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 前言
为了适应新的形势,进一步深化高职高专类院校金工实习的训练内容的改革,加强学生的实习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全面推进素质、技能教育,有必要也必须在金工实习中加入数控操作的内容,让每一位学生有一次数控操作的机会。在训练中,培养学生热爱劳动、诚实守信、讲求质量和效益、积极与人合作的情感。
二、 开展数控操作训练存在的困难
近几年,我校实训中心出于教学的需要,逐年增加了投入,特别是在数控设备中,加大了数控车床的购买力度。但与学生实习需求相比,还远远不能满足需要。负责指导数控实习的教师人数不多,教师的地位和收入不高,环境较差,教师的队伍不稳定,也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数控实习教学。而每年需用于数控机床的维护费用,也很大。每次实习,如果每个学生用去一根铝棒,再加上加工中用坏的刀具,摊派到每个学生头上的实习费用将远远超支。数控机床本身技术先进,但对于一个不熟悉数控加工的学生来说,加工第一个零件,操作是相当烦琐的,可能会耗费很多时间。这些因素,都制约了在金工实习中全面加入数控加工的内容,也说明开展这一工作有不小的难度。
三、 金工实习中的数控加工安排
1. 加强理论指导
教师先给学生上理论课,通过多媒体教学方法,讲解具体的数控机床硬件结构和工作原理以及主要性能指标、数控编程的方法及步骤、数控机床的操作方法。让学生在没有进入车间之前,就比较熟悉将要实习的内容,以便在加工过程中少走弯路,节约加工时间。
2. 做好实习准备
在实习前,做好充分的准备,也是为了充分利用数控机床的资源。每一台机床配备两把已磨好的刀具,一把为外圆刀,一把为切断刀。再配备好一把游标卡尺,准备一根直径为25mm的铝棒,长度可以长些,可以多次使用。指导教师预先布置好题目,让学生编好程序,由老师检查一遍,时间允许的话最好能在仿真机上模拟一下。
3. 科学地组织实习
以一个班30个学生,4小时内每个学生操作一次为例,进行组织。安排5台数控机床,将30个学生分成5组,每组6人,平均每个学生占用40分钟时间。这样做,所需机床的数量不多,时间安排比较紧凑,也方便教师指导。
4. 统一安排装夹、对刀、刀补
集中在一起进行工件的装夹、刀具的装夹、对刀、刀补,有利于节省时间。先由指导教师示范一遍,再由学生一个个地进行。
5. 合理地布置题目
为了节省材料,节省操作时间,每组安排一组类似的题目,各个题目之间的尺寸呈递减,这样一组学生只用去一根棒料。
下面举一个车床加工的一组题目,其中包含了六个小题目。第一小题:毛坯为φ25的铝棒,长度以能加工多次为好。切断刀的刀宽为3mm,右端的加工余量不超过2mm。切断刀只割槽,深度为2mm。第二小题:在第一次加工的基础上进行加工。第三、四、五题类推。第六题,将零件割断。
在第一个学生加工结束后,第二个学生不需要再装夹工件和刀具,只需进行一次对刀操作。第二个学生不用重新输入程序,只在第一个学生基础上修改程序,这样就节省时间。第三个学生的加工不需多刀切削,也可节省时间。
6. 实际操作训练
实习时,先由指导教师给学生进行示范操作,然后,让各台机床同时进行操作。每台机床由第一个学生进行操作,第二个学生协助,其余学生不得动手,只能选择一个既安全又便于观察的地方观察。第一个学生先启动系统,进行手动运算运行,每个坐标轴空走刀二次,关闭功放。第二个学生帮助输入程序,同时由第一个学生进行装夹棒料、找正、夹紧、取下扳手,再装夹两把刀,使刀尖与工件中心等高,再进行刀补和对刀操作。待第二个学生完成输入程序,第一个学生接着操作,打开功放,运行程序,进行加工。加工完毕,关闭主轴,进行测量。下面由第二个学生进行操作,只修改程序,进行对刀,就可以接着进行。其余类推下去。
7. 全面地总结实习
实习结束后,每组的零件交给指导教师进行检查。让学生相互交流操作中的体会,相互熟悉各自的程序,相互比较各组加工出的零件。最后由指导教师对整个实习过程进行评价,指出存在的问题。
四、 结束语
本文是在数控实习教学实践中探索出来的一点体会,还需要不断地研究改进,以使数控实习为培养出高质量的技能合格人才而发挥作用。(江阴职业技术学院)
