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为矛”的理科生

来源 :大学生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luePrinc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寒假开始,我一直在费心费力地搜集史料,为编写百年来的北大社团史准备素材。搜集1920年代北大社团活动的史料是个繁琐的工作,有段时间我一直“泡”在图书馆里。一天,我无意间看到了1980年代出版的一本旧书——《共进社和〈共进〉杂志》,一下子如获至宝,我盯着其中引用自《共进》杂志的一篇文章——《打倒军阀的意义》看了很久,心中久久不能平静。

  文章对帝国主义和军阀统治的关系进行了精彩论述,指出:“国际帝国主义者唯一的目的是:帮助你们一个比较反动的势力,供给你们军械和金钱,使你们国内混乱,工商业不得发达,经济上控制你们的咽喉,直至变为他们真正的殖民地为止。”文章认为,打倒军阀和国际帝国主义的“伟大革命事业”,必须要“工人、农人、商人、教育界、实业界亲自武装起来,与军阀拼命,才可以有获取成功的希望!”整篇文章直抒胸臆,论证充分。
  这篇文章字里行间都流露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情怀和担当,一下子让我对《共进》杂志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到底是什么样的人在主编这本杂志?我不禁自问,如果我生活在那个年代,也能够写出这样的文章吗?有勇气和魄力主办这样的杂志吗?
  起初,我以为能够有这么好的文笔,这个杂志的创办者一定是北大的文科才子,结果发现創办者刘天章居然是一名地地道道的理科生,读的是化学系。我更加好奇了,到底是什么样的信念,让这样一位理科生毅然决然地选择以文为矛投入到时代的战斗中去呢?
  要想弄清楚这个问题,首先需要了解刘天章在成长过程中经历过什么,把历史人物放到具体的历史情境中,才能真正走进他的内心。于是我连着好几天“泡”在图书馆,查找与刘天章相关的历史资料,随着了解越来越深入,我开始由衷地敬佩他。
  1893年12月,刘天章出生于陕西省一个普通农民家庭,当时人们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他也尝遍了生活的疾苦。在进步老师的指导下,他大量阅读进步书籍,在青春的心灵里播下了谋求民族独立、民主富强的种子。
  刘天章怀抱着寻求救国之道的热切心愿,努力读书,1918年,终于考上了心心念念的北京大学预科部。入校以后,他不单认真读书学习,而且非常关心国家的前途和命运。1919年5月4日当天,刘天章作为北京大学学生会的负责人之一走上街头,同学们高呼“废除二十一条”“外争国权,内惩国贼”等口号,火烧赵家楼
  刘天章还和同学们一起发动“救国十人团”,不知疲倦地进行爱国演讲宣传。穿越历史的漫漫长河,我似乎看到刘天章怀着满腔革命热情的身影,活跃在北京城的大街小巷。刘天章曾作为北京学联代表参加了北京各界的联合请愿活动,在新华门外,他发表了慷慨激昂的演说,痛斥帝国主义和军阀政府的勾结。在此期间,刘天章还负责主编北大学生会会刊,他每天忙得顾不上吃饭,得了胃病,但是依然没有停止革命的步伐。
  1920年春,刘天章参加了李大钊组织的北京大学马克思学说研究会,1921年7月,经李大钊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
  1921年10月,刘天章和杨钟健、李子洲等人商议,决定创办《共进》,刊发革命文章。刘天章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当时全国和陕西的革命情况,发表了多篇文章,如《对于未来宪法之要求》《科学的根据》《要改造陕西应先改造陕人处世的态度》等。这些文章针砭时弊,提出了改造旧社会和旧教育的各项主张。
  后来,越来越多的进步青年学生团结在《共进》周围,共进社成立,并确立了“提倡文化、改造社会”的宗旨,刘天章被选为共进社的常任主席兼编辑部主任。《共进》杂志一共刊出了105期,在学生群体和进步人士中间广为流传。
  刘天章在编辑《共进》的同时,还翻印了《共产主义ABC》《社会科学概论》《社会进化史》等革命书籍。
  1927年,刘天章受党派遣,赴陕西任中共陕甘区委候补委员,负责宣传工作,并兼任陕西《国民日报》社长。后来,刘天章又被派往山西恢复和发展党的组织。1931年10月,刘天章被捕,不久在太原英勇就义。
其他文献
