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有多深,路有多长

来源 :女士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34gs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黑龙江的江畔,一名风华正茂的上海知青与美丽村姑小凤擦出爱火。小凤的父母逼她嫁给别人,不久,她疯了,遭夫家遗弃。他不顾一切娶她为妻,带她回到上海生活,珍爱至今。
  2013年7月,香港亚东影视集团委托故事的男主角,把这段凄美的爱情故事写成剧本,打造一部比《山楂树之恋》更真实感人的电影。
  情定黑土地
  1997年4月的一天,在东北生活了27年的“知青”戴建国,陷入了痛苦的两难抉择之中:是留在黑龙江,还是回上海?通过多年打拼,他已经成为黑龙江省逊克县广播电视台的副总编辑、省政协委员。在生活上,他与妻儿也已步入小康,家里拥有一套设施齐全的6居室住房。
  背井离乡几十载,已过不惑之年的戴建国以为,自己终于可以放慢脚步,与妻儿共享天伦之乐了。不料就在这时,上海家里发生了一连串的不幸变故:哥哥患有尿毒症,妹妹遭遇下岗,80岁的老母亲无人照顾。亲人急待他回上海,撑起风雨飘摇的家。
  戴建国最终辞掉黑龙江的工作,在同事们惋惜的眼神中挥别一切,回到了位于上海闸北“棚户区”的贫困之家。亲人们做梦也想不到,他从黑龙江带回的一家3口人里,除了活泼可爱的儿子外,他妻子竟然是个疯女人!一些好事者在背后窃窃私语,议论纷纷。戴建国对流言蜚语充耳不闻,因为妻子小凤是这个世界上最爱他的人,而她的疯病也是因他而起。
  1970年春天,17岁的戴建国来到东北广阔的黑土地,在位于中苏边境的逊克县下套子屯插队。因从未干过农活,他一开始尽管很用力地干,却总是完成不了生产任务,心里既焦急又苦恼。后来,他发现有人在暗中帮自己干农活,这个人是当地姑娘小凤,这让他感动不已。
  小凤本名程小凤,比戴建国小一岁,模样俊俏,身材苗条。两人渐渐熟络起来后,戴建国经常到小凤家串门,和她聊上海、聊人生、聊下套子屯的生活。作为一个吹拉弹唱样样精通的文艺男青年,戴建国吸引了当地不少姑娘火辣辣的目光,包括美丽恬静的小凤。知道知青生活困难,她时常会给戴建国送些实惠的小礼物,大多时候是用手绢细心包好的花生、瓜子,偶尔还会带给他一两只鸭蛋,这在当时是很稀罕的东西。
  就这样,二人并不张扬的交往像北方寒冷冬天里的一股暖流,给戴建国带来了温暖和希望。一天铲地的时候,小凤在地头偷偷塞给戴建国一张纸条,上面写着:“人生最幸福的岁月就是有人爱上自己。”初尝朦胧爱情的滋味,两个情窦初开的年轻人欢欣不已。
  那天黄昏,戴建国和小凤顾不上劳作一天的疲累,相约来到屯子外的江边。戴建国忽然有些感伤,生怕眼前的幸福时光有一天也会像这江水,奔流而去不复返。他怀着一颗突突乱跳的心,牵起小凤的手轻声问道:“我们能一直好下去吗?”小凤羞涩地低下头,手指绞着长辫梢,反问他:“你说呢?”他答:“会,肯定会!”
