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零垃圾女孩”汤蓓佳:微小的力量也能撼动世界

来源 :新青年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y15668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你算过自己一天会制造多少垃圾吗?装早餐的塑料袋,中午的外卖盒子,下午的咖啡纸杯,下班回家还得收个快递。如果把一周的垃圾都积攒起来,蔚为壮观的场面,会不会让你感到“垃圾围城”的“罪孽深重”?而一位名叫Lauren Singer的纽约姑娘,在长达两年的时间里仅仅制造了一小罐垃圾。这对汤蓓佳“刺激”很大,从此她开始在网上,向年轻人推广时尚、有趣的“零垃圾生活”。为此,法国NGO组织邀请汤蓓佳和其他各国16位青年领袖,讨论如何应对气候变化。外媒更是称她为“中国零垃圾女孩”。对此,2018年7月以来,媒体争相报道。
  环保可以做得很新潮
  80后北京妞汤蓓佳,专业是商务英语,毕业后在外企工作,先后做过财务、销售等职业。如果没有从事环保公益,她可能会与大多都市普通白领精英一样,按部就班地工作和生活。
  2016年9月的一天,汤蓓佳在豆瓣上看到一篇纽约女孩践行零垃圾生活的文章。这个名为Lauren Singer的姑娘,通过Zero Waste(零垃圾)生活方式,在长达两年的时间内仅仅制造了一小罐垃圾。文中还介绍了她的零垃圾理念和方法,但这并没有触动汤蓓佳,她只是觉得这女孩好棒,但自己做不到。
  然而,一天后她的想法就变了。那天,汤蓓佳拍了3张照片。一张是中午的外卖,一个大盒子套着5个盒子;一张是晚上买的蔬果,不到10样东西用了4个塑料袋;一张是快递的包裹,一包培根用了一个大泡沫箱、N个充气塑料袋和冰袋。而这些并非是一天的全部垃圾:喝咖啡用的一次性杯子,午餐用的一打餐巾纸,洗手用的好几张纸巾。
  汤蓓佳发现,这些垃圾大多源于自己的生活习惯。懒得去市场就网购,包装免费还包邮;用纸巾擦嘴,餐厅无限供应;不想做饭就叫外卖,餐盒不过几块钱。
  一次性用品更是数不胜数:一次性咖啡杯、矿泉水瓶、一次性外卖餐盒、一次性筷子、网购包装。虽然享受这些便捷没多贵甚至是免费的,可因此产生的垃圾、造成的污染以及气候恶化的后果,又有谁负担得起呢?那一刻,汤蓓佳又想到了那个纽约女孩,做人的差距怎么就那么大呢?就算做不到和她一样零垃圾,是否办法做到少垃圾呢?
  汤蓓佳分析了家里的垃圾构成,比重最大的是塑料袋,那就从自备布袋买菜开始吧。她行动起来,从减少生活中的一次性用品做起,出门买菜带着棉布袋。第一次去菜场的时候,卖家习惯性地要撕塑料袋,汤蓓佳指指布袋说:“阿姨,用这个。”对方很不解:“又不要钱,你干吗不用?”汤蓓佳说:“带回家没用就成垃圾了,这不也能帮您省点儿嘛。”几次之后,阿姨大老远看见她就喊:“袋子带了没啊?”
  看着五颜六色的菜躺在布袋里,汤蓓佳感受到了一种久违的自然美。随手拍照发到朋友圈,意外地收获了很多赞。果蔬用布袋装,鱼肉、豆腐则装进保鲜盒。
  塑料袋的问题解决之后,汤蓓佳开始攻克包装。她删除了最爱的外卖APP,下载做饭软件,撸起袖子自己做便当;同强烈的网购欲斗智斗勇,能在本地解决的绝不网购;在外就餐,自带餐具和杯子,还意外收获了立减2元的优惠;用手帕代替餐巾纸等等。
  当然,这期间也有很多纠结和反复,手痒想抽纸巾,嘴馋想订外卖。每当此时,她就会按下暂停键,问问自己是否真的需要,然后再做决定。在实践了一段时间后,她发现把环保生活落地,并没有想的那么难。
  以前在汤蓓佳印象中做环保是苦闷的、无趣的。而真的体验零垃圾生活方式之后,却发现这一切就像游戏世界里的打怪升级,可以不断拓宽实践领域。
