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时光老去

来源 :牡丹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q9999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群不再年轻的女人,在袅娜低垂的柳树下,昏黄的灯影里,忽红忽紫的夜色霓虹中,伴着热辣的网络情歌,忘情地在扭来扭去。
  她们的腰身不再柔软纤细,动作也不很灵活,神情却十分投入,一副自得其乐的模样。她们的脸,在斑驳的光影中,呈现出被岁月磨砺的痕迹。一瞬间,一个可怕的念头,像一道闪电,照亮了我藏在黑暗里的忧伤。
  她们是逐渐年老的母亲,已经色衰的妻子。每个人,都在蹚着自己复杂而又漫长的人生长河。脸上横纵的皱纹与臃肿的身躯,既是时间的结果,更是生活的给予。内心的每一个挣扎,都被岁月写在脸上。食衣住行,生老病死,养育儿女,谁能掰扯得清?多少次的失望,又混合着多少次的盼望?终于,被煎熬成了如今的样子。
  电唱机里,简单直白的歌词,被歌手反复吟唱。爱情的悲欢离合,化为鲜明轻快的鼓点,操纵着她们的举手抬足。
  “多少人爱你青春欢畅的时辰/爱慕你的美丽,假意或真心/只有一个人爱你那朝圣者的灵魂/爱你衰老了的脸上痛苦的皱纹。”
  我感觉,这是独属诗人叶芝的浪漫与想象。写这首诗的时候,他和他钟情的女友毛特·冈都才28岁。年华尚好的人们,永远无法真正触摸到衰老的可怕。也许,世上真的存在有不老的爱情,却不是常人触手可及的版本。
  我站在一旁,居然也沉浸在路灯、霓虹与音乐营造出的氛围中。很奇妙,貌似混杂的氛围中,一颗心居然在慢慢舒展,缓缓在趋于平静,就像一片原本蜷缩在阴影里的样子,被阳光照映。不由想起我年轻时,曾去过一次舞厅,还没来得及舒展腰肢,便又胆怯地逃离了。从此,一边相夫教子,一边应对生活中层出不穷的波折。也曾羡慕过旁人的洒脱,却总想着未来的美好,对自己说,等闲了,再去好好享受生活。不知不觉,人到中年,空闲是有了,才发现很多情愫早丢得没影儿了,很多事情变得力不从心起来。
  我静静看着这群青春不在的女子。她们有的认真,每个动作尽力到位,想舞出专业的意味;有的随意,纯粹为了健身,没有一点表演的痕迹。其实,无论什么,万事出于自己的心甜,就图个随意和舒服,这是人到中年一份难得的洒脱。
  旧人,旧衣,过时的情歌,路灯发出的光也显得陈旧。灯罩上,一层厚厚的灰尘,裸露着许多小飞蛾的尸体。四周,依旧有成群的飞蛾在狂舞。一切,都笼罩在粉尘一样的灯光里,包括广场上这支业余的舞蹈队伍。
  舞曲终了。我走在回家的路上,慢慢想起一个女性朋友。每次见她,都是满脸憔悴,曾经柔美的线条和轮廓,散落着生活磋磨后的痕迹。时间这把杀猪刀,轻轻松松就把一个貌美如花的女人变为“嫫母”的样貌。“嫫母”一词来源于《吕氏春秋·遇合篇》,上面说:“嫫母执乎黄帝。黄帝曰:厉汝德而弗忘,与汝正而弗衰,虽恶何伤!”就容貌而言,嫫母能成为帝妃,简直是天方夜谭。可黄帝多英明啊,他看中的是嫫母的品德和办事能力。因而,既成就了自己英明,也树立了一个女德典范。可每次看见我的朋友,心里总有一点感概。可是我觉得,原因不在那些皱纹,不在逐渐失去光彩的眼眸,而在于她脸上时刻呈现的欲念,或者叫功利之心吧。
  有多少容颜的过早衰败,是因为妥协和对抗着生活的无奈。
  或许,每个女人最终都会变成嫫母,可有的人,也仅仅是容貌的改变。
  我邻居,一个年逾古稀的老太太,是老了依旧美丽的另一个典型。夏天的傍晚,经常见她轻摇折扇,在门外乘凉。一件黑碎花的丝绸短袖,配着一条黑色中裙,趿着一双大红拖鞋。薄暮轻垂,她就那样坐着,摇着,白净的脸上笑容嫣然,一时间,我居然呆了,仿佛在枯树上看到了绚烂的花朵。她来自农村,性子温和,终日一副淡然乐呵的模样。她还热爱运动,太极剑,扇子舞,从扭秧歌到组织锣鼓队,总离不开她的身影。近两年,她又开始学习牡丹画,居然也像模像样……无论做什么,她都那么安详从容,仿佛是一条安静又活泼的河。
  可不可以说,拥有一颗安静的心,也是保持美丽的一个途径呢。
  想到这里,我便释然了。拥有一颗安静的心,是多么幸福和伟大的事,面对纷扰和时光的老去,不会抱怨,不會忧郁。因为我们明白,即使抗拒,也是徒劳无益。人生逆旅,只有前行,而不能留在昨天,所以,坦然面对、过好每一天是填写人生之旅最好的答卷。
其他文献
黄大鹏,80后,江苏人,文学硕士,现居南京。2009年开始发表小说,获第五届海峡两岸新媒体原创文学大赛优秀奖。  1  苏北的小镇白石街不知何时兴建,主干道是青色的石板路,年代久远,石板如羊脂般光滑,被压出了细密的裂痕。两侧白墙黛瓦,凌河而建,墙上石灰斑驳。街南侧是运河,女人们在岸边洗衣服拉家常,男人们把大米扛上货船,又从货船上扛下一袋袋劣质的服装,河面上麻鸭扑棱着翅膀嬉戏。街中间支流穿过,架起一
