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分解式识字教学

来源 :大东方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ren1911287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传统的识字教学中,惯用的识字形式有四种,即集中识字,随课文分散识字,注音识字,提前读写,尽管这些识字方法有很多优点,但仍然有许多不足的地方。分解式识字教学就是紧抓住汉字的基础知识,将他们分解开,结合识字一点一滴地教给学生。采用分解式识字教学,一方面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另一方面更好的传承和发扬汉字的精华。
  关键词:识字;教学;语文;字形;分解式
  在传统的识字教学中,惯用的识字形式有四种,即集中识字、随课文分散识字、注音识字、提前读写。[1]集中识字主要是识一批字,读一批课文,识字和阅读交替进行,教学任务相对集中,分散难点,有利于完成教学任务。但缺点在于识字量太大,不利于学生记忆。随课文分散识字,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在语言环境中识字,做到字的音、形、义密切结合,识字和学词学句学文相结合,建立起字的音、形、義之间的联系,建立起字与词、词与句、句与文之间的联系。“注音识字,提前读写”的方法充分发挥汉语拼音的多功能作用。小学低年级从发展语言入手,提早进行读写训练,为智力的开发与语文能力的培养,开辟了广阔的道路。尽管这些识字方法有很多优点,但仍然有许多不足的地方。集中识字任务量大,不符合小学生的记忆特点;随课文分散识字,学生虽然能够更容易理解字义,却对字形的构造理解不够,容易写错字;而“注音识字,提前读写”容易记住字音与字形,却对字义的理解不够。因而我们要探索一种方法,建立音、形、义三者之间的联系。汉字是音、形、义三个要素的统一体。识字,要在头脑中牢固地建立起三者之间的联系,做到见到形,能读出字音,了解字义;听到字音,能知形、知义;想到字义,能读音、知形。这样音、形、义之间的联系便形成了。
  瑞士著名的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儿童思维的发展既有连续性又有阶段性,每一个阶段都是前一个阶段的自然延伸,也是后一个阶段的发展前提,发展阶段既不能逾越,也不能逆转,思维总是朝着必经的途径向前发展。[2]小学生在刚刚入学时,他们的思维还离不开事物的具体形象,他们需要借助具体事物的表象来解决问题。因此,根据小学生这一年龄特征,我们在进行识字教学时,可以将汉字“分解”,分步骤教给学生,这样更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
  分解式识字教学就是紧抓住汉字的基础知识,如笔画、笔顺、偏旁、间架结构以及浅显的汉字构成方法等,将它们分散开来,结合识字一点一滴地教给学生。然后及时归纳小结,使分散学到的汉字知识系统化,使学生逐步掌握汉字本身的规律和识字的规律。汉字是表意文字,字的形体不能把读音直接标示出来。因此,准确地感知和发出字音,或在认识生字和独立复习生字时都需要借助汉语拼音读准字音。学生掌握构字部件——偏旁和独体字越来越多。学生学习生字时,就要引导他们把生字和熟字或熟的偏旁联系起来,逐步掌握观察、分析、记忆字形的方法。汉字是借助形体构造表义的,是典型的表意文字,因此大都可以从字形分析出字义来。汉字本身就是我们祖先生活的写照,从中可以窥见先民的生活情景,了解先民的生活习俗、思想观念、道德风尚,以及先民对自然、人生、社会的认识。利用汉字构造的特点,我们在进行汉字教学时,就要引导学生了解汉字的本义,了解同一个汉字纷繁的义项之间的联系,了解字与字在音、形、义方面的联系。这样有助于学生加强对汉字的记忆与理解。在整个识字教学过程中,学生识字的环节既是分解开来的又是紧密相连的。接下来,笔者将以某几个汉字的教学为例,具体阐述分解式识字教学的方法。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语文课本的古诗词教学中有一首诗《春晓》的最后两句“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3]出现了两个生字“声”和“知”,需要学生记忆和掌握的。我们在教“声”和“知”时,采用分解式识字教学的方法。先分析“声”的字形,让小学生有一个初步感知,“声”在甲骨文中写作“ ”,在黑板上可以用图画的形式呈现出来,画一个人在敲打乐器,表示发出声音,这样更符合小学生的形象记忆的特点;其次让学生了解该字的构造,即甲骨文从耳,殸聲,手持棒击悬磬形,从耳从口,会听到了敲击悬磬的乐音之意。楷书中该字写作“聲”,后来简化作声,是“聲”的加旁分化字;[4]再次介绍“声”的本义为“乐音”、好听的音乐,引导学生理解由本义“乐音”延伸指音乐——声音——哭声——鸣叫声——说出来使人知道——听——名望——消息——语言——声调,这样环环导入,使学生不仅知道“声”本来的意思,还知道“声”在“夜来风雨声”中指“声音”,由声音这个意思又可以引出“声”的其他意思。在此,学生能够全面的理解“声”这个字,最后达到记忆的效果,而且不容易遗忘。同样的道理与步骤,教学“知”时,先分析“知”的字形,“知”在篆文中写作“”,在教学时可以在黑板上画一把弓箭加一张口;其次向学生分析“知”的构造,甲骨文从口,从于,从矢,用口吐词如矢会言辞敏捷之意;[4]再次介绍“知”的本义为“言辞敏捷”延伸指晓得,了解——记住、记忆——识别、区别——表现、表露——赏识——互相要好——病好转——感觉到,由了解知晓,又延伸指主持——互相了解、情谊深厚的人,这样学生就更清楚地了解“知”这个字,也更容易记忆。最后需要向学生稍作说明“知”这个字如今既可单用,也可作偏旁。凡从知取义的字皆与智力等义有关。以知作声兼义符的字有“倁”、“智”、“痴”,以“知”作声符的字有“椥”、“蜘”、“踟”。用这种方法教小学生“识字”,既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征,也便于小学生领悟汉字的精髓,更好的掌握汉字。
  作为明日之师,我们应积极研究新的教学方法,只有适应学生年龄发展的特点,采用相应的教学方法,适应学生年龄发展的特点,采用相应的教学方法,才能在教育舞台上打下自己的一方天地。关于小学生的识字教学,笔者采用分解式识字教学,一方面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另一方面更好的传承和发扬汉字的精华,使学生不仅能认识汉字本身,还能认清汉字的缘起与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先锋.小学语文教学论[M].北京:现代出版社,2000:18-81.