  为了减少空瓶容器的浪费,她想到了小时候帮妈妈“打酱油”的经历。每周带着瓶瓶罐罐,逛逛北京的有机农夫市集,购买散装的酱油、醋、洗衣液、洗碗精、洗发水,不仅减少了玻璃、塑料等各种材质容器的浪费,而且纯手工制作、绝对自然清新。她觉得环保是很有趣的、很有成就感的事情。
  汤蓓佳的做法逐渐得到了一些朋友和网友的支持,后来她开始通过GoZeroWaste公众号,将自己有趣的环保体验一一记录下来,鼓舞更多人加入“零废弃”行列。
  大胆辞职,向国人推广“零垃圾生活”
  汤蓓佳在博文中写道:“为什么很多人觉得无法实现零垃圾生活?难道仅仅是因为西方人回收做得好?其实答案就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據统计,每个人每天产生的生活垃圾有1.1公斤,拿北京2000万居住人口来算,一天产生2万吨垃圾,如果用大卡车装满,可以绕三环整整一周,而这仅仅是一天的量!一周呢?一月呢?而这些垃圾围城的困境,最终会报应在谁的身上?毫无疑问,是人类自身。”
  汤蓓佳还撰写出了《21天零垃圾手册》,教大家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养成绿色环保的生活方式,比如“没有塑料袋的冰箱”“如可重复使用的蜂蜡膜”“用天然皂角水洗姨妈巾”“如何用植物自制化妆品”等等,这些零垃圾小妙招,颇具实用性和可操作性,深受网友推崇。
  2017年8月,汤蓓佳决定全职做这件事。以前每次想换工作,她都会和家人商量:“妈,我想辞职。”“辞职了,你想干吗?”她都不知道如何回答。但这一次不一样,她很坚决,目标也很明确。
  辞职后,汤蓓佳开展了“7天不叫外卖”“零垃圾野餐”“10分钟断舍离”等30多次有趣、有创意的主题活动。
  她还将“Wasteless Stories”挑战活动引入北京,邀请参与者将收集7天的干垃圾装进一个帆布袋里,并绘上自己创造的艺术图案,挑战吸引了80多人参与。最后,布袋还在北京国际设计周上精彩亮相。
  新事业,让婚姻活色生香
  汤蓓佳和朋友之间的礼物往来,也变成了手帕、餐具、竹牙刷,这些零垃圾生活小物件,令身边对环保陌生的朋友最终信服:环保,真的是件快乐的事情!
  辞职之前,汤蓓佳并不喜欢自己的工作,老公也很忙,两个人回到家时情绪都不高,常常无话可说,各看各的手机。偶尔聊几句,也总是一言不合就吵架,有时甚至连吵架都省了,直接陷入冷战。
  投入到现在的工作后,变化悄悄发生了。因为热爱,她开始主动和老公分享很多新鲜事儿,探讨工作的新进展和未来的规划。先生学的是环境专业,也很乐意给出很多专业方面的建议和支持。这也使得汤蓓佳对他有了更全面的认识,而且还有更多的崇拜:“你这么厉害,怎么没去当科学家啊?”
  在汤蓓佳的带领下,老公也成了坚定的零垃圾生活方式支持者,出门自带水杯、餐具、手帕,出差自备洗漱用品和拖鞋,还成了监督小能手。有时候,汤蓓佳忍不住想吃薯片,他都会提醒说:“不行,有包装不可以吃。”然后抓来一把散装的坚果,“来,吃这个,健康!”
  去年10月,法国NGO组织Art of Change 21,邀请汤蓓佳和其他各国16位企业家、艺术家和青年领袖,讨论如何应对气候变化。与国际关心环保人士的交流,让她越发坚定了一个信念:环保不是靠说教,不是只有严肃刺眼的数字和血淋淋的图片,才能让大家对环境有所触动,而是用爱、用美让大家找到与环境的联结,通过快乐和创意,感知环保和公益。
  由于带着青年人将环保变成了一件很有挑战性的新鲜事,如今,汤蓓佳的粉丝已达到8万多人。她还在粉丝们的协作下,在北京、深圳、上海、武汉等9个城市成立了零垃圾小分队,外媒更是称她为“中国零垃圾女孩”。
  2018年7月以来,国内外媒体的争相报道。她坚持践行的“零废弃”新事业,成为受人瞩目的焦点。汤蓓佳坚信,“零垃圾”这种时尚的可持续生活方式,正在用微小的力量撼动世界!
