瞒天过海瞒不过中国官员

来源 :百家讲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halista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西洋国(今葡萄牙)是南欧海上力量较强的国家,1514年,其船队以船只需休整为由,将中国澳门作为临时立足点。1845年,大西洋国不顾中国在澳门的主权,擅自宣布澳门为自由港,并将清廷官员驱逐出澳门。这大大加深了清廷与大西洋国的矛盾。
  为了缓和矛盾,1862年8月,清政府与大西洋国议定《和好贸易条约》。条约除了规定大西洋国在中国获得与英法同样的通商特权外,最重要的是关于中国澳门的第九款:“仍由大清国皇帝任凭设立官员驻扎澳门,办理通商贸易事务……其职任、事权得以自由之处,均与法、英、美诸国领事等官无异。”
  当时参加订约谈判的清朝大臣们仅着眼于条文中“仍由大清国皇帝任凭设立官员驻扎澳门”一句,就认为清政府可照旧在澳门设官治理自己的国土,对大西洋国在条约中塞入的“与法、英、美诸国领事等官无异”的含义因缺乏国际公法常识而茫然不知。
  大西洋国使臣对条约中这一瞒天过海的规定欣喜若狂,认为这等于清政府承认澳门隶属于大西洋国,于是迫不及待地于1862年9月11日单方公布了这一清廷尚未用玺的条约。
  同治三年(1864年)四月,大西洋国派澳门总督阿穆恩为公使前来互换两国两年前签署的《和好贸易条约》。清政府这才发现对方此行不但为换约,尚有染指澳门及以西各海口的要求。谨慎起见,清政府在候选钦差名单中选择了“洋人畏服”的薛焕,让他前去和大西洋国谈判。薛焕仔细查看条约后,发现该约第九款无疑正式承认澳门主权属大西洋国,问题很大,应该删去,便上奏朝廷。
  但修改这清政府同意后已经画押、只待用玺的条约,不但意味着前钦使无知,还意味着两年前签订这一条约的恭亲王失察。若处理不当,必会引发新的矛盾。为得到清政府的支持,同时不给大西洋国使臣“清廷悔约”的口实,薛焕很委婉地上奏朝廷:“并非想毁约,而是需要将条约中不太明晰的地方修改一下,以免日后出现不必要的麻烦。”
  5月14日,薛焕和阿穆恩在天津公所会晤。当薛焕向阿穆恩提出修改意见时,阿穆恩不以为然,随后还照会清政府,表示对薛焕不满,甚至在照会中指责薛焕与他会见时不穿公服。阿穆恩这样做显然是在避重就轻,生怕薛焕识破他的瞒天过海之计,于是才拿公服说事儿。
  然而,实际情况是薛焕当时确实不应该穿公服,他因为参奏其他官员吸食鸦片,得罪了不少权贵,被降五级,朝廷只是在圣旨中保留他“头品顶戴”的头衔让他前去谈判的。了解到这一情况后,阿穆恩无话可说,但见薛焕坚持修改条约中那“偷梁换柱”之笔,于是不敢再提染指澳门及以西各港口要求,而是提出另一个无理要求:“既然这样,那就等换约后再修改吧!”
  薛焕反应迅速,再次识破阿穆恩此话的欺诈性,坚持改约。阿穆恩见阴谋被识破,灰溜溜地离开了。但他并没有就此罢手,而是声称要返回澳门,照会各国公使,说清廷要悔约,希望各列强干预。
  为让各国公使明白事情的真相,在薛焕的建议下,清廷照会各国驻京公使,让众人知道了大西洋国在歪曲事实。期间,阿穆恩多次奔走在英、法、俄、美公使之间,希望他们干涉此事。但因薛焕发现该条约的葡文译本在关键处被篡改,清廷有权坚持删易后再换约,各列强便不再插手。该条约因未互换不能生效,大西洋国企图瞒天过海的阴谋最终成为泡影。
  编辑/晓雪
其他文献
卡梅隆夫人是世界摄影史上最伟大的人像摄影师之一,她用镜头定格了达尔文、赫合尔等众多名人的不朽影像,其作品被英国政府视为国宝、限制出口。但很少有人知道,她是个48岁才开始学摄影的家庭主妇。  1815年,卡梅隆夫人出生在印度加尔各答,她的父亲是英国政府委派的殖民地管理官员。家境优渥的她从小接受了良好的贵族教育,出落得优雅高贵。可是好景不长,父母相继离世,还是少女的她成了孤儿,直到23岁嫁给比自己年长
南朝牛人张缵11岁就娶了梁武帝的四女儿,成了令人艳羡的驸马。有皇帝岳父罩着,张缵在仕途上一路狂飙突进,年纪轻轻就当上了吏部尚书。更厉害的是,张缵的学问也是当时学界的翘楚,曾主持编撰多部著作。  官升得快,再加上肚子里有学问,张缵就难免轻狂,在为人处世方面从不知道谦虚低调,常常口吐利剑,招招伤人。  一次,六皇子举行了一场高规格的文学Party,邀请文学界的众多知名人士参加,张缵也是其中的特邀嘉宾。
朱棣称帝后,当初那些慷慨激昂地要同他势不两立的文臣武将,除了少数几个敢同他死磕而丢掉了小命的之外,绝大多数都改换门庭,投靠了他。  一天,朱棣拿出一摞当年大臣们呈给建文帝的奏章,全是他们强烈要求讨伐他的檄文。朱棣笑眯眯地对朝臣们说:“这些奏章你们都有份Ⅱ巴!”谁都知道,朱棣是个杀人不眨眼的主,因此都吓得魂飞魄散、哆嗦不停。此时,唯有一个大臣不但安之若素,反而兴奋地大声喊道:“我没有,从来也没有!”
