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先队入队仪式的教育功能研究

来源 :读书文摘(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jm10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少先队入队仪式是少先队的一项重要仪式活动,对少年学生而言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主要体现为个人教育价值和社会教育价值,主要表现为培养学生集体主义精神、培養良好行为习惯、培养社会认同和政治认同等,是一次重要的爱国主义教育活动。
  关键词:少先队;入队仪式;教育功能;少年儿童
  少先队全称中国少年先锋队,是中国少年儿童重要的群团组织,也是少年儿童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感受中国革命红色历程的重要社团组织,是建设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后备力量,也是小学阶段学生的一个重要成长历练。年幼的小学生往往以成为一名少先队员感到骄傲,各种形式的入队仪式会在他们心中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成为他们成长中的精神动力。
  少先队入队仪式不仅是一次具有区分学生成长阶段的标志性仪式,也具有仪式性的教育功能,存在个人层面和社会层面的双重意义。
  一、少先队入队仪式详解
  少先队入队仪式是一项具有明确规定的标准化仪式,《中国少年先锋队章程》中显示这一对少年儿童具有极强纪念性价值的活动一般固定在一些重要时间段举行,如每年的建队日、革命纪念日、校庆日等,将少年儿童的个人荣誉感与党和国家的革命精神结合起来。入队仪式不单单标志着学生成为一名光荣的少先队员,更重要的是代表着该名学生得到老师同学和社会人士的共同认可,成为光荣的革命建设的后备力量,因此少先队员的身份和少先队的标志红领巾在少年学生心中都有极为特殊的含义。
  入队仪式各个学校之间略有不同,但大体相似、内核一致,一般分为入队前准备和举行入队仪式两大环节。入队前准备主要是通过班主任老师和各科老师的推荐和班级同学的全面认可确定新入队人员名单,在举行入队仪式时一般有一套固定流程,整队、报告人数、宣誓、给新队员佩戴红领巾……在这一严肃庄重的活动中,人人感受着革命精神的教育,场内飘扬着鲜红的队旗和国旗,年幼的学生排列着整齐的队伍,鲜艳的红领巾在胸前飘扬,昭示着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美好明天,队员们也在这样的氛围中加强了集体认同感和精神联系。
  二、少先队入队仪式的教育意义
  仪式充斥着生活的各个角落,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加强个人与社会的连接,强化个人身份认同与集体归属感,有着特殊的社会性价值。少先队入队仪式作为小学低年级学生最为期待的一次校园仪式活动,代表着他们的精神品质、文化素养、行为习惯等获得了老师同学的认可,代表着获得了一个光荣的“身份”,在少年学生心中具有独特的地位,也因此发挥着独一无二的教育意义,主要体现为对学生个体的教育性和社会层面的教育价值。
  教育价值实质上是在人类的教育实践过程中产生的主客体关系,表现为教育客体即被教育者经过一系列的教育活动从而满足教育主体的需要,广泛地可以表述为被教育者经过各类教育活动包括学校教育和劳动教育等形成满足国家和社会发展所需要的知识、技能、品质……在少先队入队仪式中这种主客体关系具体化为新入队学生经历入队仪式从而产生的正向发展变化,主要是精神层面的正向成长,此时的教育主题既包括社会,也包括学生个人,因此入队意识到的教育价值也表现为个人和社会双重维度。
  (一)入队仪式对个人的教育价值
  个人价值是指入队仪式对学生个体的提升促进作用,是入队仪式教育价值的主要内容,是社会价值实现的前提和基础。
