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shucai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要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根据地理学科的特点,地理教师必须不断地改革教法,讲究课堂艺术,把死课本变成“活”课堂,利用各方面的有利因素,激发学生的兴趣,把地理课变成学生喜爱的学科。
  关键词: 导语激趣 行程激趣 演示激趣 语言激趣 赞赏激趣
  古代著名教育家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知者不如乐之者。”学生只有对知识感兴趣,才会爱学、乐学。因此,教师想方设法培养学生的学习地理兴趣,鼓励他们热爱它,主动学习它,才会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长期以来,由于中学地理一直为“副科”,使它在部分人眼中成了可有可无的课,占用、少安排、随意取消常有发生,再加上部分教师仍是“满堂灌”式教学,使许多学生产生了严重的厌学心理。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导语激趣
  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在地理新课开始时要紧扣教材精心设计一个开场白,或提出疑问,或创设情境,或抒发激情,或以旧引新,让学生迅速进入课堂学习的最佳状态,做到“课伊始,趣已生”。
  地理教师应注重新课导言的艺术性,善于利用情景教学法,巧妙地选择地理知识与生活的结合点,用生动的描绘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使之进入最佳求知欲状态。如讲“北方地区”时用《沁园春·雪》引课,电脑出示画面配以诗朗诵,通过情景的渲染,不但使学生领略了北方的美景,而且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如讲授“从宇宙空间看地球”叙述:“……只见一个圆形星球悬在天空中,上面有蓝色的海、白色的云。没有云块遮挡的情况下,可以看到地球上的海陆轮廓。”这是学生新学期的第一堂地理课,如何激发学生兴趣十分重要,是谁在宇宙间看到地球的样子呢?这使学生困惑。为抓住学生的好奇心理,引用美籍华裔宇航员王赣骏在航天飞机上看地球的自述:“地球真是一个漂亮的星球,像一个令人觉得很容易破碎的玻璃水晶球,蓝白条痕相间,水蓝色大气层薄薄一层覆盖。”“我在中国上空慢跑,我想着故乡,我来了。”这样一上课就先声夺人,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二、行程激趣
  地理教学过程应是一种生动活泼、引人入胜的美的行程。为此,教师要精心设计好地理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让学生感觉到上地理课就像漫步在景色宜人的山间小道上,令人感到目不暇接,美不胜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在教学内容、方法上要努力使学生对所学知识感到惊讶、刺激、疑惑、悬念,产生逼人期待的教学魅力,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好奇,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讲授枯燥无味的理论性知识时,教师可讲授一些与教学内容有关的生动有趣的故事。以故事的趣味性激发学生产生学习兴趣,以故事说明道理,启发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讲授“中国人口政策”中“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时,我讲述了一个生活在黄土高原上16岁放羊娃的故事。这个放羊娃终日放羊是为了挣钱,挣了钱为了娶媳妇,娶媳妇为了生孩子,然后生下孩子再放羊。这个故事使学生们都震惊了,由此指导学生分析出:造成放羊娃这种生存理论的原因就是中国传统的全封闭传宗接代思想。因此,强调在“控制人口增长”的同时必须“提高人口素质”。这样通过故事,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在故事的感染力中,通过思考和总结,效果比较明显;又如讲授“日界线”时,可先讲一对孪生姐妹出生的故事。问为什么妹妹反比姐姐大一天?学生听起来津津有味,思想特别集中,对跨越“日界线”的日期变更情况容易理解,掌握得牢。以故事说明道理,启发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演示激趣
  地理研究的对象,其时空界限广阔而遥远,内容涉及多学科知识,单纯依赖学生的视野和见闻是难以掌握的,必须借助地球仪、各种地理教学挂图、拼扳、地理景观图、电视录像、幻灯片、投影仪和各种课件,把教学内容生动地展现在学生面前,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语言激趣
  教学中对于内容比较抽象而无挂图、插图的内容,利用生动有趣、富于启发、和谐动听、节奏明快的语言,可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掌握地理知识。可巧借古诗教学,观月相;还可以组织地质夏令营、制作地理模型,办地理小报、地理知识竞赛等活动,力求把课本知识寓于各项活动之中,把知识结构转化为能力结构。这样,地理课的教学就会变得有声有色,融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
  把古诗名句中优美的诗情画意,结合地理知识的内容在课堂上讲解,大有使人耳目一新、引人入胜之感,由此创设听课之最佳境界,为顺利完成教学任务打下良好基础。如讲气候时用“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春);“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夏);“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秋);“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冬)。讲气候垂直分布用“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讲地球公转自转时用“醉时不觉乾坤转,醒来才知星斗移”、“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讲地形地势用“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讲沧桑之变时用“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日月之行,若出其中”;讲季风和非季风时用“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等,都能达到最佳的效果。
