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中小学数学课堂练习实效性的策略

来源 :新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ying4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正>2021年“双减”政策出台,其中“有效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过重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这一政策受到社会、家长和学校广泛关注。有减就有增,课后负担减轻了,教学质量不能减,学校课堂教学质量、教学效率就得“升”。学校是减负的主体,课堂是减负的主阵地,而课堂练习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中小学数学课堂练习对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基于“双减”背景如何提升课堂练习实效性成为教师不得不深入探究的问题。
其他文献
<正>2018年7月3日,由国务院公开发布《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文件中明确要求,开展非道路移动机械摸底调查,推进排放不达标工程机械、港作机械清洁化改造和淘汰。“非道路”即非道路上的各类机械,包括自驱动或具有双重功能,既能自驱动又能进行其他功能操作的机械,也包括不能自驱动但被设计成能够从一个地方移动或被移动到另一个地方的机械。非道路排放即具备以上特征的移动机械在工作中产生的污染物。根据行动
期刊
为明确国Ⅵ重型柴油车实际道路行驶时冷起动阶段排放占比情况,采用便携式排放测试系统(portable emission measurement system, PEMS)对5辆国Ⅵ阶段重型柴油车进行不同温度、载荷水平下的实际道路排放测试;使用排放量法和平均比排放法,计算重型柴油车冷起动阶段的CO、NOx和颗粒数量(particle number, PN)。结果显示,冷起动阶段CO、NOx、PN排放量
利用便携式排放测试系统(portable emission testing system,PEMS)分别对4辆典型重型柴油车和4辆典型重型液化天然气(liquefied natural gas,LNG)车开展实际道路排放测试,并利用功基窗口法与行程平均法分析其实际道路NOx、CO、CO2和颗粒数量(particulate number,PN)排放特性。结果表明:排放后处理技术路线能够有效控制国六重
本文通过对非道路移动源的保有量构成和活动水平进行调研分析,采用排放因子法估算并建立了重庆市2018年非道路移动源大气污染物排放清单。结果表明,非道路移动源PM10、PM2.5、HC、NOX和CO的排放量分别为9.40×10~3 t、8.94×10~3 t、1.99×10~4 t、1.28×10~5 t和8.06×10~4 t。船舶为PM10和PM2.5的最大贡献源,分别占该类污染物排放总量的45.
期刊
扎染作为中国传统手工艺中的艺术瑰宝,以其独特的审美意境闪耀着璀璨的光芒。在人们追求返璞归真、回归自然、凸显个性风尚的当下,扎染以它质朴、平实、清新、雅致的格调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青睐。随着我国国际地位的提高及文化自信的提出,追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彰显民族风采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民族风服装再次活跃在大众的视线中。扎染与民族风服装有着天然的联系,如何将扎染更好地运用在民族风服装中,使两者相得益彰,以民
介绍了非道路移动机械排放标准的发展历程,对不同发展阶段的排放限值进行对比分析,并结合实际,论述了“国四”排放标准实施给农机行业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交通能耗排放的量化及分布特征分析是制定交通节能减排政策的依据。研究选用COPERT 5模型计算城市道路交通能耗排放量及分担率特征。研究分析表明:2020年广州市城市道路的小型客车数量占比高达82%,轻型货车占比为10%。道路交通的运行划分为畅通、缓行及拥堵3种等级,畅通运行状态下燃料消耗及排放因子低于缓行和拥堵状态。非工作日与工作日能耗排放特征差异主要受小型客车出行量影响。小型客车对道路交通能耗(
为了解四川省盆地区域2019年道路移动源大气污染物排放规律,为移动源排放控制方向提供依据,使用COPERT模型对四川省盆地区域2019年道路移动源排放量进行模拟,比较不同地级市的排放特征,并分析了不同车型的贡献。结果表明,2019年四川省盆地区域道路移动源NOX、CO、NH3、SO2、PM2.5、PM10和VOCs的排放量分别为20.7、28.6、0.4、0.04、1.0、1.4和5.5万t。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