  入队仪式对学生个体的教育价值集中体现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集体主义精神是我国认可、倡导、一以贯之的精神品质,强调集体身份认同,自觉把自己看作社会主义事业的一份子,强调奉献精神,不懈努力为社会主义建设奉献终生。入队仪式作为针对广大少年儿童的爱国主义教育活动,把这种集体主义的奉献精神贯穿始终,通过入队仪式庄严肃穆的气氛、激情昂扬的入队宣誓、队史教育和红领巾意义学习,通过这些标志色彩极强的客体把集体主义的种子播撒在学生的心中。通过这些隐形教育因素,学生被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和革命精神所感动,被少先队的历史沿革所振奋,被优秀少先队代表所激烈,怀着崇敬的心情自觉认同自己作为一名少先队员的身份,自觉认同并遵循少年队的规章制度,自觉担负起为其他同学做表率的责任,在生活中处处以高标准约束自己。
  此外,入队仪式对学生个人还有培养良好行为习惯和高尚情操等多种作用。根据上文所述,少先队入队仪式的教育功能是一种隐形教育功能,是通过一系列隐形教育因素实施的,学生置身于一种庄严的气氛之中,通过对历史的学习,自然而然地受到鼓舞从而获得正面发展,而不是通过硬性规则促使学生发生改变。英国著名哲学家洛克曾说过,儿童不是通过规则能教育好的,在入队仪式中少年儿童先是获得集体身份认同,有了强烈的归属感和荣誉感,才会以高标准要求自己,从而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而小学中低年级正是习惯培养的重要阶段,这对儿童整体发展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二)入队仪式对社会的教育价值
  入队仪式的个人教育价值是前提和基础,那么它的社会教育价值则是升华和最终目标,少先队的入队仪式能够发挥独特的社会政治教育价值和文化教育价值。
  仪式活动是学校进行思想教育工作的重要手段,通过这种革命色彩强烈、时代精神显著的爱国主义仪式,能够使学生进一步了解我国的革命传统,知道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相信每一位少先队员都对这样的说法耳熟能详,“国旗是烈士的鲜血染红的,而红领巾是国旗的一角”,通过这种爱国主义教育,能够使少年儿童发自内心地热爱祖国,把“时刻准备着为共产主义事业贡献力量”外化为认真学习、锻炼身体、关心同学等良好行为,认同我国的社会体制和管理模式,为良好的政治素养奠定基础,成为一名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三、结语
  少先队入队仪式对少年儿童而言是一次具有重要意义的仪式,标志着他们受到了广泛的认可,在入队仪式中,通过潜移默化的隐形教育,新入队的学生会自觉认同少先队的各项规章制度,以少先队员的身份深感骄傲,形成集体主义价值观,了解我国的革命历史,从而培养党和社会所需要的政治素养。
  参考文献
  [1]张雪.小学校园仪式的教育功能研究[D].
  [2]陈东慧.少先队入队仪式的进程:阈限与通过[D].
  [3]罗梅.少先队入队仪式的教育价值研究[D].
  本文系2020年度陇南市共青团、少先队研究课题;课题立项号:LNTD20200014;课题名称:《少先队队前教育和入队标准研究》研究成果。
其他文献
《黄河东流去》插图构思的追求    一九三八年,国民党在河南郑州花园口一带炸开黄河大堤,豫、皖、苏五万四千平方里土地一夜成为泽国,一千二百五十万人受灾,侥幸逃出的,跑到远乡外县,转辗在死亡线上。李准的长篇小说《黄河东流去》,就是以这段历史为背景,描写这场人为的灾难和人们渴望生活而进行的挣扎、斗争。  李培戈同志以组画形式为此书所作插图,每组三幅,其中有一幅作为中心,余两幅是人物特写,形成了既有概括
期刊
