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思维训练

来源 :现代教育探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in15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杜威先生曾说:“持久地改进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的唯一直接途径,在于把注意集中在要求思维、促进思维和检验思维的种种条件上。”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语文课堂教学的核心任务,也是新时期语文课堂教学改革的关键。但是,由于长期“填鸭式”“满堂灌”的教学方法和以升学为唯一目的的教育思想的影响,许多教师在思维训练中,常常明显地表现出种种不良的状况:教学片面、简单、肤浅、散乱。有时只单一地进行一些启发训练,只重“教”而不重“学”,以致学生的思维显现出一种相当混沌的状态,存在着不少欠缺。
  为了更好地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下面就高中语文思维训练谈几点我的切身体会。
  一、思维训练要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情感如同肥沃的土壤,知识的种子就播种在这个土壤上。”在语文教学中,思维能力的激发,往往是思维个体呈最佳心理状态下充分发挥的结果,一旦学生对学习失去情感,思维就会受到压抑与阻碍,所以,在语文教学中要想促进思维训练的优化,首先就要为学生在班级中创设一种良好的有宽松感、新奇感的教学情境和氛围,促使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移情入境是语文课拓展阅读思维,使他们读有所得,学有所悟乃至形成独特见解的有效手段。
  选入现行教材中的语文课文大多是文质兼美、经久不衰的佳作,其本身就极富感染力,这就为教师用语言创设美的课堂教学情境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如果教师能在教学中充分发挥语言的魅力,激起学生情感的浪花,唤起学生的联想与想象,使学生能设身处地到课文特定的环境中,沟通作者与学生的情感,则学生的思维必然积极而主动,对课文的把握也必然是深刻而有创造性的。
  二、创设问题情境是思维训练的关键
  课堂教学当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英国教育家爱德华认为:“教育就是教人思维。”所以,教师在设计课堂激疑时一定要着眼于学生的“思”。教师应通过课堂教学教会学生思维的方法,有意识、有计划地采用多种激疑的方式激起学生思想上的波澜,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教师只有善于激疑,才能使学生的认识活动产生极大动力,使学生的求知欲由潜伏状态转入活跃状态,促进学生的思维运动。在语文教学当中,我常常以问题为中心来组织教学。
  比如讲《祝福》一课时,在老师分析祥林嫂死后,鲁四老爷骂的那句话时,问道:“不早不迟,偏偏要在这个时候,这就可见是一个谬种”,从这句话里可以看出鲁四老爷是怎样的一个人?经过思考,学生仍然答不上来,老师可采取绕道法,暂且存疑, 从侧面问道:“同学们想一想,鲁四老爷在偏偏要在这个时候的后面理应说什么?”学生中有的可能说“死了”,有的说“老了”,老师问“鲁四老爷为什么不说死了?”学生可能答道:“因为他忌讳极多,在祝福时是不允许提死亡一类的事情。”老师问:“那鲁四老爷为什么又不说‘老了’”?学生可能说:“因为老了含有尊重死者的意思。”问到这里,鲁四老爷这个既不能犯忌讳,又不能丢了传统的老朽形象也就活脱脱地站了起来,至于从这句话里可以看出“鲁四老爷是怎样一个人这个问题”也就不攻自破了。
  又如在指导学生自学《项链》一课时,老师这样问:“作者刻画路瓦栽夫人在当时有什么现实意义?”这个问题,学生一时难以回答,老师就随机搭桥问道:“路瓦栽夫人是怎样一个形象?”学生很快答道:“是一个追求享受,梦想过豪华生活的小资产阶级的妇女形象。”老师再设一问:“法国当时的社会现实是怎样的?”学生答道:“当时的法国在工业革命后,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资产阶级的豪华奢侈、讲排场、虚荣之风大盛。”问到这里,开始的第一个大问题也就很容易解决了。为什么呢?因为老师在学生不“发”之后,提出了两个较容易的问题。
  在教学中创设“变式”和“矛盾式”问题情境,学生的思维会呈发散状态,课堂教学才会活起来。在《雷雨》教学中,如果直接让学生分析周朴园的性格,学生可能会为其性格中的两面性而困惑,因此从中跳出来,先设置几个问题情境作为突破口,更有利于学生思考。在学生通读全剧后,我向学生提出问题:“周朴园保留旧房子旧衬衣等举动是真情还是假意?”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立即议论纷纷,分成了两派,在争论稍停时,我提出让学生从文中找出依据,结果学生在课堂上自发分成了几堆讨论,一课时就这样紧张热闹地过去了。我没有给他们现成的结论,但学生思考的很多东西却又都是鲜活的,是教参上所没有的,有的学生甚至研究了周朴园话语中的“叹词”,令人耳目一新。
  学生的思维训练是一项长期工程,我的一些做法都是摸着石头过河,希望更多的人参与进来,为我们的高中语文教学增砖添瓦。
  (河北省饶阳县第一高级职业中学)
其他文献
如何提升高考化学复习的效率,这是一个永恒的老问题,又是一个变化着的新问题。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化学高考无论是形式还是内容,都在悄然地发生着变化。随着分省命题的展开,又呈现了不同地域的不同命题特色。面对这些变化,只有以新的思路、新的视角和新的方法去探索,才有可能获得新的认识、新的突破和新的提升。化学复习所涉及的知识构建、能力培养、思想形成、素养提升都有待于我们进行这项实践。  一、以新思路达成新认识 
