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幼儿安全自护能力培养

来源 :现代教育探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yayao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幼儿期是人一生中发展最迅速、最基础的时期,让幼儿有一个幸福、快乐、健康、安全的人生是所有家长和教师的美好愿望。幼儿期的孩子活泼、好动,有强烈的好奇心,动作的灵敏性和协调性较差,又缺乏生活经验,因此,对于幼儿来说,常常不能清楚地预见自己行为的后果,以致诱发危险因素。在灾害中,幼儿往往受害最大。因此,幼儿只有掌握了意外自护的初步常识,才能更好地抵御灾害,避免受到伤害,所以培养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就尤为重要。
  一、幼儿园幼儿安全自护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幼儿园是幼儿群居场所,头等大事就是安全,只有在安全的基础上,才能谈得到教育,孩子才能开心地在幼儿园成长。但是对于缺乏生活经验的幼儿来说,现实生活中会有很多安全问题围绕着他们。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也就是说,儿童的安全是一切发展的保障,只有在儿童生命健全的基础上才能保证其身心健康发展。《幼儿园管理条例》指出:“幼儿园应当贯彻保育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创设与幼儿的教育和发展相适应的和谐环境,引导幼儿个性的健康发展”“幼儿园应当建立安全防护制度,严禁在幼儿园内设置威胁幼儿安全的危险建筑物和设施,严禁使用有毒、有害物质制作的教具和玩具”。
  二、幼儿园幼儿安全自护意识薄弱的表现
  自我保护能力是一个人在社会中保存个体生命的最基本能力之一。为了保证孩子的身心健康和安全,使孩子快乐成长,教师不仅有责任保护幼儿的生命安全,避免让幼儿接触不安全的环境,而且应该对幼儿进行初步的、最基本的安全指导和教育,来逐步提高幼儿预见危险、排除危险、保护自己的能力。然而,现实生活中,幼儿自护能力不尽人意,幼儿自护能力比较薄弱,主要表现以下几个方面:
  1.摔伤、碰伤或挤伤
  常见的有幼儿从床上摔落,从楼梯上滑落,在游戏中摔伤、碰伤或挤伤。由此可见摔伤、碰伤或挤伤是幼儿成长过程中最常见的意外伤害,造成这类问题的主要原因一般是幼儿活动时自护能力弱、教师照顾不周、环境设置等。
  2.扎伤或戳伤
  虽然幼儿已经有了“尖锐的东西能伤人”的意识,但在手工活动中使用剪刀仍会划破手指,绘画活动时水彩笔会戳伤眼睛,进食时说笑会被鱼刺卡住喉咙……由此可见,扎伤或戳伤也是幼儿常见的意外伤害之一。幼儿不知尖锐物品的危害性、不能小心操作、成人不能及时提醒孩子注意安全等,是幼儿出现意外伤害的几个主要因素。同时,由于幼儿处于特定的年龄阶段,好奇、好动以及手部动作缺乏灵活性和协调性也是造成幼儿被尖锐物品扎伤或戳伤的原因。
  3.烫伤或烧伤
  有时幼儿喝水会把开水洒在身上,有时吃饭会把热菜汤或稀饭洒在身上,这都会引起烫伤,有时幼儿身上带有摔炮、打火机等易燃物品,经过摩擦,会点燃,会烧坏衣服、烧伤皮肤。由此可见,烫伤或烧伤也是幼儿常见的意外伤害之一,尤其是烫伤。幼儿出现上述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幼儿自护能力薄弱以及幼儿园提供过烫的饮用水和食物。
  三、幼儿园开展幼儿安全自护能力培养的方法
  1.创设良好的生活环境,提高幼儿安全自我保护的意识
  幼儿园要尽量保证有足够的场地与设施供孩子户外活动使用,也尽量维持设施能提供给孩子以运动经验获得的功能,创设充满“危险”的环境,让孩子亲身体验这些随时可能发生的危险。同时,尽可能地降低活动场地、游戏设施的危险性,或在恰当的时候给孩子适当的安全提醒,对幼儿进行生动、形象的教育。
  2.日常教育中培养幼儿安全自护能力
  培养幼儿的安全自护能力应从培养其良好的常规习惯开始。首先要让幼儿明确一日生活中各个环节和各项活动的具体要求,知道怎样做才对,怎样做不对。幼儿年龄小,自觉性和自制力都比较差,而习惯的养成又不是一两次教育就能奏效的。因此,教师除了提出要求和教给幼儿方法外,还应注意督促和检查,经常提醒,使幼儿良好的习惯不断得到强化,逐步形成自觉的行为。
  3.游戏活动中幼儿安全自护能力的培养
  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但他们的身心发展水平较低,行为缺乏理智,易受情绪的影响,若不经常进行教育,并利用游戏规则约束,则可能造成意外事故。针对这种情况,我们通过《有人问路怎么办》《我家住在哪儿》等活动,教育幼儿不要随便离开集体,要和大家在一起。
  4.家、园对幼儿安全自护教育的一致性
  在培养幼儿安全自护意识教育的过程中,应要求家长配合进行一致性的教育。因为,相当一部分“自我保护”教育的内容存在于家庭中,教师不便进行具体指导。因此,我们开展了数次家长课堂活动,将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安全常识介绍给家长,提高家长的安全意识,让幼儿在父母的帮助下,掌握在家中的一些安全自护知识。幼儿家庭与幼儿园密切配合,是幼儿健康、安全成长的必要保证。
  总之,培养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是十分重要的,它关系到每个幼儿的安全和健康,也关系到每个家庭的幸福平安。因此,每个幼教工作者及家长都应防患于未然,去除一切可能发生在幼儿身边的危险因素,时时、处处、事事都把安全放在首位,让每个孩子都平安、健康地成长。
  (河北省黄骅市第二幼儿园)
其他文献
