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

来源 :东方青年·教师(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orn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爱因斯坦的话提醒我们,在教学中必须十分重视学生想象力的培养。那么,如何才能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呢?
  一、运用课文插图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畫面是现实情境的直观显示,是帮助学生进行形象思维的阶段,也是启发、引导学生展开丰富想象的直接凭借。因此,我在教学过程中是非常重视运用课文插图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的。
  例如:教学《忆铁人》一文时,面对铁人“回头连忙抱小孩―向阿姨道歉”的插画,我要求学生成为画中人,进入角色,展开想象,有的学生说得很精彩:A生:“铁人这位堂堂男子汉,站在阿姨面前却你满脸通红,阿姨明白铁人的意思们带着友好和感激的心情笑了。一旁的工作人员也会心地笑了起来,原本紧张的气氛也因为阿姨的一笑而变得宽容与活跃。”B生紧接着说:“此时真是无声胜有声啊!”C生:“咱们班的副班长不正是一位女铁人吗?做事认真负责,知错就改,顾全大局。”同学们顿时哄堂大笑,同时大伙向副班长投去敬佩的、赞扬的眼神。再如,在教学新课程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第六课《燕子专列》时,为了让学生们对小贝蒂给予燕子的关爱又更深刻的体会,我借助插图让学生结合课文中“一天下来,她一个人就救护了十几只燕子”这句话进行想象,小贝蒂是怎样救护燕子的,在后来的交流中,一个男孩写道:“这年春天,暴风雪在瑞士境内大显身手,成千上万只燕子从南方飞回北方,在瑞市境内被困住。在众多救护燕子的人群中,一个叫贝蒂的小姑娘顶着纷纷扬扬的大雪,在寒冷的野外寻找冻僵的燕子。突然,贝蒂向着覆盖着皑皑白雪的岩石边,原来那儿趴着一只奄奄一息的燕子。贝蒂小心翼翼地把小燕子捧起来,放在嘴边,努力地呼出热气温暖冻僵的燕子,一分钟过去了。两分钟过去了……燕子终于苏醒了,用疲倦的眼神望着小女孩,贝蒂见燕子醒了,急忙冲向火车站。”
  插图具有形象强的特点,符合小学生的思维发展水平。充分利用课文插图让学生进行想象,从而创造出教材中蕴含的情境,使学生受到感染、加深理解,达到更好的阅读效果。在实践中我认为利用插图进行再创造,变无声语言为有声语言,是培养学生想象力的一条良好途径。
  二、通过朗读教学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在阅读教学中发展学生想象力,首要的问题是要引导学生读好课文,让学生在读中想,想中读,反复吟诵,要在眼前能呈现出文字所表达的具体形象,能把文字描述的内容想象出一幅画面(当然,这种做法并不适合于全体学生。)这样,朗读时才能有感情,才能进入课文描写的情境。为了让学生的思想感情融入课文所描写的内容中去,教学中要让学生仔细体会文章包含的意思。根据课文内容异同用不同的语调朗读,边读边想象文中所描绘的人或事,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感情基调。如:清明节前夕,学校组织五年级段的学生去烈士陵园采木,我班学生准备齐诵一首诗―《清明》以缅怀烈士。我先让学生自己通读,然后指导学生哪些地方语调要低沉缓慢(并让学生说出为什么);哪些赌坊该读得平静柔和。有了教师的指导,学生们自然会注意语调的抑扬顿挫,感情的起伏变化,在投入朗读中学生会浮想联翩。此时,我顺势诱发学生进行想象。学生在我的引导下结合电视剧、书籍、报刊等了解到的知识进行再创造,不仅朗读非常到位,而且有部分学生结合想象说出许多战斗故事。其中一位女孩说道:“解放前,有一位烈士被杀害后割下了头颅,头颅挂在老县政府门口半个多月……”说着说着,原先有些杂声的教师只听到那女孩带着哭腔的讲诉。由此可见,通过有感情的朗读,适时诱发学生想象,然后让学生进一步的分析再创造能将学生带入更深层次的学习境界。
  三、随机点拨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一切创新活动都是从创新的想象开始。古希腊生物学家、散文家普罗塔戈曾说过,“头脑不是一个被填满的容器,而是需要被点燃的火把。”要提高学生的想象力,只限于课堂,只限于课本,那就太狭隘了。教师只有经常带领学生到大千世界去接触,去思考,去学习,去受影响,并有的放矢,随时点拨,放可以收到预期效果。课堂之外的天地是极其广阔的,结合教学我还时常组织学生开展试验、调查、参观、游览等活动。如学了《长城》一课后,我带领学生参观龙泉剑川大桥工地(部分桥栏尚未完工),指导他们欣赏着形式优美的装饰雕刻(学生对桥上的石狮子尤其感兴趣),以及雄伟的全貌。通过实际观察,引导学生联想外国古代建筑和劳动人民的勤劳和智慧。学生在参观及教师的引导后再一次谈到课文《长城》时,学生的感受更深了、课堂中学生的话也多了,思维也活跃了,从而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
