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敢说能说”的孩子

来源 :中华家教·幼儿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xiang133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家孩子与别人的沟通能力比较弱。读大班时,我给他转到了一个新的幼儿园,第一天到新环境,他不知道卫生间在哪里,宁愿憋着也不张口问老师和同学。”贺女士的儿子5岁半了,虽然他在父母面前非常闹腾,可在不熟悉的人面前却很少主动表达自己。


  培养孩子的表达意愿和表达能力,要求家长在树立孩子自信心的同时培养他们的说话能力。
  夸奖:从“怕说”到“敢说”
  为什么孩子在不熟悉的人面前常常不敢于表达。这是因为孩子的不自信让他担心自己的表达不能得到别人的认同,从而不敢表达。所以,要想让孩子能自如地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想,首先要树立的是孩子的自信心。
  要让孩子从“怕说”到“敢说”,首先父母要放下对孩子语言表达的要求和期待。很多父母都会有这样的心理:“我自己在这方面做得不好,希望孩子做得比我更好。”于是这种期待无形中变成了对孩子的压力。因此父母要放下期待,代之以支持。当孩子有一点点进步时,就马上肯定和鼓励他。
  培养孩子“敢说”,在任何时候都不要否定和打击孩子。经常受打击而很少得到鼓励的孩子会产生错觉:“我是一个能力不足的人。”因此当孩子遭受挫折时,家长应该用鼓励来代替责备。“没关系,下次会做得更好。”在这样的鼓励后,家长要仔细去洞察孩子的心,按照他们的心理需求去赞赏孩子、信任孩子,并给予热切的回应和正确的帮助。
  训练:从“敢说”到“会说”
  孩子从“怕说”变成了“敢说”,还要“会说”。“会说”当然少不了规范的语言教育。良好的母语基础,是语言组织与表达能力不断提升的前提。这包括正确读准字词、运用词汇、连词成句的能力,以及运用恰当的情感表达的能力等。
  要提高孩子的口头表达能力,首先家长要用规范的语言与孩子多说话。讲故事是打好语言基础的重要方法。首先让孩子多听一些生动有趣又富有哲理的小故事,可以让孩子在生动有趣的故事情节带领下,帮助孩子培养语感,增强口语表达的能力,同时还能明白一些人生的道理。接着,可以让孩子在熟悉故事以后,尝试复述故事的内容,并融入自己的理解和情感。除了讲现成的故事,家长在平时也要启发孩子多讲讲自己的故事,如问问孩子:“今天在幼儿园发生了哪些好玩的事让你印象深刻?”
  积累:从“会说”到“能说”
  口头演讲绝对不是临阵磨枪能磨出来的,而是一门需要多年修炼的硬功夫。要有好的口才,当然少不了各方面知识的积累以及逻辑思维的训练。因此,要想让孩子练就优秀的语言表达能力,还需要从培养孩子的综合能力入手,绝非一日之功。家长可以引导孩子多阅读,营造良好的阅读环境,或者多带孩子去旅游,看看外面的世界,多方面吸取知识。
其他文献
大多数家长都意识到了给孩子讲故事的重要意义,也都亲身实践着。但故事讲完就完成任务了吗?不是的,你和孩子还有很多功课可以一起做。  轮到孩子讲故事了--和孩子一起复述故事  (适合3岁以上的孩子)  家长和老师在给孩子讲完故事以后,可以先和孩子一起复述故事,你一句我一句。孩子记得的部分由孩子说,孩子记不清的地方由家长或老师说,实在想不起来了,再看看书上是怎么写的。当然不用一字不落地复述出来,只要能用
期刊
在德国,女儿和儿子分别有一台CD播放机,款式一样,颜色不同,既可以听收音机,又可以听故事和音乐,他们俩都爱得不行,去哪都要带在身边。  其实,并不是就我家的孩子爱CD,爱听故事。在德国,所有的孩子都非常喜欢“听”这种学习方式,这跟德国的社会、文化环境是分不开的。  多样的图书朗读会  德国的图书馆经常会举办图书朗读会,有的是图书的作者亲自来到图书馆进行自己的作品朗读;有的是图书馆的管理员举办读书会