  二人的亲密举动正巧被一个放羊的老乡撞见,不久,闲言碎语传遍了整个屯子。父亲警告小凤:“再看见你和那个上海娃子在一起,打断你的腿!”后来,发现女儿还在跟戴建国亲近,父亲怒不可遏,把小凤锁在家里,不许她再出门。
  因爱成疯
  当年冬天,小凤的父母做主,把她嫁给一个中俄混血儿。小凤哭着把送来的彩礼扔出门,父亲暴跳如雷,对她拳打脚踢。小凤抗婚,夜里一个人冒着风雪跑出了屯子。全村人出动,打着火把找小凤,在冰天雪地里找到她时,她已经冻得半死了。回家之后,她3天滴水不进,用绝食来抗拒包办婚姻。
  戴建国忍受着内心的煎熬,他恨自己怯懦,关键时刻不敢挺身而出。小凤的妈妈心软了,找到知青宿舍:“小戴啊,你到我家去一次吧。小凤3天没有吃饭了,你劝她吃点吧,她就听你的话。”
  戴建国来到小凤家时,小凤正躺在炕上。戴建国接过小凤妈妈递来的一碗小米粥,轻声说:“小凤,你得吃饭啊!”小凤起身喝了两口粥。小凤的父亲蹲在墙脚闷头抽烟,母亲则坐在炕沿抹眼泪。
  此后,两个年轻人赢得了交往的自由,两颗心又雀跃起来。1974年冬天,戴建国回上海探亲,小凤依依不舍地送别他,再三叮嘱:“要写信,早点回来……”
  心上人离开屯子后,小凤的心一直悬着,怕父母再跟她提婚事。半个月后,父亲向她摊牌:“闺女,你得出嫁了!”原来,媒婆又给小凤介绍了邻村一个放牛娃。父亲那天喝得醉醺醺的,稀里糊涂收下了人家300元彩礼钱,并为女儿敲定了婚期。
  父亲的决定斩钉截铁,小凤不敢再反抗,她只是哭,企盼着戴建国早一点回来。约定的婚期来临了,父亲大声呵斥小凤穿上嫁衣,可小凤心里早就认定了戴建国,她双手死死地抠住门框,不肯走。4个壮汉硬是把她的手指掰开,拖着她到门口,把她摁在马爬犁上。风雪中,小凤挣扎着、哭喊着,被押到10里外的村庄,在众人的强迫下与那个叫四喜子的人拜了堂。当晚她神志不清,被婆家送进了医院。
  刚过完春节,戴建国就匆忙赶回黑龙江。一进村,他就听到“小凤嫁人了”的消息。村里的熟人都安慰他想开点,结果他独自在空旷的知青点里躺了两天,无奈地接受了事实,后到村里的小学校当了代课老师。
  仅仅过了半月,戴建国得到一个不幸的消息:小凤疯了,整天蓬头垢面,疯疯癫癫,见人就吐口水。后来,小凤生下一个孩子,但夭折了,这对她的打击更大,导致病情越来越严重。时间长了,丈夫见小凤的病情没有好转迹象,就办理了离婚手续,把她送回娘家。
  回到下套子屯的小凤,依旧疯疯癫癫。那天,戴建国去看小凤,见她正蹲在水塘边用手捧脏水洗脸。小凤的父亲跑过来,一脚把女儿踢到水塘里。小凤笑嘻嘻地爬了上来。看着全身脏兮兮、两眼呆滞无神的小凤,戴建国含泪走开了。此后,他一直睡不好觉,眼睛一闭,那个漂亮、纯朴的小凤便浮现在脑海里,仿佛在呼唤他:“小戴,你在哪里?”
  1979年,上海知青们陆续离开北大荒,返回了城市。戴建国心生羡慕却迈不开返城的步子,他心里还装着小凤啊!他常常陷入深深的自责中:当初人见人爱的姑娘,如今成了人人侧目的疯子,如果自己一走了之,良心怎安?   谱写绝世恋歌
  几天后的一个傍晚,戴建国鼓起勇气,敲开了小凤家的门,对小凤父母认真地说:“小凤得了这病,只有我才能让她好起来,就让我和她过吧!”小凤父母听完,泪流满面。
  第二天,小凤的妹妹替姐姐和戴建国到公社办理了结婚证。小凤对这一切,毫无反应。回到家,小戴拿起结婚证,指着上边的照片和名字说:“小凤你看,戴建国和程小凤结婚了。”小凤突然“哇”地一下清醒了,高兴地喊道:“妈,戴哥和我结婚了!”她的病情骤然好转。家里人高兴极了,当即为他俩筹办婚礼。
  喜宴上,村里人看着新娘落落大方地为大家敬酒、点烟,都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大家由衷地为一对新人感到高兴。仅仅好了4天,小凤的精神病又犯了,又开始向人们吐唾沫……戴建国带着妻子到县里、省里四处求医,但她的病情却一直不见好转。
