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与医学开放性实验的启发与收获

来源 :知识力量·教育理论与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sijin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开放性实验是指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引导,实验时间、空间、内容和教学方法等均开放,学生可以充分利用各方面资源来进行的实验。它是一种新兴的教学模式,是对传统实验教学模式的改革和补充。开放性实验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和创新精神上有着显著的优势。本文我们将从学生的角度来阐述开何为开放性实验、开放性实验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的区别及开放性实验教学模式的优越性。
  [关键词]开放性实验 优越性 启发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已从“知识型”向“知识能力型”、“应试型”向“素质型”转变,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的培养越来越受到重视[1]。实验教学是大学生科技创新的主要途径之一,传统的教学模式往往不能充分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而开放性实验却能在开放中帮助学生感受理解知识的产生和发展过程,学习和掌握学科的基本研究方法,培养学生的科研精神和创造思维习惯,以及收集处理信息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2]。
  一、开放性实验的概念
  开放性实验是指以学生为主体,老师为引导,实验室及实验手段向学生开放,学生可以随时进入实验室,进行实验设计和调试,充分利用课内外时间来进行的实验[3]。这种实验教学模式的主要目标在于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动手实践能力、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开放性实验的模式主要包括:教学内容的开放、实验资源的开放、教学组织的开放、教学评价的开放[4]。
  二、开放性实验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的优越性
  (一)开放性实验促进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创新性
  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开放性实验教学模式更加生动有趣,使学生变被动为主动。学生能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题目,自行设计实验方案,自行决定实验组成员,自行决定实验时间,这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创造欲和探索欲[5]。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的一种内部驱动力[6],开放性实验能将一群来自不同专业的拥有共同兴趣爱好的学生聚集在一起,为同一个实验项目共同努力。有趣的是,由于各自专业不同,我们看待问题的角度也往往不同,解决问题的切入点也不同,因此在实验过程中我们经常会有这样的感慨:原来可以从这个角度思考问题!这个问题居然可以这样解决!这极大的开阔了我们的视野,开放了我们的思维,推动我们从多角度、多方位、多层次思考问题。虽然这经常会使我们在实验过程中产生激烈的辩论,但这不正是开放性实验的乐趣所在吗?在各种思维的碰撞中,我们的信息加工能力、创新能力均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相比之下,传统实验教学模式常常采用验证式的实验方法,学生只需要根据实验现象总结出一种必然的结果[7]。学生不必思考和分析,仅仅单纯的模仿,只一味的教和学,极大地限制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将学生的思维局限于一隅之地,造成思维僵化。
  (二)开放性实验促进了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回顾
  我们这次参加的开放性实验的题目是《染色体制备和染色体的免疫荧光检测》。这一实验涉及到细胞生物学、医学遗传学、分子生物学等多门医学课程的知识。故在前期准备中,为了更好的理解这一实验,我们通过回顾书本知识、查找文献资料及互联网等途径,全面了解了人类染色体的相关知识,比如秋水仙素可以抑制细胞纺锤体的形成,使细胞分裂停止在中期,也可以使染色体单体缩短分开,呈现明显的外形等。同时初步了解了该实验涉及的操作,如免疫荧光的原理及操作步骤。以上这些前期工作均促使我们对理论知识进行系统性回顾,有助于知识的融会贯通,帮助我们實现由“理论教学—实践探索—回归理论学习—再实践”的进一步提高[8]。
  实践是理论的基础,理论是实践的升华。科学的理论对实践具有积极的指导作用。对于我们医学生来说,夯实的理论知识更是我们今后从业的关键,能借由此次开放性实验将理论知识系统的回顾一遍,我们觉得十分值得。作为一名大三学生,此次的开放性实验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它对我的帮助远远超出了实验本身。仅从理论知识方面讲,我的医学基础课程掌握的更加扎实,对于该怎样学习临床课程也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比如我觉得内科、外科等临床课程均扎根于解剖、生理、病理等基础课程,在基础课程掌握的好的情况下,完全有可能自己推导出疾病的原因、临床表现、治疗方法等。以如此“主动”的方式学习医学知识,怎能不充满乐趣?