  地理教学中恰当引用民谣、谚语进行教学,通俗易懂,且易生趣,并且加深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如引用“早穿皮袄午穿纱,晚上围着火炉吃西瓜”的歌谣讲解我国西北地区大陆性气候温差大的特点,形象逼真,富有感染力;引用“三冬无雪落,四时有花开”反映云南昆明四季如春的特点;引用“不违农时”、“抢季节”谚语,可使学生充分理解农业生产的季节性特征;讲内蒙古时用“蓝蓝的天上白云飘,白云下面马儿跑”的美好意境去理解温带草原的辽阔、壮丽。讲课中也可以穿插一些地理谜语,活跃课堂气氛。比如:“双喜临门——重庆”;“船出长江口”——上海;“空中码头”——连云港;“用圆规画圆”——太原;“大言不惭”——海口;“银河渡口”——天津。这样的教学能引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五、情感激趣
  实践证明:情感教学是上好地理课的有力保证。师生之间的情感是一种特殊的情感,它是在师生在教学过程中逐步建立起来的。教师的情感不仅影响着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态度,而且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如果教师热爱自己的学科,关心学生,爱护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循循善诱,必然能感染学生,使之与教师的情感产生共鸣,激起学生的求知欲。而师生之间的情感,主要取决于教师的情感。
  1.以情动情,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情感具有感染性,在一定的条件下,一个人的情感可以影响别人,使他产生同样的或与之相联系的情感。在教学中力求创造一种友爱、融洽的人际环境。以为人师表的人格力量去进一步影响学生,在教学中挖掘教材的情感因素,创设情境,努力做到描述情趣盎然、分析精辟入理、概括准确科学、点拨恰到好处、使学生在学地理知识、发展智力的同时,产生情感共鸣。
  2.从爱家乡、爱祖国做起,培养学生的情感。地理教材中有很多情感因素,特别是中国地理,蕴涵着丰富的乡情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内容,可在实施爱国主义教育和国情教育的同时,培养学生的积极情感。初一第一学期,学完地图一章以后,我要求每个人画一张上学路线图。又如在讲环境保护问题时,我在列举了大量浪费资源、破坏环境的事例,观看了电视资料画面后,让学生进行分析评说。这样易于感染学生,对学生的环境意识教育效果较好。我还开展了环保知识竞赛和“我爱祖国的山河美”演讲比赛等活动。在活动中那种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跃然纸上,特别是几位学习较差的学生也得到了施展才能的机会。除了在班级陈列讲评时予以表扬外,还在家长会上展示,让家长分享孩子们获得成功的喜悦。
  3.通过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培养学生的情感。实践是情感形成和发展的基础,组织学生参加课外活动就是很好的实践。在活动中,学生们实实在在地感受到祖国山河的秀美,同时认识到大自然是学好地理的大课堂。
  六、赞赏激趣
  赞赏,是为师之道。不懂赞赏、不愿赞赏,师生之间往往就会多了一些挑剔,少了一些欣赏;多了一些苛求,少了一些呵护。于是教师便像医生对患者一样,执著地“诊断”学生身上的不足、过失、缺点、毛病和错误,于是乎便有了冷眼、批评、讽刺和呵斥。作为一种心理需求和渴望,人人都是希望听到善言和表扬的,可以说,不断进行正面激励是学生学习地理的一种动力源。教师的一个信任的微笑,一个肯定的颔首,一个鼓励的眼神,一句激励的话语,可以为学生驱散积聚在心底的自卑的阴影,可以唤醒学生早已尘封的潜质、潜能。一个后进生若在全班学生面前受到老师的表扬,他便会体会到老师对他的希望、谅解、宽容、期待和信任。因此,地理老师若能抓住学生学习上的闪光点,捕捉时机对其进行表扬,将促使其在学习上的不断进步。
  总之,教学是一项极富创造性的活动,教学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高超的艺术。在这个三尺讲台上,教师不能仅仅作为教书匠,还应当扮演艺术家、导演的角色。根据地理学科的特点,地理教师应不断地改革教法,讲究课堂艺术,把死课本变成“活”课堂,利用各方面的有利因素,激发学生的兴趣,把地理变成学生喜爱的学科。
  参考文献:
  [1]中学地理教学参考.国家地理杂志.
其他文献
会议
摘 要: 教师应借助历史课堂这块阵地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让爱国成为学生奋发图强的力量源泉,以此增强学生振兴祖国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关键词: 爱国主义 历史教学 责任感 使命感  列宁说:“爱国主义就是千百年来巩固起来的对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爱国主义就是人民对祖国的忠诚和热爱,它体现的民族的优良传统,是推动祖国历史前进的巨大动力。多少年以来,爱国主义作为一种优秀的传统美德和精神世代相传,
新津口大桥位于四川省云阳县长江三峡库区。该文简要介绍该桥的设计情况,包括总体布置、结构特点、结构设计、高墩稳定分析以及施工要点。
《思想品德》新课程标准强调,学生的发展应该是多领域的发展,包括知识、情感、人生观。在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接受信息过程中的认知因素,更要关注学生接受信息过程中的兴趣、学习方式、情感体验及学习能力的培养,这样才能使知识通过情感、能力这个媒介更好地为学生所接纳和内化。因此,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方式、情感、方法是非常必要的。如何在新课改的背景下真正实现教学的有效,使学生身心愉快地成长成为亟待解决的问
一我读了《历史教学》中学版2010年第13期冯荣国老师的《培养反思探究能力的试验》一文后,深有同感。冯老师在该文中说:“学生虽然具备了基本的历史材料解析能力,由于对戊戌
该文介绍了广州地铁一号线物业地块-中喜大厦地下室电梯井围护结构的设计与施作情况。针对采用逆筑法施工的高层建筑地下室,其内部电梯井通常为剪力墙结构,要求施工精度高、整体
该文阐述了双体船连接桥结构设计的特点、形式。并着重介绍了200客双体船连接桥的结构强度计算方法。
思想品德教育是基石,培养青少年良好的品德是家庭、学校教育的核心。培养青少年良好的思想品质是培养祖国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精神支柱的过程。教书育人,重在育人,即以德为先。江泽民同志在治国方略中强调:“以德立国”,把“德”提到国家兴旺不可缺少的战略高度,实施公民道德教育纲要。可见良好的思想品质教育是多么重要,如果青少年一辈没有良好的品德,甚至品质卑劣,这将是众家之悲、一国之哀,更是学校教育的失败。面对新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