叔本华虚无主义解读

来源 :群文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xcl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这个时代再没有荣誉的桂冠可以送人了,它的赞美是猥滥的,它的责备也没有什么意思。”
  叔本华说,“人生没有任何价值,只是由‘需求’和‘迷幻’所支使活动。这种活動一旦停止,生存绝对荒芜和空虚便表现出来。”在这梦幻般的现实中,我们,阿童尼一般 “没有死,也没有睡,他不过是从生之迷梦中苏醒”,活人迷于恶梦,像尸身一样在腐蚀着。我们没有所悲正如我们没有所喜,这一切,归结至此,而或它还将延伸,也不过是一场虚无。
  那么叔本华如何被合理的推崇为悲观主义的代表人物之一呢?
  一、关于意志的论述
  在继“世界是我的表象”之后叔本华指出了“世界的本质是意志”,而意志实际上就是意欲,是一种生存意志、生命意志,在第四篇中叔本华做出了其间必要的转换:“意志既然是自在之物,是这世界内在的涵蕴和本质的东西;而生命,这可见的世界,现象,又都只是反映意志的镜子;那么现象就会不可分离地伴随着意志,如影不离形;并且哪儿有意志,哪儿就会有生命,有世界。所以就生命意志来说,它确是拿稳了生命的;”作为处于主客体形式之外的意志,它不服从于必然的根据律,而正是这同一个意志,它又在不停地分裂,“没有一切目的,一切止境的,它是一个无尽的追求。”意志便是欲求,欲求就是痛苦。“一切追求挣扎都是由于缺陷,由于对自己状况的不满而产生的,一天得不到满足,就要痛苦一天,况且没有一次满足是持久的,每一次满足反而只是又一新的追求的起点……追求挣扎没有最后的目标,所以痛苦也是无法衡量的,没有终止的。”如果相反,人因为他易于获得的满足随即消除了他的可欲之物而缺少了欲求的对象,那么,可怕的空虚和无聊就会袭击他。我们在叔本华的著作里,丝毫看不到半点人生的意义和价值,只能感到人生的痛苦,无休止的烦恼,生存空虚,以及没有任何希望的未来。
  这是因为一切欲求皆出于需要,所以也就是处于缺乏,所以也就是处于痛苦。
  正如叔本华所讲,“归根结底,这都是由于意志必须以自身饱自己的馋吻而产生的,因为除意志之外,再没有什么存在的东西了”,而它呢,却是一个饥饿的意志。人世的追逐、焦虑和苦难都是从这里来的这意志便决定了苦痛的人生。
  二、人生哲学
  现在我们都已认识到自己的现象的本质就是自己的意志,我们的现象既是由于我们的行为,又是由于这行为的不变底本,意志虽不是行为的原因,然而意志却决定着行为,于是,我们也不得不同叔本华一样认为:人生本质上是痛苦的。这是因为,生存意志本身就意味着欲求和渴望,“但是一切欲求的基地却是需要,缺陷,也就是痛苦”。要追求一种欲望并得到满足,就会遭遇种种烦恼和痛苦。一种愿望与欲求得到实现与满足,又会产生新的欲望和追求。人的欲望是无穷尽的,永远无法完全满足,如此,痛苦也就无法消除。假如人的全部欲望都得到满足,又会产生难以忍受的空虚与无聊,这也是一种痛苦。因此,“人生是在痛苦和无聊之间像钟摆一样的来回摆动着;事实上痛苦和无聊两者也就是人生的两种最后成分”。
  痛苦与无聊纠缠着我们,如同我们纠缠着欢乐与满足,这样,幸福就变得极其短暂,甚至这种幸福以渐渐的变成一种满足感,于是我们只好用一种贪婪压抑另一种贪婪,用一个悔悟延续下一个悔悟,我们马不停蹄的从一个低谷跌倒另一个低谷,我们极尽所能的享受着每次获得继而失去的喜与悲。甚至幸福只能在过去找到自己的立足之地“幸福就是以往事物的往来”。此外,生命每时每刻都必须为抵御死亡而斗争,但死亡总要来临,不可避免。人从踏上生命的旅程也就等于踏上了死亡的旅程,我们在其间经历平凡与不平凡,经历随意的想象或是紧密的思考,我们视死亡为闺中密友而或心头大恨,死亡总是不紧不慢安详的对待每一个人,尽管你像圣者一样的与人为善,又或是你无恶不作。基于上述理由,叔本华认为,人生必然是苦难,人生在世即是一场悲剧。
  三、虚无主义及痛苦的消除
  细看叔本华的虚无主义,有这样一个大的前提,那就是世界的本质是意志,和人的意志是同一个意志,这样,人生的苦难和幸福,不过是意志自身的吞噬和成长了,也就是说意志本身在遵循一种补偿原则,当它在一面掠夺什么,另一面也必将失去着什么,万物依照等价交换的真理进行着循环,犹如一条完整的食物链,上层不断吞噬下层,而最高级又必将被生物界的最低级者分解消化,正是这斗争着的大自然,又因此而透漏着秩序与和谐。
  雪莱在《爱的哲学》曾说到:世上哪有什么孤零零?万物由于自然律/都必融汇与一种精神/何以你我却独异?
