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院校省级电工电子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探索

来源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高教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resco_x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为了加强示范中心特色建设,从校级电工电子公共实践平台建设入手,介绍了跨学科实践教学平台体系的创建过程,以创新人才培养为中心,通过“平台+模块”方式整合全校电类实验课程,依据CDIO理念改革电工电子实习平台,创建跨学科课外创新平台。
  关键词:实践教学;平台+模块;跨学科;CDIO
  我校实验中心的建立,整合了分散于各院系的电类实践教学资源,促进了资源共享,优化了资源配置[1,2],提高了设备利用率。经过不断探索实践,现已建成校级电类实践教学平台体系,涵盖实验、实习和课外创新三大平台,为10个学院22个专业的教学提供服务,年人机时数约35万,被评为广东省电工电子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建设电类公共实践教学平台和跨学科课外创新平台是中心的工作重点。如何以中心为平台,以能力培养为导向,利用工程教育改革契机,加强各院系共享的校级公共实践平台和教学团队建设,办出特色,突出共享,实现资源利用和效益的最大化,成为省级示范中心建设的主要方向。
  1 电工电子实践教学平台体系建设
  为进一步加强实验教学与理论教学及学科之间的联系,解决公共课程平台教学单位众多,课程建设与管理滞后等问题,我校依托电工电子省级示范中心成立了校电工电子实验教学指导委员会,先后启动了校重点教研项目“广州大学电工电子实验教学改革研究”和广东省质量工程重点项目“基于能力培养的电工电子类实践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成立了各门课程的跨学院教学指导小组,以工程教育改革为契机集中全校资源,解决了平台课程建设、电工电子实习CDIO改革、跨学科创新工程实践和暑期社会实践等一系列问题。
  1.1 实验课程平台
  (1)统一规范了全校电类实验课程名称、课程设置和课程大纲,统一建设、考核和管理[3]。
  (2)整合了共性较强的基础课、公共专业课及基础理论课,以共享资源平台为契机,实现了全校电类课程教学和教学管理的一次升级。同时,使原来依附于理论课的实验课得到整合[3-5],形成独立的实验课,加大了课程建设力度。
  (3)每门课程设计了多个模块供各专业选择。各模块的设置统筹考虑了课程基本知识的连贯性和实验项目的定制性,使实验设备得以充分利用,同时照顾不同专业的需求。教学模块可以不断增添,实验项目可以随技术的发展不断更新。
  1.2 实习平台
  电工电子实习包含基础实习和生产实习,在工科,特别是电类专业人才培养中占有重要地位。作为校级集中性实践教学平台,中心成立了电子实习基地。实习采用“平台+模块”方式,满足了不同专业的需求(见表1)。中心在国内外工程教育先进理念指导下,改革了实习课程,吸收了CDIO工程教育和卓越工程师培养理念,从强调知识传授和学术能力培养,过渡到重视工程能力培养与素质养成,培养与国际接轨的工程技术人才[6,7]。
  1.2.1 基于CDIO理念的基础实习
  1.2.2 以工程师为培养目标的生产实习
  生产实习作为电类专业学生的集中性实践环节,是工程师初步培养的关键,它可以帮助学生向工程师角色转化,适应业界需求[9]。然而,一般企业不对学校提供短期硬件设计开发类实习。当前的生产实习,观摩体验居多,学生参与深度不够。中心根据CDIO工程教育理念,对生产实习进行了改革,在校内组建了生产实习基地,按照方案、管理、PCB、工艺和测试等分工划分为若干项目组,以培养工程师为目标,实施扁平化管理,以产品开发为主线(如图6所示),让学生在实习中掌握电子企业的产品设计、开发流程,使学生具备作为一名工程师的综合素质。
  移动互联网时代,便携式设备正在普及。贴片元件及其SMT贴装工艺是设备小型化和生产自动化的推动力,中心与企业合作成立产学研中心,解决了生产实习教改和实习中心建设资金不足、运转成本高的难题,新建了贴片生产线,不断改善实习条件,给学生提供更多实习、勤工俭学和课外实践机会。我们积极探索校企合作产学研发展新道路,调研开展工程教育行业认证的可行性,不断提高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培养与国际接轨的高素质创新型工程技术人才。
  1.3 跨学科创新开放平台
  中心充分利用硬件、场地、师资和学生资源全校共享优势,依托电子设计创新基地和广州市青少年机器人科技实践基地,组建课外科技活动指导团队,创建科研竞赛创新班和暑期社会实践班,构建若干光机电算等跨学科项目组,开展学生科研活动[4,5],取得显著成效。
  (1)开设了成系列、成周期的科研竞赛创新实践班,每年自主在全校范围内招生5个班,团队多学科组合,专业优势互补,以讲座、科研训练项目、各类竞赛等多种形式积极引导学生参与课外科技创新活动。
  (2)组织及指导学生参加多种类型、多种级别的信息类竞赛,着重培养学生团队的合作精神和科研、动手、交流沟通能力,提高了学生的跨学科应用水平、自主学习能力与就业能力。
  (3)提供8间共计千余平方米的全天候开放实验室。学生以申请科研训练项目、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方式使用,每年实验人时数近18万。近年来,教师指导学生创新项目70多项。
  此外,针对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与专业技能结合度不高,层次较低的现状,中心专门成立了暑期跨学科创新实践班。以智能车原型为工程实践题材,暑期从8个专业选拔一批大一学生,组成若干跨学科项目组,以电子爱好者或IT发烧友为起点进行工程师的初步培养。引进或自编适合工程教育的指导教材,进行各种创意智能车的软硬件设计与开发。学生在社会实践中积累市场、成本、设计、沟通、采购、实现及答辩等阅历。中心为学生开具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证明,推进大学生课外创新工程训练和暑期社会实践改革。优秀学生在暑假结束后可以继续进行创新项目,撰写论文和申请专利。中心建立了AB班进退机制,学生规模稳定在80人左右,解决了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的问题,提高了学生跨学科实践能力。   2 建设成效
