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你骄傲

来源 :新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yy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8年以后,每个重阳节,对我都是一个刻骨铭心的日子。因为4年前的这一天,我生命中那个最亲密、最重要的人,丢下我独自远行了……
  一
  我和晓天从相识、相知、相恋,到相依、相伴,风风雨雨,共同走过了半个多世纪。他不仅是我生活中的好伴侣,也是我人生道路上可尊敬的兄长和老师。
  初识晓天,是在1948年济南市刚解放不久我调到团市委办公室当秘书的时候。当时见到机关里有位长得称不上英俊,但举止儒雅、气度不凡,目光里透着深邃,高高瘦瘦的年轻人——他就是江晓天。当时他正带领着一帮年轻人筹办一张面对新区城市知识青年的报纸《青年文化》。刚刚23岁的他,既是报纸总编辑,又是团市委宣传部长。他工作勤奋,常常通宵达旦。
  工作之余,我们经常在一起聊天,直到有一天,他单独约我去剧场,向我表达爱意。我当时毫无思想准备,回答他说:“我还年轻,不想这么早谈恋爱。不是有好多机关的女同志和大学生追求你吗?哪一个不比我条件好呀?”他说:“不!我更喜欢文静、纯真的女孩。我不勉强你,但希望你认真考虑。”夜深人静时,我回味和他相处的点点滴滴,发现他已悄悄进入了我的心灵。他的勤奋、聪慧、倔犟、火一般的工作热情深深感染了我。经过慎重考虑,我认定他是值得我托付终生的人。
  1951年初,我们从青岛调到北京。原本是一起到中国青年报社的,他临时被团中央组织部留下,到出版委员会筹建中国青年出版社。我一个人去了《中国青年报》当编辑。中青报是个青年才俊、名校新闻系大学生扎堆的地方。我13岁就从城市跑到解放区,只有初中学历,没有受过高等教育,当时诚惶诚恐、压力极大。是他的鼓励、指引、帮助,使我树立起信心。他细心地帮助我制定学习规划,开列读书目录,让我集中一段时间恶补新闻专业知识。我之所以在工作中上路较快,晓天为我付出很多。
  二
  1952年2月,我们的儿子在华北人民医院降生了。晓天初为人父,高兴得不知如何是好。当得到医院电话通知后,立刻请食堂厨师代他选购了一只大肘子,他特意去买了一只锅在宿舍的取暖炉上炖。没想到,半夜他做着甜甜的梦睡过头了,肘子煮糊了,锅也烧漏了底。第二天他来医院看我,悻悻地说:“不好意思,全搞糟了。”尽管没吃上肘子,我心里还是热乎乎的。
  没过两年,我又怀孕了。当时儿子小,我在报社经常出差采访,星期日也常加班。我很要强,实在不想要这个孩子。那个年代,医院不给做人流,我只好打听偏方,自己解决。初时他不同意,怕弄坏我的身体,哄着我说:“人家说我眉毛长,是多子多孙相,生完这个就再不要了。”我不同意,他只好违心地顺从我。可吃了好几次藏红花也无济于事,只好又生下来。为此,他一直对我很抱歉,努力减轻我的家务负担,不影响我工作,家里的事他都尽量揽下来。他就是那时学会做饭做菜的。到中年,女儿意外牺牲,只剩下一个儿子。儿子婚后也只有一个孙女。到了晚年,家里显得格外冷清,缺少儿孙绕膝的天伦之乐。我才感到过去只考虑自己,太自私了,对不住他。我知道他心中是什么滋味,但他从来不说。
