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与不伴前庭功能失调的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患儿临床特点的对照研究

来源 :中华精神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uwenli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伴与不伴前庭功能失调的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患儿的临床特点.方法使用儿童感觉统合能力发展评定量表,将符合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诊断标准的255例ADHD患儿经严格年龄配对后,分为伴轻度前庭功能失调、伴重度前庭功能失调和不伴前庭功能失调三组(每组各85例),对其临床症状及行为特点进行分析.结果 (1)症状学检测,与不伴前庭功能失调组比较,伴前庭功能失调两组在核心症状中的多动冲动症状评分高(P<0.01);在临床亚型分布中注意缺陷型的比例低,混合型的比例高(均P<0.01);在社会功能损害中伙伴关系受损的比例高(P<0.01).(2)行为学检测,伴前庭功能失调两组的Rutter量表总分、Conners量表和Achenbach患儿行为问卷的异常率均高于不伴前庭功能失调组,其中伴重度前庭功能失调组的攻击分量表异常率高于不伴前庭功能失调组和伴轻度前庭功能失调组(P<0.01).结论伴前庭功能失调的ADHD患儿伴发行为问题多,临床分型中多为混合型;不伴前庭功能失调的ADHD患儿临床分型多为注意缺陷型.是否伴有前庭功能失调及其严重程度能影响ADHD患儿临床症状和行为特点的分布。

其他文献
目的 将人白细胞介素2(hIL-2)信号肽基因与柯萨奇病毒B组3型(CVB3) 的VP1基因融合,构建分泌型VP1真核表达质粒pcDNA3/sVP1;免疫小鼠后,通过测定血清特异性中和抗体效价及对致死量CVB3攻击的保护作用,评价疫苗的免疫效果. 方法采用重叠区基因扩增法,将hIL-2信号肽基因连同其下游11个氨基酸残基的基因与CVB3 VP1基因拼接,获得分泌型VP1(sVP1) 的基因;将sV
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malignant fibrous histiocytoma,MFH)多发生于成人四肢的深部软组织,原发于肺部罕见。我院1990~2000年收治MFH患者98例,其中原发于肺部10例,占10.2%,现报告如下。一、临床资料 本组男9例,女1例,年龄32~71岁,中位年龄49岁。均经病理及免疫组化明确诊断为MFH,其中右肺上叶7例,右肺下叶1例,左肺下叶2例。
目的 探讨核转录因子-κB(NF-κB)圈套寡核苷酸在环格列酮对肺癌细胞A549增殖抑制和分化调控过程中的影响。方法 运用基因转染技术将NF-κB圈套寡核苷酸转入人肺癌细胞A549中,凝胶阻滞分析实验(EMSA)检测转染前后NF-κB活性的变化,免疫印迹观察转染前后多药耐药蛋白(mdr1)的变化。进而以100μmol/L环格列酮处理转染和未转染的细胞1~4d,生长曲线观察A549细胞生长,流式细胞
目的 探讨89Sr内照射治疗时增敏剂烟酰胺和Carbogen对小鼠骨髓网织红细胞DNA损伤的影响.方法昆明系小鼠,按组注射烟酰胺和(或)吸入气体Carbogen,对照组注射同体积生理盐水.经小鼠尾静脉"弹丸"注射200 μl89SrCl,放射性活度7400 kBq(200μCi).正常组注射同体积生理盐水.分别于注射后第1,2,3,4,6,8,15,20,30,60和90天批量处死小鼠,立即分离股
目的 研究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葡萄膜视网膜炎(EAU)中T-bet的表达及意义. 方法Lewis大鼠28只,用视网膜S抗原与Freund完全佐剂免疫24只大鼠以诱导EAU模型,另外4只作为正常对照.免疫组大鼠分别于免疫后7、12、15、21 d被处死,取所有大鼠的眼球和脾脏,固定后制作眼组织平片和眼球及脾脏的石蜡连续切片.使用单克隆抗T-bet和CD4的抗体,通过免疫组织化学细菌蛋白过氧化物酶法在上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