  此外,我们通过分析、处理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理解了知识的的产生和发展过程,加深了理论知识的理解,提高了收集处理信息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2,9]。并形成在相关领域继续学习的稳定的能力基础和行为习惯[10]。
  (三)开放性实验使学生真正成为教学的主体
  开放性实验在整个实验教学过程中,学生有自主选题的权利,从制定实验步骤,到处理和分析实验结果,教师只是在提供实验资料解答实验问题等方面为学生提供服务[11],教师起的是引导作用,学生才是主角。这一点,在本次开放性实验中,我们感受至深:在整个实验进程中,老师都没有过多的插手我们的操作,只在关键步骤提点几句。老师做的最多的便是在我们操作出现错误或者实验结果不理想时,引导我们找出原因,分析哪里做错了,为什么会犯这样的错误,该怎样避免……在实验过程中,我们能求助的只有自己,我们要学着自己去分析问题,自己解决问题,没有老师可以依靠,没有老师在边上随时指出错误,我们要为自己的每一步操作买单,要独自承担所有可能的结果。这意义已经远远高于开放性实验本身,甚至于对我们的人生观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此外开放性实验可不受教材的局限,打破了传统教学实验内容和时间上的限制,有利于学生找到自己感兴趣的领域,并利用课余时间对该领域进行一定程度的探索。
  (四)开放性实验促进了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科学实验是一项异常艰巨的任务,不是依靠某个人就能单独完成的,开放性实验强调的也正是团队合作精神和协作能力[12]。在本次的开放性实验中,我们是4个人为一小组,每个人根据自己所擅长的负责一部分内容,分工合理。在实验过程中,我们彼此之间会经常沟通讨论,对数据处理,实验结果分析等关键步骤则是共同讨论,既相对独立,又相互协调配合。对于我们医学生来说团队协作能力更是不容忽视,因为医学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科,它还有许多未知的领域,需要大家共同去探索。在本次开放性实验中每位同学都为团队的共同目标及具体目标承担各自的责任,团队成员之间互相支持、齐心协力、相互协调配合[13]。当实验出错时,大家相互鼓励,共同探讨可能的原因,绝不气馁;当实验出成果时,大家共同分享成功的喜悦。由此,我们充分感受到了团队协作能力的重要性,团队精神的重要性。此外,团队成员在观点不一致时的激烈辩论,对问题的各抒己见均活跃了课堂氛围,增加了我们学习的乐趣。   (五)开放性实验促进了学生了解科学的严谨性
  大学实验教学的意义不仅仅是一个动手去验证什么、学习什么的过程、也不仅仅是个方法与技能训练的问题。大学实验教学的根本真谛在于它能够培养学生未来从事研究探索活动的一种思维品质和习惯[10]。科研是严谨的,我们通过此次的开放性实验已可窥得冰山一角。所谓“差之毫厘,谬以千里”在实验过程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每一步骤的些微差错都可导致实验的失败,比如本次实验中载玻片预冻温度不够,即可使染色体粘附失败,导致实验结果不理想。通过此次开放性实验,无菌操作的观念也在多次的实践中深深的刻入了我们心里,如在前期的细胞培养过程中,每次换液都要更换枪头、每次开瓶前都要用酒精棉球擦拭瓶盖、操作要靠近酒精灯火焰等。在一次次的实践中、在潛移默化中,科研所要求的思维品质和习惯已经深深的印入我们心中。
  三、参与开放性实验的感悟