  合理发展学生的想象力,让思维具有明显的开放性,这不但有利于扩大学生的眼界,而且能引发学生的想象力,提高他们的想象力,落实创新人才培养的教育理念,推进素质教育。
其他文献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和深化,对小学科学教学的质量和效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更注重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更注重学生科学素养的提高等,小学科学教学是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为他们终身的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那么如何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做好小学科学教学呢,我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及当下的小学科学教学的现状,对
摘要:语文课外阅读活动能很好的贯彻了语文新课标的要求,拓展了语文教学的空间,开创了一个开放式的语文学习氛围,同时可以大大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和生活体验,使学生的语文听说读写能力都得到提高。  关键词:小学语文 课外阅读 阅读方法  《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提出学生应“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语言文字的积累,其途径是听和读;语言文字的表达,其形式是说和写。这就需
【关键词】问题导向教学模式;高中历史;实践应用  一、问题导向教学模式的应用特点  (一)引导性  高中阶段的历史学习,围绕高考开展一系列的拓展实践活动是极为常见的,新课改的要求之下,教师对学生历史学习水平的考核,还包含学生对历史知识的驾驭能力。也就是能在适时的情况之下合理利用历史知识,了解历史学科本质,才能对各类文化、背景等开展深入的探讨分析,让学生能够围绕教材内容要求,在预习学习、自主探究、知
基于输入输出信号趋势分析,提出基于形态学–小波的传感器故障检测与诊断的新算法。由不同宽度结构元素构成的改进型广义形态滤波器对输入输出信号进行滤波;采用小波多分辨分
初中的学习是一个承上启下的阶段,是一个积累的过程,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是帮助学生积累知识、提升语文素养的关键时期.学生应当从细读的过程中品味更多深层次的知识和内容
物理是一门历史悠久的自然科学,伴随着科技进步、人类发展以及社会现代化进程的迅猛发展,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都存在着物理.如今的物理不仅存在于书本上,更是与学生的日常生活
【关键词】翻转课堂;教学模式;高中通用技术  一、“翻转课堂”的独有特征  (一)让学生掌握可控陛  “翻转课堂”教学通过计算机网络的技术支持进行线下教学,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学习程度,把握学习的进度与节奏,也就相当于将学习的控制权更多地交到了学生自己的手中。主观能动性可以激发出学生对于学习的好奇心,还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为了使这种学习积极性能够良性且持久地保持下去,使学习效率得到更加显著
经过低中年级说话写话训练小学生基本能达到用文字记录语言,学会了口头语言书面化了。高年级阶段是书面语言发展很关键的时期。因此,作为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师要抓住学生知识积累、能力提高这一关键成长期,多管齐下,综合训练,帮助学生扩大视野,拓展思路,积累生活和学习的经验,笔者就如何提高小学高年级学生写作能力,在教学实践中进行了几点尝试:  一、创造学生自主写作的环境  平时,学生写作是由于老师的要求,只有老师
小学英语教学中,词汇教学是关键.只有小学生具备一定词汇量,其听说读写能力才会有较好发展.为此,本文联系实际,深入探讨教育信息化背景下小学英语词汇教学该如何开展,以期为
通过对网络信息组织的界定,在比较网络信息和传统文献信息异同的基础上,提出了网络信息组织应当遵守的原则;从网络信息组织的两个阶段对信息的搜集方式和组织方式进行了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