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库娜图》的人物内涵解析

来源 :语文建设·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yfand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基于澳大利亚的历史背景和文化,本文深入分析了小说《库娜图》中女主人公库娜图身份认同的过程,尝试探究女性主人公身份缺失的种种原因,进而彰显主人公库娜图作为女性人物典范所代表的内涵,以及其身份构建的可行性。
  关键词:身份认同 女性 《库娜图》
  引言
  凯瑟琳·苏珊娜·普里查德是澳大利亚现实主义著名的女性作家,其最具好评度之一的长篇小说《库娜图》于1929年出版,使得澳洲及世界各地的读者认识到这位笔触细腻的作者,也使她成为20世纪初澳洲文坛上数一数二的女性作家。本书被认为是通过塑造主人公库娜图反映了澳大利亚时代特色的小说。某种意义上,《库娜图》算是澳洲版的《汤姆叔叔的小屋》。小说中反映的人类认同感的主题一直备受关注,时至今日仍耐人寻味。
  《库娜图》里作者栩栩如生地描写一个原始部落在牧场工作的生活场景,小说从两条故事主线来着手叙述,第一条主线是女主角库娜图与牧场主瓦特之间发生的感情纠葛,第二条主线是牧场因为女主角的存在和离开,从繁荣到衰落的过程。两个故事交叉在一起,精彩绝伦又娓娓道来,一字一句都牵动着读者。
  一、库娜图——身份缺失的“他者”
  《库娜图》因立意深远,且是澳洲第一篇以原始部落为题材的小说,翻开了澳大利亚文化史上崭新的一页,被誉为是澳洲文学史上最具影响力的经典著作。虽然在中国还鲜为人知,但已有不少文学爱好者对其进行研究和传播,相信靠着这么多文学爱好者的力量一定能将这本有价值的小说让更多人读到。
  女主角库娜图在牧场主人瓦特家做下人,她美丽善良又聪明能干,很快获得了瓦特的青睐,提拔为女管家,同时也得到了族人们的喜爱,后来库娜图被部落公认的大英雄瓦利达娶到,心里却一直爱着那个牧场的主人瓦特,虽然瓦特也深爱着库娜图,却因为两人身份的悬殊,就像一个爱的禁区,只敢在精神上贪恋着她。
  小说中“红土地”一词频繁出现,其暗喻着牧场渴求着雨水的灌溉,植物才能生生不息,长得茂盛,而牧场里的动物们也渴望着雨水的滋润,才能长得更加精壮、少生病。而对于瓦特来说,雨水能保证牲畜和植物的健康,同时带来源源不断的商业价值。而库娜图就像是雨水的化身,帮助瓦特将牧场上的事务处理得井井有条,当然这也离不开贝茜夫人对她的栽培。而库娜图与生俱来的管理能力也使她协助瓦特管理牧场得心应手。勤劳的库娜图热爱工作,当春季到来时,库娜图会协助瓦特一起上山去放牧,帮助瓦特解决一些棘手的问题。而当人员足够时,库娜图会留在家中,帮助瓦特处理家务并且招呼来访客人。库娜图深深地热爱着这片土地,爱着这片牧场,同时也深深爱着拥有这个牧场的男人——休·瓦特,愿意为休·瓦特及他的牧场竭尽所能全心全意地付出。
  普理查德步步为营地编织着女主角这个人物,为她增加了单纯性,以致库娜图不明白为什么两个相爱的人却不能在一起,不明白为什么瓦特明明爱着她却将她置于千里之外,不明白为什么她对他倾尽所有却还受到他不平等的对待,即使不明白的事情那么多,却无法抵抗对他的爱。而在故事的最终,女主角还被坏人萨姆·盖特戏弄了一番,侮辱了库娜图的自尊,同时也反映了一个残酷的真相,无论女主角人格魅力有多大,都无法避免在那个社会环境下受到欺压和凌辱的结局。在女主角离开牧场之后,牧场遭遇了连续几年的干旱而走向衰落。而牧场主人瓦特也不得不变卖所有,离开了这片他依恋的土地。
  二、贝西夫人——库娜图悲剧的始作俑者
  故事发生在澳北小镇的怀塔利巴牧场上,牧场主瓦特先生死后,贝西夫人接管了牧场。生活艰苦而寂寞,虽然精明的贝西夫人能够管理一切,但她深知要想儿子休·瓦特能顺利继承并管理好牧场,就必须为其寻找到一位既可以绝对倚靠又对这片土地了如指掌的土著人。聪明能干的土著女孩库娜图,带着眼中“对世界的茫然和空白”和对休·瓦特“吞噬一切的无声的爱”[1]吸引了贝西夫人的注意。她的单纯使她具有一种有别于当地人的特性。这种特性使她成为贝西夫人心中介于未开化和文明人之间的可按自己意志重塑的第三类人。于是贝西夫人决定,将库娜图带到房子里,并教她成为一个不错的女佣。成为女佣后,库娜图被赋予了新的角色,成为贝西夫人强势意识下教化改造的对象。服从和改造成为她女佣生涯的信条,也成为抹杀她自身特质“纹身”的开始。
