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浪费为浪漫

来源 :作文与考试·初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chiao17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拾起浪费的时间,拼成浪漫的回忆。
  ——题记
  人们常说浪费时间就是浪费生命。那么,所有花费在不正经事上面的时间,都是在消耗生命吗?
  其实不然。
  历史的长河中,多少文人就是在一场场浪费中写下芬芳的诗篇的。诗仙李白儿时便有超于常人的写诗天赋,但他小时候并没有整日花费时间去读诗和背诗。他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奔跑在乡野的路边,沉醉在大自然的山山水水中,把自己这一根粗如枝干的铁条磨成了精致的绣花针。而李白本人,也因此磨练出一番饱富气量的心境,写出了众多脍炙人口、流传至今的诗篇。李白的很多時间虽然浪费在“磨针”上,但这并不妨碍他成为一个诗人,一个不仅在盛唐负有赞名,而且永存于历史扉页上的诗人。
  明末清初文学家张岱曾有一文《湖心亭看雪》,写的是自己在夜深人静之时,独往湖心亭看雪的奇遇。这篇文章因构造出一幅孤独看雪图而别有盛名。写作此文时,年近中年的张岱面临国破家亡,从一个官宦人家的富贵公子沦落为一个无功无禄的布衣百姓,一切的荣华富贵早已与他背道而驰。在这样一个特殊的人生关卡,他为何选择闲情逸致,去“浪费时间”看一场雪,而不是与常人一样为自己的下半辈子谋生经营呢?
  可是我们怎知,一片白茫茫积雪下,藏满了多少他对故国故土的爱啊!在这样的境遇下,他的心灵早已支离破碎,他只有选择远离尘世,借用自然美景去陶冶自己的心境,让自己更加释怀,让自己对生活留有希望。正是因为他有了寄情山水的这份闲情,才有了闻名千年的《陶庵梦忆》。深夜看雪,这不是浪费时间,而是追求浪漫。
  在大自然中汲取生命的力量,在山水中获取人生的领悟,又怎能算是在浪费时间呢?
  我们虽没有李白的才华,没有张岱的孤傲,但我们和古人一样,都有对时间价值的追求。每个人都有追求自身价值的途径,或许会做一些和别人不一样的、甚至让别人无法理解的事情。但只要是一种对你有意义的途径,那就不是浪费,因为你所花费的,是让你的人生变得更加美好的时间。
  我是一个普通的学生,喜欢摄影。对我来说,最美好的事情就是在课余时间去拍拍照,这让我紧绷的学业压力得到了释放。尽管周围会有许许多多不满的声音,但是我并不赞同他们所谓的“浪费时间”的说法,虽然人的一生会浪费很多时间,但其中总有一分钟,会让你格外在意。
  这一分钟,你会看见在溪边“磨针”的李太白、眺望西湖的张岱、按下快门拍照的我,以及你自己——做自己最喜欢的事时的你。
  多年后,我们都会明白,有些曾经“浪费”的时间,都拼成了现在心头最浪漫的事。
  ‖浙江省温州市绣山中学滨海分校‖指导教师:陈德清
  “浪费”在人们的心中一直是一个贬义词,而后面若是加上“时间”这个词语,那似乎更是大逆不道了——居然敢去浪费一去不复返的时间!而作者在这里似乎在给这个“浪费时间”平反昭雪,且看他对“浪费时间”之人的实景描述——李白的大部分时间不是用来读书去考取功名,而是浪费在“游山玩水”上,而正是这种对自然的沉醉,让他写出了众多脍炙人口的诗篇,李白其实是把时间浪费在“磨生活之针”上,从而成为诗坛上久负盛名的诗人;明代文学家张岱,在山河破碎之际,不是与常人一样为自己的下半辈子谋生经营,而是选择闲情逸致,去“浪费时间”看一场雪,写“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成就了传世名篇《湖心亭看雪》……与其说他们在浪费时间,不如说他们把时间花费在了更美好的事情上。
  作者随后把视线转到自己身上,这是思想联系生活的表现,也是本文的落脚点。作为一个有着巨大学习压力的中学生,作者不满于所谓除学习之外都是在浪费时间的观念,对于自己的摄影爱好,一直是追求有加,因为花时间在爱好上,不但帮他释放了心理压力,更重要的是让他发现了在那一刻,生活是美好的,时光是没被辜负的。
  如此,所谓被浪费的时光,便成了有意义的时光,拼成了浪漫的回忆。
  【适用文题】有意义的生活;不可辜负的时光;浪费与珍惜……(平子)
其他文献
【模拟金题】  题目:我的老师  要求:文体自选;不少于600字;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透露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相关信息。  【佳作示例】  那是期中考试刚结束,还未收起考后兴奋而又狂野的心,班主任老师进来了。她说,语文崔磊老师,就要离开我们,去别的学校任教了。  语尽,声无,但窗外雨声能闻也。  霎时间,我的记忆被拉回初一第一天开学时。  我的新老师——老崔,身着一件白色蓝领短袖衫,提着他
