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学语文作文批改的一些体会

来源 :教育界·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nzhengpeng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传统的作文教学都是学生写,教师改,而教师对每篇作文的“精批细改”投入多,产出少。教师花费大量的时间、精力对学生的习作字斟句酌,精批细改,然而这种方法效率往往难以达到理想效果。
  【关键词】初中语文 作文教学 批改方式 点评方式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是语文教学中的重点,又是语文教学中的难点。新课程标准对语文学科中的作文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提高新形势下的作文教学水平,切实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是摆在我们每位语文教师面前的一个重要问题。现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作文教学经验,谈谈自己关于作文批改的一点体会。
  一、以鼓励为主,发掘学生作文优点
  在作文教学中,作文批改是教师帮助学生提高写作能力的一种重要的手段。传统的作文批改方法是全批全改、精批细改。如对待一篇写得平平淡淡的文章,某一句写得好,某一词用得准确,可在其下面画上醒目的红圈,并写上一个“好”字,外加一个“!”号。此外,对写得好或写不好的句子应作出眉批,最后结合全文写出总批。这种批改方法不但耗费教师较多的精力,而且不一定能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
  叶圣陶先生说过:“批改不是挑剔,要多鼓励,多指出优点。”作文批改除了改正学生作文中的错误外,更重要的是通过作文批改,调动学生的写作兴趣和积极性,使学生不怕写作文,会写作文。在作文批改的过程中,有时在学生的习作上批一句“有进步”“有创意”“写得不错”或仅仅一个“好”字,学生接到后往往会为之一振,甚至喜气洋洋,从而激发了写作兴趣,萌发写作的欲望,如果老师能详细、具体批改,找出作文中写得好的在哪里,怎么有创意,学生就会很有兴致地研究老师批改过的地方,也会研究自己的“杰作”,从而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一篇学生作文,即使有一些缺点,但毕竟是学生的一番心血所在,只要是学生认真写出来的,里面总有可以肯定的地方。如有的作文内容无新意,但语句还通顺,有的作文语言平谈,甚至有病句存在,但内容真实,感受真切等。这些都是“闪光点”,都是老师要着眼寻找的地点,批改有表扬、鼓励性的评语,将给学生带来极大的鼓励。
  那么如何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呢?当然要多写多练。然而学生写得多了,老师要是每一篇都精批细改,必然会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甚至影响教师钻研教材,学生也达不到训练的目的。于是我将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写完的作文(已互批互改)收上来,浏览一遍,写上简单的评语,把重点放在评讲上。如有位学生在《中秋之夜》中写到:“中秋之夜,我们一家坐在院子里赏月,月亮宛如一个碧玉雕成的大玉盘,月光如水,把院子里的一花一草照得清清楚楚,夜幕上的星星眨着大眼睛,仿佛在与月亮媲美……”既然“月光如水”,星星怎么可能“眨着大眼睛”呢?这显然是学生凭主观臆想的。虽然这位学生文句优美,但是其内容不真实。于是我只是划出作文中应该改的地方,让学生自己发现错误,自己修改。
  二、转变批改方式,施行“互批互改”
  在作文教学中,为了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笔者一改过去“包揽式”的“精批细改”,灵活地采用学生“互批互改”的方式批改作文。
  采用学生“互批互改”的方式,把作文批改的主动权还给学生,绝不是主张让学生自由放任、随心所欲地批改。教师要作恰当的引导和指点,设法教会学生批改作文的方法和技能。俗话说:“授人以鱼,只供一饭之需。授人以渔,则终身受用无穷”,所以“施教之功,贵在引导,重在转化,妙在开窍”。在引导、开窍学生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多让他们批改自己或同学的作文。让学生在批改的过程中,在同学的文章里“寻宝”。学生能饶有趣味地吸收他人的长处,在直言不讳指出他人短处时,对自身也是一个教训,能成为前车之鉴。正如孔子所说的“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的道理。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真正品味出学习的乐趣,才能不断提高写作水平。