  参加这次开放性实验,我们的总体感受是:开放性实验教学模式对我们各方面都很有帮助,是一种很好的教学模式。此次开放性实验可以说将我们领入了一个全新的、新奇的世界。实验过程中所用到的各种技术以前只在书本上见过,现在则亲眼见到并能动手实践,让我们感受到了书本知识所不能带给我们的乐趣。从荧光显微镜下拍的染色体照片,也让我们感到十分的新奇,以前只能在书本上见到的图片,现在可以亲手拍出来,十分有成就感。以前觉得科研很神秘,现在则能一步步见证得出实验结果的过程,让我们对科研充满了兴趣,对自己的能力也充满了自信。更为可贵的是,开放性实验的意义已远超实验本身,它对我们各方面素养的提高均有极大帮助。参加这16个学时的开放性实验,我们一点也不觉得疲惫,因为整个过程都充满了欢乐,充满了探索未知事物的乐趣。
  四、结束语
  开放性实验教学模式作为对传统实验教学模式的改革和补充,已取得了较为丰富的成果。实践证明其对增强大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创新精神和促进综合能力的提高上具有传统实验教学模式所不能比拟的优势,真正做到了将学生置于教学的主体地位。相信随着实验室的建设和相关制度的进一步完善,开放性实验在培养高素质人才方面将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基金项目: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编号:LQ13H160020,Y2110873),“十二五”浙江省高校药理学重点学科资助项目,嘉兴学院SRT项目和浙江省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资助(编号:2014R417001)
  [参考文献]
  [1]张新华,刘建新.开放实验室促进人才培养[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6,25(12):1589-1592.
  [2]姜晶,赵阿勐.实验室开放与大学生创新能力相结合[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0,29(7):201-203.
  [3]刘拓,陈晨,陈力.医学机能学开放性实验教学探索——参与抗氧化剂与细胞凋亡实验的启发与收获[J].西北医学教育,2008,16(6):1181-1183.
  [4]朱蕾.高校开放性实验室的教学模式及管理要求[J].农业网络信息,2007,(9):137-139.
  [5]代红燕,南瑛.深化基础医学实验教学改革培养学生科研创新能力[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7,(1):95-96.
  [6]顾邦军,蒋雪明,万华明.数字媒体专业开放性实验的实践与探索[J].现代教育技术,2012,22(10):118-121.
  [7]王莹,左由兵.开放性实验教学与创新人才培养[J].网络财富,2009,(23):127.
  [8]陈天虹,王登科,王德栋.以开放性实验为平台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以土木工程专业为例[J].浙江科技学院学报,2010,22(1):62-64+78.
  [9]张国栋,田莉.新建本科院校基础医学开放性实验教学的思考[J].中华全科医学,2009,7(6):618-619.
  [10]郑家茂.对大学实验教学若干问题的厘析[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7,26(10):1-2+5.
  [11]孙文平,罗红,陈晨.开放性实验教学实践的总结[J].中国实用医药,2011,6(33):266-267.
  [12]邢雁霞,刘斌钰.开放性实验在生物化学实验教学模式中的探索[J].医学教育探索,2009,8(10):1223-1225.
  [13]朱超,彭湘红.基于团队协作的大学生自主设计性实验体系[J].广东化工,2013,40(24):164+146.