  每天库娜图按时洗衣做饭,为贝西夫人服务,逐渐从一个自我独立的个体变成虚构的“他者”。尽管允许她每天早上在房子里做工,但傍晚时,她还得回到群居的院落。即使在贝西夫人离世后很长一段时间依然如此,而库娜图本人却从未对此有半分质疑。这暴露出长期被压抑环境下悲哀的生存意识。她根本未意识到在家族至上的意识形态下,她的自我正在被扭曲和剥夺。正如萨义德在《文化与文明》中所述:“边缘人的身份,这些人可能被伪装成魔鬼,只穿很少的衣服,甚至裸体,以表明他们没有地位、财产、标志,好像是正在被贬低或打扮成统一的模式,以便被重新塑造并被赐予力量,以使他们能够应付生活中的新地位” [2]。库娜图的新地位就是服从贝西夫人的指令,做好一切以满足贝西夫人一边抹杀库娜图本身特质的印记,一边再将库娜图重塑为贝西夫人心目中的他者的需要。
  而每年民族传统祭日到来时,库娜图都会在族人的带领下参加。贝西夫人不满这个群体对库娜图的影响远超过自己对她的影响,即使自己那么尽心地教导她,但她骨子里还是摆脱不了出生地带给她的印记。在贝西夫人的逻辑中,库娜图所代表的地区文化相对落后,牧场主们无时无刻享受到周到服务时,又在嘲弄库娜图的愚昧无知。这意味着,一方面以贝西夫人为代表的牧场主们有意识地强化自身文化认识,另一方面又无法与库娜图为代表的群体彻底地断交。事实上,在贝西夫人的心中,居高临下的个人主义意识始终存在。她将库娜图当做了客体化陌生的他者,从自我视角的优越性看待出身,库娜图的利用价值改变不了她的仆人属性,也改变不了贝西夫人潜意识中的等级制和排他性,更阻止不了她在身份缺失的道路上渐行渐远,直至迷失在身份错位的泥沼中。   三、莫莉——库娜图身份缺失的帮凶
  如果贝西夫人是库娜图悲剧的引路者,莫莉就是帮凶。带着骄傲和个人的幻想,莫莉满心欢喜地来到了怀塔利巴。她的到来对库娜图来说是一种欣喜,因为他们终于可以摆脱贝西夫人的诅咒。可惜莫莉没有继承庄园主人的精明,却继承了优越感,并固执地坚守个人主义信条。莫莉对库娜图交代道:“我告诉他们说,‘是,夫人!不,夫人!’当他们跟我说话时,就像我跟我的主人说话一样”。[3]如萨义德所言:“某一个观念的广泛影响是通过共识而产生的。”[4]由于这份共识,以莫莉为代表的群体对库娜图群体的这种极端态度代代相传,他们以想象巩固自身的权力,同时又极力掩饰其残酷与冷漠。莫莉一边将自己的礼物分发给库娜图,一边又说库娜图不忠诚。这份赤裸裸的个人主义观点否定了真诚的库娜图作为文化差异的存在。莫莉在幻想中将库娜图彻底地野蛮化,他者化。他者在福柯的文本中却被描述成自我的镜子,有了他者的对照,彼此的存在才有了前提。这种距离的神圣化导致了莫莉与以库娜图为首的群体交流的不平等。这也就不难解释,当莫莉发现温尼是休·瓦特和库娜图的孩子时,威胁休·瓦特将她送到城里去,并终生无条件地向她提供经济支持,否则她将把这个事公诸于众的激进做法。莫莉的施压使休·瓦特在后来的生活中将压力转嫁给了库娜图。莫莉的自我维护反应直接导致休·瓦特对外宣布与库娜图的关系,并命令她从此搬进自己的房子。在莫莉的推波助澜下,库娜图的身份进一步缺失。
  四、休·瓦特——库娜图悲剧的幕后推手
  在休·瓦特的心目中,他与库娜图的主体地位一开始就存在不对等,这造成彼此交流的障碍,也导致库娜图一直到死都不明白为什么在沃缇达死后,休·瓦特宣布自己归属于他,甚至安排自己住进房子,却始终都不曾再与自己同床共枕。对于休·瓦特而言,与库娜图同寝是有失尊严和身份的。长久以来,库娜图之于休·瓦特“只是赌注……仅此而已,是唯一他要紧紧抓住的赌注,他必须提醒自己时刻注意他们出身的差异”。
  小说中库娜图的话语寥寥无几,她的沉默来自于被教导和习惯,习惯依附于她所服务的家族。在主体建构与客体形成之间,属于她的形象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休·瓦特和贝西夫人争相将自我的意识强加于她,并试图用自我的价值观左右她,蒙蔽她的自我反抗意识。库娜图的噤声是被男权主义利用和曲解的结果。在强势主体建构的间隙中,库娜图的女性自我被边缘化,也没有说话的空间。斯皮瓦克认为:“只有言说才能成为主体,相反,缺乏言说就会被看成是不存在”。库娜图无法言说,其主体性就不可能存在。被边缘化造成悲剧的命运,库娜图自然归属其中。她既没有自觉的意识,也没有基于自我意识的身份认同。这种环境投射下的卑微意识永远不可能赋予其主体地位,只注定了其被动地接受他人安排的命运。她的存在被抹杀了,且不可避免地被建构于强者的话语中。在贝西夫人、莫莉和休·瓦特建构的话语网中,库娜图成为其强大控制下微小的存在。
  库娜图凄苦的一生展示了艰难的生存处境,环境的压抑、钳制使其自我身份认同一步步缺失。不想重蹈覆辙,库娜图就必须将自己从旧有文化中解放出来,回归自己的历史,去除失语的假象,寻回主体意识,重构自己的角色认同。语
  参考文献
  [1]章辉.西方理论与当代中国文化批评[M].郑州:河南大学出版社,2010.
