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创新成为习惯

来源 :江苏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teveZo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个人档案】
  徐青,中学高级教师,江苏省常州市北郊小学校长。首批常州市天宁区教师发展工作室优秀领衔人,2013年“感动天宁”十大教育人物之一,常州市特级教师后备人才,江苏省师德模范,江苏省优秀教育工作者。从教20载,追求“有趣、好玩、灵动、高效”的数学课堂教学,致力于小学数学课程创新性实施的研究。曾获常州市小学数学教学基本功比赛一等奖,江苏省“信息技术在学科教学中的有效应用”教学实录观摩评比活动一等奖,全国交互式电子白板学科教学观摩研讨活动一等奖,全国小学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优质课大赛一等奖,等等。先后在《江苏教育》《江苏教育研究》《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等期刊上发表论文十余篇。
  有一种邂逅是美丽
  很长一段时间,我认为信息技术在数学教学中是可有可无的。直到2007年的夏天,与信息技术的第一次亲密“邂逅”,让我的认识发生了转变。这一年,我因工作调动来到了常州市北环路小学任副校长。这是一所自由却不失严谨、开放且注重创新的学校,学校的教学研究氛围浓厚。在这里,我第一次看到了北环路小学自主研发的“网络成长记录袋”。每一位学生都能把学习和生活的点点滴滴一一记录其中,每一份“记录”都那么鲜活生动:我能够看到一位学生一年级时在田字格中写的数字,也能够看到他六年级时已经相当流畅的解题过程;我能够看到他二年级时编的数学故事,也可以看到他五年级时在《小学生数学报》上发表的小论文……同伴、家长和教师的积极参与,让我感受到了更完整和丰满的学生形象。因为当时分管教育科研,我进一步参与了语文领域的课题研究《网络阅读平台的开发和运行》,亲身经历了“网络阅读平台”给学生带来的与众不同的阅读体验。作为数学教师,我有一种冲动:信息技术可以在课外记录学生成长的过程,也可以在语文的阅读领域大放异彩,为何不可以更深层次地服务于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呢?
  第二次与信息技术的“邂逅”在2008年,天宁区信息中心给北环路小学配备了全区第一块交互式电子白板。全校没人会用,于是,我自己购买了一台近万元的投影机,和白板一起放进了我的数学课堂。整整一年的数学课我都使用电子白板。因为新技术、新媒体的引入,我原有的教学设计都要重新思考,原有的教学课件也需要重新制作,可以说完全是凭着“突破瓶颈、自我实现”的热情坚持了下来。在研究中,我逐渐体验到:交互式电子白板凭借其独有的弹性预设和多元互动,为有效生成创造了可能,为学生的认知体验提供了一个较为广阔的平台。
  比如,教学《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一课时,要求学生在格子图中画出两个形状不同但面积与长方形相同的平行四边形。我认为这一题比较简单,仅在课件里预设了两种平行四边形,只等学生完成后,展示一下即可。然而,在教学中却有意外的惊喜:
  第一位学生说他自己找到了画这类平行四边形的“秘诀”。他在白板上边演示边说:“前面我们是将平行四边形割补转化成长方形,现在为什么不能将长方形割补转化成平行四边形呢?”一语“点化”了好多学生,大家都情不自禁地鼓起掌来。
  第二位学生更精彩,说自己找到了更有趣的“秘诀”:“我发现这些图形有一个共同特征,它们的底都是5cm,高都是3cm,所以只要是底5cm、高3cm的平行四边形就一定与这个长方形面积相等。”
  此时,我才恍然大悟:原来这一题还有更深层次的探究意义呢。我继续引导:“除此之外,还可能有其他形状的平行四边形吗?”
  1分钟后,学生纷纷交流了自己的发现:在方格图中,不仅可以画底是5cm、高是3cm的平行四边形,还可以画底是3cm、高是5cm,底是15cm、高是1cm,底是1cm、高是15cm的平行四边形。最后,还有学生说:“如果不用方格纸,根据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就能得到无数个形状各异但面积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我顺手添上了平行四边形的公式和省略号……
  师生双方在这样的教与学中都受益匪浅,在不断的有效生成中,把转化的思想和根据公式思考问题两种方法有机地融合到了一起。《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一课的教学也在江苏省“信息技术在学科教学中的有效应用”教学实录观摩评比活动中获得了一等奖。
  有一种理解叫敏感
  初步的研究让我在教学中拥有了强大的设计工具和交互工具。但是,随着数学课程改革的推进,我越来越清晰地感受到数学课堂教学的深刻变化,尤其是数学新课标所提倡的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带来的是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时间和空间的拓展,自然就会生成更为开放、更为丰富的学习资源。如何将这些生成性资源充分利用起来,以促进学生更高水平的互动生成呢?
