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下高中英语教师的角色转变

来源 :金色年华·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eyiyushiy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代教学改革倡导“以人为本”和“以学生为中心”的思想。高中英语课堂教学必须适应新时代英语教育的要求,完成与新课标对英语教师要求的接轨。首先需要教师完成区别于旧课程理念的四大转变:第一,完成由单纯传授知识向信息化、社会化、现代化的英语教育观的转变;第二,完成由封闭式向开放式的思维模式的转变;第三,完成由研究英语教法为主向研究英语学法为主的转变;第四,完成以考查知识为主向以考查能力为主的评价系统的转变。新课标的首要任务是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这种转变期待教学模式的转变,而教学模式的转变始于教师角色的转变。因此,高中英语教师必须转变传统教学中的角色。由教师为主体变为以学生为主体。
  随着教学过程的重心由教师向学生转变,学生的主体作用日益突出,学习者因素受到广泛研究,如: 生理因素:年龄、性别等; 认知因素:智力、学能、学习者策略等;以及 情感因素:性格、自信心、动机、兴趣、移情、焦虑等。这说明学习过程的“人文主义因素得到高度重视”(Ge Bingfang, 1999a)。对这些学习者因素的研究有利于深入了解学生,使“以学生为主体”这一原则得以落到实处。笔者认为,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注意调动学生视、听、说、想等多种感官,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最大限度地利用学生的人格因素,“这种突出学生主体作用而又不忽视教师主导(调节)作用的课堂教学/交际活动,可以强化和扩展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葛炳芳,2000:28)而高中英语新教材的教学任务涵盖了听、说、读、写、译等各个方面,又侧重读写,这样,教师的导与学生的学之间的协调就显得格外重要。作为教师,应当重视教师的角色,而要做好调控者,对教师的工作实质上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在笔者所听的公开课中,大多执教者都知道英语课应该怎么教。课的好坏一般都取决于“实际操作”。所以,教师应多考虑如何来填补"How English IS taught"与"How English SHOULD BE taught"之间的空档(gap)。因此,教师要研究如何设疑,如何开场,如何收尾,如何控制teacher-talk和student-talk,如何进行highly effective teacher-talk和student-talk,以保证学生的课堂活动时间和效率。
  教学活动以学生在课堂上做事为主,教师的作用是负责组织、引导、帮助和监控,引导学生学会认知、学会做事,让学生经历获取知识的过程,关注学生各种能力的发展,促进其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态度与价值观的全面发展,建立学生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的课堂模式,创设和谐、宽松、民主的课堂环境。追求学习结果转向追求学习过程,真正把学生当成获取知识发展自我的主人。“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学生”,切实构建“以学生为中心”主体观。使学生正确认识自己在学习中的作用。学习是获取知识的过程。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的。第二语言习得理论认为 English can not be taught. It must be learned. 学生们必须认识到只有通过自己的努力,方可获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在我们的平时课堂教学中,大多数教师把职责主要定位在知识的讲授和传递上,就像是把知识从一个仓库搬到另一个仓库,我们好像是一个知识的“搬运工”,在这种单调乏味,简单重复的机械“操作”中,我们成了缺乏创新意识的“教书匠”。而新教材理念是,课堂教学是一个在教师引导下学生主动参与、独立思考、自主发现和不断创新的过程,而不是简单被动地接受教师和教材提供的现成的观点与结论。我们教者要探索和构建创新学习的模式,加强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的研究,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所以我们要在新教学理念的引领下,进行不断反思、实践、探索和构建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提高教学质量的新的教学模式。
  改变原有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建立和形成发挥学生主题性的多样化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是这次课程改革的核心任务。新课程要求改变课程实施过程中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新课程所倡导的新观念,将深刻地影响、引导着教学实践的改变。教师将随着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而重新建立自己的教学方式。当教师以知识传授为重点时,他的基本做法是:将知识、技能分解,并从部分到整体,有组织地加以呈现,学生通过倾听、练习和背诵,再现由教师传授的知识,回答教材中的问题。而在探究性课程中,教师应当引导学生不断地提出问题,使学习的过程变成学生不断地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探索过程:指导学生收集和利用学习资源;帮助学生设计恰当的学习活动;并能针对不同的学习内容选择不同的学习方式,比如,接受、探索、模仿、体验等,使学生的学习变得丰富而有个性;营造支持学生学习的积极的心理氛围;帮助学生对学习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
  总之,新课程改革给我们教师带来严峻的挑战和不可多得的机遇。尽管《新课标》已实施了一年多,鉴于2 1世纪教材的渐进性,我们只能从如何认识新课程标准的角度,努力从思想上首先向21世纪教材的内涵靠拢。教师要不断更新教育观念,加强自身修养,不断充实完善自我,以人为本,树立“一切为了学生、一切服务于学生”的意识,努力创建平等、民主、和谐、教学相长的新型师生关系,实现人的个性的充分自由发展。让学生“自由活动、自主探索、自我体验、自我感悟、自我提升”,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保障新《新课程标准》的实施,推动素质教育与和谐教育的发展,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
其他文献
高校是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重要阵地,在新时期,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指导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努力探索和创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
如果我们把如何布置作业,布置什么样的作业这一看似简单的常规问题作为一门科学来对待;如果我们能对布置作业进行创新,致力于张扬学生的个性,拓展创新思维的空间;如果我们把作业融入学生切身的生活中,贯穿在日常生活的细节中,使作业也富人情味,触及人的灵魂……相信一定会开拓作业的新天地,促使学生也会把作业作为自己每天必不可少的“美餐”——在其中尽情发挥自己的创造性,在其中陶冶情操,享受生活。  应该说,作业只
随着经济全球化浪潮的推进,外商投资在中国经济增长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2002年中国成为世界首位吸收外商直接投资国家,2003年上半年,外商直接投资继续以超过30%的幅度增
每年阳历2月4日前后,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一个节气——立春。自秦代以来,我国就一直以立春作为春季的开始。立春饮食应考虑春季阳气初生的特点,吃些辛甘发散之品,而不宜吃酸收
于光远是我国经济学界百花园中的“老园丁”。在《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书中,于老着重论证了社会主义经济的基本特征问题,特别是科学地说明了社会主义所有制问题。认为
从2006年开始,全省农村公益性服务实行“以钱养事”新机制,“以钱养事”新机制重要内容是“政府明确责任,财政保障经营,核定公益岗位,人员竞聘上岗,项目合同管理,考核兑现到
期刊
一、我国货币政策工具的选择rn为了实现货币政策的目标,中央银行必须有适当和足够的工具供其操作.而货币政策目标会因实际经济情况的不同加以改变,这也决定了货币政策工具选
最早听说德国慕尼黑市,是在中学的世界历史教科书上,其中提到了那个充斥着妥协与纵容的“慕尼黑政策”。再后来又得知,慕尼黑是啤酒之都,是高档汽车品牌宝马的故乡,等等。机缘巧合,前些天我去了一趟慕尼黑,虽然仅短暂停留了三五日,但对慕尼黑惬意散适的特点印象深刻。  慕尼黑是巴伐利亚州首府,其名字的本义为僧侣之地,因此将一位被称为“慕尼黑之子”的修道士图案作为市徽。它跨多瑙河支流伊萨尔河两岸,距阿尔卑斯山四
期刊
通过对榆林市榆阳区社区医疗服务状况的调查,分析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存在的问题,认为加大农村卫生事业投入力度,加强对基层医生的业务培训,加强基层药品管理,加大医疗卫生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