所谓问答式教学,就是教师围绕一定范围的内容,根据学生所学到的知识,结合他们所了解到的情况进行提问,由学生作出回答。其主要目的是启发学生思考问题,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通过学生自己的分析与讨论,找出问题的正确解决办法。教师根据教学内容提出问题,并且对提问的问题有所暗示,启发学生思考。如果学生回答得不正确,教师也不马上纠正,而是针对学生的错误认识提出补充问题,使学生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并自觉地加以纠正。
期刊
一、数学新课导入的原则  1.启发性原则  数学教师在新课导入的过程中要坚持启发性原则,就是既要引起学生的注意,让学生进行相应思考,但是又尽量在导入的过程中不能那么直白。在教学中可以利用实际中的实例,或者是一些实验,然后引入课堂中的新概念和新知识。例如,教师在新课导入的时候可以讲述一个故事,然后从这个故事中衍伸出数学概念,让学生在听故事的时候进行思考,让他们获得新知识。  2.艺术性原则  对于当
期刊
就高中历史学科而言,早在2003年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中就明确提出:“普通高中历史课程必须全面实现其教育功能,在提高现代公民的人文素养方面发挥重要作用”。①在课程性质上又再次强调历史学科的教育功能,“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是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阐释人类历史发展进程和规律,进一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意识、文化素质和人文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一门基础课程”②反观《2011年历史科高
期刊
如何提升高考化学复习的效率,这是一个永恒的老问题,又是一个变化着的新问题。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化学高考无论是形式还是内容,都在悄然地发生着变化。随着分省命题的展开,又呈现了不同地域的不同命题特色。面对这些变化,只有以新的思路、新的视角和新的方法去探索,才有可能获得新的认识、新的突破和新的提升。化学复习所涉及的知识构建、能力培养、思想形成、素养提升都有待于我们进行这项实践。  一、以新思路达成新认识 
期刊
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这就要求数学教学的一切都必须围绕学生的发展展开,教师要给学生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在自主探索、亲身实践、合作交流的氛围中,解除困惑,并有机会分享自己同学的想法,在亲身体验和探索中认识数学,解决问题,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技能和方法。怎样才能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达到体验数学的教学目标呢?本人通过自
期刊
小学数学的课堂如何成为生态课堂,是我们每一个数学教师所极力研究和追求的. 笔者以为苏霍姆林斯基所言过的“教师应当始终把引发学习和发展的内在动力即个性兴趣和求知欲摆在首位. ”应当对我们有启迪意义,应当说我们的课堂是否成生态型这要看我们学生学习数学,学习数学发展的内在动力如何,内在动力发展的好,我们的课堂肯定呈生态型的趋势,我们的小学数学课堂又怎样能呈生态型的课堂趋势呢?我以为必须力求做到以下三个方
期刊
我们正处在信息社会和知识经济时代,新时代的发展,需要大批以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鲜明特征的人才,这样的人才是要靠教育来培养的,正是出于这样的目的,对高中化学教材作了较大的调整和变革。通过近几年来新教材的教学实践和探索,我深深感受到要完成这一教育目标,必须认真研究新教材的精神和特点,转变教育观念,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努力提高教育质量。  新课程强调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通过使用我体
期刊
强调句是高考英语考查的重点和热点,下面简述强调句基本句型和其考查形式:  一)强调句的句型结构:  1、强调句的基本句型:It is/was +被强调部分+that/who(m)+其余部分。  2、强调句的一般疑问式:Is/was it+被强调部分+that/who(m)+其余部分?  3、强调句的特殊疑问式:特殊疑问词+is/was + it that+其余部分?  4、not…until结构的
期刊
一、认真审题、明确对象、联想图景、启动思维。  力学习题有的给出一个物体,有的给出两个或多个相关联的物体。从物理过程看,有的给出部分,有的给出全部。认真审题就是要实现几个转换:  1.由个别向一般转换。所有的力学解题开始应对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代入运算时统一用力学的国际单位制(SI制),解题结束应对结果的合理性作出判断。  2.研究对象的实体向物理图景转换。宏观物体(大到天体);有做匀速运动的,
期刊
研究高中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策略就显得十分迫切与必要。现代教育的主体是学生,教师是组织者、引导者,因此课堂活动应树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要积极营造一种活泼生动的课堂氛围,促进学生主动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要有意识地进行合作教学,使教师、学生的角色处于随时互换的动态变化中。通过设计集体讨论、查缺互补、分组操作等内容,锻炼学生的合作能力、聪明才智和创造想象的能力。  一、有明确的教学目标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