  当你透过摩耶的面纱,忽然醒悟,原来整个的世界就是我,于是你心甘情愿的为这个世界承受苦难,于是你面对痛苦如同迎接愉悦,无论你做了什么还是没做什么,这一切都是你自己一个人玩耍的游戏,这也是在对意志的否定中个人如何意识到全世界的痛苦的原由,当我们设想站在整个宇宙之外,(虽然叔本华不给予同意,也不存在这样的物体,)来俯瞰这整个世界,你看到人类的渺小与伟大,人类的卑鄙和高尚,你无动于衷,这并非尘世的生活已激不起你的兴趣,而是这一切的一切,怎么说呢,我是欢喜还是悲伤,又有什么关系呢?
  我们可以说,虚无主义是一种悲观主义,无须多做解释,我们就要发现,乐观主义同样可以构成虚无主义,因此用虚无主义来给叔本华加上一层悲观主义是没有任何效力的,我们来细看《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其中绝没有渗透出悲观的意味来,最多只是“人生是悲剧的”“人生是痛苦的”,然而接下来我们就要说明,悲剧、痛苦同样无法构成悲观,在叔本华的字里行间所流露的是一股彻底的虚无主义思想,这和其整个意志“一就是全,全就是一”是紧密相关的,意志的自由本质,意志的逐级客体化,意志本身不断的自我分裂,自我吞噬,导致了痛苦的人生,然而如果我们认为自己了解了一点点的叔本华,那么有关痛苦的消除我们将在两个方面很容易的做出解释。
  首先我们拿一个比喻作出说明,当然这也来自叔本华自身,“艺术的观审”将主体消融在现象之中,渗透到自然的直观之中,他说:“人们自失于对象之中了,也即是说人们忘了他的个体,忘记了他的意志,他已仅仅只是作为纯粹的主体,作为客体的镜子而存在;好像仅仅只有对象的存在而没有知觉这对象的人了,所以人们也不能再把直观者其人和直观本身分开了,而是两者已经合一了,这同时即是整个意识完全为一个单一的直观景象所充满,所占据。”这又集中体现在叔本华对优美和壮美的呈现上,尤其是对壮美的表达。“他觉得自己一面是个体,是偶然的意志现象,而由此同时,他又是永远宁静的认识的主体,作为这主体,他是客体的条件,也正是这整个世界的肩负人,它自身宁静的把握着理念,自由而不知有任何欲求和任何需要”。
  然而艺术上的“自失”却是短暂的,甚至天才也不能一直处于这种观照之中,在第四章中,叔本华给我们指明又一条路——禁欲,即对于生命意志的否定。斯多葛派给了我们新的提示“不让贪欲,不让恐惧和琐细的企望来激动你,烦恼你——永远一无所有的人”,比“身体的无痛苦和内心的宁静”更进一步,叔本华认同这肉体的磨难,我们无需在东方的宗教中引用更多的材料,我们确定,这所谓痛苦的人生是可以被消除的。“随着自愿的否定,意志的放弃,则所有那现象,在客体性一切级别上无目标无休止的,这世界由之而存在的并存在于其中的那种不停地熙熙攘攘和蝇营狗苟都取消了;一级又一级的形式的多样性都取消了,随意志的取消,意志的整个现象也取消了;末了,这些现象的普遍形式时间和空间,最后的基本形式主体和客体也都取消了。没有意志,没有表象,没有世界。”
  四、结语
  黑暗如同白昼一样清晰,人生像梦幻一样虚假,在这里并没有一条清晰的分界线,谁有十足的把握要否定梦中的自己,而现实中的人又有多少在尘世游荡。于是我们还要什么结论么,这一切也显得微不足道,同叔本华只在展示整个世界一样,在这个意志的世界里,我们的说明也显得无力,愿所有的一切,尽管这已是必然,在这个虚无的人生中静寂。
  
  参考文献:
  [1]胡元志.叔本华悲观主义人生哲学的现实意义与局限性.广西师范大,2009(5).
  [2]马元德译.罗索.西方哲学史(下卷).北京:商务印书馆,1976.
