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广东省第十四届运动会学校体育组科学论文报告会于2015年8月1日至2日在湛江市第二中学举行。本届科报会是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强化体育课和课外锻炼,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体魄强健”的精神指导下,以立德树人、促进教育现代化作为基本要求,以提升学生运动技能、铸强健体魄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以强化体育教学、课外体育活动为核心,以深化改革、创新驱动为动力,突出强调理论创新、技术创新和实践创新,是我省学校体育领域实践经验的总结,也是我省学校体育改革发展的全面探索。科报会论文成果集中展现了近年来我省学校体育改革发展的现状、取得的成就和未来发展方向,不仅为广大学校体育教育工作者开展体育教学、课外活动、运动训练、健康教育等提供借鉴,也为教育行政部门提供了科学的决策信息。
一、论文报送情况
本届科报会共收到21个市、顺德区、省直属学校以及部分高校报送的论文共685篇。各地均按规定报送了论文,各高校以及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广东实验中学也分别报送了18篇和7篇。
在收到的685篇论文中,有关学校体育理论的论文26篇,占3.79%;阳光体育活动38篇,占5.54%;“一校一品”及校园体育特色文化建设59篇,占8.61%;学生体质健康53 篇,占7.73%;学校体育管理体制机制30篇,占17.08%;体育课程改革38篇,占5.54%;体育教学教法、学法117篇,占17.08%;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38篇,占5.54%;体育教师队伍建设与专业化发展57篇,占8.32%;校园运动训练与竞赛45篇,占6.56%;校园足球55篇,占8.02%;学校卫生与健康教育46篇,占6.71%;校园体育法制建设32篇,占4.67%,其他50篇,占7.29%。从论文研究的视角分布情况来看,体育教学教法、学法仍然是我省学校体育工作者关注的重点,“一校一品”及校园体育特色文化建设、学生体质健康、体育教师队伍建设与专业发展、校园足球发展、体育考试成为了学校体育研究领域关注的焦点和热点。
二、评审结果
本届科报会评选出优秀论文431篇,占所报送论文数量的62.91%。其中,一等奖论文86篇,占12.55%;二等奖论文143篇,占20.87%;三等奖论文202篇,占30.36%。各市及顺德区均有论文入选一、二、三等奖,获奖率最高的为广州市,其中一等奖16篇;其次为湛江市,有28篇论文获奖,其中一等奖8篇;东莞、中山和深圳有超过24篇获奖,其中东莞、中山有8篇论文获一等奖,深圳有6篇获一等奖;而佛山、珠海以及汕头市分别也有20篇以上获奖。获奖论文中第一作者为一线中小学体育教师的论文有323篇,占74.94%,反映本届科报会论文的作者以中小学体育教师为主体。
三、论文评审过程
为了保证论文评审工作的公平、公正,省教育厅成立了论文评审委员会。
6月17~18日,评审委员会对各市、省直属学校以及有关高校报送本届科报会的论文进行了评审。评审专家严格按照本届科报会的要求,以严肃、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进行了三轮评审。在上报论文中评出431篇入选论文,经过对拟录取一等奖的论文进行查重,超出查重范围的论文按规定取消资格,最后确定拟录取一等奖论文79篇,二等奖论文143篇,三等奖论文202篇。评审结束后,组委会将评审结果在教育厅网站进行了为期七天的公示,公示无异议者,正式发放拟录通知。
四、主要研究成果
本届科报会所报送的论文研究领域广泛,研究视角多元,研究内容深刻,研究手段、方法多样。研究成果对深化我省学校体育改革,提升学校体育教育教学效果,落实阳光体育运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水平的提高和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本届科报会论文的主要成果有:
(一)开展课堂教学研究,提高课堂教学实效
课堂教学是学校体育的核心组成部分,是学生提高运动技能,培养体育锻炼意识和习惯的重要一环。本次科报会论文围绕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运用多学科理论等方法,从课堂教学组织、教学教法等方面进行了广泛的探索,为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提供了许多有益的借鉴。
1.课堂教学组织形式的研究
引入现代教育理论,探索多种教学组织形式是提高课堂教学实效的重要途径。本次科报会论文对如何更加有效地组织教学进行了全面的探索。如,“以俱乐部的组织形式实施高中体育选项教学的研究”一文通过实验对比研究得出:将体育俱乐部作为体育教学组织形式引入高中选项教学,能较好地提高高中体育选项教学的效果。“高中以‘实战技战术组合’为最小单位的篮球教学实验研究”的实验结果表明:以实战技战术组合为最小单位的高中篮球教学,对激发学生体育学习兴趣,提高自主、合作学习能力,提高技能,发展体能,尤其是提高学生篮球创新和实践能力具有显著的效果。“分层教学法在高中羽毛球选项课教学的应用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高中羽毛球选项课教学中,不管是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方面,还是学生掌握运动技能方面,分层教学法比传统教学方法具有更大的优越性。本次科报会论文对体育课堂教学组织形式的探索,对拓宽体育课堂教学组织思路具有非常重要的参考价值。
2.体育教学策略与方法的研究
体育课堂教学手段、方法的探索是本次报告会论文的一个热点。如,“微课在构建学校体育网络学习平台中的应用初探”一文对基于信息化的“微课”引入体育课堂教学进行了深入的探讨,结果显示,微课在构建高中体育网络学习平台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对促进高效体育课堂的实现有着非常重要意义。“‘莱格尔跑’在耐久跑教学中的实验研究”表明:“莱格尔跑”能够提升学生800米(女生)、1000米(男生)等长跑项目的成绩,具有推广价值和意义。“高中篮球选项课补偿性练习促进学生体能素质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补偿性练习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对技术的掌握,促进学生体能素质发展。“‘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对体质弱势学生影响的实践研究”一文认为:“翻转课堂”的个性化学习环境对激发体质弱势学生的运动兴趣、培养主动参与体育锻炼的意识和习惯具有良好效果。本届科报会论文对体育课堂教法的研究,为体育课堂教学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一、论文报送情况