  戴建国细心地照料疯癫妻子,他每天给小凤梳头、洗脸、穿衣服,给她做好吃的。戴建国到学校教书时也带着小凤,上课时,他就让妻子在锁了大门的校园里玩,下了课,他跑过去陪护她。
  神志不清的小凤,根本体会不到丈夫对自己的百般呵护。一天深夜,戴建国在睡梦中被阵痛惊醒,小凤正对着他的脸乱抓乱挠,歇斯底里地狂叫着:“我戴哥怎么还不回来,还不回来呀?”他顾不上擦脸颊上的血迹,轻轻拥住发疯的妻子,柔声细语地呼唤着:“小凤,我就是你的戴哥,我就在你身边啊。”小凤这才渐渐安静下来。
  1980年,戴建国调到逊克县人民广播电台当编辑。在他的精心照料下,小凤的病情有了一些好转。1981年,他们的儿子降生了,取名戴亮。小家伙长得又白又胖,小凤欢喜得整天抱在手中不放,生怕有人夺走。她虽然常常神志不清,却从不忘记按时给儿子喂奶、换尿布。儿子渐渐长大,小凤的精神创伤也在慢慢愈合。
  时光如水,转眼到了1997年。面对亲人的呼唤,44岁的戴建国带着小凤和儿子回上海,为八旬老母尽孝。戴建国不仅要挑起家庭的重担,事业也得从头开始,每天为生计苦苦奔波。小凤也不让他省心,因为不适应新环境,她曾偷偷地离家出走几十次,心急火燎的戴建国和儿子一次次不分昼夜地蹬着自行车满大街寻找。
  但是,小凤也用她的方式,默默地爱着这个家。一天,朋友送来两条鲫鱼。戴建国下班回家,见到的却是两根黑乎乎的“焦炭”。小凤带着哭腔说:“我知道上海人喜欢吃红烧鱼,就把鱼烧在锅里。我去买青酱了,回来后不知怎么鱼都焦煳了……”戴建国为了安慰小凤,故意装出很好吃的样子,把两条烧焦了的鱼吃得精光。
  在戴建国几十年如一日的呵护下,小凤的病情大有好转,头脑越来越清醒了。他们的儿子大学毕业后在上海做汽车销售公司工作,如今已娶妻生子。2006年,在上海闸北电视台当记者的戴建国,出版了一本长篇小说《拉幕吧,戏演完了》,写的正是他和小凤凄美的爱情故事。2009年,他成为上海一家影视传媒公司的电视编导兼艺术指导。
  虽然在别人眼里,戴建国历经半世艰辛,为妻子奉献了很多,可他却觉得很满足很幸福:“从相识相爱到今天,我和小凤走过了漫长的40年。这么多年,大家只看到我的奉献,却不知道,如果没有她陪在身边,我早就倒下了。经历过那么多人生波折,我们依然能生活在一起手牵着手晒太阳、逛公园,这是多么幸福的事啊!”
  编辑 乐天
其他文献
转眼间,韩寒的女儿韩小野已经3岁了。这个有着一双大眼睛的萌妞儿一露面,姚晨马上就要求韩寒把她预留给自己当儿媳妇,并保证自己绝不是恶婆婆。韩寒说,大眼萌娃只是表象,她的内在其实是个乡下妞,缺乏城市小孩的高贵、修养、乖巧、温顺、听话……她比较邪恶、搞怪、胆大包天以及无所畏惧。  养牛一样养孩子  韩寒自身不是乖孩子,他也从不奢望自己的女儿会是那种文静内敛的大家闺秀。小野还在孕育中时,他就已经做好了将其
期刊
轻狂渐失,我现在很少帮别人拿主意。过去朋友向我说她的境遇,我总说,你要如何如何;如今,我只帮她列举利弊,只是列举。利与弊,让她自己去权衡。她的人生,我怎么做主?  前几日,F找我劝她的女友,老故事,看似老实忠厚的男人常年在外跑业务,跑出了绯闻。F说:“我劝不了她了,几乎疯了一样,非要坐夜班车去找她丈夫,要离婚!”电话那边,F急成一团;电话这边,我在听着昆曲《长生殿》,将士们正高呼“不杀贵妃,誓不护
期刊
像许多伟大的男人背后都站着一个伟大的女人一样,2013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之一,德国科学家托马斯·苏德霍夫背后也站着一个女人,她就是陈路,一个具有中国传统美德的女性。  一个来自古老的德意志,一个来自古老的中华;同样以严谨、甚至刻板著称的两个民族的人,会演绎出怎样一幕动人心魄的情感剧呢?  初识:两个“书呆子”的相遇  陈路与托马斯初次相识是在2007年春天,在美国费城那次关于“神经细胞分