为了适应新的形势,进一步深化高职高专类院校金工实习的训练内容的改革,加强学生的实习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全面推进素质、技能教育,有必要也必须在金工实习中加入数控操作的内容,让每一位学生有一次数控操作的机会。在训练中,培养学生热爱劳动、诚实守信、讲求质量和效益、积极与人合作的情感。
二、 开展数控操作训练存在的困难
近几年,我校实训中心出于教学的需要,逐年增加了投入,特别是在数控设备中,加大了数控车床的购买力度。但与学生实习需求相比,还远远不能满足需要。负责指导数控实习的教师人数不多,教师的地位和收入不高,环境较差,教师的队伍不稳定,也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数控实习教学。而每年需用于数控机床的维护费用,也很大。每次实习,如果每个学生用去一根铝棒,再加上加工中用坏的刀具,摊派到每个学生头上的实习费用将远远超支。数控机床本身技术先进,但对于一个不熟悉数控加工的学生来说,加工第一个零件,操作是相当烦琐的,可能会耗费很多时间。这些因素,都制约了在金工实习中全面加入数控加工的内容,也说明开展这一工作有不小的难度。
三、 金工实习中的数控加工安排
1. 加强理论指导
教师先给学生上理论课,通过多媒体教学方法,讲解具体的数控机床硬件结构和工作原理以及主要性能指标、数控编程的方法及步骤、数控机床的操作方法。让学生在没有进入车间之前,就比较熟悉将要实习的内容,以便在加工过程中少走弯路,节约加工时间。
2. 做好实习准备
在实习前,做好充分的准备,也是为了充分利用数控机床的资源。每一台机床配备两把已磨好的刀具,一把为外圆刀,一把为切断刀。再配备好一把游标卡尺,准备一根直径为25mm的铝棒,长度可以长些,可以多次使用。指导教师预先布置好题目,让学生编好程序,由老师检查一遍,时间允许的话最好能在仿真机上模拟一下。
3. 科学地组织实习
以一个班30个学生,4小时内每个学生操作一次为例,进行组织。安排5台数控机床,将30个学生分成5组,每组6人,平均每个学生占用40分钟时间。这样做,所需机床的数量不多,时间安排比较紧凑,也方便教师指导。
4. 统一安排装夹、对刀、刀补
集中在一起进行工件的装夹、刀具的装夹、对刀、刀补,有利于节省时间。先由指导教师示范一遍,再由学生一个个地进行。
5. 合理地布置题目
为了节省材料,节省操作时间,每组安排一组类似的题目,各个题目之间的尺寸呈递减,这样一组学生只用去一根棒料。
下面举一个车床加工的一组题目,其中包含了六个小题目。第一小题:毛坯为φ25的铝棒,长度以能加工多次为好。切断刀的刀宽为3mm,右端的加工余量不超过2mm。切断刀只割槽,深度为2mm。第二小题:在第一次加工的基础上进行加工。第三、四、五题类推。第六题,将零件割断。
在第一个学生加工结束后,第二个学生不需要再装夹工件和刀具,只需进行一次对刀操作。第二个学生不用重新输入程序,只在第一个学生基础上修改程序,这样就节省时间。第三个学生的加工不需多刀切削,也可节省时间。
6. 实际操作训练
实习时,先由指导教师给学生进行示范操作,然后,让各台机床同时进行操作。每台机床由第一个学生进行操作,第二个学生协助,其余学生不得动手,只能选择一个既安全又便于观察的地方观察。第一个学生先启动系统,进行手动运算运行,每个坐标轴空走刀二次,关闭功放。第二个学生帮助输入程序,同时由第一个学生进行装夹棒料、找正、夹紧、取下扳手,再装夹两把刀,使刀尖与工件中心等高,再进行刀补和对刀操作。待第二个学生完成输入程序,第一个学生接着操作,打开功放,运行程序,进行加工。加工完毕,关闭主轴,进行测量。下面由第二个学生进行操作,只修改程序,进行对刀,就可以接着进行。其余类推下去。
7. 全面地总结实习
实习结束后,每组的零件交给指导教师进行检查。让学生相互交流操作中的体会,相互熟悉各自的程序,相互比较各组加工出的零件。最后由指导教师对整个实习过程进行评价,指出存在的问题。
四、 结束语
本文是在数控实习教学实践中探索出来的一点体会,还需要不断地研究改进,以使数控实习为培养出高质量的技能合格人才而发挥作用。(江阴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