  有一次使用手机时,我灵光一闪:现在智能手机都普及了,能不能用手机的拍照功能或摄像功能将教学资源及时捕捉、采集下来,并通过蓝牙或网络技术自动传输到电脑中?这样就能更充分地开发和分享学生的生成性资源了。
  比如,在《圆的认识》一课的教学中,画圆是一个难点,不突破这个难点就会对学生真正体验圆的整体特征和主要特征非常不利。以往,教师或优秀学生示范几遍后还会有许多学生画不好。于是,我设计了以下两次画圆体验:
  第一次画圆:学生自己尝试画圆。(要求:如果一次画不成功,不要擦,在边上重新画。)学生画时,我实时拍下了两组资源:
  第一组资源:学生画出的失败作品和成功作品。教师问:猜一猜,为什么有些圆会“咧着嘴”?
  生1:可能是笔尖移动了。
  生2:可能是针尖移动了。
  生3:也可能是本子移动了。
  …………
  第二组资源:学生画圆的姿势正误对比。教师问:哪一位同学的画圆姿势是正确的?为什么?从而让学生明确画圆时要注意的要点。
  接着,教师示范画圆。这时,学生注意力集中,并会有针对性地关注画圆的三个注意点。
  然后,再让学生第二次画圆,边画边思考:如果画法正确,可能画出凹凸不平的曲线图形吗?可能画出扁扁的椭圆吗?为什么?   …………
  有了高效便捷的资源捕捉技术,我发现自己在教学时会自觉地走进学生中,去判断、分析哪些类型的资源更具有价值,同时加强了对多样资源、个性资源和错误资源的有效回应,极大地促进了教学向更高水平的互动生成推进。
  但即便如此,我的课堂教学决策往往还是停留在经验的层面,能否尽可能地让自己的教学决策更科学、更有效呢?我开始利用“投票反馈技术”,将课堂中大量的实时数据进行及时采集、自动统计和分析,最后用科学、直观的图表呈现出来,为教学决策提供了有力的数据支撑。同时,这些数据还成为我课后教学反思的第一手资料。
  凭着对教育的理解、对教学的执着、对新技术的敏感,我不断发现着身边的技术,借助其解决了课堂教学中的一个又一个难题。
  有一种因缘是际会
  2009年我来到北郊小学,全面主持学校工作,当时的我没有任何思想准备。但是,对于一所地理位置偏远、资源匮乏、师资生源一般的“草根”学校来说,时间和机遇都极其宝贵,“等、靠、要”不是学校发展的长远之计!那么,我怎样才能尽快实现自身角色的转换,寻找学校发展的方向,确定师生共同的目标呢?除了自身的积累,只有依靠全体教师无私的支持和帮助。这需要与教师们真诚、顺畅地沟通和互动。除了面对面个别谈话、开教师会议,我还选择了另一种与众不同的方式——“数字化”沟通。
  学校与公司合作迅速建成了“数字化服务管理平台”。开始,教师们有观望、有迟疑,但渐渐地,我们的心灵都“打开”了。在平台上,我们相互商量、认同和激励。观点可以有差异,但我们都想为北郊教育添砖加瓦。仅2009学年,我在平台上共发表了一百多篇“校长推荐”,其中四十多篇是原创文章。与其说是我在整理和表达我的教育理想,不如说是北郊小学的全体教师在激励着、参与着、互动着整理和表达我们共同的教育理想。
  可以说,没有“数字化”的沟通,不论是我,还是其他教师,头脑中对北郊教育的理解都是抽象而孤立的。正是这种“数字化”的沟通,加快完成了我们从外在形式(北郊小学一员)的关联到内在思想(共同的教育愿景)的关联。不仅如此,“数字化”的内在意蕴(平等、自由、理性、开放、多元、包容、个性、民主……)也在不知不觉、无声无息中浸染着北郊小学每一位教师的教育“基因”,又进一步影响着学校“基因”的优化和重组。
  2012年,学校的“数字化”特色开始彰显——数字化不仅在服务管理领域、学生活动领域、教师发展领域初见成效,更真正进入了课程教学领域。
  在教学中,我越来越感受到自己数学教学的最大问题——不能让每一位学生拥有充分参与和分享的机会,而新技术的灵魂就是无处不在、无时不在的分享与参与。因此,我认为在教学中引入“新技术”是有效解决问题的路径之一。我开始主持“iMath(爱数学)课程”实验。
  对iMath我有三种解读:(1)“i”是我,“Math”是数学,iMath就是“我的数学”,是基于“学生本位”的数学课程。(2)“i”是爱的谐音,iMath就是爱数学,是基于“学生兴趣”的数学课程。(3)“i”往往意味着最前沿的技术,iMath就是利用先进的技术使数学教学更智慧、数学学习更强大。
