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力量型田径运动员身体形态分析

来源 :体育时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lyinsky_zx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804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4)01-000-01
  摘 要 近些年来,我国的体育事业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并且在奥运会、全运会以及亚运会等等大型赛事上也获得了不俗的成绩。本文就快速力量型田径运动员身体形态进行了分析研究,经由调查研究发现,我国的田径运动员无论是在身体肌肉还有是身高比例等等方面和世界顶级选手都还存在一定差距,并且我国田径运动员处于竞技巅峰的年龄普遍偏小,能够保持最佳竞技能力的时间偏短,退役时间往往过早。对此,我们就需要注重初级训练中田径运动员的全面发展,规避训练太早“专项化”,借此来最大化挖掘运动员潜质,延长其运动生涯。
  关键词 田径 运动员 身高 体重
  一、前言
  投掷以及跳跃等项目在田径运动中十分具有代表性,并且我国在这方面曾经也排在过世界前列,但是就目前情况看来,有停泄和衰退的情况出现,严重的限制了我国田径运动事业的发展。本文就田径比赛力量单项前三名优秀的运动员体重以及身高进行了分析研究,对其身体差异以及年龄差距进行了全面深入的了解,这对于我国田径运动的选才以及训练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希望能够给相关人员提供一些有用的参考。
  二、快速力量型田径运动员身体形态的各个方面
  就遗传学来说,身体形态的很多特征都受遗传因素的影响,并且遗传因素对于田径运动员:身高、体重、肌肉等等方面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身体形态和竞技能力之间有着非常分明显的特征。
  (一)田径运动员的身高
  一个人的身高能够真实的反映出其骨骼发育水平,并且我国也将身高当成是各个阶段选才当中最为关键的指标。就跳跃项目而言,运动员最好能够具有修长的身材、并且下肢在身高比例中占有较大部分,小腿部需要较长,并且裸围要偏小,跟腱相对较长。然而投掷项目的运动员就需要身材较为大型化,并且手臂要长,并且拥有发达的肌肉,躯干呈桶型为最佳。根据生物力学分析,就跳跃组项目而言,如果运动员身材高大,那么其重心也相对较高,这样有助于获取预先远度和高度,提升握竿点高度,加大腾越幅度。然而投掷组项目,身材高大的选手,其出手点也相对较高,如果在投掷初速度以及角度一样的情况下,其投掷距离也相对较远。由此可以见,身高对于田径项目的重要性。
  (二)田径运动员的体重
  大多数田径运动都需要相当的力量作为支撑,对此,力量素质作为田径运动员的基础,必须要得到重视。比如:跳跃以及投掷这两项赛事,都属于力量型运动项目,只不过是将速度当做了其核心,站来运动生理学的角度看来,运动员的身体形态与其力量有着直接的关系。去脂体重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田径运动员骨骼肌发达程度,并且对于人的新城代谢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理论上来说,去脂体重高,那么代谢能力也就越强,能够完成的肌肉做功也相对较多,就项目肌群工作的特征看来,田径运动工作肌群属于爆发性收缩,对此,肌肉的力量强度将会对运动员的运动水平产生直接影响。
  三、目前我国田径运动员所存在的问题
  (一)就目前田径运动员的体重特征看来:奥运会要强于亚运会以及全运会。组别特征十分明显,我国参赛的优秀田径运动员在跳跃比赛中,男运动员的体重、女运动员身高以及体重都和世界顶尖田径运动员身体形态存在一定的差距。在投掷比赛当中,男运动员身高、女运动员体重和身高也和世界顶尖选手之间也存在很多差距。由于我国田径运动员身体形态与世界顶尖选手之间差距,这也严重的制约了我国田径竞赛方面的发展,这是我们田径事业必须要正视的一个问题。
  (二)我国田径赛事力量项选手年龄特征具体表现为:奥运会年龄要大于全运会以及亚运会,同时也具备较为明显的组别特征,投掷组要年龄普遍大于跳跃组。根据调查统计,世界上较为优秀的田径力量项运动员参赛年龄普遍在24岁到30岁之间,但是我国较为优秀的田径运动员普遍集中在19岁到25岁之间,世界上田径赛事力量型参赛运动员大多数都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过硬的技术,并且一般都是处于竞技巅峰阶段,较为成熟稳重。但是我国的田径运动员,在达到竞技巅峰状态的时候,普遍年纪都较小,由于“专项化”时间过早,这就导致其处于最佳竞技阶段的时间不长,过早退役的情况十分的普遍。
  四、对于我国田径运动员的一些建议
  (一)教练员在对田径运动员进行选择的时候,应该借鉴世界上顶级选手的身体形态特征,让身高与体重得到均衡发展,增加监测力度,平衡好“选”和“育”,健全我国田径运动员的评价机制以及选才模式,这样能够让教练对运动员的训练情况和选才进行有效的调控以及监测。
  (二)加大对教练员培训力度,在田径运动员训练的初级阶段一定要重视其身体素质的均衡发展,尤其是在身体素质发育的敏感期,要在落实运动员专项力量的同时,保持相应的体重,规避太早“专项化”训练的情况出现,这样才能够让田径运动员的运动生涯更加长久。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们不难看出运动员的身体形态对于其运动水平的有着极为巨大的影响,对此,我们必须要重视运动员的选才与育才,在初级阶段全面的提升运动员的综合素质,让我国的体育事业得到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郑丽,鲍铮.对江西省少年田径运动员身体重心高度的测量与分析[J].民风(科学教育).2012(11):284.
