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终端开启教育新时代

来源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sdfasdf32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人们的理解中,媒体不过是传播的工具。然而,作为一个有担当的专业媒体,领域内容的思想和资讯汇聚于此,加之与“产学研”有着天然的联系,为开展课题研究创造了必要的条件。
  为了更好地服务于国家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促进教育技术相关的学术研究和成果转化。本刊审时度势,充分挖掘“产学研”资源优势,将初具端倪的智能终端教育实践应用作为方向申报课题。经专家评审,《智能终端在教育教学及管理中的实践应用研究》作为中国教育技术协会教育技术研究“十二五”规划重点课题,入选国家社科基金“十二五规划课题”《信息技术促进区域教育均衡发展的实证研究》的子课题。
  智能终端将给教育带来怎样的影响?在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智能终端大行其道的时代,我们需要对其在教育中的多元应用进行深入研究。中国教育技术协会教育技术研究“十二五”规划重点课题《智能终端在教育教学及管理中的实践应用研究》总课题组于6月中旬在北京召开开题会。本次会议邀请中国教育技术协会和总课题组著名专家学者,知名中小学校长,教育信息化的主管部门、教育科研单位等相关机构负责人及企业代表参加,并进行专题互动交流。
  开题会由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杂志社社长王维京主持。杂志社主编、课题组组长祁靖一向大家介绍了课题相关情况。中国教育技术协会秘书长刘雍潜、北京师范大学李玉顺教授、北京大学教育技术学院尚俊杰教授等专家及部分学校校长作主题演讲报告。专家的演讲案例生动鲜活,内容精彩纷呈。
  实行“产学研”的组织创新和机制创新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的颁布与实施是未来10年的政策导向。在此背景下,总课题组对智能终端在教育领域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前瞻性判断:移动互联网市场的逐步推进,以及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智能终端的广泛应用,加速了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教育信息化的应用随着数字化资源建设而日趋深入。在智能终端技术的驱动下,未来10年,教育信息化将面临新的变革。
  具体到国内外的形势,本刊主编、课题组组长祁靖一分析指出,“目前,国际上常用的数字化课堂建设有两种模式:‘一对一’的美国模式——强调学生人手一台智能终端设备,随时随地开展数字化学习,全球数字化教育资源置于学生手指之下;课堂信息化的英国模式——加强师生交互,在教室中普遍配置和应用电子交互白板。国外对于智能终端在教育教学以及管理中的实践应用已经取得部分成果。”
  “较于国外‘移植 ’进来的实验项目,国内本土的智能终端在教育教学以及管理中的应用目前还属于探索阶段,北京、上海、江苏、深圳以及其他沿海发达省市正在聚焦电子书包、智慧课堂等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部分内陆城市也在密切关注先行者的实践做法。这些区域的应用实践亟待整合、实践的经验亟待上升到理论高度。这也给本课题的深入研究带来了广阔空间。”
  基于现实发展需要和研究背景,祁主编将课题的意义和研究价值进行了这样的定位:本课题的研究关注师生在智能终端设备环境下的创新学习,旨在探索适合国情、学情的“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个性化学习方式,探索科学的新型教学方式、学习方式以及学生学业评价体系等。本课题的研究还将致力于探讨新的技术环境下如何规避数字新鸿沟的出现,有利于促进区域教育的公平与均衡,进而提高教学质量,加强学校与行业、企业的联系合作,实现“产学研”的组织创新和机制创新。从实践层面构建适合不同学校、不同区域共建共享的数字教育资源体系,创新教育信息化产品体系,以规范教育产品设计的行业标准体系。
  科研的意义在于解决问题。祁主编对于当前国内开展智能终端应用存在的问题,直言不讳,“我们通过采访和深入基层了解到,很多学校已经开始相关的实验,但是在整个教育界乃至整个社会,对智能终端应用于中小学的教学存在着很多的争议,有不同的声音。”“在这种状况下,作为一家媒体,尤其是专业媒体,我们感觉到有责任关注和研究教学一线的应用实践。我们已经在《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杂志和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网开设了“课题在线”专栏,利用网络和杂志平台将研究的进展、研究中的问题等动态反馈给读者,最终发布宝贵的经验和研究成果,供教育管理部门、科研部门、企业及一线学校,进一步参考、研究和应用。”对于如何发挥媒体的平台优势,实行“产学研 ”的联动,实现体制和机制创新,祁主编指出了媒体的担当——纸媒的权威性和网络便捷性优势互补。