  晓天貌似严厉,实则侠骨柔肠,内心感情丰富。他重视亲情、友情、乡情,总是为别人着想,乐于助人,极具人情味。1952年,我们从供给制改为薪金制,两人工资级别都不算低。我们还都有些稿费收入,一个月能拿到近300元。这在当时可算得上是富户了。但相当一部分都资助了亲戚、战友、落难的朋友。他不止一次和我商量帮助有困难的同志:×××被打成右派下乡劳改,生活太悲惨了。×××家里老人住院,生活挺困难。×××孩子得了重病,需要花很多钱……
  三
  晓天在事业上是一个执着追求,努力开拓的人。不论把他放在哪个岗位上,他都会竭尽全力,做到最好。中国青年出版社文学编辑室初创时是多么艰难、稚嫩呀!他们只是几个二十多岁的年轻人。年轻气盛的晓天,带领他们的年轻团队,硬是抓出了被文学界称为“三红一创”的《红日》、《红旗谱》、《红岩》、《创业史》、《草原烽火》、《风雷》、《李自成》等一大批为当代文学史添光增彩的力作。
  晓天经常跟我说这样一句话:“一个人的品格比权位更加重要。”他从不看重名利、地位,甚至有机会也主动推掉。上世纪80年代初,贺敬之同志有意让他出任中宣部文艺局局长。周扬同志在主持中国文联工作的后期,曾找他谈话,要他接替当时文联主要负责人的工作,都被他婉言谢绝。中国作协恢复初期,他受张光年和作协党组委托,和张僖同志一起筹建中国作家出版社。张任社长,他兼任总编辑(他时任中国文联书记处书记),直到架子搭起,正常运转后,即全身而退。
  离休后,晓天并没有真正闲下来,仍然经常应邀为熟悉的、不熟悉的、年轻的、年老的作家、作者义务看稿。他平时不上街、不逛公园、不去商场、不串门,为人看稿、改稿、发现好稿成为他晚年最大的乐趣。
  我与晓天在几十年的共同生活中,也免不了有磕磕碰碰,我对他也有许多不满、埋怨和责怪,觉得他是一个“不会来事”的倔老头。
  然而,失去了的,才知道珍视。晓天就像我身边的一棵大树,用它坚强的树干支撑着我,用它茂密的枝叶为我遮风挡雨,用它深扎泥土的根须滋润养护着我的心灵。半个多世纪啊,那点点滴滴、一个个片断,怎能使我忘怀。
  有多少次,我在深夜的睡梦中被他的呼唤声惊醒,心一下空了下来,禁不住潸然泪下。那些往日的记忆,永远不会磨灭,将会伴随我走完生命的最后旅程,直到我们在天国相聚。
  (责编:田茵)
其他文献
胡适主持中国公学兼容并包,聘请教授不分派系,更不讲究资格,颇有蔡元培的风格。  若论学历,沈从文只有小学程度,但写得一手好文章,并且博学多闻,胡适聘请他为学生讲授小说试作。  大概有二十多名学生选他课,但他第一天上课时,却发现整个教室都坐满了。这景象有点让他招架不住,站在讲坛上有十几分钟说不出话来。突然,他惊叫一声:“我见你们人多,要哭了!”  1993年,林海音到北京参加“当代台湾著名作家代表作
期刊
2012年12月,在大连市开发区玉民新苑的一套居室里,70岁的赵荣光正写着一部书稿的提纲。他想以自己为原型,写一本反映破烂王生活的书,他期待着他的书写成之后能拍成电视剧,让更多的人了解破烂王的生活。  难舍童年爱书情  赵荣光是大连市金县大孤山乡大孤山村人,很小时,他的父亲就去世了,由于家境贫困,赵荣光只读到小学二年级就被迫辍学。后来,母亲带着他将家搬到了离大孤山村不远的鲇鱼湾村,和姥姥一家相依为
期刊