  [2]季戈宁.论澳大利亚文学的多元化创作研究[J].语文建设,2015(08).
  [3]董蓓菲.澳大利亚中学母语教科书评介[J].语文建设,2006(10).
  [4]袁静.从小说《库纳尔都》探究澳洲文化[D].合肥:安徽大学,2006.
  【课题项目:本文系四川省人文社科项目:“民族国家现代性构建中的土著身份认同——后殖民主义视角下对《库娜图》的解读”(编号:15SB0410)的阶段性成果】
其他文献
从安徽区域地震台站前兆数据库维护的实际需求着手,根据地震台站现有的软硬件条件,给出合理便捷的数据库备份管理方案。在传统冷备份的基础上,引入了自动备份和备份集自动传输与管理的方法,改变台站前兆数据库备份缺失的现状,在台站前兆系统故障的恢复及数据完整性方面实效明显。
芝麻茎点枯病又称芝麻茎桔病、黑根病、黑秆病、茎腐病、立枯病、褐斑病。2000年以来,芝麻茎点枯瘸在怀宁县发病呈上升趋势,发病率—般为6.5%-27.1%,病株矮小,蒴果数减少7%-35.4%,千粒
选取四川芦山M7.0地震中M_L≥3.0的80个余震波形事件重新拾取震相,通过不断增加远台、不断减少近台、改变最大空隙角大小的方式进行重新定位,探讨了定位台站震中距的远近和空隙角大小对定位结果精度和震源深度分布的影响。结果显示:(1)近台是保证定位结果准确性的关键因素。当最近台距离小于10 km,且最大空隙角小于45°时,有90﹪的定位结果分布在最佳震中区内;当最近台距离大于80 km时,定位结果
以重庆市荣昌城区地震小区划为例,介绍了荣昌城区工程地质条件勘查的目的,地质地貌条件,以及针对这一特定环境钻探勘查工作的技术途径和实施情况,为西南地区类似地质环境地震
阐述了永嘉县的森林资源现状和森林采伐限额的含义;同时介绍了永嘉县实行林木采伐的措施。
物化探部门应用计算机从开始到现在时间已过去了20年,大致经历了两个阶段。一九六五年到一九七四年是物化探部门应用计算机的第一个阶段。起初,由当时的地质部物探所第一个从北京七三八厂买了一台电子管的计算机,即DJS—103计算机。这台机器长有十五米多,重有20吨,耗电耗水惊人,专门要有一个大的发电机供电。机器的存贮容量只有四千个字,外部设备有一台大的磁带机,一台光电输入机,一台窄行打印机。这台机器
期刊
自古以来,文学作品向来是为抒发情意,表达思绪而生。现实生活中的一切困难、痛苦、愉悦、憧憬都可以通过作者最为细腻的笔端和构思最为贴切、真实的表达出来。文学作品能够绽
分析了在当前形势下,甜高粱相对于其他作物的一些优势,包括用途广泛、适应能力强、光合作用效率高、不与粮食作物争地等,尤其是可以解决粮食乙醇生产同粮食供应之间的矛盾。
1品种原因不同的西瓜品种,其坐果习性是有明显差异的,且其区域适应性也各不相同.一般生长势越弱的品种,其坐果率越高,但果型较小,较适多雨湿润地区栽培;而生长势强的品种,其
余姚市四明山镇农民利用高山冷凉气候条件。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在众多的蔬菜品种中,根据当地的种植水平,选择种植高山夏萝卜,主攻城镇秋淡市场,经过几年努力,获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