  根据应用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要求,从2009年起,我们以省示范中心为平台,整合全校电工电子公共资源,建设了涵盖实验—实习—课外实践环节的校级电工电子实践教学平台体系,组建了校级课程建设与教学指导团队,实现了全校电类平台课程建设和管理模式的一次大升级,实现了资源的跨学院共享和效益最大化。相关建设成果已纳入校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
  案,在全校22个专业中应用推广。创意智能车、机器人和飞行器等跨学科创新工程项目的培训推广和教学渗透,调动了学生参加课外科研及竞赛的兴趣,提高了学生的工程系统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经过几年的实践应用,建设成效开始显现,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水平明显提高。近年来,中心承担教研科研项目144项,其中省级以上35项,专利授权33项,自编教材13本,出版5本;学生竞赛获奖261项,其中省级以上86项。中心已逐渐成为全校跨学科创新人才的荟萃之地。
  3 结束语
  共建共享是省级示范中心建设的关键,根据现代工程教育先进理念,本文重点探索了校级电工电子公共实践教学平台建设,探讨了跨学科实践平台建设的新模式。经过不断完善,中心建设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实现了资源的跨学院共享和建设效益的最大化。在经费有限的情况下,如何统调使用,兼顾实验、实习和课外创新,培养社会需要的工程人才,是一个不断探索完善的过程,我们将在以后的建设过程中不断改革创新。
  参考文献
  [1] 印勇,曾孝平.电工电子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建设与实践[J].高等理科教育,2010,1(89):73-76.
  [2] 王革思,王松武.电工电子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实践[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0,4(27):104-107.
  [3] 曲伟,邱成军.电工电子实验教学中心实践教学体系建设与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0,7(29):216-218.
  [4] 陈白,徐红.电工电子实验中心创新型人才培养方案设计[J].教学研究,2009,3(32):65-67.
  [5] 安健,张鹏.面向复合创新人才培养 推进电类基础课程实验教学改革[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1(11):6-8.
  [6] 王孙禺.国家创新之路与高等工程教育改革新进程[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3(1):14-22.
  [7] 叶民.美国工程教育演进史初探[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3(2):109-114.
  [8] 李志辉,张国栋,李婷.卓越工程师培养与实习基地建设的研究[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3(3):169-170.
  [9] 曹海平,管图华.基于CDIO理念的电工电子实训教学改革与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3(1):140-142.
其他文献
兰州铁路车辆段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为动力,以实现安全发展、集约发展、和谐发展为目标,通过培育先进理念、培育优秀团队、培育安全文化,着力打造一流客车检修基地,获得
在并行和分布式计算环境中,随着系统规模的增长,系统出错的概率大大增加。为提高集群系统的可靠性和可用性,采用对称式Active/Active高可用模型的原理和组通信工具,实现了一
南昌铁路局南昌客运段党委以开展"服务旅客创先争优"活动为载体,大力弘扬井冈山精神,着力打造"坚定信念、敢打硬仗、甘于奉献、勇于胜利"的干部职工队伍,深化创先争优活动,提升生
通过对工程材料课程实验教学内容的优化设计,可建立一个由单一基础实验、综合性实验以及研究性实验组成的多层次实验体系。该实验内容体系在保持基础实验内容完整性的同时,对
在混合学习理论指导下,在公选课韩国语大班化教学过程中结合课堂教学与网络教学开展教学实践,对教学实践的实施作出了具体介绍,对其成果进行了总结。
塘沽站工会组织围绕中心,广泛开展群众保安全活动,实现了工会组织融入安全控制的目标,使工会组织保安全的理念和手段得以创新。
为进一步落实《推进杭州教育信息化发展智慧教育行动计划(2015-2017年)》,更好地推进杭州智慧教育的发展,促进教育信息化工作,杭州市智慧教育“融·创”学习共同体第九次活动
在高校采购项目管理中,通过Microsoft Office开发办公自动化软件,建立Excel,Word等办公平台,软件开发用时较少、个性化程度较高,大大提高了管理者的工作效率和管理规范化的程
初中语文教学大纲中,提出了“努力开拓学生的视野,注重培养创新精神,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发展健康个性”的要求,这给培养学生读写素养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多媒体手段在教学中的广泛应用,为教师开展形式多样的读写训练和能力培养提供了强大的支持,为教师走出传统教学的窠臼、达成大纲目标提供了极大的帮助。  一、多媒体增强了阅读和欣赏趣味  多媒体以其强大的资源储备,让学生的阅读更富个性化和趣味性。初中语文教学
在分析故障诊断方法基础上,提出了多信号模型故障诊断方法。详细研究了多信号模型的建模方法与建模步骤,分析了海军装备故障诊断流程和诊断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