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诚信进行到底!

来源 :中外企业文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kuaij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不法企业坑害消费者的事件屡屡被曝光,其手段之卑劣,对社会危害之大,令人触目惊心。
  毋庸讳言,失信已经成为危害我国企业健康发展的一场“瘟疫”。这些年来,尽管我们花了不少力气来治理,但是,效果与期望之间的差距依然很大,老百性“放心消费”的信心还远远没有建立起来。在这场“瘟疫”面前,每一位持有善良之心的企业人都应静下心来想一想,是怨天尤人,是听之任之,是随波逐流,还是坚守诚信不动摇?
  首先,不能一叶障目、以偏盖全。一定要看到,我们企业的主流是好的,是诚信的,诚信者的队伍是庞大的,这一点决不能低估,更不容否定,不然,我们就无法解释经济建设的巨大成就从何而来。
  其次,还是要相信规律、尊重规律。市场经济要求企业诚信,广大消费者要求企业诚信,谁顺应了就能发展,谁违背了就会倒台,这就是客观规律,是不可逆转的,是毋庸置疑的,更是不可违抗的,“三鹿”们的下场就是反面的例证。
  更重要的,要看清大势。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过程,必然是一个从无序到有序、从不完善到完善的长期发展过程,期间出现一些与这个大目标相背离的现象,是难以完全避免的,克服这些现象的工作也是躲不开、绕不过的。事实上,在解决企业失信问题上,我们的认识也在一步步深刻,措施也在一步步完善。如今,我们不但注重打击一切扰乱市场、坑国害民的犯罪行为,而且注重铲除孳生失信、失德行为的土壤;不但学习借鉴国外的先进管理经验,而且积极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科学方法和手段;不但加强了对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引导,而且加快了市场法规建设的步伐;不但努力堵塞行政执法部门的监管漏洞,而且大力支持、充分发挥广大群众、社会组织和各类媒体的监督制约作用。正所谓“魔高一尺,道高一丈”,一个政府领导、多方配合、标本兼治的治理格局正在形成。看到这些,我们就应乐观地相信:未来,失信失德者的生存空间会越来越狭小,而守信重德者的发展空间会越来越宽松。这就是大势。古人云:“天下大势之所趋,非人力之所能移也。”
  坚定信心,还要从我做起。每个企业人、每个企业,都应不断提升自己的道德修养,不断提升自己的价值追求。在此基础上,还要不断提升践行诚信的本领,不断用事实向“上帝”表达自己的诚信之心。
  出于这种考虑,本栏目编辑了以下几篇文章,希望对读者有所帮助。
其他文献
借鉴佛教精神为管理增添智慧,既要积极利用其真理的内核,也要注意避免和消除其负面影响。  有道是:诸恶莫作,众善奉行;抑恶扬善,自度度人。实际上,佛教理论与管理学在许多方面有共通和相融之处。  佛教以人为本、众生平等的理念与管理有交集佛教从解决人生痛苦问题出发,通过对人性的精细分析,把能否成佛和如何成佛完全归结于人自身的主观努力和内心净化,从而确立了人及其主观精神的中心地位。同时,它主张众生平等,在
期刊
孙兵-同心动力V: 如果一个刚培养成熟的员工跳槽,老板都会说一句“又养了一只白眼狼”。其实大可不必这样。要记住:是市场,而不是你公司,最终决定员工的流动。市场的吸引力有时候无法消除,员工不可能被隔离。人才管理要从看护一个积水的水库发展到管理一条流动的河流。在这个河流中,文化是河流管理的有力武器。    @ 慕云五V:持白眼狼论者,应知也有别的公司为你的公司培养“白眼狼”,要不然,你招聘的时候为何会
期刊
专家授课:  孟宪忠文化力与企业本质竞争力  何 洋商道人生坐标之文化力与科学发展   李天田勇于跨越发展中的门槛   孙 兵价值观管理实操方法     典型推介:  张文吉吉 文化融合促进企业重组   赵幼华 人文关怀的实施与创新   张小军 用文化力提升生产力   刘鹏凯 心力管理之探索     本刊讯(记者晓利) 8月10日至14日,第十届全国企业文化深化与推进研修班在西宁召开。来自全国各地