  随着iMath课程研究的深入,逐渐形成了三大创新特色:
  1.学习技术创新:创建促进学生参与和分享的学习环境。
  这里涉及了四种先进的技术:(1)便携设备技术:我们选择了iPad。(2)云计算技术:只要有网络,多种设备、多个系统、多个人都不是问题,都可以协同与分享。(3)协作环境技术:QQ、QQ空间、腾讯微博,稳定成熟的社交平台用于学习同样便捷、高效。(4)在游戏中学习技术。
  然后,我着手建立了iMath学习实验室。一切都基于无线。人手一台iPad,称为“探索板”;6人一小组,每小组有一台大屏液晶电视,称为“讨论板”,每一位学生都能把自己的想法无线推送到讨论板上;教室居中还有一个投影屏,称为“聚焦板”,聚焦学生的典型、优秀、独特的想法,最多可以容纳6种方案,外加4台电视,可将10种方案同时呈现在学生面前。
  全新的数字化学习环境,让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拥有了无限可能!
  2.学习平台创新:构建利于学生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的课程实施平台。
  (1)“应用中心”。我从App Store上发现和选择了近千个数学教育“应用”,并且还在不断扩展中,为数学教学提供了充足的工具和资源。(2)“社区中心”。将QQ、QQ空间、腾讯微博、朋友网这些强大的社交工具,用于学生的数学学习,形成了“数学学习QQ”和“数学学习社区”,让学生学习的时间和空间得到了延续和拓展。(3)“成长中心”。“Game Center”用于学习评价也很给力:联网打开就能知道自己学得怎样、在哪些方面获得了肯定、在哪些方面有什么欠缺,可以了解好友的学习状态,随时与学习同伴进行对比。
  另外,我还引进了简洁强大的“云端数据库”。主要用于基础设置、师生配置、课程管理以及数据采集与分析。它提供了完整的课程设计工具和教学设计工具,特别是对学习互动给予了强大的支持。数据采集、整理、分析都可以自动进行,并推送至学生“终端”。
  3.课堂模型创新:探索新技术环境中的多形态学习方式的课堂模型。
  我的最终目的之一是变革学生的学习方式。我认为,先进的技术应该也必须最大化地服务于和支持个性学习和合作学习。因此,在实验中,我们致力于探索新技术环境中的多形态学习方式的课堂模型。
  我校针对“潜能生免费导学”的课堂模型如下:(1)每位学生都拥有一台iPad。(2)每6位学生组成一组,每一组都安排1~2位高年级“学生志愿者”。(3)每位学生的课程几乎都是有趣的游戏。(4)每位学生都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水平调整自己的学习进度、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
  教学对象是刚从撤并的民工子弟学校转来的学生,他们基础极其薄弱:二年级升三年级,用一年级试卷测试,近40位学生不及格,20位学生30分以下。经家长同意,暑期我开设了“免费导学”班,27位学生参加。开班一个月后,我欣喜地发现:原来在40分钟课堂里只能安静5分钟的学生,现在全程学习基本都能专心致志。更关键的是他们的学习状态:长达一个月的学习,几乎每位学生都兴致勃勃。学习效果也让人大吃一惊:一个月,27位学生,除了5位智力有问题的学生外,原来大都是20、30分以下成绩的学生都如期完成了课程学习,经过测试,数学学习水平都达到了合格水准,有2位学生还达到了优良水平。这一天,我在博客中写道:“世界上还有比改变一个人更难的事吗?有!那就是改变一群人!”   历经优秀学生研究班、中等学生研究班和潜能学生免费导学班,我积累了大量的教学资源,获得了有益的经验和教训。
  有一种情怀是执着
  iMath实验促进了教学环境的变化,改善和丰富了师生的教学方式,但只有进入常态的研究才可能对师生的教与学产生变革性的影响。而要进入日常的研究,至少应该有创新的课程管理形态和创新的教学内容。
  课程管理形态的创新最重要的目标是把教学内容的创造权还给教师,让教师成为课程的主人。教学内容的创新则是教师根据课程标准和学生实际,以“关照学生、立足校本、面向未来”为原则,对教学内容进行创新性的实施和整体性的再开发。