其他文献
女儿在常州一所高校做财务,忙,外孙高中在读,更忙。这个家需要帮手。报上说,老人跑到子女身边照顾他们的起居生活,称老人漂。妻和我,这样漂在长岛小区。  我家那个,有双勤快手,她一到,外孙思念的黑鱼片、炒蟮丝,久别重逢;女儿记忆深处的桂花团子、蜜枣粽子、家酿甜酒,插花了上桌。家庭卫生,衣被换季,步入正轨,连阳台上的瓜叶菊、君子兰它们,也欢天喜地在撒野了。外孙在作文里写道:寒冬腊月,为了让我吃上热热的炒
“时间就是生命。”肖礼仁经常把这话挂在嘴边,心里自然也是这样想的。至于拥有一条平坦畅通的村道也能救命这个想法,则是从父亲肖伟土因车祸丧命那一刻产生的。   洪土大队共有10个生产小队,肖礼仁所在的第一生产小队封闭在一个叫“松树兜”的山坳里,只有一条坎坷不平的土路与外界连通。一到春雨连绵的时节,这条长达6公里的小路就泥泞不堪,极为难走。   按惯例,每年农历八月初一男女老少都会主动参加义务修路。
那年我也就6岁吧,是一个风雨之夜。不知道是不是所有不好的故事,都发生在风雨交加的夜晚,但我却至此对雨夜格外敏感,听见雨声,便会想起那晚小妹的哭声,以及前来等着抱走孩子的远方亲戚欢喜的模样。   我出生后,父母总希望再要一个男孩。或许,他们原本希望我是一个男孩的吧,这样便会停止继续造人的脚步,将更多的精力用在改善家庭的经济条件上。小妹还在母亲肚子里的时候,父母就已预感到她也是一个不能传宗接代的女孩
年画,是中国古老而珍贵的民间艺术之一,反映了人们祈求人寿年丰、吉祥如意、招财进宝的习俗,表达着国泰民安、新年吉庆的美好愿景。它承载着自然和人文信息,从历史走来,向未来前进。  山东潍坊有着“年画之乡”的美称,主要有杨家埠木版年画、高密扑灰年画、高密半印半画年画、临朐手绘年画、安丘木版年画等。  杨家埠木版年画,以其浓郁的乡土气息和淳朴鲜明的艺术风格而驰名中外。数百年来,杨家埠木版年画根据劳动人民的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同共青团中央新一届领导班子成员集体谈话时发表的重要讲话精神,团大庆市委在全市范围内开展“青春暖流”行动。  1月17日上午,“青春暖流”新兴服务业从业青年服务月活动正式启动,团市委书记宁利文、团市委副书记石全及市邮政管理局机关相关领导出席了关爱慰问活动。  “青春暖流”第一站,来到顺丰快递、百世汇通快递、邮政速递物流营业网点,为快递青年送上“暖心应急医药箱”,并为快递青年
赌气参加选秀,从6万人中脱颖而出  戴娇倩1982年出生于上海一个书香家庭。与天下的父母一样,曾经在乐团当小提琴手的妈妈,想让宝贝女儿承母业,将来做一个音乐人。还在戴娇倩上幼儿园的时候,就逼着她拉小提琴、弹钢琴,可学了两年,戴娇倩一点感觉也没有。父母的失望显而易见。从此,爸妈再也没提艺术的事。  戴娇倩就读的是上海一家著名女子中学,宋氏三姐妹曾在那里读过书。这个学校以英文见长,最初戴娇倩的最大理想
1.  黑龙江省援疆阿勒泰地直工作队、兵团十师分指挥部、福海县分指挥部、青河县分指挥部、富蕴县分指挥部团支部召开会议贯彻落实前指会议精神。  全体青年援疆干部一致认为,援疆前指团委和五个分指团支部的成立,将紧紧围绕前指中心工作,发挥共青团组织青年、动员青年、服务青年的优势,在政治引领、建功新时代和联系服务青年三个方面发挥更大作用。2.  团十八大闭幕后,大庆油田共青团系统第一时间组织学习传达会议精
在一个初夏的寻常日子里,我来到被喻为“舟山归来不看岛”的浙江省舟山市,来拜谒万水千山走遍的三毛祖居。三毛祖居位于舟山市定海区小沙乡,与闻名的普陀山、朱家尖隔海相望。  到达舟山时已是黄昏,第二天一早便背上背包,一路风尘地赶至小沙乡陈家村。寻问当地一位瘦削花白头发的老人,老人很热情,带着走到一巷口,巷口旁有几株不知名的植物繁茂地生长着,沿着巷子水泥墙上指示的箭头,走上一段鹅孵石铺的凹凸不平的小路,就
大三那年暑假,我加入了鹭岛红手环志愿者服务团,到第一医院探望白血病患者。我在服务团里认识了她,一个15岁女孩,志愿者们都叫她小朵。生日那天,小朵抱着一件崭新的蓝色毛衣给大家看,上面绣着一朵金黄色的向日葵,旁边还有小朵名字的拼音缩写。我问小朵,这么漂亮的衣服在哪里买的,小朵说,这是我爸手织的,世间独此一件。   开学后,我因忙碌课业,很长一段时间没有去医院探望病人。有一天,我途经一家花店,忽然看见
李甜甜是共青團虎林市委的一名“老”团干,也是一名军嫂。这个春节,是她和丈夫结婚8年来,第一个团圆年——丈夫王忠文在武警某部服役16年,常年在外省执行任务,春节前才光荣退伍。小两口兴高采烈地计划着,这个年要去双方父母家好好拜个年。  如果没有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这个烟火气的小愿望,本该很好实现。  1月25日,黑龙江省启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虎林市迅速行动,疫情阻击战正式打响。李甜甜作为失管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