  [2]郭德俊.小学儿童教育心理学[M].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2:35.
  [3]崔峦等.一年级语文下册[G].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12.
  [4]古衍奎.汉字源流字典[K].北京:语文出版社,2008:375-641.
  作者简介:
  盛丽君(1989—),女,安徽铜陵人,聊城大学文学院2017级全日制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学科教学(语文)。
  (作者单位:山东聊城大学文学院)
其他文献
摘 要:口语教学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英语作为一门语言类学科,所以教学的重点是不是让学生学习语法知识,更应该让学生进行口语表达,突出英语的应用能力,这也是新课标的重要要求。在初中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口语教学活动的开展,反思自身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开展多媒体教学,关注中西方文化差异,从而切实提升学生的口语能力。本文主要针对初中英语口语教学活动的策略和反思进行
期刊
摘 要:新课程改革背景下,人们不仅注重提升初中英语的教学效率,更加重视提高初中英语课堂教学的质量,因此利用高效合理的教学方式增强初中英语教学的效率和质量就成为当前所有初中英语教师的共同目标和追求。为增强初中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作为新型教学方式的学案导学法在初中英语教学实践中广泛应用开来,极大地改变了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高效合理的进行课堂规划、端正了学生的学习态度、营造了良好的英语学习氛围,为今
期刊
摘 要:为针对学生学习程度的差异开展“走班制”分层教学,深化学校素质教育改革,让学生选择课程,给学生选择学习、探索学习的空间,推进学生全面发展,为学生的以后发展打下基础。本文就初中“走班制”分层教学实施策略进行分析。  关键词:初中;“走班制”分层教学;实施策略  引言  在中学教学模式的改革下,实施初中“走班制”分层教学已成为必然趋势。《新课程标准》从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角度出发,确立以学生发展为本
期刊
摘 要:中国古代诗歌是最古老的文学形式之一,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近些年来,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了学习和鉴赏古代诗歌的重要性,高中语文古代诗歌教学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高中语文古代诗歌教学虽然取得了许多可喜可贺的成绩,但是依旧存在模式固化等问题,导致教学功利化,应试化倾向。因此,笔者根据古诗本身的特点,从多读、多悟、多感受出发,为高中语文古代诗歌教学提出一些自己的想法和见解。  关键词:高中语文;
期刊
摘 要: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是我国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进程当中所积累下的丰富的文化宝藏。在当前的小学语文教学当中,如何有效的渗透中华传统文化教育,是一个极其重要的研究与实践的课题。笔者依据自身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经过深入的分析与研究,在本文当中指导阐述了如何将中华传统文化教育有效的渗透到小学语文教学当中。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中华传统文化教育;渗透  引言  在当前的小学语文课堂,是我
期刊
摘 要:初中英语词汇教学是至关重要的,无论是从哪个角度来看,初中英语词汇教学都不容忽视。在初中英语教学中,词汇教学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其关系到初中学生的学习效率和教师的教学效率。只有不断帮助学生积累词汇,才能够更好地丰富英语教学的内涵,为完善现有的英语教学体系打好基础。  关键词:初中英语;词汇教学;问题分析  一、初中英语词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英语词汇单词发音不够标准。初中英语教学中,发音是
期刊
摘 要:随着新课改深化发展的趋势下,整个教育界都较为注重采取全新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方式来进行教学,在当前的小学数学教学当中,游戏化教学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式,可有效的提升教学效率与教学质量,笔者依据自身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经过深入的分析与研究,在本文当中重点阐述了游戏化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关键词:游戏化教学;小学数学教学;应用  引言  小学生由于年龄较小,生性好动,对于外界的事物
期刊
摘 要:随着工业革命的不断推进,互联网技术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互联网更新了人们的思维认知,也影响着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的教育教学方法。在互联网时代,高职计算机教学面临着众多的挑战与机遇,开展计算机专业教学应当结合学生的社会能力与沟通能力进行有效的指导,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动性与创造性精神。本文基于“互联网+”时代背景下高职计算机专业教学改革探究,并提出具体的教学策略,希冀促进计算机专业教学
期刊
摘 要:本文结合高考题的析解,从化归的内涵入手,具体叙述了化归的5种类型:直接与间接的转化、困难与容易的转化、未知与已知的转化、数与形的转化、高层次与低层次的转化。  关键词:化归;内涵;类型;例析  所谓的化归思想方法,就是在研究和解决有关数学问题时采用某种手段将问题通过变换使之转化,进而达到解决的一种策略。化归的着眼点在于发现新问题与旧问题之间的类似,在于抓住新、老问题之间的真正的、规律性的联
期刊
摘 要:“部编本”语文教材与人教版等语文教材相比,发生了很大变化:选文数量减少、经典内容增加;单元编排变为双线结构;综合性学习具有示范性;写作训练的阶梯性增强。“部编本”语文教材为落实语文核心素养做出了非常大的努力。本文主要从选文、单元编排、综合性学习和写作练习等方面来谈谈新教材的新变化,以期更好的帮助教师教学工作的进行和学生的学习。  关键词:部编本;语文教材;编写特色  “部编本”全称是“教育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