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蓝型油菜F1代小孢子的培养方法初探

来源 :科学种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uanqi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通过对油菜小孢子离体诱导培养,笔者研究了我院甘蓝型油菜种间杂种F1组合的小孢子离体培养产生胚状体,再进行成苗、生根培养,获得了有效植株的方法。试验表明,离体小孢子能在3~4周内获得发育良好的子叶型胚状体,把胚状体转入MS固体培养基上培养,经2周后直接或再次分化成苗,再转入MS生根培养基上培养出幼苗。
  【关键词】甘蓝型油菜;F1代小孢子;培养方法;培养基
  游离小孢子具有单倍体核、单细胞和较高同步性等特点,小孢子培养已成为从甘蓝型油菜中获得大量单倍体的主要途径[1]。游离小孢子经离体培养和染色体加倍后能获得纯和的双单倍体植株,小孢子离体培养是加快育种进程的有效方法。本文对游离小孢子离体培养进行了研究,以期对我院油菜育种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我院油菜研究所提供的F1代组合M01167、M01135。
  1.2 培养基
  (1)洗液 B5(含B5大量、B5微量、铁盐、B5有机),pH6.0,蔗糖浓度13%。
  (2)小孢子诱导液体培养基:NLN 6BA0.1mg/L NAA0.05mg/L 秋水仙素10mg/L,蔗糖浓度13%,pH值为6.0;固体培养基:NLN 3g/L药用炭 15g/L琼脂,蔗糖浓度13%,pH值为6.0。液体培养基采用0.22nm孔径滤膜抽滤灭菌,固体培养基采用高压灭菌。
  (3)分化培养基:MS 6BA0.2mg/L NAA0.1mg/L 蔗糖2% 琼脂12mg/L,pH值为6.0,高压灭菌。
  (4)生根培养基:NAA0.1 mg/L IAA 0.2mg/L蔗糖3% 琼脂8 mg/L,pH值为6.0,高压灭菌。
  1.3 培养方法
  小孢子的培养程序按牛永泽[2]等描述的方法进行。采集初蕾期油菜花蕾,置于4℃冰箱中低温预处理1~4d,然后摘下大小适中的花蕾,在超净工作台上、无菌条件下,先用无菌蒸馏水冲洗干净,加入75%酒精消毒6~8min,再用蒸馏水清洗3次,然后用B5洗液再洗涤2次,研磨花蕾,按1.0蕾/ml加入NLN诱导培养基,定容,将小孢子悬浮液分装于直径为6cm的铺一层固体NLN培养基的培养皿中,每皿3ml,用封口膜封口,置于32℃黑暗条件中培养48h,然后再转移到25℃的暗室中培养2周,待胚形成后转入到25℃的摇床中培养(60次/min)。3周后把形成的胚状体转移到MS分化培养基中,培养约3周形成苗,再把形成的苗转移到MS生根培养基中培养成实生苗。
  2 结论与小结
  近年来,随着生物技术的不断发展与完善,游离小孢子培养技术在育种上的应用日渐广泛,大大加快了油菜的育种进程。本研究以我院大田栽培环境下的甘蓝型油菜为材料进行了油菜游离小孢子培养,同时对小孢子胚状体发生条件进行了研究。从实验结果来看,采用小孢子悬浮固液双层培养能在3~4周内获得发育良好的子叶型胚状体,成胚量多少不等,平均能达到5~8个/蕾;油菜小孢子取材时间对小孢子胚胎发生影响较大,以始花期产胚数最高、培养效果最好,因而始花期为最佳取蕾时期,盛花期次之;把胚状体转入MS固体培养基中,经3周后直接或再次分化成苗;在相同的培养条件下,基因型是决定成胚率高低的重要因素,M01167比M01135平均多2个/蕾;在培养基中加入适量的秋水仙素是单倍体加倍的主要途径,但过高的秋水仙素浓度对胚有毒害作用,会抑制胚的形成;前期低温处理能有效促进甘蓝型小孢子的分化,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小孢子的成胚量,细胞分裂素0.1mg/16-BA的应用可促进小孢子胚胎发生率;药用炭对胚胎发生没有显著影响,但改善了小孢子的生存环境,以低温处理2d的效果为最佳,随着花序低温处理时间的延长,小孢子的产胚率也有下降趋势。
  参考文献
  [1]余凤群,刘后利.供体材料和培养基成分对甘蓝型油菜小孢子胚状体产量的影响[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1995,14(4):327-321.
  [2]牛应泽,刘玉贞,汪良中等.人工合成甘蓝型油菜游离小孢子培养及其植物再生研究[J].四川农业大学学报,1999,17(2):166-171.
