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乡村小学的孩子喜欢音乐欣赏课

来源 :当代家庭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ffyz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音乐欣赏不仅可以扩大学生的音乐视野,积累音乐词汇,还可以培养学生热爱民族音乐文化乃至世界音乐文化的情感。由于受客观条件的限制,农村音乐教学中往往忽视了音乐欣赏教学,致使学生对音乐的感悟能力普遍较低。针对如何让乡村小学的孩子喜欢音乐欣赏课的问题,结合《月光下的凤尾竹》教学实践,探讨了在小学音乐欣赏课的一些做法。
  关键词:小学音乐;音乐欣赏;案例描述;教学反思
  【中图分类号】G61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20)18-0029-01
  音乐欣赏可扩大学生音乐视野,积累音乐词汇,培养学生热爱民族音乐文化及世界音乐文化的情感。在加强培养学生音乐学科核心素养的形势下,农村小学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欣赏能力,是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有着重要的积极意义。兴趣是打开音乐圣殿之门的一把金钥匙,也如同是为孩子们遨游音乐世界插上一双矫健的翅膀。音乐学习应是一个轻松愉快的过程,教师的工作首先是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寓知识与技能学习于音乐之中,形成“激发兴趣—学习知识—享受音乐—再创兴趣”这样一个循环,而这种循环将贯穿于人的一生。
  著名作曲家施光南所作的《月光下的凤尾竹》原是一首节奏舒缓、优美缠绵、富有傣族风情的歌曲,表现傣族青年男女之间互相倾慕、纯洁真挚的感情。用葫芦丝独奏形式演绎此歌,使旋律之美得到更突出的张显,民族特色也越发浓郁。让学生可以从音乐情绪和音色特点的感受、体验。
  【案例描述】
  片段一:激趣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老师带来了一件乐器,听!它叫什么?
  生:葫芦丝
  师:那老师为大家演奏一曲,你能说出它的名字吗?(老师演奏《月光下的凤尾竹》)关于傣族你了解多少?(多媒体:傣族民族风情、乐器、泼水节等)
  设计意图:通过激趣导入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能点燃他们的求知火花,让他们带着足够的兴趣走进音乐课堂,为接下来的教学做好准备。通过多媒体展示傣族风情,让孩子们能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为接下来对音乐的理解做好准备。
  片段二:情境创设
  师:乐声渐渐轻灵飘逸起来,姑娘起身来到水池旁,在月下忘情的轻舞着、旋转着,波光中映着她曼妙的身影,月光下裙摆也轻轻飄扬。让我们和姑娘一起,随着音乐动起来吧。
  課堂进入到这个地方问题出现了:在欣赏孔雀舞后杨丽萍的舞蹈时,班级里发生了怪异的笑声,尤其是男孩子们,捂着嘴、转过身交流的……局势即将难以控制。我顿时意识到这群孩子是乡村孩子,他们很少欣赏这样的舞蹈视频,有些甚至都还没见过傣族舞。看着这群快沸腾起来的孩子们,我微笑地指着视频上暂停的舞姿说:“孩子们,你们知道吗?傣族舞一开始不是女生跳的!”此时就有孩子赶紧接道:“难道是男生吗?”这时候班级里喧哗声已经没有了,一双双好奇的眼睛都在看着我,我很神秘的点了点头。
  在接下来的傣族舞学习过程中,老师跟孩子们一起学习傣族舞,原先有些害羞的同学也跟着动起来了。还有同学说欣赏课太有意思了,下次还想上音乐欣赏课!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老师通过机智的引导、亲切的参与互动,把全班的积极性都调动起来了。在农村小学音乐教学中提高学生的欣赏能力,需要教师改变以前的音乐教学方法,通过合适的方法也能实现提高学生欣赏能力。
  【教学反思】