  组织学生进行作文的互批互改,这是一种很有意义的方法。让学生在实际批改活动中体验、发现并综合运用各种写作知识去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阅读鉴赏水平。学生在相互批改的过程中,觉得不仅自己被尊重、被信任,俨然是一个老师;觉得不仅应该好好地批改,而且应该好好地写作。它充分利用了学生的好奇心和强烈的表现欲,能极大地激发出学生评改与写作的兴趣,更好地调动了他们的内驱力和积极性,培养他们思维的活跃性。同时,学生用自己的学生腔语言为同学批改,可能更容易为同样是学生的被批改者所理解。只要学生批改得大体正确,不失为一举两得的好方法。
  三、坚持点评,革新点评方式
  必须坚持及时点评,让学生从点评中得到作文批改的启迪,学会自己批改作文。这里的点评,无疑是指师生共同参与的讨论式的点评,不是传统作文教学中的教师“包办”式的点评。
  作文训练有大小之分,这里的小作文是指片段作文。片段作文一般穿插在阅读教学之中进行,并非用专门的作文课时间来训练。怎样用及时点评的方式来指导学生批改片段作文呢?笔者的做法是,给学生8~10分钟写作,然后师生共同评5分钟左右,再接下来就让学生自己批改作文。而大作文则是指专门的作文课上进行的成篇训练的作文。大作文的点评同样必须及时进行,其做法是:如果是两节课连在一起,可以让学生第一节课专心写作,第二节课一开始即师生共同点评,时间以二十分钟左右为宜,接下来就让学生自己批改作文。这种方式,实际上将传统教学中所说的指导、批改和讲评和谐地融为一体,能使指导、批改和讲评真正落到实处,避免“空对空”的指导,漫无边际的“马后炮”式的讲评和“长征”式的批改。当然,这里的师生共同点评,绝不是无的放矢,泛泛而谈,而是必须紧紧扣住作文教学中的关键点进行,诸如作文的主题、题材、结构、表现手法、人物形象及语言等内容。
  总而言之,新课标教材已经实施,而我们付出的努力还远远不够。作为教师,我们应当与中国教育改革相伴而行,以超前的理念和具有独特的风格锻造学生,为莘莘学子的成长撑起一片智慧的天空。
其他文献
【摘 要】培养中学学生听、说、读、写的语文综合能力,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指导学生热爱习作,练就学生扎实的写作功夫,在教学中历来是不断探索的一项重要课题。  【关键词】中学语文 阅读教学 写作教学  前言  作文是一种极具个性化的学习活动,作文又是和学生的情感、思想血肉相连的一项心灵活动。但是实际情形却是学生写作经常千人一面,无情感、无思想、无个性,假话、套话连篇。阅读与写作是中学语文学习中一
【摘 要】在中学语文教学实施过程对文本的解读研究中引起了社会上的热点探讨,在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文本的多元解读存在的必要性和理论依据及其决定着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必然要引导学生多元解读文本。在课堂教学活动过程中,多元解读如何才能发挥其最大的积极意义。这些是本文的关注重点,也是中学语文教师阅读教学应当关注之所在。  【关键词】阅读教学 多元解读 理论依据  一、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与多元解读息息相关 
【摘 要】课堂教学是中学教学的主要组成部分,因此,开放性教学的主阵地是课堂教学。传统的教学内容相对滞后,习题偏窄、偏深、偏旧、情景缺少现实性,脱离生活的现象比较突出,不利学生的发展。本文以开放性教学为切入点,尊重学生个体的发展性,重视发挥学生的实践性、创造性。迎合新课程改革的需要,实现学生在课堂上的有效学习。  【关键词】中学数学 课堂教学 开放性  一、开放性教学的核心概念及其界定  数学教学的
【摘 要】初中历史教学在培养学生基本素质的过程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通过对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的评析,学生不仅能够明辨是非,还能培养良好的道德情操,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从而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社会主义制度。因此,历史教学是一项光荣而艰巨的工作,必须不断改进历史课堂教学方法。  【关键词】初中历史 教学 策略  历史是人类文明发展的见证,记载着人类悠久的文明。每个国家、每个
【摘 要】本文阐述了中考数学总复习应具有条理性、针对性、有效性等五个方面的策略。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中考数学 总复习 策略探究  数学教师都有共识:中考数学总复习,时间紧、任务重、压力大。如何有的放矢地解决这些问题,切实有效地抓好中考数学总复习,提高复习的愉悦性、针对性、实效性,让学生在中考中取得满意的成绩?这是每个教师的共同心愿。因此,数学教师要认真研究中考数学总复习的策略。笔者从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