  作者简介:
  罗永春(1972-)女,四川资中人,农艺师,主要从事植物组织培养。
其他文献
【摘 要】开发矿山促进了经济及社会的快速发展,但是也破坏了矿区的生态环境。本文根据生产实践,在分析矿山立地条件的基础上,对矿山植被恢复工程的适宜树种及造林方法做了详细介绍,试图为加快矿山植被恢复工程步伐、改善矿山生态环境、促进矿山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经验借鉴。  【关键词】矿山;植被恢复;树种;造林方法  开发矿产资源促进了经济的快速发展,但是矿山废弃物占用了宝贵的土地资源,破坏了植被,恶化了生态
棉花中后期是其一生中生长最旺盛时期,也是决定产量的关键时期,在栽培管理上主攻方向是:多结铃,结大铃,促早熟,防早衰。其具体管理技术要点如下:   1. 科学施肥 对土壤肥力高墒情好,棉株长势旺的棉田,在施足花铃肥的基础上可不施或少施盖顶肥;对土壤肥力一般,棉株长势较弱的棉田,可在8月上旬施盖顶肥,每亩施尿素8千克左右;对地力较差,棉株有早衰趋势的棉田,要早施、多施。在棉花生长后期,为防棉株早衰和增
【摘 要】通过对黄骅市冬枣主栽区树体结构的调查与分析,笔者认为自由纺锤形、延迟开心形、单层半圆形和扇形4种树形比较适宜黄骅冬枣优质丰产,按照“随树造型,因枝修剪”的原则,合理应用修剪技术、有目的地搭建优质丰产骨架,即可创造出较高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黄骅市;冬枣树;优质丰产;整形;修剪  通过调查与分析,黄骅冬枣主栽区的优质丰产树形主要有自由纺锤形、延迟开心形、单层半圆形和扇形4种,其共同特点
河南怀川种业有限公司培育的中筋超高产小麦新品种焦麦266,经过1年预备试验、2年区域试验、1年生产试验,近日通过了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这是继该公司培育的强筋优质小麦新品种怀川916通过省审定后,又一小麦新品种通过省鉴定。  农业部小麦专家指导组副组长、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委员郭天财说:“焦麦266大穗、大粒,抗倒、抗病、抗干热风,是一个增产潜力巨大,适合高产攻关、大面积推广的中筋
【摘要】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是由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引起的以鼻炎、鼻梁和鼻甲骨变型、萎缩,猪颜面部变型和生长迟缓为主要特征的慢性接触性传染病。本病引起育肥猪生长迟缓、淘汰,饲料报酬降低和种猪淘汰,常常与传染性胸膜肺炎、气喘病相混合感染,给养猪业带来巨大的损失。本文对养殖户本病发生的流行、临床症状、病理变化等特点进行描述,进而提出防治方案,为取得防治效果。  【关键词】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防治  猪
【摘 要】锦花15号属于早熟中粒花生品种,本文主要介绍了其特征,并从选地和整地、合理施肥、密植、适时早播和及时收获等方面简述了其种植技术,以供参考。  【关键词】花生;新品种;锦花15号;栽培技术  锦花15号是锦州农科院花生课题组于2001年以高代品系S2为母本、以外引系051为父本,经人工有性杂交,2006年从其后代分离材料中系选而成。该品种于2009~2011年参加了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
【摘 要】本文以大棚西瓜水肥一体化技术示范为背景,围绕测土配方施肥方案设计具体分析黏土、壤土、沙土不同土壤类型常规施肥、不施氮、不施磷、不施钾产量和不施肥产量,以及相关化验结果,讨论计算施肥参数、构建层次分析模型,总结出一套适合大棚西瓜泵吸式水肥一体化生产的测土配方施肥方案设计技术模式,为水肥一体化技术和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在大棚西瓜生产上的展开提供实践依据和技术储备。  【关键词】苏北;大棚西瓜;水
摘要:众所周知,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机械化作为提高农业生产过程中生产效率的一种重要方式开始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在我国农业机械化并不成熟,但是发展十分迅速。本文对农业机械推广应用进行了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农业机械;推广;应用  目前,我国在农业机械化的使用和推广方面还有一些不足,其中主要有三个影响因素:其一是我国的地理因素,我国西高东低,山脉纵横且山区面积较大,由于农业机械的局限性,不可能
【摘 要】本文对旱柳的形态特征做了简要介绍,着重对其苗木培育技术进行了详细探讨。  【关键词】旱柳;形态特征;育苗技术  旱柳生长快、分布广、繁殖容易、树形美观,深受广大群众喜爱,是黄河流域、华北平原“四旁”绿化、营造用材林和防护林的优良树种之一。  1 旱柳的形态特征  旱柳为落叶乔木,高20m,胸径80cm;树冠为广圆形,树皮呈深灰色,浅裂到深裂;幼枝有毛,小枝呈黄色或绿色、无毛;叶披针形或线
【摘 要】为解决敏感作物受漂移药害问题,近几年我们采用秋施除草剂的方法,既提高了大豆除草效果,又从根本上解决了春施除草剂造成的漂移药害问题,保护了我局良好的生态环境,也促进了我局五味子产业的健康稳定发展。  【关键词】除草剂;五味子;药害  铁力局有五味子面积1800hm2, 有大豆面积14667hm2,由于农田除草剂主要在春季大田播种期施用,而此时正值五味子发芽吐叶生长期,此时期的气候特点是风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