张爱玲有一个“美国梦”。她说自己“从小妒忌林语堂,因为觉得他不配(他的地位),他中文比英文好”,而她对自己的英文水平非常自信,说“我要比林语堂还要出风头”。  在上海,她确实比林语堂更出风头,但是靠的是中文作品。而林语堂早在1935年就在美国出版了他第一本介绍中国文化的英文著作,这本书在短短四个月里再版七次,位居当年美国畅销书的榜首;次年林语堂应邀举家赴美,专事写作,1937年出版的第二本英文著作
一  《红楼梦》里有个叫王住儿(玉住儿)的人,估计好多读者都没注意到,但他家里有个人非常有名—他的娘是荣国府里二小姐迎春的乳母。这地位说起来也不低了,可惜这位乳母带头聚众赌博,被老太太赏了40大板,还要被撵出去,不许再入府。  二小姐的乳母好赖有二小姐撑腰,二小姐就没给她求求情?  求了,还是三小姐、林姑娘和宝姑娘一起求的,可老太太不依:“况且要拿一个作法,恰好果然就遇见了一个。你们别管,我自有道
一  1919年,莫斯科。一座大厅里正在举行文学晚会,为了亲眼看到俄罗斯“自学成才的田园派天才诗人”谢尔盖·叶赛宁,亲耳听到他的朗诵,两个小时前,狂热的观众就已经将大厅挤得水泄不通。  叶赛宁上台了,他英俊的面庞、蓝眼睛、金色卷发,再配上忧郁的气质、澎湃的激情,显得十分有魅力,以至于他刚朗诵完毕,底下已经掌声如雷。少女们用崇拜的目光追随着他,这其中就有19岁的加琳娜·别尼斯拉夫斯卡娅,因为太过用力
一  五代时期的军阀安重荣也算是乱世雄杰。此人出生于武将世家,从小精通骑射,因为父亲的提拔,安重荣很早就在振武军(今属内蒙古呼和浩特)担任巡边指挥使。数年征战,剽悍勇武的安重荣崭露头角,成为振武军风头最健的青年将领。  后唐末年,石敬瑭起兵,派人召唤安重荣加入。安重荣的母亲和兄长都不看好石敬瑭。在他们眼中,官军势大,风险也大。安重荣不甘心一辈子做低级军官,渴望有机会出人头地。追随石敬瑭虽然风险很大
西汉的息夫躬年轻时饱读诗书,颇有几分才能,只是和读诗书相比,他更喜欢钻研如何结交有头有脸的人物,甚至如何接近皇帝、等到重用。在一个偶然的机会,息夫躬结识了另一个也想得到皇帝赏识人,二人一拍即合,天天凑在一起研究怎么样才能够飞黄腾达。  当时,汉哀帝刚即位,皇位还没有坐稳,就有人告发中山孝王的太后以诬术诅咒皇上,汉哀帝便安排人调查,但罪名还未查清,太后就因恐惧自杀了,不过那名举报者因此声名大振。这件
圣诞开球不开枪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开打,12月初,罗马教皇呼吁,让双方士兵在圣诞节那天休息一下。这个建议被互为死敌的双方政府共同拒绝了,却得到了底层士兵的支持。于是在这年的圣诞节,德军与英军士兵试着走出战壕,握手交谈。  当时一位德军中校留下来的日记称:英国人突然从战壕里爬出来,他们手里举着一个足球,德国人看到也爬了出来。双方互相问好,虽然语言不通却不妨碍互换圣诞礼物。接着大家埋葬了散兵
一  公元724年深秋,玉门关。  一个26岁的年轻人牵着一匹马来到一家客栈门口。年轻人像他的马一样,骨瘦而神飞。  西风凛冽,黄沙飞扬,吹起旗杆上的幡,上面是一个“酒”字,门头上是五个斑驳的黑漆大字“新玉门客栈”。进门后,他拍掉身上的沙尘,头都没抬,喊了一声:“一壶绿蚁。”绿蚁是当时一种普通的酒。  柜台后,老板娘发出了杠铃般的笑声:“这位小弟,本店有进口的西域顶级葡萄酒,促销价只需十千文。”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