去年九月,我从北京出差到四川。先在成都住了十几天,后又到山城重庆,特意拜访了老朋友汪子美。三十年不见,这位漫画家还是昔日的风采。交谈之下,才知道他在一九五七年的问题,不久前得到了改正。他嘴角露出一丝微笑,是那样一种并不令人愉快的微笑。  我同子美是抗战初期在重庆认识的;但真正熟识,是在一九四八年。那时,不少文化界的朋友,纷纷东下到京沪工作去了,而他还留在重庆从事美术创作和教学。就是这样一位手无缚鸡
期刊
中国青年出版社在1957年五月创刊的《红旗飘飘》丛刊,先后出版了十六集,保存了大量的党史资料,对广大青年进行了革命传统教育。然而,在1962年九月八届十中全会期间,党内那个所谓“理论权威”挥舞大棒,迫使这个丛刊停刊了,已印好的三十万册付之一炬,还迫害了一些革命同志。  粉碎“四人帮”以来,许多老同志和读者建议恢复出版。近经中宣部批准,中国青年出版社已恢复了这项工作。1962年以前出版的十六集,将选
期刊
《伟大的道路》一书所载史实,有一些需要订正。除一部分已由译本校订者注明外,据调查,尚有如下各点:  1.朱德同志考过科举,但未中过秀才(1919年石印本《朱母潘太夫人荣哀录》中也无此记载)。  2.刘寿川是朱德同志在顺庆府(今南充市)中学读书时的老师,不是成都高师的同学。  3.朱德同志曾应聘到仪陇县高等小学堂任体育教员,这个学校是官办的。  4.朱德同志与孙炳文同志相识是在1917年春,时蔡锷早
期刊
乍寒飘红雨,临霜菊盛开。用这两句诗来形容十年浩劫后的文苑;形容饱经沧桑的文艺队伍;我想也许不算夸张。君不见,四次文代会的胜利召开,就体现了我们的百花又在含苞待放;我们的文学艺术家老而弥坚,新生力量正茁壮成长吗?  但在文代会上,我却又常常默默地寻觅,寻觅,寻觅那些难以忘怀的人!他们在哪里呢?难道他们没来吗?是的,他们永远不会来了,他们在八宝山,在无垠的原野!他们是敬爱的周总理,陈毅同志,郭老,田老
期刊
继欧阳修之后领导宋代古文运动取得完全胜利的是苏轼。他的理论主张,为散文发展开辟了广阔天地;他的创作实践,体现了北宋散文的最高成就。  苏轼是沿着欧阳修开辟的道路前进的。他对唐末五代直至宋初散文发展的弊病看得很清楚。他说宋初诸人反对“浮巧轻媚丛错采绣之文”,但是“用意过当,求深者或至于迂,务奇者怪僻而不可读”,以致造成“馀风未殄,新弊复作”①。基于这种认识,就要同时向浮艳和艰涩两种倾向进行斗争,这就
期刊
斯诺夫人和安娜·利泽同志访问记    在过去几十年的漫长岁月中,曾经有许多外国朋友支持、同情中国的革命,并且写出不少报道中国真实情况的动人著作。但是,这些著作却很少在中国的书店出现,而在“四人帮”统治时期简直成了“禁书”。例如斯诺的《西行漫记》(原名《红星照耀中国》),前几年世界上大概只有苏联、中国看不到。苏联统治当局仇恨这本书是不言而喻的,而中国人自己也查禁这本书,这就简直莫名其妙。其实理由也简
期刊
此先师长乐郑西谛(振铎)先生经眼、过手及庋藏之群书题跋也。先师于公元一九五八年十月十八日壮烈殉职域外;又二年,高蕴华(君箴)师母谆以董理遗篇为嘱。传闻承命以来,兢兢惟惕,盖深惧庸驽,无能阐述师业,有负期望之殷。然而,先师毕生精力所寄,踵成其绩,庶垂不朽于百一,慰英灵乎九阂,后死之责无旁贷,故不揣俦昧,黾勉赴之。掇拾缀,累岁经年,辑得题跋六百四十则,为七卷,除经史子集四部外,复别诗余及散曲为卷五,小
期刊
参加追悼会回来,若有所失。参加的既然是追悼会,当然会若有所失,有什么好说的?我是说明明赶到了八宝山,明明在礼堂里肃立了十来分钟,可是我的哀思好象没有尽情地宣泄,或竟是简直没有得到宣泄,因而若有所失。  于是联想到两篇祭文:韩愈的《祭十二郎文》,欧阳修的《祭石曼卿文》。  这两篇祭文都收在《古文观止》里,我小时候读得相当熟,背得出,现在可不成了。书架上有中华书局去年重印的《古文观止》标点本,我兼用眼
期刊
我是一个海关工作人员,谈点我个人的看法和建议。  我很赞成制定一部堂堂正正的“书籍进口法”或“印刷品管理办法”。有了明确的法规,工作人员就好办多了。“四人帮”时期,把什么都看成封、资、修,一不小心就会扣上右倾或便利了阶级敌人的帽子。如莎士比亚、托尔斯泰这些文豪的作品,稍有常识的人谁不知道它们的价值,但在那时还不是忍痛退回国外!现在扣放尺度相当宽了,甚至比1966年前还宽。据统计,1978年不准进口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