期刊
张爱玲文学研究著述颇多,但结合作者和时代特性,有一处仍被学界忽视:其笔下的女学生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反智”特征,既与张爱玲的知性才气迥然不同,又和其周围知识女性如母亲、姑母、同学等大异其趣。张爱玲最具代表性的小说集《傳奇》可以看成20世纪30年代至40年代中国女性的社会问题大全。女学生这个群体作为当时社会的潜在知(当时一般写作异体字“智”)识分子,亦和张爱玲本身的身份背景相契合,是《传奇》这一张氏经
期刊
荆州地区地处江汉平原,西接天府之地川蜀,北通军事要塞襄阳,顺长江而下可达中国经济重心地区,在赵宋一朝平定武平、后蜀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荆湖北路是两宋时期重要的财政军资供源地之一,而在该地发挥指导作用的官员就显得尤为重要。笔者在对北宋时期荆州地区知府的研究整理过程中发现“知江陵府”和“知荆南府”并存或者交替出现的现象。“府”产生于唐代,发展至两宋时期,其不仅是一个政区地名称呼,也代表中央政府对当
期刊
在如今的美国文坛,乔伊斯·卡罗尔·欧茨的小说可谓是独树一帜。作为美国当代大师级作家,她擅长运用独特的视角和女性特有的敏锐情感挖掘社会诸相,其作品以性与暴力著称,但并没有停留在一味揭露政治腐败和社会黑暗的层面,讽刺与批判的同时也存在着对于人性复归的期盼。由于夹杂着哥特式的元素,欧茨作品往往带有空灵、神秘的气息,她所描绘的人物也或多或少地透露出虚无主义,但在这种后现代的表象下隐含着她对于人性的关怀。本
期刊
张爱玲出生于1920年9月30日,卒于1995年9月,是中国现代文學史上一位独具魅力的作家。1928年,张爱玲开始读古典文学作品,《红楼梦》对她的影响最为深远,对其研究达到了“不同的本子不用留神看,稍微眼生点的字自会蹦出来”的程度。张爱玲笔下的卑微女性身上影影绰绰展现着红楼女性的倒影,在时代、命运的捉弄下,她们由觉醒走向反扑及至毁灭。本文立足于文学意识,从女性批评的视角,运用文献研究、归纳演绎的研
期刊
广西散文园地从新中国成立伊始就一直呈繁茂景象,老、中、青几代散文作家的有序传承意味着广西散文的持续发展。与老一辈散文家的宏大叙事不同,进入21世纪第二个十年的青年散文作家显然更注重个人体验和个人写作,在散文中寄托他们的情感、事业、思考、喜怒哀乐,时刻关注着国家、民族的命运,在社会高速发展的当下努力调整节奏,对整个社会和人类生活进行冷静的观察和思考。仫佬族何述强与瑶族林虹两位少数民族散文作家在《民族
期刊
关于小说《大地》的研究起于20世纪40年代以后,呈阶段式发展。通过对国内外相关文献的整理可知,国内外对赛珍珠《大地》的研究呈现出较大差异,国外研究以传记和对赛珍珠本人的评论居多,国内则先后经历了褒贬不一—全面否定—重新认识—平稳发展四个阶段。总的来说,对赛珍珠及《大地》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国内,早期的研究焦点集中在赛珍珠本人上,后期的研究焦点则放在其作品上,研究成果丰富,但仍有新颖的视角值得学者探究。
期刊
托马斯·斯特尔那斯·艾略特是英美诗歌的先驱诗人,1888年9月26日出生于美国密苏里州的圣路易斯,他的父亲是一名商人。艾略特的母亲也是一名作家,撰写过不少作品,而这其中,艾略特曾经协同母亲一起编辑过部分作品。艾略特一家在17世纪从英国搬到新英格兰,1906年,艾略特到了上大学的年纪,哈佛大学的校长正是他的远房亲戚查理·威廉姆·艾略特,艾略特也就顺理成章地进入了哈佛大学,开启了自己的诗人时代。在进入
期刊
中国现当代小说多倾向于采取宏大历史的叙事,比如,茅盾开创了社会剖析小说,当代作家莫言、李锐、阎连科、韩少功、刘震云、张炜、毕飞宇、刘醒龙、尤凤伟、铁凝、阿来等作家都在新的历史时期创作出有影响的叙述乡村历史的小说。但是,进入21世纪以来,宏大叙事受到作家们的重新审视与多向思考,不少有文学使命感的作家不断探索如何让宏大叙事摆脱僵化的创作模式,融入新时代的质素,进而实现持续健康发展。出生于1954年的湖
期刊
在“十七年”这个有着特定的政治氛围与学术环境的时期,朱光潜运用其独特的美学话语方式,在既定话语成规的制约下艰难地进行学术探索。在文学高度政治化的时期,朱光潜展现了自己美学的独特价值和对美学理想的坚守。  朱光潜是20世纪最重要的美学家之一,其学术历程超过六十年。从20世纪20年代至30年代的美学兴起,到50年代的“美学大讨论”,再到80年代的“美学热”,朱光潛都参与其中。可以说,朱光潜的学术生涯正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