为两组,术前、术后1 d、7 d、30 d测定PT、APTT、FIB、PLT。随访
用遗传算法(Genetic Algorithm,GA)搜寻可识别被不同农药污染脐橙的可见/近红外光谱的最佳特征光谱区间及波长,并建立了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SVM)定性分析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