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质教育与物理教学浅谈

来源 :甘肃教育督导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st1233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今天,物理学这门最基础的学科发展速度更是惊人。而且与物理学有关的新科技成果,已进入我们的现代生活,因此,我们的物理教学应该更快的转向素质教育的轨道上来,培养出现代化急需的人才。在物理教学过程中使我深深地体会到,要使物理教学能够很好地向素质教育上转变,那么,必须加强两种能力的培养,一是实践能力的培养,二是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一、关于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要使学生实践能力得到很好的培养,首先要求教师自己要有广博精深的专业知识,丰富的实践经验和动手能力,充分利用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目前,有些农村中学,实验条件较差,设备不齐全,这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发展无形之中造成了很大的阻碍,这就要求我们每一名物理教师应该利用所学的知识和身边仅有的材料,自己动手,制作一些教具和实验器材,为物理教学服务。其次,物理教学必须和物理实验紧密结合,因为物理学是一门实验科学,例如:前西德国民教育初中物理课程共安排了343个实验,其中295个由学生独立完成,这样,实验彻底摆脱了现行传统教材的附属地位,真正给学生打下动手能力和进一步思考的基础,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科学素质。因此,我们物理教师应该更新观念,改变陈旧的教学方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物理教学应以实验为基础,使实验在中学物理教学中具有相对的独立性。把实验能力的培养列为教学计划重要组成部分。力争做到系统、完整,与理论知识的学习紧密联系而又相对独立。教师在演示实验过程中,给学生以示范,对实验的装配,现象的观察和分析、数据的记录和处理,对学生的实验技能、科学方法和科学态度是一种潜移默化的身教。
  学生实验应该由学生自己操作独立完成,教师进行适当指导,使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验方法得到很好的培养,另外更应该加强课外实验,利用简单易行的办法让学生自己去做一些简单、安全、有用的课外实验,培养学生良好的实验习惯,动手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不但调动了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也激发了他们学习的兴趣和愿望,这对于学生实验能力的培养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二、关于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和开拓性是现代教育的战略任务之一,也是物理教学适应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的重要手段。每一个学生身上都潜伏着自己的创造能力,这种能力的培养无形之中就落在了教师肩上。
  首先我们教师的教学方法要灵活多变,更好地迎接科学技术发展的挑战。教师的教学方法常常是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仿效的对象,所以应该对不同的教学对象,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多方位的引导学生去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发散性思维和创造性精神。
  其次要充分的挖掘教材,活化学生的知识.充分挖掘教材中关于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内容。例如好多定律都闪耀着科学家们非凡巧妙的创造能力,这对于学生创造性的培养是很好的材料,另外在课堂上要训练学生活化知识,只有具备了从课堂所获得的灵活知识,那就可以和我们的现实生活去有机的结合,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如果没有从课堂所学到的灵活知识和思维方法。那么学生的创造性能力的发展将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另外还要紧密联系实际,展开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成立学校的物理兴趣小组,搞一些小实验、小制作、小发明、小论文,还有现代科技讨论。组织学生面对乡土实际,去参关、访问等等,使课堂内外融为一体,让学生走向工农业生产的第一线,去探索、去创新,搞一些简单的修理、制作、改造,这样使物理课和科学技术的发展相适应,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为他们创造性能力的培养提供科学的方法和依据。
  因此,我们物理教师应该不断地改革教学方法,使我们的学生能够充分地自由地发挥他们身上潜在的心智能力、天赋和优势,狠抓两种能力的培养,经过不断的探索,形成一种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教育方法,去迎接21世纪科学技术发展对物理教育的挑战。
其他文献
现结合自身组织实施开放式教学的实践,浅谈几点体会。  一、营造教学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1.游戏情境。教师可创设游戏情境,让学生在游戏活动中进行学习,提高学习效率。例如,在《平行四边形》教学结束后,专门设计按小组积分进行比赛的开放性游戏课。具体安排是:让小组在课堂上通过游戏争题;然后由游戏中胜出的一方展示学习成果,根据展示活动中的表现,小组成员先评价,然后由教师作出评价,给出得分;最后,计算出各小