  “技术的作用已经超出了过去预想的水平阶段”
  作为国家社科基金“十二五”规划课题《信息技术促进区域教育均衡发展的实证研究》的负责人,中国教育技术协会秘书长刘雍潜研究员对课题的理解更为深入,分析也相当透彻。首先,他对当前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形势作了概括:“我们国家的教育信息化事业将会有一个非常快的发展和更高层面的提升,这就是形势。”接着,他分析指出,“随着进一步的发展,人们终于认识到了技术已经不是过去的那个概念了。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过去那种传统的教育教学方式在信息化社会中必定有一个更快的发展。技术的作用已经超出了过去我们所预想的水平阶段。过去,技术就是一种支撑、一种辅助。新的形势要求我们不能再按照传统的教育教学方式去重复昨天的故事,而是开始一种新式的教学,这种教学需要信息化技术的支持。技术超脱了过去‘帮忙’阶段的作为,它已经成为我们国家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方面。”
  对于课题的意义和研究价值,刘研究员这样评价:“该课题研究的本身标志着我们在前进的路上占领了新的标地,因为我们所研究的问题是如何使教育信息化纳入实际教学中,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促进一个区域中不同学校之间的均衡等多方面的进步。”
  刘研究员中肯的评价和鼓励,对于课题组成员以及即将参与课题的实验学校来说是莫大的鼓舞,现场气氛相当活跃。“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要达到什么目标呢?”有人跃跃欲试,提出这样的疑问。为使与会者对于课题研究规划和研究前景有更形象的认识,刘研究员为我们展示了教育信息化发展的目标,概括起来就是“三通、两平台,”“三通”指宽带网络校校通、优质资源班班通、学习空间人人通;“两平台”即为数字资源云平台、信息化管理云平台。   “当前的形势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好。它主要的标准是有政策、有办法、有队伍、有前景,课题研究做到什么样的程度要取决于大家的努力和奋斗。智能终端是我们学习与研究最密切的载体,在这样的环境下研究课题对中国教育信息化发展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刘雍潜研究员对形势的把握和理解相当到位,他的发言充满睿智,而且也很幽默,在主题报告结束后仍不忘呼吁“世界性的潮流已经涌动,在座的诸位愿意跟我们一起进行这个课题的研究,我觉得那是非常好的一件事”。
  “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考虑未来有多重要呢?”北京大学尚俊杰教授首先抛出这样一个问题,引发了大家对未来的思考。
  把脉未来,思考教育。首先回顾一下邓小平为北京景山学校的题词:“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从中我们可以看到伟人的远见卓识。面向未来的教育会怎么样呢?现阶段,创新和创造变得越来越重要,那么影响教育的新兴技术有哪些呢?美国新媒体联盟发布的《地平线报告》预测,一年之内云计算和移动设备要流行,2~3年内游戏化学习和开放资源要流行,4~5年内学习分析和个性化学习环境将要流行。针对这六项新技术,尚教授用诙谐的语言、独特的视角、充满哲理的故事进行了深入的解读,我们择其一二进行介绍。
  关于云计算。百度百科这样定义:云计算是基于互联网的相关服务的增加、使用和交付模式,通常涉及通过互联网来提供动态易扩展且经常是虚拟化的资源。施乐公司曾经说:“什么技术会对人改变最大呢?是那些看不见的技术。”有些技术融入生活之中,无时不在,无处不在,人们根本不会去关注。云计算就是想让你使用IT像使用自来水一样方便。
  为什么要推行云计算?我们来看一个例子:芝加哥曾经发生过一次大火,火灾后建立起来的摩天大楼鳞次栉比。在那个年代,他们在讨论什么事情呢?摩天大楼到底应该自己安装发电机供电还是靠外部电网供电。20~30年以后,没有人再讨论这个问题了。所以IT也是这样,再过20~30年,云计算将会成为历史,有人或许会这样嘲讽——那个时候的人很逗,他们在办公室里安装服务器。
  关于学习分析。所谓学习分析指的是利用数据挖掘等技术对大量的学习数据进行分析,从而更好地实现对学生的个性化教学。数据分析究竟有多么重要呢?我们先来看一个经典的数据挖掘案例——超市里的“啤酒和尿布”。工作人员通过分析超市的购物小票发现,买啤酒的人经常买尿布,买尿布的人经常买啤酒。对于这个现象的解读有很多,但是不管怎么解释,可见数据挖掘技术对超市非常有用。所以,家乐福就有一个庞大的团队,专门分析购物小票。比如说商品摆在什么位置更易卖,通过货架的摆放、排列设置顾客的购物路线,这是非常有讲究的。