近日,民政部下发《关于做好2013年清明节工作的通知》。民政部称,将探索把告别厅租用、骨灰生态葬法等纳入基本服务项目范畴,这也意味着骨灰生态葬法将有望由政府来买单。  就当下而言,“生态葬”尚属倡导阶段,没有明文规定,也没有奖励补助。而推行“生态葬”的人,也因是一种“自觉行为”,没人强制,只是其观念比较开放、比较先进,且能想得更广更远一点罢了。不过,推行“生态葬”幾十年来,其进步迟缓,已经给土地安
期刊
“是我害了儿子和儿媳呀!”  一辆120救护车呼啸着驶进了一个居民小区,从一户人家中抬出了一男一女两个血淋淋的年轻人。邻居们都惊问,这对结婚才一年的恩爱夫妻,怎么突然间成了“血人”?  一位老人闻听消息后,即刻瘫坐在地上,痛苦失声地叫着:“是我害了儿子和儿媳呀!”  原来,这位老婆母在30岁上就死了丈夫,儿子是在她丈夫去世后一个月才出生的。为了使儿子不被人另眼看待,她谢绝了不少为她提亲的人,拒不改
期刊
现在,人们的健康状况普遍提高了,五六十岁退休之后,觉得浑身还有许多的热量没地方发挥,有很多空闲时间无法排遣和打发,于是在一般的情况下,就都想到了与青少年时期的伙伴一起收拾收拾旧时情谊,经常地走动走动,联谊联谊。从前,多少年来因为工作繁忙,互相之间很少联系,这些老朋友都像断了线的珠子似的散落到满地,今天唯一能够把他们串联到一起的链条,就是同学会、同乡会或校友会等组织。不好意思地说,我因为书读得多了一
期刊
在夏季,抑郁症也是一类高发疾病,因为夏季天气炎热,很容易让人出现中暑的现象,暑邪伤人易导致烦躁、心悸失眠、头昏目眩等心神不宁症状。不仅仅天气闷热,而且还会阴雨连绵,一下雨就会使空气中湿度较重,人比较容易感受湿邪,一旦脾阳为湿邪所遏,就会产生食欲不振、脘腹胀满、大便稀溏、四肢不温等症状。所以这些因为夏季而出现的症状会使人出现心情烦躁的现象,很容易出现抑郁情结,抑郁不仅会使一个人的情绪长期的低落、沮丧
期刊
套在舌头上的牙刷  一对加拿大好朋友发明了一种不用手的牙刷,把它套在舌头上,利用灵活的舌头来清洁口腔,即用即抛,保证卫生。  垃圾袋帐篷  瑞典这款垃圾袋帐篷采用弹性抗力垃圾袋材料,具备轻质便携的特性。这款产品最大亮点就是使用后化身一个垃圾袋,将野营现场丢弃的垃圾全部装起来。  衣衫“打印机”  几年之后,人们买衣服或许不用再依赖网站或打折商场了,而是选择了款式后在自己家即可“打印”出实体。这台概
期刊
随着现代人寿命的延长,越来越多的六七十岁的低龄老人都要面临一个严峻的现实问题:赡养八九十岁的高龄父母。  他倒在买牛奶的路上  为了照顾九旬高龄的父亲,北京64岁的老汉张天东(化名)每天要忙碌十几个小时。一天早晨“砰”的一声,过度劳累的他倒在给老父母买牛奶的路上,再也没有起来。  他这一倒,以前由他苦苦支撑的家庭也塌了,一个瘫痪4年的老父亲,一个双眼失明的老母亲和一个慢性病缠身的老伴自此失去了主要
期刊
公园晨曲——北京天坛公园里的老人们
期刊
习近平闪光的知青岁月  习近平9岁那年,身为国务院副总理的父亲习仲勋遭受政治迫害,开始了长达16年被审查、关押、批斗、下放的岁月。1969年1月,不到16岁的习近平来到陕西省延川县梁家河插队。一待,就是7年。不少梁家河村民记得,习近平带了满满一箱子书,同来的15个知青中,他的行李最重。梁家河年轻人常去习近平的窑洞,借书,听他讲外面的事。  梁家河村口立着一块石碑,上书“陕西省第一口沼气”,旁边墙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