期刊
用英文三字经激发兴趣  5岁的儿子喜爱读书,但他对英语不大感兴趣。身为英语老师的我,在尝试教儿子时,却受尽了挫败。最后,我只好放弃原来的各种教学经验,从头开始。  偶然发现,不爱学英语的儿子,对林克妈妈的《英文三字经》却很感兴趣。  我家dad(爸爸),脾气bad(坏的),让我sad(伤心的)。  有只cat(猫),非常fat(胖),专吃rat(老鼠)。  放下plate(盘子),赶到gate(大
期刊
泥土是地球陆地表面具有一定肥力、能够生长植物的疏松表层,是陪伴很多70后和80后父母小时候的主要玩具。如今,随着玩具的种类和花样越来越多,很多父母却开始刻意让孩子回避这种看起来很脏的游戏方式。其实,与之相反的是孩子对这种游戏的热衷,我们何不跟孩子一起来玩呢。  和面团包包子游戏  “妈妈,你快看,我做的巧克力大面团!”女儿兴奋地喊着。在她眼里这褐色的泥土跟巧克力无异。  “你做的是圆形的面团,妈妈
期刊
养成与他人分享的好习惯是每个好孩子应具备的品质,一个懂得与他人分享的孩子在儿童人际关系中是自信、阳光并受他人尊重的。乐乐在与他人分享方面做得算一般。平时接触最多的还是家人,随着年龄的增长,与伙伴之间的交流越来越多,也越来越独立,孩子很多时候都会有自己的想法和意愿。  所以尊重孩子合理的想法、鼓励孩子良好的品行——包括分享的意愿,是每一个父母应该关注与支持的。  周日吃完晚饭,乐乐去自己的零钱罐里找
期刊
孩子上幼儿园了,家长多半会担心孩子在幼儿园的生活,所以不停地向老师打听孩子在幼儿园的情况。可是,有时候您又不免担心起来,因为感觉自己与老师的关系变得有些紧张,这样会不会影响老师对孩子的态度呢?  其实,家园之间的沟通并没有那么复杂,亲人和老师对孩子都是一样看待。如果您对处理亲师关系确实没有把握,那么不妨注意如下几点:  培养一个有礼貌的孩子  天真可爱是孩子们的天性,如今生活在都市中的孩子更是聪明
期刊
小野很小的时候从她奶奶那里学会了一套评判标准,那就是害虫和益虫。有天我正吃饭,她突然从旁边飞身而出,口中大喊一句:“害虫,打死!”然后一只飞蛾就被她拍死了。  我大吃一惊说:“我去,小野,这是不对的。”  这句话的结果就是小野又学会了一句“我去”。她说:“我去,是奶奶说的。”  “好”与“坏”一直是我想和小野探讨的一个观点,但我想了很久也没找到合适的措辞。为此我和我的母亲还争辩过:“对于那些虫族,
期刊
有一段时间,女儿十分喜欢画画,为了提高孩子的积极性,我特地设立了一个奖励机制,只要女儿完整地画完一幅画,就给予一个红五星;只要画出一幅令我满意的作品,就给予十个红五星;当红五星累积到二十个时就满足孩子一个愿望,比如:去游乐场玩,买一个洋娃娃,多给一个星期的零花钱等。另外,如果有作品获得校级及以上奖,就奖励现金一百至五百元不等。  起初,女儿的积极性很高,几乎每天都会完成一幅作品,还常常提醒我不要忘
期刊
孩子的思维模式是通过体验建构起来的,他们的头脑是属于他们自己而不是我们的,他们需要一个空间让自己身处其中。教育戏剧就是通过体验引发孩子深刻思考、培养与他人共情能力的一种很好的方式。教育戏剧情节生动、乐趣无穷,我们也可以在家学着做个这样的家教高手。  教育戏剧是什么  教育戏剧是教人怎么演戏吗?错错错!教育戏剧是把戏剧元素应用到教育中,借用戏剧或剧场的形式设计的孩子们的活动,其侧重的是教育、是过程,
期刊
作为年轻的父母,当我们和同龄人谈起自己的美妙童年时,话题里一定少不了那些鲜活的动画人物曾带给我们的童年快乐与向往。今天,在这个动漫盛行的时代,我们的孩子正经历着更加多彩的动画童年。  从一定意义上来说,富有内涵、制作精良的优秀动画,通过其创作的生动形象、讲述的有趣的故事,不仅可以培养孩子的心智,还能在潜移默化中陶冶孩子的性情,帮助他们建立自己的人生观和世界观,甚至可以伴随孩子一生的成长。但任何事物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