期刊
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这就要求数学教学的一切都必须围绕学生的发展展开,教师要给学生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在自主探索、亲身实践、合作交流的氛围中,解除困惑,并有机会分享自己同学的想法,在亲身体验和探索中认识数学,解决问题,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技能和方法。怎样才能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达到体验数学的教学目标呢?本人通过自
期刊
小学数学的课堂如何成为生态课堂,是我们每一个数学教师所极力研究和追求的. 笔者以为苏霍姆林斯基所言过的“教师应当始终把引发学习和发展的内在动力即个性兴趣和求知欲摆在首位. ”应当对我们有启迪意义,应当说我们的课堂是否成生态型这要看我们学生学习数学,学习数学发展的内在动力如何,内在动力发展的好,我们的课堂肯定呈生态型的趋势,我们的小学数学课堂又怎样能呈生态型的课堂趋势呢?我以为必须力求做到以下三个方
期刊
我们正处在信息社会和知识经济时代,新时代的发展,需要大批以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鲜明特征的人才,这样的人才是要靠教育来培养的,正是出于这样的目的,对高中化学教材作了较大的调整和变革。通过近几年来新教材的教学实践和探索,我深深感受到要完成这一教育目标,必须认真研究新教材的精神和特点,转变教育观念,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努力提高教育质量。  新课程强调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通过使用我体
期刊
强调句是高考英语考查的重点和热点,下面简述强调句基本句型和其考查形式:  一)强调句的句型结构:  1、强调句的基本句型:It is/was +被强调部分+that/who(m)+其余部分。  2、强调句的一般疑问式:Is/was it+被强调部分+that/who(m)+其余部分?  3、强调句的特殊疑问式:特殊疑问词+is/was + it that+其余部分?  4、not…until结构的
期刊
一、认真审题、明确对象、联想图景、启动思维。  力学习题有的给出一个物体,有的给出两个或多个相关联的物体。从物理过程看,有的给出部分,有的给出全部。认真审题就是要实现几个转换:  1.由个别向一般转换。所有的力学解题开始应对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代入运算时统一用力学的国际单位制(SI制),解题结束应对结果的合理性作出判断。  2.研究对象的实体向物理图景转换。宏观物体(大到天体);有做匀速运动的,
期刊
研究高中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策略就显得十分迫切与必要。现代教育的主体是学生,教师是组织者、引导者,因此课堂活动应树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要积极营造一种活泼生动的课堂氛围,促进学生主动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要有意识地进行合作教学,使教师、学生的角色处于随时互换的动态变化中。通过设计集体讨论、查缺互补、分组操作等内容,锻炼学生的合作能力、聪明才智和创造想象的能力。  一、有明确的教学目标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
期刊
幼儿期是人一生中发展最迅速、最基础的时期,让幼儿有一个幸福、快乐、健康、安全的人生是所有家长和教师的美好愿望。幼儿期的孩子活泼、好动,有强烈的好奇心,动作的灵敏性和协调性较差,又缺乏生活经验,因此,对于幼儿来说,常常不能清楚地预见自己行为的后果,以致诱发危险因素。在灾害中,幼儿往往受害最大。因此,幼儿只有掌握了意外自护的初步常识,才能更好地抵御灾害,避免受到伤害,所以培养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就尤为重
期刊
小学语文课堂应该是民主化的课堂。在此,教师没有特权,教师应做的是根据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作适当的点拨,恰倒好处的引导;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任何一个学生都没有特权,任何一个人也不能把自己的思想强加给学生;教师和学生之间是合作的伙伴关系,全体学生都有发表自己见解的自由和权利。小学语文教学是学生的启蒙教育的重要学科,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独立思考、创新思维、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奠基教育,本文就农村小学语文课堂
期刊
练习(测试)及评讲是学科教学中不可缺少的环节,尤其是在高考复习过程中。做题要精,重在讲评。因此,练习及评讲的质量是保证复习效果和高考成败的又一关键。以下就我个人在教学中的一些作法总结如下:  一、关于练习  1.指导思想  通过适当练习或测试,巩固和加深学生对书本知识的记忆和理解,培养学生对书本知识的综合、迁移能力以及对信息的获取、分析、处理等应用能力。  2.习题的选择:  在高三复习阶段,各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