  (作者单位:嘉兴学院医学院浙江嘉兴)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作者在英语专业精读课堂上采用dictogloss活动对听写练习进行探索,通过课堂观察以及学生反馈,分析和探讨了dictogloss活动不仅能够强化学生的语法知识,增强其学习动力与兴趣,更有可能提升学生听、记、读、写、说等各项语言综合技能。  [关键词]dictogloss 听写练习 综合语言水平  Dictogloss源自于听写练习(dictation),但与后者不同的是,它不仅仅要求
期刊
[摘要]随着职业教育的发展,计算机技术的普及应用,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改革势在必行。本文结合现代教学理论和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结合教学实际,进行高职计算机基础课的教学改革探讨。  [关键词]高职院校 计算机应用基础 教学改革  高职院校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是公共基础课程教学环节的主要组成部分,其任务是培养学生了解计算机的基本知识以及熟练掌握使用计算机的基本技能,为以后的
期刊
[摘要]课堂教学是学生学习新知以及教师教学的主要形式,搞好课堂教学是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关键。本文探讨了在新课程理念下如何有效的组织课堂教学,以其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及能力素质,分别从教学准备、教学实施、教学效果三个方面给出了详尽的论述。  [关键词]研究教学 设计 标准  大家知道,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应该是师生共同互动的过程,它强调以学生为本,帮助学生在互助中学习,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自我探究
期刊
[摘要]教师期望效应反映了教师对学生的态度对学生发展的方向和程度的影响。对该现象的研究不仅对教师的观念的改变而且对学生的健康全面发展均有重要意义。本文着重介绍了教师期望效应的种类、理论模型。  [关键词]期望效应 教师期望效应 理论模型  教师期望是指教师对学生未来发展的可能性的看法及态度,而教师期望效应则是指教师对学生的期望在学生的未来发展过程中得到验证的现象。[1]  本文对近年来国外对教师期
期刊
[摘要]国家体育总局、教育部颁布的2010国民体质监测结果表明,大学生身体素质25年来一直在下降。中职学生又怎样哪?也不理想。本篇文章分析了四个方面的造成中职学生体质差原因,然后,又针对性地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中职学生身体素质 产生原因 建议  国家体育总局、教育部颁布的2010国民体质监测结果表明,大学生身体素质25年来一直在下降,与1985年相比,肺活量下降了近10%;大学女生800
期刊
[摘要]文章采撷几则我国教育史上教书育人的故事,结合当下职业教育,进行了浅思考。  [关键词]育人典范 碎思 启示  一、教书育人典范拾零与碎思  在报刊杂志中读到几则关于教书育人的故事,属于我国教育史的典范。联系到时下高职院校教育教学管理,颇有感触。信手拈来,以飨读者。  典范一:陶行知的“四块糖果”。当年陶行知先生任育才学校校长。一天,他看到一位男生要用砖头砸同学,将其制止,并让男生到校长室。
期刊
[摘要]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培养学生对中外文化差异的理解和敏感性是实现英语教学目标的必由之路。本文通过分析中外文化差异及联系英语课堂教学的实际情况,论述了英语教学中跨文化意识培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探讨了在英语教学中培养跨文化意识的方式与方法,提出了中高职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跨文化意识 英语教学 培养  一、现今英语教学的现状  伴随世界经济与科技的迅速发展,中国与外
期刊
[摘要]《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提出“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许多高校也由此开设出一门独立的新型课程--大学英语视听说课程。该课程旨在提高学生听说技能的同时培养其创新、独立思考、批判性思维和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其综合文化素养。TED演讲资源具有实时性,多样性,趣味性,教育性,并且短小精悍,符合课程标准对大学英语视听材料选择的要求,它以开放的理念,与时俱进的
期刊
[摘要]军训是大学新生入校的第一课,如何上好这大学中的第一课,对于刚刚走入大学校门的莘莘学子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有着重要的引导意义。本文就军训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阐述了军训是加强大学生思想教育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军训 大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 有效途径  引言:  近段时间各地发生一些军训的负面事件,引起社会各界再次对军训必要性的讨论。其实,军训作为高等学校教学计划中的一门必
期刊
我是偏远山区小学校的一名普通教师,现任五一班班主任。一年以前我接任这个班级,当时这个班是全校最差的班级之一,纪律涣散,语文平均成绩只有四十多分,令我头痛不已。  上任第一件事:打造班级文化。我从县城买来彩纸和颜料。首先,在教室后面左边做一棵“成长树”,画上树干后,把绿色彩纸发给学生,让他们剪成爬山虎叶子,写上自己喜欢的几句话,贴在枝杆上,一棵绿油油的大树就做成了,一进教室就给人赏心悦目的感觉。然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