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观察国产血流导向装置Tubridge治疗颅内复杂动脉瘤的短期疗效及并发症,总结Tubridge治疗颅内复杂动脉瘤的适应证及经验。方法选择中国科技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外科自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应用血流导向装置Tubridge治疗的31例颅内复杂动脉瘤患者进入研究。术后即刻采用Raymond分级评估动脉瘤的栓塞程度。术后6个月采用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评估患者预后。术后6个
【机 构】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外科、脑功能与脑疾病安徽省重点实验室,合肥 230001,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外科、脑功能与脑疾病安徽省重点实验室,合肥 230001,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国产血流导向装置Tubridge治疗颅内复杂动脉瘤的短期疗效及并发症,总结Tubridge治疗颅内复杂动脉瘤的适应证及经验。
方法选择中国科技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外科自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应用血流导向装置Tubridge治疗的31例颅内复杂动脉瘤患者进入研究。术后即刻采用Raymond分级评估动脉瘤的栓塞程度。术后6个月采用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评估患者预后。术后6个月、12个月患者行DSA复查以明确动脉瘤的栓塞情况。
结果31例患者共37个动脉瘤。37个动脉瘤共置入32枚Turbridge,均成功输送并释放,其中13个瘤体填塞弹簧圈(术后即刻DSA检查显示Raymond分级Ⅰ级8个,Raymond分级Ⅱ级2个,Raymond分级Ⅲ级3个),24个瘤体未填弹簧圈。1例患者术后发生缺血性并发症,无出血性并发症发生、无死亡患者。随访时31例患者均预后良好。术后6个月24例(77.4%)患者行DSA复查显示动脉瘤完全闭塞17例(70.8%)。术后12个月25例患者行DSA复查显示动脉瘤完全闭塞19例(76%)。
结论应用新型国产血流导向装置Tubridge治疗颅内复杂动脉瘤成功率高、围手术期并发症少,安全性较高,患者预后良好。
其他文献
重症肌无力危象(MC)常累及呼吸肌而需要及时进行机械通气。随着无创机械通气(NIV)技术的不断发展,其在用于MC引起的呼吸衰竭治疗中显示出明显的优势,而如何早期识别MC的发生、预测NIV治疗MC的相关指标、应用不同通气策略以更好地提高NIV治疗MC的效果等是值得关注的问题。近年来NIV模式的新发展为NIV治疗MC提供了新的方向。因此,本文围绕NIV在MC中的临床应用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供临床参考。
呼吸衰竭是肌萎缩侧索硬化(ALS)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膈神经传导检测是客观评估呼吸功能的重要方法,可以弥补肺功能检查(PFT)的局限性,对尽早采取有效措施以提高ALS患者生存质量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本文现围绕膈神经传导的神经生理机制、检测方法及其在ALS中的临床应用展开综述,以提高医务工作者对其的认识,更好地服务临床。
目的探讨立体定向辅助微创血肿清除术与单纯保守治疗2种方式对基底节区中、小量血肿患者临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山西白求恩医院神经外科自2020年3月至2021年3月收治的64例自发性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进入研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手术组及保守治疗组2组,其中手术组患者33例,采用立体定向辅助微创血肿清除术治疗;保守治疗组患者31例,采用单纯保守治疗。比较2组患者一般基线资料并随访6个月,比较其术后
人类中枢神经系统(CNS)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后会对大脑造成持续损伤。尽管目前抗逆转录病毒治疗已经成功应用于AIDS,患者仍可能出现认知、行为和运动异常,导致艾滋病毒相关神经认知障碍(HAND)。弥散张量成像(DTI)可检测脑白质的细微结构功能变化,敏感性高,可为HAND的早期诊断、潜在机制提供影像学依据,同时在监测疾病进展、评估治疗方案的疗效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本文从临床应用角度对近年来
目的探讨失代偿期肝硬化的急性胆囊炎围手术期危险分级的有效评估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20年8月期间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第三人民医院行微创手术治疗的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评分≥15分的失代偿期肝硬化的急性胆囊炎患者28例的临床资料。依据《东京指南(2018)》(以下简称TG18)分级分为2组:TG18 Ⅰ级者为轻度胆囊炎组(n=15);TG18 Ⅱ、Ⅲ级者为中重度胆囊炎组(n=13
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神经细胞衰老参与了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发病过程,但既往研究多集中于神经元衰老方面,而近年来的转录组学和表观遗传学研究发现,衰老的星型胶质细胞的基因表达模式发生了更大的转变,提示其在神经退行性疾病中可能发挥着更为重要的作用。笔者现围绕星形胶质细胞衰老以及其对神经退行性疾病影响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旨在为神经细胞衰老与神经退行性疾病发病机制间的关联提供新的研究方向,并为将来的药物开发研究提
目的探讨伴大面积核心梗死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血管内治疗(EVT)的预后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收集临沂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自2019年11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139例伴大面积核心梗死(梗死核心区体积≥70 mm³)的AIS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是否行EVT分为EVT组(78例)和非EVT组(61例),比较2组患者临床预后的差异;同时依据术后3个月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将E
目的总结神经纤维瘤病Ⅰ型(NF1)一家系的临床表型及NF1基因突变特点。方法收集2020年5月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神经内科确诊为NF1的一家系临床资料,总结先证者及家系成员临床特征。同时采用二代测序方法对先证者行NF1/NF2基因panel测序,并对家系成员进行一代Sanger测序验证分析,分析其基因突变特点。结果先证者(Ⅴ2)为1岁2个月女童,临床表型为出生时全身皮肤多个咖啡牛奶斑,精神及运动发
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具有传染性的病毒之一,全世界慢性HBV感染者超过2.57亿人,每年约有88.7万人死于慢性HBV感染所致的肝硬化合并症、肝衰竭及原发性肝细胞癌,给社会及个体均造成了严重伤害。在我国,慢乙肝最主要的传播途径是母婴传播(mother-to-child transmission,MTCT)。因此,阻断HBV的MTCT是预防乙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