  智能终端泛在化趋势下的数字化资源环境建设
  什么样的数字化资源和环境才能适合教育发展,才能促进智能终端的有效应用?北京师范大学李玉顺教授从四个方面阐述了智能终端泛在环境下学习资源和环境建构的发展趋势:
  首先是移动终端的发展。到2014年,移动终端的用户可能就会超过PC用户,这是一个全球的基本趋势。移动终端可以支持加速传感器、摄像、GPS等,这样的能力使得智能终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前景广泛。另外,我们用手指、手势进行交互,这种方式符合人的生理习惯,越来越人性化。再有,智能终端上适合儿童认知的一些资源形式也很丰富。智能终端的发展对于教育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人大附中西山分校、朝阳区白家庄小学、丰师附小等学校已经开始了这方面的尝试。
  其次是数字化资源应用环境。数字化资源始终是教育信息化的一个基本话题。过去,我们把数字化资源分为三个层次:解决有无问题,解决可用问题,解决好用问题。我们整体上解决了有无问题,可用问题也很大程度上得到了解决,但是好用的不多,这是当前的基本现状。
  国内从国家到区域,到地方政府再到企业都在做数字资源建设。数字资源建设不仅需要国家层面的引领,还需要来自广大一线教师的参与。智能终端服务于学生学习的资源形态更有待于我们共同的努力。
  再次是数字化学习环境。当智能终端涌入课堂、进入学校以后,教学的重心由教师的教向学生的学迁移,越来越强调学习环境以及为学生的学习打造有效的互动平台。在智能终端技术的驱动之下,要为学生提供学习环境中最重要的是什么?67%的一线实践者认为,拥有丰富的学习资源是最重要的因素。我们要提供给学生的学习资源应该是关联社会和现实的,应该是复杂和情境化的。我们要为学生利用智能终端的学习打造一个环境,真正做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双主”教学。
  最后是智能终端学习资源制作的一些案例和尝试。其一是“云”端,这种模式使得资源的推送更加泛在化。其二是iBooks,即苹果的电子书,这是阅读和下载电子图书的新方式。其三是Flash、Photoshop等数字化资源的制作技术,在体验性、交互性和移动资源的支持方面具有很强大的功能。此外,来自科研机构和商业性的实践日益丰富,很多商业机构理念和技术先进,并长期专注于学习资源的开发建设,如网梯、超星等。
  专家的发言思想激荡,闪烁着智慧的光芒。在热烈而务实的气氛中,一些先行先试的区域与学校代表陆续登台发言。
  当智能终端走进区域,对于课堂教学评价方式的创新,上海浦东教育信息中心谢忠新主任给我们卖了个关子,“什么是基于智能终端的听课评课,是不是教师利用一个平板电脑的笔记功能进行听课记录(记听课笔记)?不是的。是不是利用平板电脑的文字处理软件填写课堂评价表?也不是的。那么是不是利用平板电脑的录音、拍照、视频录制功能记录课堂教学?也不是的。”(如何使用智能终端来支持和改进中小学教师的课堂教学评价方式,提升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本刊下期将做详细介绍。)
  当互动反馈技术让一所60年老校焕然一新,北京市门头沟区工人子弟小学李西刚校长很是欣喜,“互动技术的应用不仅转变了教师的教育理念,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水平,而且改变了教学模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减轻了学生的负担。最重要的是,它已经成为学校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当iPad进入课堂,北京市丰师附小田昆升校长对课堂的变化很是激动,“我们使用投影仪,课堂没有变化;使用计算机制作课件,课堂的变化微乎其微;再到后来的网络教学,课堂仍然没有大的变化;到了电子白板,也是如此。当我们把iPad引入课堂的时候,课堂真的变了。”
  来自“产学研”的力量相互整合、有效补充,为课题研究提供了有力保障。本研究将极大地丰富、拓展教育的理论与实践。未来的教育会是什么样的?北京大学尚俊杰教授这样畅想:“未来的教育——班班通是基础,数字校园是重点,云校园是趋势,培养创新人才是目标。”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智能终端技术的日趋成熟,数字资源应用环境的不断改善,以及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育生态系统的逐渐形成,我们的教育将迈向美好的新时代。
其他文献
教师专业发展是学校发展的根本。对于学校教师而言,要适应专业发展需求和信息社会的需要,就必须不断地学习现代教育技术。由于教师年龄和所处环境等方面的不同,对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水平和研究兴趣存在着较大差异。如何针对不同应用水平和学习需求的教师展开培训,怎样的现代教育技术培训模式才更加符合新时期学校教师专业发展的要求……针对以上问题,我从学校管理工作的实际出发,就学校如何打造教师专业发展平台谈一谈实践的体