春风吹,吹走了冬爷爷,吹来了春姑娘。春姑娘给孩子们带来了好多好多的礼物:嫩嫩的小草从柔软的泥土里探出头来笑;碧绿的柳树在池塘边轻轻地梳洗着长发;调皮的蝌蚪扭动着小尾巴在跳舞;金黄的迎春花在阳光下和蝴蝶嬉戏……此情此景对孩子们来说,恰是一本活教材。那么,如何开发和利用这一“自然教材”呢?    一、用感官来感知    让幼儿运用感官感知自然资源,取得对自然之物的直接经验,有助于幼儿从自然界中摄取知识
很多家庭贫困的高校学生不愿意在同学面前展示自己的贫穷,所以干脆不去申请贫困生补助。为了切实帮助他们,很多高校想出了新的解决方法。  南京理工大学如果发现一个学生一个月在食堂吃60顿饭,平均一顿都不到7元钱,就给学生饭卡打钱;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如果学生每个月在食堂吃饭超过60顿,但总消费还不到240元的,他们就一次性打160元到学生卡内;电子科技大学有一套专门的系统负责去找“隐形贫困”的学生。这套
总有那么一群人,不问姓名,不问出处。带着蓬勃的希望和热情,在历史这块荒芜的土地上播种、垦植。他们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愿意奉献自己的一生。  央视纪录频道推出的社会现实类纪录片《不老人生》,讲述了一群与新中国共同成长、有担当的前行者的一生。他们用不灭的信念打造一座座新的里程碑,用沸腾的热血谱写一首首惊心动魄的华章。他们用一生诠释了什么是默默坚守和无私奉献。  90岁的郑小瑛仍然在挥棒指挥大型交响乐《
南京市第五幼儿园 蔡小荣  这里的孩子太需要关爱了  2008年7月6日    今天我们去北川县擂鼓镇灾民安置点。从德阳到北川需要两个多小时的车程,沿途我们可以看到地震给这片山清水秀的区域所带来的毁灭性的破坏:房屋倒塌,到处是废墟,山体滑坡,大块的石头滑落在山脚下,绿色的植被遭到破坏,大片的树林被冲跨下来,像从大山的身上揭去了一层皮,露出了光秃秃的岩体……  我们来到的安置点距北川县城五六公里。目
在古田会议纪念馆的展厅里陈列着一套红军军装:灰蓝色,上衣为仿中山装式,开襟,正面左右两边各有一个口袋,领口佩缀红领章,领章绣着黑边;裤子为普通样式,配绑腿;军帽为八角帽,上缀一颗布质红五角星帽徽。这套简朴的军装,就是中国红军历史上第一套正规的军装,于1929年3月在福建闽西长汀设计并制作而成。  1929 年3 月14 日,红四军在闽西长汀长岭寨,消灭了国民党福建省防军第二混成旅2000多人,击毙
一、深挖吴地人文资源,营造浓郁江南氛围    根植于吴越沃土、浸润在吴文化之中的无锡市鸿声中心幼儿园,以其所处的独特地域文化——吴文化为背景,以独特的文化精髓——“泰伯精神”为支撑,充分挖掘、整合地方文化资源,精心建构具有吴地风情的园所环境,让孩子在尽情参与、探索、表现中加深对吴文化的认识与理解、认同和喜爱,增强乡土情怀和爱国主义情操,树立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这里有小桥流水,有粉墙黛瓦,有古街
二月故事:掬水月在手  ——古典文学诗词大师叶嘉莹   纪录片素材运用  2017年,关于古典文学诗词大师叶嘉莹的纪录片《掬水月在手》开拍,三年之后,这部传记影片在2020年10月全国公映。片名出自唐代诗人于良史的“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叶嘉莹一生历经战乱、政治迫害、海外飘零,晚年回归改革开放的中国,持续创作,传承教学,重系中断的古典诗词命脉。这样传奇的一生,如同《掬水月在手》导演陈传兴所说:
难忘,那书报亭的滋味。  记得儿时,蹦蹦跳跳地一路跑出巷口,往拐角处微微探头一张望,便能看见一家书报亭。  这是一家小小的书报亭,略旧的漆面在阳光下泛着温暖朴素的光。  记忆里,书报亭的滋味,是一种悠闲的滋味。  那时来书报亭的,多数是一些街坊的老邻居。夏日,书报亭便投下一方阴凉,邻居们便聚在亭檐下,或是互相拿蒲扇扇着凉风;或是拿出刚熬好的桂花酸梅汤,慢慢地啜饮。冬日,书报亭又成为了躲避“穿堂风”
小村很小。一二十户人家,一个小小的地名:孙家湾、李家营、张家寨、汪家梁、富家坝、杨家坪、袁家庄、吴家沟、王家坎……  这小小地名需轻轻地、抿着嘴叫,才能叫出那小小的味道、小小的意境、小小的风情。如果你大张着嘴吼叫,会吓坏了她,会惊了她的魂儿。不信,你试着大声吼一句: 孙家湾!——看是不是没有了孙家湾的味儿?孙家湾飘着淡淡的野花香味儿。孙家湾像一个刚刚新婚的小媳妇,青涩、害羞、爱笑,朦胧中透出刚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