  
  (作者简介:张习文(1987-),男,山东济南人,山东师范大学政治法律学院09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现代西方哲学。)
其他文献
一、谷崎在《细雪》之前的创作及其向传统的转向    谷崎润一郎的作品,常被人视为一种缺乏思想性和严肃性,而狂热追寻畸恋情怀的文字。但他丰富高超的创作手法和不可抑制的创作激情,又使其作品常常具有非同凡响的艺术魅力。迁居关西之后,谷崎开始在作品中融入传统的审美情调,创作出了一些堪称神品的小说,例如《春琴抄》、《细雪》、《梦中的浮桥》和《少将滋干的母亲》等。虽然谷崎对传统的关注并不始于《细雪》,也并未终
期刊
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偶像。偶像是我们心中圣洁的灯;偶像是我们朝梦想奋斗的启明星;偶像是我们航行的灯塔。我们不应只崇拜他们的成就,更应学习他们的精神,学习他们奋斗的路线。旅途的过程比终点更美丽。然一路走来,有的人始终朝着自己的偶像努力,而有的人却把自己儿时的偶像抛到九霄云外。一些学生更是忘记了自己的天职,攀比做作之风在校园之中横行。  同大多数人一样,我也有自己的偶像。虽然在我的生活中充斥着很多我很
期刊
能力建设是人民警察队伍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人民警察的实战能力是其克敌制胜,履行职责,完成使命的基本条件。而对于身处狱内复杂环境,兼具教育改造重任的监狱人民警察来说,不断提高自身实战能力,是其满足实际工作需要的根本要求。因此,如何有效提升监狱人民警察的实战能力,是一个值得我们认真思考和全力解决的问题。    一、实战能力的概念界定    能力是顺利完成某一活动所必需的主观条件,是直接影响活动效
期刊
1930年9月,著名爱国实业家卢作孚在重庆北碚建立起中国西部第一个民间科研机构——中国西部科学院,下设理化、地质、农林、生物四个研究所,又相继建立起博物馆、图书馆、兼善学校三个科学机构。在研究和开发四川乃至整个西部的自然资源方面做出了重大贡献,不仅如此,科学普及机构在传播科学知识、启迪民智等方面也是功不可没。本文试浅析四个科学普及机构建立的由来。科学普及机构的建立,与卢作孚的个人成长经历以及强烈的
期刊
彭加勒对科学逻辑极为关注,他在《科学与假设》一书引言中就曾提到:“科学的逻辑是确实可靠的,如果科学家有时犯错误,那只是由于他们弄错了科学规则。”    一、彭加勒科学逻辑思想的科学观基础    彭加勒对科学本质与价值、对科学来源与对象以及对科学基础事实选择的探讨共同构成其科学观。  彭加勒认为,“科学首先是一种分类,是把表面孤立的事实汇集到一起的方式……换言之,科学是一种关系的体系。”关于科学的价
期刊
自资本主义产生后,社会生产力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而与此相对应的生态环境在不断恶化,生态危机日益严重,环境问题成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人类究竟往何处去?本文认为,从20世纪70年代兴起至今,生态社会主义作为一种可资借鉴的社会模式正从幼稚走向成熟。资本主义国家的“绿色红化”和社会主义国家的“红色绿化”正体现了这样一种必然的趋势。    一、“绿色红化”: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生态社会主义趋向    
期刊
法国的半总统制与美国典型的总统制有很大的不同,它把总统置于立法、行政、司法三权之上,使总统成为最重要的权力机关。而1993年俄罗斯通过新宪法确立了总统制,它创造的是一个超级总统制,总统独揽大权,这与法国的半总统制有某种程度的相似,但又各自有其特点,它们以各自特有的方式顺利地运转着是有其路径可依的。  俄罗斯的总统制同时吸纳了法国总统制和美国总统制中有利于加强总统权力、减少对总统权力制约的成分和机制
期刊
人生的意义一直是人类自存在以来不断探索的问题。反观人类发展的历史,总结而来,人生的意义、人生的根本归宿在于实现自我。对个体的人来说,自我包含着两个层面:一为现实的自我,一为超越的自我。两者相互区别却又紧密地统一于个体之中,不可割裂对待。庄子的人生哲学相较于老子的人生哲学来说,更偏重于对个体自我的关注,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对现实的自我与超越的自我逐层地予以关照,最终又使两者统一于自然,归一于道之本体。
期刊
我们现在所说的“社会学”,即“sociology”,是援引日本学界的译法从日文中转译过来的说法,而我国学者也曾进行过“sociology”这一概念本土化翻译的有益尝试,其中影响最广的当属严复先生的译法——“群学”,虽然这种译法在中国社会学史上并未得到长时间的使用,但是却有着里程碑式的意义,其价值是不可忽视的。在这里我将试图探索一下严复先生为什么要将“sociology”译为“群学”?  总体而言,
期刊
《侍坐》篇幅较长,自然包含的内容也十分丰富,通过对它思想内容的探析,可以得出许多现代启示。  第一、《侍坐》中的孔子形象。《论语》的中心人物是孔子,《侍坐》中贯穿始终的人物也是孔子。正如胡念贻所说,“《论语》的文学价值,首先在于它写出了孔子这个伟大的哲学家和教育家的形象。这部书所写的人物,都以孔子为中心。在我国文学史上,以表现一个人物为中心的著作,这是第一次出现。《论语》里面所写的孔子形象,相当鲜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