期刊
他发现她正站在站台边上等车,心突然间有种撕裂的痛。  他慢慢将车停在路边,反光镜中的她丝毫没有发现他在留意她:微隆的肚子让她脸上的微笑显得那么幸福;长长的头发扎成一束,是那么的随意,又是那么的整齐。在他人看来,她一定是一个幸福的妈妈,但他却看到了她脸上隐藏的伤痛。  她上了一辆公交车,他跟在后面上了车。  一连几天,他都悄悄地看着她上车、下车,然后进入一家药店。他确定,她在那个药店工作。于是,他改
期刊
她开了一间咖啡店。开张不久,来了一位陌生的客人,坐在靠窗口的桌子旁。客人占据着两个位子,说是要等朋友来。  直到晚餐时分,他还一脸落寞地等待着。她从厨房出来,轻声问他:“先生,要尝尝我做的清蒸鱼吗?”他这才意识到,自己已在这儿坐了一个下午。为了不辜负她的诚意,他拿起筷子,勉强尝了一口鱼。  他那原本无神的双眼忽然亮了起来,兴奋地说:“这鱼真的很好吃,我从没吃过这么好吃的鱼!”他打开了话匣子。原来,
期刊
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发现同事小李的行为有些怪异——炎炎夏日,太阳如火,公司里的有车族们,都喜欢占领距离办公楼最近的车位,恨不得把车直接开到有空调的房间里。小李却不一样,不管天气多么炎热,他总是把车停在距离公司大门外20米的地方,然后戴上太阳帽,不紧不慢地走向办公楼。  有一天,大雨倾盆,小李的车远远驶过来,我想,这次,他应该进院子来了吧?可是,他依然到大门外20米的那个老地方停车,然后撑一把伞出来,
期刊
又一年春节到了,她和他都想回家过年。他们同在一个公司工作,又是老乡,虽然算不上恋人,但是也不同于一般朋友,反正离这个关系差一点,离那个关系远一点。  知道他也想回家,她就托他顺便把自己的那张车票也买了。他答应了,但开玩笑说,她上班的工资要分给他一半。  他连着去排了好几天的队,都没能买到车票。等到排到了队,却只能买年后的票了。她那个郁闷啊,他提议说:“公司里有好些人自发地组织骑摩托回家,要不咱们也
期刊
一、足球为媒  寝室的老大,酷爱足球,脚法出众,经常踢出世界波。但他宣称自己最漂亮的一脚球,是类似于篮球“三不沾”的技术动作。  那是在一场热身赛里,他带球突破被放倒,获罚任意球。只见他小步助跑,左脚踏定,右腿抡开,姿势之美,C罗自愧不如,贝克汉姆甘拜下风——不料那球飞出去后,鬼使神差般地穿过球场,落在跑道上,反弹后砸掉了一位过路女生手中的一摞书,其情节跟琼瑶《我是一片云》中男女主角相遇的场景如出
期刊
张智霖被称为大仙,儿子张慕童的外号叫魔童,一个是仙一个是魔,“仙魔大战”在所难免。张智霖自小移民澳洲,接受了高等教育,可是对于教子这件事,他却完全不懂方式不讲道理不用技巧,有时候甚至有点儿戏和粗暴。或许就因为与众不同,所以格外有趣。  孩子都怕疼,更怕死  张智霖相信一件事情——再小的孩子都怕疼,更怕死。慕童快1岁时,对什么都好奇,尤其对家里的饮水机。太太袁咏仪很担心,每逢儿子跌跌撞撞地摸到饮水机
期刊
到中国寻爱,登上《非诚勿扰》舞台  德布佳达,1989年10月31日出生在几内亚比绍首都比绍一个显赫家庭:爷爷是部落酋长,父亲是政府财政部官员,母亲是律师并经营家族企业,叔叔是几内亚比绍驻中国大使。  德布佳达18岁那年,父母将一幢500平米并带有200平米花园的豪宅作为礼物送给她,希望她能留在几内亚,然而她的梦想是有生之年游遍世界。2009年,德布佳达申请公派出国读研时,毫不犹豫地选择去中国。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