祝福恩师  标准化容易,个性难。从众容易,创新难。感谢您让每个学生与众不同,活出精彩。祝您教师节快乐!  名师速写  与共和国同龄的黎加厚教授是教育技术领域的知名学者,教育部多个项目的专家组成员。早在1997年,黎老师就提出了“积件”思想,为当时的多媒体课件开发以及之后的网络课程开发都提供了重要的本土理论。2009年,黎老师在云计算技术的大背景下,提出“云计算辅助教育”,为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提供了新
PPT课件因使用简便、制作周期短、开放性强等特点,一直以来受到广大教师的推崇,并已成为教师获取教学课件的重要来源。但是由于中小学教师对PPT中的交互功能缺少充分认识,制作出的课件大多是静态的、交互性差。因此,我在参考大量PPT课件的基础上,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以及对PPT课件中交互策略的分析,提出了课件结构交互、课件内容交互、外部文件交互三大策略,由浅入深地介绍PPT课件中交互策略的实现方法,旨在
为进一步了解学生对江苏省普通高中信息技术学业水平测试(以下简称“信息学业水平测试”)的看法,在学生参加完测试后,我们随机抽取了三所学校(一所城区四星高中、一所城区三星高中、一所农村四星高中)九个班的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  一、学生对学业水平测试的看法  本次调查共回收有效问卷493份。通过对调查数据的分析,我们得出如下基本结论。  1.在不同场次考试对学生成绩存在一定影响。信息学业水平测试的考试安
1950年5月,中国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成立,是为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个国家级史学研究机构。近代史研究所承接延安史学之脉络,主要以华北大学历史研究室人员为班底,其进驻全国史坛之中心,昭示延安马克思主义史学在新中国成立后的正统地位。令人不无疑惑的是,中科院为何率先成立近代史研究所,而非涵盖更为全面的历史研究所?时人对此如何认识,主持其事者有哪些考量?笔者爬梳相关档案文献及访谈资料,发现此一举措背后不仅牵涉
从接手奋斗小学开始,我始终在思考两个基本问题:一是建设一所什么样的学校,二是怎样建设这样的学校。作为一名学校管理者,我一直有一个心气儿:希望把我们的奋斗小学办成一所非常棒的学校、一所很有特色的学校、一所体现个性的学校。  ——见培炎    走进北京市西城区奋斗小学,迎面看到一处校园特色小景:潺潺的流水呈人字形,环绕着蜿蜒的长城。此景取“长城”、“黄河”之谐音,故命名“诚和园”,时时提醒着每一个在此
1.问:我使用的是WindowsXP系统,前段时间系统出了问题,修复后Office就无法正常使用了。启动时要求下载和安装程序,并插入安装光盘,如果选择取消就提示无法使用该程序,应该怎么解决?  答:你遇到的是WindowsInstaller即需即装功能的一个问题,它有时候会被错误地激活。可以通过下面的步骤禁止该功能:在“运行”中输入“gpedit.msc”,打开“组策略”程序,再依次展开“计算机配
作为“国培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远程培训在此次“国培计划”中发挥了哪些作用?各远程培训项目是如何组织运作的?培训的实际效果如何?正在进行的“中西部农村中小学教师远程培训”项目又有哪些新的特点?带着这些问题,记者采访了“国培计划”远程培训项目执行办公室主任、中央电化教育馆副馆长王珠珠。  记 者:王馆长好,非常荣幸您能接受本刊的采访。据我们了解,“国培计划”是教育部落实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和《纲要》启动
难以磨灭的记忆(本刊原副主编、现任拓维集团教育研究中心总经理 李朝军)  当编辑邀我针对杂志创刊十年應有“文字表示”之时,我一时惊诧:十年了?眨眼问,我们共同创刊的“孩子”已满十周岁,惊,喜!怎能一言概之。  时光恍如昨日,没来得及梦中留香,却早已拓出抹不掉的记忆。  始终不能忘怀的是来自专家给我的触动。当我以编辑身份采访行业泰斗何克抗教授时,曾三进其家,看到国内第一位信息技术学博导的家竟如此简陋
一段优美的旋律,一个影视片段,几行文字,几张陈旧的照片……我们常常被网络上的一些故事性内容所吸引,并为之感动,深受教益。对此,人们冠以“数字故事”之名,大多数人将此仅作为休闲娱乐而已,然而教育学家不这样认为。  数字故事是什么?它的教育价值何在?或许我们能够从上海师范大学黎加厚教授的论述中找到答案。  “讲故事是一种人类生来就具有的能力和需求,讲故事也是一门古老的教育艺术。从远古先民用燧石在岩壁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