  本课目标是培养学生对民族音乐的喜爱,在能哼唱歌曲的同时还能跳一段具有傣族特色的舞蹈。感觉虽然本课的内容较多,学生表述欣赏感受时回答比较单一,但只要我们在平时的欣赏课中多注重这方面的练习和引导,充分发挥学生自身的想象力,就一定会让学生得到丰富的听觉体验,从而让学生更加喜爱音乐这门功课。
  首先,趣味导入、激发兴趣。新课程标准要求要以“兴趣爱好”为动力,如何激发孩子的兴趣显得尤为重要。本课一开始我就用激趣导入法,让孩子猜猜老师手中的乐器、再听听它的音色,吊足孩子的胃口。接下来老师再问:“那老师为大家演奏一曲,你能说出它的名字吗?”孩子们非常期待欣赏老师的演奏,听得也很认真,为接下去的课程开展做足准备。在这里,教师不再是不休的说教者,学生不再是教师思想、情感的复制品:课程也不再是材料意义上的单一的教材内容,相反,教师能够从学生出发、从学生学习音乐的角度出发,研究解决学生要学什么、怎样学等一系列问题: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也能积极地参与进来,快乐学习。
  其次,教师的机智引导、学生的积极参与。教学机智虽表现为教师灵感的瞬间闪现,但它是教师教育思想、情感态度、知识水平长期融合的产物,体现了教师较高的专业化水平和境界。本课在欣赏孔雀舞后杨丽萍的舞蹈时,班级里发生了怪异的笑声,尤其是男孩子们,捂着嘴、转过身交流的……局势即将难以控制。在我的引导下,孩子们对孔雀舞有了新的认识。后来我也跟着孩子们一起学习傣族舞,孩子们很积极的参与到课堂中来,有了很好的教学氛围。
  教学机智是一种大智慧,是教师综合素质的集中反映,是经年累月、点点滴滴汇聚的结晶。教师只有具备了精深的专业知识、开阔的人文视野、扎实的教育学和心理学功底,才能在与教学时的不断碰撞中逐渐培养起自身对教学的感性、洞察力和自信心,教学机智的进发才会转化为真真切切的现实行为。
  总之,音乐课的欣赏教学,并不是单纯的聆听音乐,而是丰富学生的乐理知识,发展思维和想象能力,提高音乐鉴赏的能力,完善个性和人格的综合教育。教师应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全面提高音乐素质,使学生具有对音乐的感受力、理解力、表现力,使得学生在聆听音乐之外,还能在歌唱、学习、思考、演奏、表演等多个方面都得到综合锻炼和提高。这样,才能更好的达成音乐欣赏教育的目标,让孩子真正喜欢上音乐欣赏课!
其他文献
摘 要:中小学的管理工作是一个十分繁琐的工作,中小学总务后勤工作是中小学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将中小学总务后勤管理工作做好,才能够保证学校的办学质量,使学校的财产得到充分管理与使用,中小学才能从根本上贯彻教育方针,将学校的教学质量逐步提升,进而改善师生的学习生活,促进中小学的和谐发展。本文对中小学总务后勤管理的开展进行简单分析及探索,帮助中小学完善总务后勤管理。  关键词:中小学;总务后勤;
摘要:陶行知先生曾说过:游戏是幼儿认识世界的途径,是向幼儿进行教育的手段之一。户外游戏活动为幼儿提供了身心开放的游戏场所,户外游戏活动的开展能够为幼儿奠定良好的基础,有效地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陶行知认为:“生活即教育”。在户外游戏活动中渗透入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思想,对于户外游戏活动的有效开展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和意义。  关键词:陶行知;户外游戏活动;生活教育  【中图分类号】G610【文献标
针对国内某大型矿井工作面顺槽的现场条件,以整体锚固理论为指导,采用理论分析与数值计算相结合方法,研究不同锚杆支护方案下巷道的应力场变化情况。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整体锚
摘 要:游戏是幼儿成长生活的基本组成部分。而美术活动与蕴含在幼儿游戏中的内涵精神完美融合,对于幼儿教育工作的开展是一项重大突破。本文从美术活动概述、美术活动对幼儿发展的意义、游戏精神对开展幼儿美术活动的渗透影响、游戏精神在幼儿美术活动中合理应用的建议四方面入手,探讨了游戏精神在美术活动中的渗透与应用。  关键词:游戏精神;美术活动;渗透;建议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