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夏天也有蜡梅?

来源 :大学生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qwc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傲雪凌霜的蜡梅

夏蜡梅

对蜡梅的两大误解


  寒冬腊月,开得最好的花大概就是蜡梅了。南京中山植物园从实验楼到宿舍的道路两旁种了许多蜡梅,每到12月小黄花陆续开放,一路都充盈着花香,让人每次走过都不自觉忘却寒冷,心情愉悦。我曾经为了留住这样的香气,采了一些蜡梅放在烘箱里烘干,想要保存起来,没想到高温破坏了芳香物质,烘干之后什么也没留下。

其他文献
因为社会学专业的关系,除了各种社会学方法的专业书籍,我最近开始认真读论语。也因为一件小事,孔子的一段话引起我深思。  孔子说:笃信好学,守死善道,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论语泰伯》)  翻译成白话文大意是:“要笃定地信仰,要不倦地求索,持守善的道义而不絲毫动摇。邦地危困就不要进入,邦地混乱就不要居住。天下有正道,就活跃世上;世
一个人走在回家的路上,美国东部的小镇已步入深秋,小雨依旧淅淅沥沥地下着。我的思绪也飞回到刚入学的第一天,不禁感叹自己这三个月来的变化和成长,从开始的一无所知到现在可以较为熟练地说出各个肌肉、骨骼、血管和神经的名称和功能。其间我还尝试了写病历,在病人身上做一些基本的健康体检。想到这些,深夜的疲惫总是会被自己身处医学院的美好事实所淡化,因为,我终于迈进了医学的殿堂。曾经我也只是一位普普通通的国际生,高
在课题组研究生的眼中,我是个缺乏安全感的人——总是催学生做实验、写论文,不让学生外出实习、复习托福雅思。有时我还会在晚上临时召集研究生开“集体反思会”。我经常对学生说,理解站在你们面前这个“高级动物”的“焦虑”,将有助于你们和老师步调一致,顺利完成学业!  “焦虑”研究生三心二意  我最怕遇到这样的研究生:刚进校时习惯于像本科生那样上课、参加社团活动;开展科研之后经常请假,晚上和周末不来实验室;不
我在华中科技大学念了本科,在中国传媒大学就读硕士。和大多数在北京念书的应届生一样,毕业之后,梦想着能在北京闯出一片天地。初入求职战,你也这样焦虑吗?  起初,我对于在何处可以精准找到应届生的招聘信息一無所知,慢慢摸索着进入一些求职网站,又打电话给身边已经“身兼要职”的好友,拜托他们帮忙关注内部招聘信息,想着不能放过一点内推的机会。  那段时间,明明我已经投了一天的简历,到了深夜12点,依旧会焦虑得
从寒假开始,我一直在费心费力地搜集史料,为编写百年来的北大社团史准备素材。搜集1920年代北大社团活动的史料是个繁琐的工作,有段时间我一直“泡”在图书馆里。一天,我无意间看到了1980年代出版的一本旧书——《共进社和〈共进〉杂志》,一下子如获至宝,我盯着其中引用自《共进》杂志的一篇文章——《打倒军阀的意义》看了很久,心中久久不能平静。  文章对帝国主义和军阀统治的关系进行了精彩论述,指出:“国际帝
铭德路上,有我们做过最美好的约定——“春回天大看海棠”。  2019年天津大学海棠季校园开放日3月31日当天,4万名游人到访天大,观赏校内近千株海棠绚烂绽放。  今年的海棠季以“追梦新时代”为主题,精心策划了情怀之旅、人文之旅、创新之旅、探索之旅四大游览路线,  三十多项主题活动,近百项社团互动展示活动。  而我,已经集齐四张海棠季明信片,三年前学长学姐曾说过:  “集齐四张天大海棠季的明信片,就
今天,從父母口中得知,武汉下了2021年的第一场雪,漫天飞舞的雪花犹如旋转跳跃的精灵,在这个繁华的城市上空,舞姿翩翩,一如从前。时间像淘气的孩子,转眼间便没了身影,从去年1月疫情肆虐的日子到现在,原来已经过去了整整一年。“暂停”又“重启”  2020年1月23日,武汉关闭离汉通道。  “晓阳,你那里怎么样,附近小区有没有确诊病例呀!你千万小心呀!”  “学姐,我看到新闻报道了,你有没有口罩,要不要
2019年,我20周岁整,从一名大二生蹦到了大三。  作为一名法科学生,我不再如大一刚学习法律时懵懂,慢慢开始理解“法律”是什么,慢慢开始思考“法律”的意义,慢慢开始明白“法律”的价值。“平之入水,从水”是《说文解字》中对“法”的阐释,表明法律、法度公平如水的表面,而在慢慢深究法律内涵的同時,我感到自我内心中也达到了一种“平之如水”的状态,遇到事情会冷静分析、思考解决方法。在看到成绩有所退步时,我
“全球最高规格的 HR 面试”!  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硕士陈昱颖,  2017年在联合国纽约总部新闻部实习,  这场联合国新任秘书长选举是那么难忘,  她亲身参与了微博直播。  中国政法大学国际法学院海洋法方向硕士宋可,  2016年在联合国纽约总部实习,  彼时正是联合国新任秘书长选举的白热阶段,  他旁听了联合国秘书长选举最后一轮口头辩论。  如今,越来越多的高校学子成为了联合国等
美丽的校园、身边的风物,  瑞雪飘洒、银装素裹之下,  这是哪里?它背后又有什么更美丽的故事?  清华大学校礼堂前大草坪南端的古典计时器——日晷,原为圆明园遗物,1920届学生毕业时献给母校。在这座日晷的下部底座上,镌刻着1920届学生的铭言:“行胜于言。”有中文及拉丁文两种语言。  1920届是清华大学优秀的毕业年级之一,知名毕业生有经济学家陈岱孙、化学家曾昭抡、陈可忠、萨本铁、赵学海,植物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