草编文创中心的草编产品嘉定博物馆内开设的草编体验课程正在编草编的手艺人  我是一名意大利语专业的学生,在大一暑假时我参加了非遗传播与传习的实践活动,主要负责徐行草编项目。  上海市嘉定区徐行古镇是江南著名的草编之乡,徐行草编是徐行的传统手工艺品。早在唐代,徐行草编就已饮誉中外。2008年,徐行草编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尽管徐行草编历史悠久,但如今对其了解的人并不多。在徐行老镇的实
翻开那本已经泛黄的《纳兰词集》,我仿佛看到了纳兰性德的一生。那个我已经在心中不知道反复默念了多少遍的名字,他立于尘世间的喧嚣之上,跨越了300多年的历史与星河来到了我的身边。“北宋以来,一人而已”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赞他是“北宋以来,一人而已”,纳兰性德出生于1750年,是康熙年间武英殿大学士纳兰明珠之子,母姓叶赫那拉。或许很多人都会羡慕这样一个出生就自带光环的人,因为在当时,他的身世足以让
"在测绘与遥感学科中,对各类指标的空间特征的研究和分析始终是一大热点。近年来,已有不少研究利用时空聚类分析(分析地理现象发展变化的趋势、规律)、空间相关性分析(分析数据在空间上的分布特征)等技术将传染病的传播与地理、气象等因素结合进行研究。"
1987年出生在河北平泉县的我,大学就读于北京工业大学,学习计算机专业并获得了澳大利亚詹姆士库克大学信息技术学士学位,毕业后在银行上班。这样的生活对于一个女孩子来说应该是很不错的了,但干事创业的梦想我始终放不下, 2010年辞职回到了家乡。种一坡、收一箩、煮一锅?不如种菇吧  那天,承德市滦平县凌晨5点钟的气温是零下15度,我裹着厚厚的大衣往四季出菇棚去。“这么冷,新建的出菇棚控温到底怎么样?这茬
华为“天才少年”项目计划用顶级挑战和顶级薪酬(最高年薪达201万)从全世界招收顶尖人才,今年计划招进200~300名。今年入选的张霁和姚婷两名博士,均来自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光电国家研究中心(以下简称国光)。其中,张霁拿到最高一档年薪182~201万元,姚婷获得140.5~156.5万元的年薪。这并不是国光学子的首次入选,去年国光的博士左鹏飞就曾入选该项目,拿到最高一档年薪。实际上,华为至今仅发出的四
据教育部《2018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概况》显示,我国现有普通本科院校1245所。其中超过四分之三的学校开设了英语专业,是开设量最大的专业之一。随之而来的问题是技能单一、就业压力大、专业不对口、社会适应性不强等等。基于此,过去一两年里,国内学界关于英语专业的讨论可谓热火朝天,甚至有期刊组织专家学者专门讨论英语专业的“良心”、杂专、优劣、贡献、去留,等等,不一而足,其中争论最激烈的就是英语专业到底“专
因为社会学专业的关系,除了各种社会学方法的专业书籍,我最近开始认真读论语。也因为一件小事,孔子的一段话引起我深思。  孔子说:笃信好学,守死善道,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论语泰伯》)  翻译成白话文大意是:“要笃定地信仰,要不倦地求索,持守善的道义而不絲毫动摇。邦地危困就不要进入,邦地混乱就不要居住。天下有正道,就活跃世上;世
一个人走在回家的路上,美国东部的小镇已步入深秋,小雨依旧淅淅沥沥地下着。我的思绪也飞回到刚入学的第一天,不禁感叹自己这三个月来的变化和成长,从开始的一无所知到现在可以较为熟练地说出各个肌肉、骨骼、血管和神经的名称和功能。其间我还尝试了写病历,在病人身上做一些基本的健康体检。想到这些,深夜的疲惫总是会被自己身处医学院的美好事实所淡化,因为,我终于迈进了医学的殿堂。曾经我也只是一位普普通通的国际生,高
在课题组研究生的眼中,我是个缺乏安全感的人——总是催学生做实验、写论文,不让学生外出实习、复习托福雅思。有时我还会在晚上临时召集研究生开“集体反思会”。我经常对学生说,理解站在你们面前这个“高级动物”的“焦虑”,将有助于你们和老师步调一致,顺利完成学业!  “焦虑”研究生三心二意  我最怕遇到这样的研究生:刚进校时习惯于像本科生那样上课、参加社团活动;开展科研之后经常请假,晚上和周末不来实验室;不
我在华中科技大学念了本科,在中国传媒大学就读硕士。和大多数在北京念书的应届生一样,毕业之后,梦想着能在北京闯出一片天地。初入求职战,你也这样焦虑吗?  起初,我对于在何处可以精准找到应届生的招聘信息一無所知,慢慢摸索着进入一些求职网站,又打电话给身边已经“身兼要职”的好友,拜托他们帮忙关注内部招聘信息,想着不能放过一点内推的机会。  那段时间,明明我已经投了一天的简历,到了深夜12点,依旧会焦虑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