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瘀祛痰方对动脉粥样硬化家兔心肌组织细胞焦亡的影响

来源 :中华中医药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ids132417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化瘀祛痰方对动脉粥样硬化(AS)家兔心肌组织细胞焦亡的影响,探讨化瘀祛痰方对AS家兔心肌改变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健康SPF级雄性新西兰白兔45只,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化瘀祛痰方组,每组15只.正常组喂饲普通饲料,其余两组喂饲高脂饲料,自由摄食,饮水不限.8周后,化瘀祛痰方组灌胃给予化瘀祛痰方16g·kg-1·d-1,正常组与模型组灌胃给予同体积的蒸馏水8mL·kg-1·d-1,连续给药4周.HE及Masson染色观察各组家兔心肌组织形态变化,ELISA法检测各组家兔血清及心肌IL-18和IL-1 β含量,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家兔心肌细胞焦亡相关蛋白表达.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心肌细胞肿胀变性,水肿明显,细胞质内有大量的空泡形成,心肌间质纤维结构紊乱;心肌及血清IL-18和IL-1β含量均显著升高(P<0.01),AIM2、CASP1、NALP3及GSDMD蛋白表达均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化瘀祛痰方可以改善心肌形态学变化,显著降低心肌及血清IL-18、IL-1β含量(P<0.01,P<0.05),CASP1、GSDMD及NALP3蛋白表达均显著下降(P<0.01).结论:化瘀祛痰方可以改善AS家兔心肌组织的变化,其机制可能与调节细胞焦亡存在密切关系.
其他文献
儒医为博学经史、修身慎行而又兼通医术的儒者,儒医的因循源流主要体现为观念史、心性论、价值论诸多面向.文章一方面分析士子、学子、乡绅、处士等称谓的观念变迁来追溯儒医文脉承传的医礼因子,另一方面依经据典来考辩业医、世医、习医、从医的身份认同与家风渊源.中国传统经典医籍的文献机理均能体现医儒同道、儒体医用的医道心性进程,亦能彰显唯儒者能明其理而事亲者当知医的医孝脉络价值.医礼、医孝与医道形构了儒医思想的时代脉络,其在原型概念及跨域整合浸润中凸显出了儒士与医者汇融的文脉图景.
《伤寒杂病论》脉学体系完整、实用,且病、脉、证相对而论述.源起于《黄帝内经》《难经》,在脉诊部位、奇经八脉诊法及六经脉法等方面,极大地丰富了脉学内涵.遵循“整体观念”以及“天人相应”的哲学观,提倡“取向比类”的方法论.其脉学思想“尊理重道”“首分阴阳”“注重变通”及“脉证互参”,然终不离乎“理”,临床注重“有是理,有是象,有是脉”的脉学理念.将仲景脉学运用临床,可做到“以脉统病”“以脉统证”“以脉处方”“以脉辨机”,对提升临床诊疗、辨证论治能力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伤寒杂病论》详尽记载了张仲景运用散剂的规律和经验.散剂可据制作方式和使用途径而多样细致地分类,其所用溶媒灵活,作用可概括为护胃安中、解毒补虚与助行药力、因势利导;其剂量因人体质的羸壮、药性的峻缓、疾病的缓急各异;作用可根据治疗疾病的不同而分为散水排脓,调经安胎与通闭解结.《伤寒杂病论》散剂的使用经验对后世有极大的借鉴作用,掌握张仲景运用散剂的规律,对临床灵活地运用经方具有重要的意义.
茶从被中医本草文献载入,到唐本草对茶的正确认识,再到宋明清时期茶的广泛人方治病,古代医家对茶的认识是一个逐渐发展丰富的过程.茶的性味,普遍被认为性寒或微寒,具有苦、甘2味,或者苦、甘、辛3味,通过对中医文献的梳理和统计发现,茶性有寒、温、热3种,味则有苦、甘、辛、酸4味.根据历朝代表性本草文献的梳理统计,茶不仅是饮料,还是一味能治病且具有实用疗效的中药.此外,茶还能人方治疗10多种疾病,自唐宋以来,茶被医家广泛入方.中国是产茶大国,产量和品种十分丰富,随着以茶入药的大众化,更多不同的茶品被认识并人方治病.