本届科报会共收到21个市、顺德区、省直属学校以及部分高校报送的论文共685篇。各地均按规定报送了论文,各高校以及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广东实验中学也分别报送了18篇和7篇。
在收到的685篇论文中,有关学校体育理论的论文26篇,占3.79%;阳光体育活动38篇,占5.54%;“一校一品”及校园体育特色文化建设59篇,占8.61%;学生体质健康53 篇,占7.73%;学校体育管理体制机制30篇,占17.08%;体育课程改革38篇,占5.54%;体育教学教法、学法117篇,占17.08%;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38篇,占5.54%;体育教师队伍建设与专业化发展57篇,占8.32%;校园运动训练与竞赛45篇,占6.56%;校园足球55篇,占8.02%;学校卫生与健康教育46篇,占6.71%;校园体育法制建设32篇,占4.67%,其他50篇,占7.29%。从论文研究的视角分布情况来看,体育教学教法、学法仍然是我省学校体育工作者关注的重点,“一校一品”及校园体育特色文化建设、学生体质健康、体育教师队伍建设与专业发展、校园足球发展、体育考试成为了学校体育研究领域关注的焦点和热点。
二、评审结果
本届科报会评选出优秀论文431篇,占所报送论文数量的62.91%。其中,一等奖论文86篇,占12.55%;二等奖论文143篇,占20.87%;三等奖论文202篇,占30.36%。各市及顺德区均有论文入选一、二、三等奖,获奖率最高的为广州市,其中一等奖16篇;其次为湛江市,有28篇论文获奖,其中一等奖8篇;东莞、中山和深圳有超过24篇获奖,其中东莞、中山有8篇论文获一等奖,深圳有6篇获一等奖;而佛山、珠海以及汕头市分别也有20篇以上获奖。获奖论文中第一作者为一线中小学体育教师的论文有323篇,占74.94%,反映本届科报会论文的作者以中小学体育教师为主体。
三、论文评审过程
为了保证论文评审工作的公平、公正,省教育厅成立了论文评审委员会。
6月17~18日,评审委员会对各市、省直属学校以及有关高校报送本届科报会的论文进行了评审。评审专家严格按照本届科报会的要求,以严肃、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进行了三轮评审。在上报论文中评出431篇入选论文,经过对拟录取一等奖的论文进行查重,超出查重范围的论文按规定取消资格,最后确定拟录取一等奖论文79篇,二等奖论文143篇,三等奖论文202篇。评审结束后,组委会将评审结果在教育厅网站进行了为期七天的公示,公示无异议者,正式发放拟录通知。
四、主要研究成果
本届科报会所报送的论文研究领域广泛,研究视角多元,研究内容深刻,研究手段、方法多样。研究成果对深化我省学校体育改革,提升学校体育教育教学效果,落实阳光体育运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水平的提高和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本届科报会论文的主要成果有:
(一)开展课堂教学研究,提高课堂教学实效
课堂教学是学校体育的核心组成部分,是学生提高运动技能,培养体育锻炼意识和习惯的重要一环。本次科报会论文围绕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运用多学科理论等方法,从课堂教学组织、教学教法等方面进行了广泛的探索,为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提供了许多有益的借鉴。
1.课堂教学组织形式的研究
引入现代教育理论,探索多种教学组织形式是提高课堂教学实效的重要途径。本次科报会论文对如何更加有效地组织教学进行了全面的探索。如,“以俱乐部的组织形式实施高中体育选项教学的研究”一文通过实验对比研究得出:将体育俱乐部作为体育教学组织形式引入高中选项教学,能较好地提高高中体育选项教学的效果。“高中以‘实战技战术组合’为最小单位的篮球教学实验研究”的实验结果表明:以实战技战术组合为最小单位的高中篮球教学,对激发学生体育学习兴趣,提高自主、合作学习能力,提高技能,发展体能,尤其是提高学生篮球创新和实践能力具有显著的效果。“分层教学法在高中羽毛球选项课教学的应用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高中羽毛球选项课教学中,不管是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方面,还是学生掌握运动技能方面,分层教学法比传统教学方法具有更大的优越性。本次科报会论文对体育课堂教学组织形式的探索,对拓宽体育课堂教学组织思路具有非常重要的参考价值。
2.体育教学策略与方法的研究
体育课堂教学手段、方法的探索是本次报告会论文的一个热点。如,“微课在构建学校体育网络学习平台中的应用初探”一文对基于信息化的“微课”引入体育课堂教学进行了深入的探讨,结果显示,微课在构建高中体育网络学习平台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对促进高效体育课堂的实现有着非常重要意义。“‘莱格尔跑’在耐久跑教学中的实验研究”表明:“莱格尔跑”能够提升学生800米(女生)、1000米(男生)等长跑项目的成绩,具有推广价值和意义。“高中篮球选项课补偿性练习促进学生体能素质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补偿性练习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对技术的掌握,促进学生体能素质发展。“‘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对体质弱势学生影响的实践研究”一文认为:“翻转课堂”的个性化学习环境对激发体质弱势学生的运动兴趣、培养主动参与体育锻炼的意识和习惯具有良好效果。本届科报会论文对体育课堂教法的研究,为体育课堂教学提供了有益的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