  比如,今年暑假,我对一年级数学教学内容进行了重建,形成了一年级“i(爱)数学”课程,并在9月份正式开始实施,每天一节课,其中数字化课程内容这一部分有以下三大特点:
  1.以主题为“骨”。
  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主要是以主题的形式系统展开。第一,按教学内容的内部规律设计学习内容的“块”状结构。第二,每个“块”状结构的教学内容中又设计形式不同的“链”状结构。第三,每条“链”状结构又由多个不同的“点”来构成。
  2.以情境为“脉”。
  数学教学内容的“块”与“链”之间,“链”与“点”之间如何形成关联?我认为,一年级除了知识内部的关联外,也要重视呈现形式的关联,因为这种关联也是激发和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的重要方式。因此,创造系统的情境故事,从内部和外部同时沟通教学内容的“点”“链”“块”是非常适合一年级学生的。
  3.以游戏为“肉”。
  《学习的革命》中有这样一句话:学习是生活中最有趣的和最伟大的游戏。在“i(爱)数学”课程中,我们以游戏的方式设计了大量的活动。比如:在“数的顺序”中就设计了“排队吃饭”“修理钟表”“跳房子”“森森乐园”“排排坐”5个游戏活动。引导学生在这些不同的游戏活动中自由、开放、生成地学习,同时也不断地重构自己的知识体系。
  课程的开发和实施需要大量的时间、精力和金钱,为何我能迎难而上?正如人们所说:做一件事越投入,越会热爱“她”。我热爱北郊这片教育热土,我热爱我们朴素而智慧的教师,我热爱我们可爱而聪明的学生。这里的一切都让我魂牵梦绕。我希望给他们创造更多选择、更多机会、更多可能!■
  (作者单位:江苏省常州市北郊小学)
其他文献
流通业绿色发展是流通业经济增长与资源节约、环境友好、人类健康安全协调统一的发展。借鉴绿色发展的相关理论,在专家访谈和问卷调查的基础上,运用德尔菲法、层次分析法确定流
【摘 要】在解决数学问题时,根据问题的背景、数量关系、图形特征,或使“数”的问题借助于“形”去观察;或将“形”的问题借助于“数”去思考,这种解决问题的思想称为数形结合思想。数形结合是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把抽象的数学语言、数量关系与直观的几何图形、位置关系结合起来,通过“以形助数”或“以数解形”,使复杂问题简单化,抽象问题具体化,从而达到优化解题的目的。  【关键词】数形结合 由数到形 由形到数  
江苏省淮安市老坝口小学坐落于淮安市区的运河之畔——南船北马的鼎盛繁荣之地。近年来,学校认真梳理百年的发展历程和文化积淀,提出了“文化立校,内涵发展,特色突破,整体推进”的
<正>一、读写结合的方式:以写作介入阅读为主在国外,读写结合受到广泛的关注,要首推5R笔记法或康乃尔笔记法。5R笔记法,是记与学、思考和运用相结合的有效方法。具体包括:(1)
结核病是一种严重危害居民健康的重大慢性传染病,是世界范围内的一个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也是我国政府重点控制的重大传染病之一。为此国家制定了《全国结核病防治规划(2001~2010
目的 探讨NSS的适应症、术中方法以及预后。方法 采用NSS治疗小肾癌26例.T1a期19例、T1b期7例。深部肿瘤辅助术中超声定位。术中常规冰冻切片检查。结果 15例行单纯肿瘤剜除术
江苏省连云港市东海县安峰中心小学遵循传统的习作教学思路,以积淀已久的“卓越”思想为内核,逐步形成了习作课程建设的核心理念:放胆、创新、卓越。安峰中心小学不断完善习作特
对外贸易是拉动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出口企业不断提高企业绩效,不仅关系到企业能否做大做强,也是中国能否实现从贸易大国到贸易强国转变的关键所在。以中国出口企业为切
产后出血是产科常见的并发症之一.若抢救不及时可导致产妇死亡。本文就1992年10月-2000年6月在穆棱市妇幼保健院住院经阴式分娩的产妇并发产后出血的38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