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GIS的采空塌陷区稳定性及地质灾害风险评价

来源 :科学技术创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tbsh0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研究采空塌陷区稳定性及塌陷引起的地质灾害风险,本文以徐州张双楼矿区为例,首先通过遥感技术和实地调查对矿区采煤沉陷区的分布特点进行分析;其次,基于GIS技术,选用层次分析-信息量法评估矿区的地质灾害危险性,得到危险性评价分区图,并与易损性评价相结合,获取地面塌陷风险分区结果图;最后,基于徐州张双楼矿区土地资源损毁现状和塌陷区易损性、风险性分区,根据矿区实际情况对塌陷区进行土地复垦治理.
其他文献
针对某机载液冷流量分配管极限抗压性能,本文以分配管结构为研究对象,建立分配管在承受内压1.5MPa载荷作用下的参数化有限元模型,应用HyperWorks OptiStruct软件对分配管的静力学特性进行了仿真分析,识别出分配管的管壁厚度和安装工艺显著影响其所受最大vonMises应力.为满足分配管的抗压性能设计要求,以其所受最大vonMises应力为优化目标,综合考虑其质量变化,采用逐次逼近法,计算结果表明增加管壁厚度和采用柔性螺套,优化后结构可以满足分配管的抗压性能设计要求.
介绍了自主研究的200公里中速磁浮列车车载电网供电方式,分析了车载电网最小供电单元电气原理和车载电网供电控制逻辑,针对列车自动运行模式即由运行控制系统OCS控制列车自动运行模式,重点介绍了与车载电网供电控制相关的车载运控系统VCS信号及其功能.产品实际应用证明了该车载电网供电控制方案设计合理、运行稳定,能满足中速磁浮列车的使用要求.
随着国家高速铁路建设飞速发展,采用500t级单线箱梁以联络线形式接入国家铁路网的设计越来越多,从而出现了单线箱梁并入多线连续梁时,末跨切除翼缘板单线箱梁架设的特殊工况.按照以往的施工经验,此类特殊工况下末跨箱梁往往无法架设,通常采用支架现浇的方式施工.为解决此类架梁难题,经技术攻关,采用了新研制的一跨走行式JQ550型运架设备,对并入多线连续梁的末跨切除翼缘板单线箱梁进行架设,有效地解决了此类桥梁的架设难题,为类似工程施工提供了宝贵经验.
针对现有光纤预制棒沉积尾气处理工艺存在的弊端,本文在现有湿式电除尘工艺的基础上,独创性地将一体化净水设备引入湿式电除尘系统,并对现有设备的结构和功能进行了大量创新性设计,构建了一种新型光纤预制棒沉积尾气处理系统,更适合含超细粉尘和腐蚀性气体的光纤预制棒沉积工艺尾气处理.
某高速公路挖方边坡位于山区陡斜坡上,路基开挖后形成高约59m的高边坡.为了评价施工后边坡的稳定性及为设计提供完整地质资料和设计参数,本文基于GEO-Slope软件建立了原始坡面和开挖边坡的计算模型,采用原始坡面计算模型对岩土体物理力学计算参数进行校验,通过该软件对处于不同工况下的开挖边坡进行定量分析评价,为边坡的防护及支护设计提供了详实的勘察资料和重要的指导作用.
为有效面对复杂室内环境,拉近物与物之间距离,保护室内安全,提高移动机器人智能化水平,文中设计了一种基于ROS系统的语音家庭服务机器人.包括运动物理模型的选择、软件框架的搭建安全监测功能的实现等.机器人接受语音控制,如自主控制家居中的门、窗、灯等设施,同时实时对室内环境状况及安全状况进行监测,如检测家中老人是否摔倒.移动机器人以树莓派4B为主控板,stm32F1系列单片机为驱动板,利用gmapping、导航、语音等功能包实现室内导航及语音控制.结果表明设计的移动机器人可满足语音控制,安全监测等功能.
近年来,地震行业的专家学者纷纷开始尝试应用人工智能技术解决地震识别、震中定位等问题;这个研究过程涉及到对地震监测数据的整理、挑选、标记,从而生成训练和调试人工智能模型所需要的训练/测试数据集.为了提高标记数据的共享性和利用率,本文以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为导向,初步设计了一个地震监测大数据处理平台,并实现了对历史波形数据的导入、标记、提取等功能.
为探究自动驾驶汽车外显界面不同的呈现形式和角度对过街行人行为产生的影响,针对外显界面不同的呈现方式设计实验.对自动驾驶汽车外显界面有一个主观评价,并且将参试者在面对不同的外显界面呈现内容时过街的平均通过时间以及通过率作为客观指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客观评价指标中以行人为中心用文字的呈现形式平均通过时间最低5.5s,在主观评价指标中以行人为中心用图文结合的呈现形式评分最高8.3分,得出结论:自动驾驶汽车外显界面以行人为中心用文字或者图文结合的呈现形式效果最优.
南水北调工程是我国的重大民生工程,其渠坡在不断水情况下的维修及保养是目前急需解决的重大难题.本文以所需施工要求和现有水文环境为出发点,经过计算分析围堰系统的整体受力、系统稳定性及对边坡的压力等数据,初步确定围堰各部件的尺寸结构,使用CATIA建立的围堰三维模型并导入ANSYS软件进行静力学和瞬态动力学分析.通过仿真结果分析围堰变形情况,以保证设计安全并为以后的优化提供依据.
针对潮汐电站调度的高精度潮位预测需求,提出一种将调和分析(HA)与时间卷积网络(TCN)两个模块相结合的潮位预测方法.利用调和分析方法预测得到天文潮潮位;利用TCN模型来预测残差部分即非天文潮潮位变化趋势;两者线性求和得到最终的潮位预测值.算例表明,可以实现高精度的潮位预测,且该模型具有良好的泛化性和实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