目的:建立快速测定麸炒白术中白术内酯Ⅰ、Ⅱ、Ⅲ含量的方法.方法:运用近红外光谱技术(NIRS),结合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同时测定样品中白术内酯Ⅰ、Ⅱ、Ⅲ的含量,并通过the Unscramble 9.7化学计量学软件将其光谱信息与含量信息相关联,采用偏最小二乘法建立麸炒白术中白术内酯Ⅰ、Ⅱ、Ⅲ的定量校正模型.结果:麸炒白术中白术内酯Ⅰ、Ⅱ、Ⅲ的NIRS预测值与HPLC实测值之间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其模型的校正相关系数(rc)分别为0.9989、0.9960、0.9847;预测相关系数(rp)分别为0
目的:评价中医药个体化辨证论治干预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设计随机对照试验,以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为研究对象,辨证选取该人群中气虚血瘀证和痰瘀互结证两个证候类型的患者纳入研究,干预8周,观察其有效性与安全性.结果:试验组和对照组共纳入480例受试者,采用全分析集数据集分析,两组基线可比.心绞痛发作情况和生活质量得到显著改善,与对照组比较,气虚血瘀证试验组在中医证候疗效评价量表中以患者的治疗满意度维度改善最为显著(P<0.05),痰瘀互结证试验组在运动耐量与中医证候两个维度改善最为显著(P<0
目的:探讨加味升降散对气滞血瘀型儿童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合并急性肾损伤的治疗作用.方法:选取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合并急性肾损伤儿童41例,随机分为治疗组(21例)和对照组(20例).对照组按诊疗指南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加味升降散治疗.分别在治疗后7、14d比较两组患儿的肾功能和小管功能,并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和肾脏存活率.结果:治疗7d后,治疗组血肌酐、血尿素氮、乳酸脱氢酶、尿N-乙酰-β-D-葡萄糖苷酶、尿视黄醇结合蛋白、尿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
目的:探讨清热解毒方治疗儿童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RMPP)的临床疗效及其肺泡灌洗液(BALF)中细胞因子的变化.方法:选取在河北省儿童医院呼吸科诊断为RMPP患儿60例,随机分人中药治疗组和非中药治疗组,各30例,入组患儿均给予阿奇霉素抗菌、糖皮质激素抗炎、支气管镜灌洗等治疗,中药治疗组加服清热解毒方中药5d,记录两组患儿5d退热例数、退热时间、咳嗽明显减轻时间,测定治疗前后BALF中的白细胞介素(IL)-4、IL-6、IL-10、γ干扰素(IFN-γ)水平,设置同期支气管镜取异物的20例患儿为对照组.
探索扶阳理论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理论依据及临床应用.通过分析扶阳理论的源流考,结合其与缺血性脑卒中的联系,阐述扶阳理论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理论与应用,并分析其具体临床运用.扶阳理论强调阳气为立命之根本,扶助阳气为治病之关键,以宣通和温补为治疗大法.缺血性脑卒中病性属本虚标实,以阳气不足为本,治疗应以扶阳为纲,调补阳气,固护元阳,多用附子、桂枝、干姜、肉桂等温阳药,尤以附子为最.因缺血性脑卒中证型多样,常佐以活血祛瘀、祛痰散结、补益脾肾之品,以得扶正祛邪之效.扶阳理论的适用范围不局限于阳虚患者,在中风病其他证型
自20世纪初敦煌出土《本草经集注》残卷以来,该书便得到了中医学者的重视与深入研究,而其序录中的“诸病通用药”专栏的渊源问题也引来了不少关注和争议,专栏的出处事关《神农本草经》《本草经集注》等书的辑佚以及诸多学术问题,不可轻易断言.笔者在研究过程中发现了“诸病通用药”渊源的相关踪迹,为陶弘景首创“诸病通用药”提供了有力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