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在课程设计中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来源 :新校园·理论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ms20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程设计是工民建专业一个十分重要的实践性环节。课程设计的目的是通过模拟课题,引导学生将所学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使学生对所学专业理论知识有更全面、更深刻的认识,有助于学生毕业后能尽早进入“角色”。多年来的教学实践证明,这一教学环节对学生能力的培养起到了重要作用。
  
  一、合理选择设计课题
  
  课程设计题目选择的难易程度、题目的范围大小,直接影响学生在有限时间内完成的课程设计任务的质量,影响实习教学效果,所以选择设计题目显得十分重要。
  1 课题的难度。课题的难度要考虑到大部分学生的接受能力,太难易使大部分学生产生畏难情绪,扼杀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太容易又会使学生对其失去兴趣。实践证明,通过一定努力能实现目标的活动最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课题的选择也要遵循这个原则。
  2 课题的内容。课程设计的目的是将所学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解决实际问题,所以选题要面向生活,让学生面对实际去设计,学生会感到新奇,会产生强烈的探索欲望,更能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3 选题要规范。设计题目要符合教学要求,有利于学生在设计中方便查阅一些常用的设计资料、设计规范和标准图集,使“规范”、“标准”贯穿于整个设计过程,培养学生踏实严谨的工作作风。
  
  二、改革教学方法
  
  1 提出“课程设计全过程分阶段进行”模式。所谓“课程设计全过程分阶段进行”,就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根据课堂教学进度,把课程设计的内容分项进行,改变长期困扰教师的课程设计时间不足的状况,同时与课堂教学同步进行更有利于解决课程设计中重点和难点问题。这样对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效果会更好。
  2 注重实践性教学。课程设计是培养学生运用所学基础理论知识。解决建筑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所以必须注重实践性,不要使学生形成“闭门造车”的习惯。鉴于学生第一次接触实际工程,缺乏实践经验,可在课堂教学中穿插介绍优秀课程设计,并让学生到施工现场实地参观,增加感性认识,有利于学生更快地把书本理论知识与工程实践联系起来。
  3 抓住难点,突出重点。施工组织设计的内容繁多,涉及范围广,但主体部分仍为施工方案、施工进度计划与施工平面图三个方面,所以教师在指导学生时要抓住难点,突出重点,不要面面俱到。
  (1)施工方案。施工方案是施工组织设计中带有决策性的重要环节,是施工组织设计的核心内容,是编制施工进度计划、绘制施工平面图的依据。因此,必须结合工程特点与实际情况,慎重选择。可以先拟定几个可行的施工方案,再进行综合的比较分析,选择最优方案。施工方案内容庞杂,在编制时要先粗后细,根据“先地下、后地上”,“先主体,后围护”、“先结构,后装饰”的原则。重点解决施工顺序、施工流向的确定及施工方法与施工机械的选择,对基础、主体部分的关键环节要重点论述。
  (2)施工进度计划。施工进度计划编制的一般步骤是:确定施工过程—计算工程量—确定劳动量和机械台班数—确定各施工过程作业天数—编制施工进度计划—编制资源计划。对于尚无实践经验的学生来说,这部分的难点是施工过程的划分、相互间的搭接关系的处理,如主体工程与装饰工程、外装修与内装修之间的搭接关系处理,这些需要教师重点指导和检查。施工进度计划表现形式有横道图和网络图,考虑到职高学生实际能力,一般要求用横道图表示即可。
  (3)施工平面图。施工平面图设计的一般步骤是:确定起重运输机械的位置—,确定搅拌站、仓库和材料、构件堆场及加工棚的位置一运输道路布置一临时生活设施布置一临时供电、供水、安全消防设施的布置一调整优化。重点是起重设备、材料堆场、各种材料加工场与临时道路的布置。
  4 重设计过程、轻设计成果。著名教育家罗杰斯说:“凡是教师能够讲述的,能够传授的知识,多半是死的、凝固的、无用的知识;只有学生自己发现的、探究的知识,才是活的、有用的知识。”对学生而言,课程设计过程比最终成果更为重要。因此,教师要充分认识到设计过程的重要性,在设计过程中不断与学生交流,现场指导,尽快使学生把书本的理论知识转变为解快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改进考核评价方法
  
  对学生考核不仅要看最后的成果,也应考查学生在设计过程中的态度、独立完成作业情况等。
  1 课程设计过程评分。全面考核学生的设计过程,包括学生的作业态度、查阅资料情况、独立完成作业的能力等。通过过程考核也能督促学生认真、主动地完成设计作业,达到课程设计的真正目的。
  2 课程设计成果评分。考核评价学生的实践能力主要还是看设计成果的质量。学生的设计能力、工作态度、资料的准备情况等,都直接或间接地反映到设计成果上。
  3 课程设计答辨评分。课程设计答辨若单个学生分别进行,时间上不允许。可把全班学生分成基础、主体、装饰等若干小组分组答辨,每组中每位成员抽取一个考题,该组其他学生可以提出补充和修改意见,这样既能起到提高答辨效果,而且更能准确评定学生的成绩。
  课程设计是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前的“预演”,是第一次把理论知识系统地运用到施工实践中去。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充分把握好“教”与“学”的关系,充分调动学生“学”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通过课程设计提高学生实践动手能力,便于学生以后能尽快适应工作岗位。
其他文献
<正> 不育症与精子抗体关系的研究已有大量文献报道,并已肯定由抗精子抗体的存在阻碍了精子的活动性,造成女性不易怀孕。检测的方法中采用的精子抗原大都数是非个体特异性,为
中国的茶叶发展历史比较悠久,是茶叶的故乡,在种茶、饮茶方面的历史可谓久远。茶叶的相关活动,在经过了历史的洗礼,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进而茶文化产生了。中国的漆画艺术是从传
分析并行组合扩频系统的运行原理,改进原有误比特率公式。为实现并行组合扩频系统主要参数的优化选取,结合系统误比特率公式分析主要参数对误码性能的影响。最后,综合研究结
近年来,随着电脑的普及和教学设施的改善,多媒体大量应用于课堂教学,令师生耳目一新,有效地提高了课堂的教学效率,已越来越受到广大师生的青睐。当然,多媒体教学在直观上、形象上、真切化和便捷化方面,绝非是传统教学所能比拟的,然而运用多媒体教学也存在着许多问题,笔者认为:语文课堂上多媒体的运用有利也有弊,并非多多益善。    一、语文课堂多媒体教学的优势    1 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兴趣
国家制定的音乐教学大纲中明确指出,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积极引导学生参与音乐实践活动。音乐教学中,应不断拓展新知,创新教育模式,积极运用各种教学方法与手段,引导学
案例一  1.故障说明  最近,笔者所在单位先后有几台机器可以ping通联通所提供的dns服务器的地址,但就是无法打开网页。  2.故障分析与处理  (1)在故障机上用arp-a命令查看网关物理地址的解析是否正确(如果不正确,网关设备物理地址可能被解析成00-00-00-00-00-00)。  (2)用ping命令ping本地局域网网关和联通提供的dns服务器地址(202.102.152.3),通
期刊
<正> 大森林的早晨是鸟儿的世界,此起彼伏的各种鸟的啼(ti)鸣声多像一部丰满和谐(xie)的大自然交响乐(yue)呀……在这森林的歌海中,住着一对远近闻名的歌唱家——
分类讨论问题是考查学生的知识与能力的热点问题,需要分类讨论的问题一般都覆盖较多知识点,有利于知识面的考查.解分类讨论问题需要有一定的分析能力及分类技巧,有利于对学生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