  [2] 刘松,李真真.黑龙江省青少年田径运动员身体形态与身体素质的典型相关分析[J].哈尔滨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2010.26(1):108-112.
  [3] 王曼,王一丁.秦皇岛市中学生田径运动员FMS(功能性运动测试)测试及分析[J].科技信息.2012(18):333-334.
  [4] 尹继林.快速力量型田径运动员身体形态分析[J].体育文化导刊.2011(7):54-58.
其他文献
中图分类号:G843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4)01-000-01  摘 要 足球战术意识是指运动员进行比赛时自觉的心理活动,是对比赛客观现实的有目的的、自觉的反映,是运动员根据比赛场上的攻守态势,自觉选择与运用技术战术行为和瞬间决断能力的体现。战术意识是一项看不见、摸不着,但确实存在的一种“无形技术”,是检验一个队员成熟与否的重要标准。足球战术意识包括对比赛现实认识的
J亚群禽白血病病毒(Avian Leukosis Virus subgroup J, ALV-J)是1988年首次在肉用型鸡中分离得到,主要引发鸡的髓细胞组织增生和肾瘤。该病已经迅速蔓延到许多国家,给世界养禽业
中图分类号:G804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4)01-000-01  摘 要 羽毛球运动是一项广受群众欢迎的体育项目,它以器械轻巧、场地灵活、动作轻盈、身体舒展等特点赢得众多业余爱羽毛球爱好者的钟爱。然而许多羽毛球爱好者缺乏运动损伤的常识、准备工作不充分、步伐不正确、击球时发力过猛,重则肌腱撕裂甚至于脱臼、骨折。如何在享受运动带来快乐的同时有效避免各类损伤,值得我们深入
中图分类号:G804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4)01-000-01  摘 要 排球运动是一种技术性要求比较高的体育项目,它对运动员的专项体能和专项技术的要求相对比其他运动要高,运动损伤在训练过程中不断出现,严重影响同学们的学习与训练, 训练中存在多种问题亟待解决,希望通过此篇文章可以提供良好的训练对策解决存在的问题,更好的进行排球的教学与训练,提高学校排球教学质量。  
中图分类号:G824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4)01-000-03  摘 要 铅球是速度力量性的项目。力量素质是铅球运动员最重要的素质之一,力量训练在铅球运动员的整个训练中占很重要的位置。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铅球运动员必须经过系统、全面的力量训练,才有可能获得好的成绩。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和观察法对铅球运动员的力量训练常用的一些方法和手段进行了介绍,并指出力量素质对铅球运
中图分类号:G804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4)01-000-01  摘 要 本文通过对常州市青少年武术套路运动员的踝关节韧带损伤情况进行调查,发现其踝关节韧带损伤的发生率较高,原因有技术动作错误、准备活动不充分、缺乏自我保护等,建议要加强踝关节力量训练,进行充分的准备活动并全面提高训练水平。  关键词 踝关节 武术套路运动员  武术套路是以技击动作为素材,以攻守进退、
随着保险业的发展,保险公司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投资业务开始与承保业务并驾齐驱,成为保险公司发展不可或缺的两个轮子。本文研究了在投资风险与保险风险同时存在的双重风险
中图分类号:G886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4)01-000-01  摘 要 本文研究的是跆拳道运动对青少年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影响问题。文章首先从跆拳道运动对青少年柔韧素质、灵敏素质、力量素质以及耐力素质等几个方面分析了其对于青少年身体素质发展的影响,然后又进一步分析了其对于青少年心理素质发展的积极作用,即:有利于培养青少年良好的意志品质、有利于自我意识的培养和发展两点
巨棵型大豆是一种特高产大豆新品种。株呈扇形状,株高1m左右,根均主分枝100个左右,枝枝开花结荚,一般株结700至1100个荚;百粒重21g,壮株产豆0.5kg以上,精心培植667m2产量可突破600kg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4)01-000-02  摘 要 笔者在教学实践中,调查分析体育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原因,紧紧围绕“培养和发展学生职业能力”这一中心,探究学生终生体育兴趣和能力培养的新模式新方法。笔者坚持在实践中总结,在研究中实践。  关键词 创新模式 优化教学 终身教育 体育兴趣能力  国家教育部明确指出,职业学校要着重培养学生的终身发展能力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