期刊
通过虚拟演示,学生既可以学到相关的实验知识,避免人身伤害,也可以掌握一定的实验操作技能。  一、传统化学实验教学的优劣  1. 传统化学实验的优势。传统实验教学能直观地帮助学生形成化学概念,理解和巩固化学知识,培养学生观察现象、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掌握一些常用化学实验技能,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  2. 传统化学实验的劣势。传统实验教学的不足之处在于:(1)老师是主
期刊
不断点燃学生学习兴趣的火花,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笔者根据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谈谈自己在教学中的几点做法。  一、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是培养学习兴趣的沃土  实现师生关系零距离,交流无阻隔,畅通自如,在互动中架构师生平等、民主的和谐关系。这种关系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张扬学生个性,活跃学生思维,激发学生创造力的沃土。  二、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是培养学习兴趣的前提  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需要教师潜
期刊
写作教学不只是简单的写出一篇文章,而是要让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养成语言能力,提高语文素养,学会如何使用语文。作为语文老师,我们应加强写作指导,优化作文教学策略,实现写作教学的改革,切实使中学作文教学止出文本训练,走向人格建构。  一、作文教学中存在的弊病  1.中学生写作水平甚低。一些学校和老师并没有对写作教学引起重视,只是财务普遍、广泛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并投有采取科学的教学方法,改进教学质量。虽
期刊
结合几年的实践,本人就初中数学入门提出如下几点肤浅的认识。  一、做好小学初中知识点及教学的衔接,传好“接力棒”  我认为,应该加强中小学教师之间,特别是小学高段与七年级教师之间的合作,在升学时把学生这根“接力棒”传接好。  首先,中小学教师应该相互了解数学知识内容和知识体系,进而把握好中小学数学的内在联系。新课程标准把数学学习内容概括为“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与综合应用”四部分;
期刊
农村中学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只有融入赏识的情感,以诚相待,了解学生,才能在教育和引导学生的过程中,做到因材施教。同时,教师也只有热爱学生,对学生寄予希望;学生在心理上才会得到满足,从而乐于接受教育,达到师生和谐相处,提高课堂效率。  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兴趣是学生学习活动的心理动力,创设情景、激发兴趣是初中阶段教学中不可忽视的。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根据历史学科的特点,学生年龄特点和心理
期刊
新中国建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音乐教育事业有了长足的发展,音乐院校不断增多,接受系统音乐教育的人数呈急剧上升之势,为整个社会培养了许多专业人才。遗憾的是这种大好景况只局限于大中型城市,而占全国学校总数85%的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几近空白,绝大多数高中生还都是乐盲,这与普及素质教育等要求相去甚远。  一、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现状  (一)教育管理部门重智育、重升学率、轻美育的现象相当严重。在农
期刊
所谓激励性评价就是使被评价者产生积极向上的欲望和动力,并获得成功的一种评价手段,是新课改倡导的发展性评价的重要内容。在课堂上,老师不是简单的对知识进行“对”与“错”的判断,而是要挖掘问题背后的教育资源,使学生能从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等方面都得到发展。给学生以鼓励,给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和求知热情。  一、 尊重学生  教学实践证明:受到激励的学生劲头十足,学习成绩不断提高
期刊
一、创新教育督导机制,建立“以校为本”的评价制度  国家教育督导条例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要进一步完善教育督导制度,在继续进行“两基”督导检查的同时,把保障实施素质教育作为教育督导工作的重要任务。因此,探索建立有利于促进素质教育实施的督导评估机制,建立“以校为本”的评价制度。充分发挥督导评估在素质教育中的导向、激励、规范和保障作用,推进素质教育扎实有效地开展
期刊
化归思想方法是解决数学问题的常用方法之一。下面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谈谈化归方法在数学解题中的应用。  一、化未知为已知  已知与未知是相对的,在一定条件下,未知可转化为已知,已知也可视为未知,这种看法上的转变,往往可帮助我们找到解题的方向。  例:已知sinα=■, cos(α+β)=■,  α,β∈0,■,求cosβ。  分析:该题若将β转化为[(α+β)-α],再运用公式展开,则容易求解。  解: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