期刊
孙兵-同心动力V: 领导整天说对员工的处理是对事不对人,但是员工总是觉得领导是对人不对事。有的企业干脆就说“企业里的事情都是人做的,事情出了问题,其实就是人的问题。因此我们就是对人不对事,对事不对人是中国人虚伪的托词”。你怎么看?    @ 81米V:中国的社会文化搞的,你真的对事不对人,对方也可能会觉得是对人不对事,你说怎么办?  @ 汤汤-V:如果有明确的标准,并且按照这个标准来处理,不分近的
期刊
近年来,世界玩具市场标准渐趋严格。被视为史上最严的玩具安全技术法规——《欧盟玩具安全新指令》于7月20日正式实施,美国玩具安全新规铅含量降为100ppm(0.01%)并从8月14日起正式生效。与此同时,我国企业还面临着原材料和劳动力成本上涨、人民币升值、设计水平不高等问题。  专家认为,我国玩具出口企业应积极应对,首先要继续完善内部质量控制体系,保证产品符合相应技术标准;其次要提高产品的设计水平、
期刊
本刊讯在7月9日由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学术部和中国工商银行党委宣传部联合主办的“员工心理援助与和谐文化培育”研讨会上,十一届全国政协提案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会长、党委书记,国务院国资委原副主任王瑞祥指出,要真正做到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与和谐企业,就必须始终紧紧把握“依靠谁为了谁”这个核心问题。  他说,当前应突出解决以下问题:一是要着力发展和谐劳动关系;二是要严格执行国家劳动标准,加强劳
期刊
企业展室是企业文化和生产力紧密结合的产物,它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展示着企业实力和品牌的提升。    企业展室是企业生产建设和文化积累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企业展室对内是激励、教育职工,凝聚人心、培养文化认同的基地;对外是展示企业形象、提升企业美誉度的窗口。在发达国家,各具特色的企业展室已成为各企业研究、展示自身发展历史和企业文化的主要阵地,更成为整个社会文明进程的见证和组成部分。我国对企业展室的认识尚处
期刊
孙兵-同心动力V:记住,品牌不仅仅是你首先想起了“谁”,更在于你首先排除了谁。比如你想买一台电脑,你首先想起的“谁”一般在5个品牌之内,但你首先排出了“谁”和最后剩下了“谁”才是品牌的最终使命。      @ 李兢-投行V:这个比喻太恰当了,买电脑买什么牌子的不确定,但不买什么牌子的我很确定!  @ 李兢-投行V:产品一定要有特点,这个是品牌之道啊!好的品牌一定在某些领域有特点,例如设计好、性价比
期刊
7月23日的动车追尾事故,导致40人丧生、200多人受伤。有关部门对待事故的态度,导致国人愤怒、心火难平。通过这起事故,人们看到了“以物为本”和“以人为本”安全观念的冲突。笔者认为,有关行业的安全文化离真正的“以人为本”尚有距离,应该切实把“人本”作为安全的核心,处理好安全与责任、安全与预控、安全与发展等方面的关系。    最核心:安全与人本  “7·23”事故的处理,涌现出很多荒诞怪异的论调,成
期刊
精细化与人性化,就像古罗马神话中的“两面神”一样,代表着现代企业管理中的刚柔两极。如何达成精细化管理与人性化管理的对立统一、协同互补,实现“细而不僵,活而不乱”的管理效果,是管理实践中的一个难题。  胜利油田海洋采油厂海二管理区着眼于应对海上采油的特殊环境和特殊要求,以海上原油安全稳定增产为目标,以和谐理念为指导,不断探索和完善管理中精细化与人性化之间的和谐之道,奏出了管理创新的华美乐章。  海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