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童年

来源 :作文周刊·七年级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4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童年如画,定格着无数精彩的瞬间;童年如歌,跳跃着无数欢快的音符;童年如河,翻腾着无忧无虑的欢乐浪花……那无数的幻想和傻傻的童稚拼凑成一件又一件趣事,想起来总会笑破肚皮……
  【阅读训练一】
  挂在墙上的蒲扇
  逛街,偶见一地摊,摆在护城河畔,卖些杂七杂八的什物,有针头线脑、鞋垫淘米篮子啥的。在地摊一角,竟横七竖八地摆了些蒲扇卖,扇面上烫了画,小巧盈手,更像工艺品。
   这是走了样的蒲扇,但到底是蒲扇,心底还是泛起久别重逢的欢喜。我停下来买一把。他问,买了作什么?我答,回去挂墙上。
   记忆里,没有蒲扇的夏天,哪里叫夏天?
   那个时候,夏天纳凉的唯一工具,是蒲扇。哪家少得了它?卖蒲扇的男人,担着一担子蒲扇,到乡下来。他手里擎把大蒲扇,大烈日下,边扇风边挡太阳。主妇们围拢过去挑,七嘴八舌着。其实有什么可挑的?都是一样的,簇新簇新的。新做的蒲扇,面容洁净,笋白一样。闻闻,有股类似于麦秸的味道。
   买回的蒲扇,主妇们都用布条,把边子重缝上一遍。镶了边的蒲扇,有些沉,扇的风,不爽快。但耐用啊,即使天天摇,一个夏天也摇不坏,可以留着,待下一年夏天再用。
   晚上,村里人自动组合,三五个聚一起,在空地上纳凉。人人手里一把蒲扇,不紧不慢地摇,摇出了不少的俚语笑话。孩子们是绝没有耐心摇蒲扇的,他们呼朋引伴,一窝蜂地钻草堆,蹲草丛,玩得汗流浃背。总有母亲,捉了自家的孩子,用蒲扇在他(她)的屁股上敲两下,怒斥,你能不能安生点?瞧瞧,刚洗完澡的,身上又淌汗了!
   理她呢。撇撇嘴,嬉皮笑脸着,“哧溜”一下,如小泥鳅似的滑开去。草丛里的热闹,永远吸引着孩子。萤火虫装了大半瓶。真可怜了那些小虫子,它们若不是那么招摇,何至于落下被囚禁的命运?到最后,是如何安置那些“囚犯”的,孩子们已不理会了,那瓶子多半被随手扔了。第二天晚上,另找了空瓶子来,再捉。夏夜的天空下,萤火虫永远多得像天上的星星。
   玩累了,一个个躺到自家搭在门前的门板上,安静下来。夜渐渐深了,四周的声音,渐渐隐伏于夜的深处。这个时候,稻花的清香,随着风飘来,一阵一阵。有鸡在梦中打鸣。天上的星星,繁密得像撒落的米粒。
   祖母摇着蒲扇讲故事,重重复复讲的都是小媳妇遇到恶婆婆了。她摇着摇着,那速度就慢下来,嘴里的呢喃,终至消失。鼾声响起。我们抬眼看她,她坐在椅子上,头垂着,嘴巴微张。握蒲扇的手,也垂着。我们拉扯她手里的扇子,祖母惊醒,用扇柄轻敲我们的手,笑说,调皮啊。复又摇起来……
   这样的景,再无处可寻。曾经一个个摇着蒲扇的人,都跟着岁月远去了。我的外婆走了,我的祖母走了。而我每次回乡下,母亲都要告诉我,哪个我熟悉的乡亲也走了。偌大的乡下,再不见了蒲扇的影子。家家都装电扇了,甚至蚊帐里,也挂上一台。仿佛这承载了三千多年历史的蒲扇,从不曾来过。
   我把新买的蒲扇挂上墙。我指着它,告诉邻家三岁小儿,我说这叫蒲扇,是用来扇风的。
  (选自《丁立梅精品十年精选集:暗香》)
  思考
  1.本文的记叙线索是什么?
  
  
  
  2.第七段中的画线句子主要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何表达效果?
  
  
   3.结合选文,简单分析最后一段的表达效果。
  
  
  
  【阅读训练二】
  听,谁在伐木
   白桦树被月光映照得如此的光洁,透明,看上去就像一支支白色的蜡烛。能够把这蜡烛点燃的,就是月光了。
   雪花弹拨森林的时候,有一种声音会在苍茫中升起,它不是鸟鸣,而是伐木声。
   伐木的有公家的,也有私人的。公家伐木是天经地义的,他们伐的是落叶松、樟子松这些上等木材,它们被运送到全国各地后,可以造房屋,建桥梁。私人砍伐的,被允许的只有风干了的树木——我们俗称“杖杆”的已无生长迹象的树木,以及那些不能成材的杂树,譬如水冬瓜、柞木、枫桦树、水曲柳等等。
   我童年进山伐木,通常是跟着父亲。他很爱惜树木,喜欢盘树墩来作为烧柴。如果伐一棵高高的树,把它锯为几截,那么你会得到很多的柴火;而伐一个只有人的膝盖高的树墩,获得的只是一截烧柴,而你用的又是同样的力气和工夫。所以,我常常觉得父亲愚痴,别人家都伐树,为何我家要盘树墩而遭人耻笑?而且盘下的树墩因为散而不好装车,常常是拉着一车树墩朝家走,半途中就会因为颠簸而骨碌骨碌滚到路上,还得停下车来重新装车,费尽周折。
   我最喜欢自己拉着爬犁上山拉烧柴。带上一把锯,不用走太远,就可以伐到水冬瓜。伐水冬瓜的声音非常好听,它不像松树,常常会因为身上漫溢的金色树脂粘了锯而发出喑哑的声音;水冬瓜和锯的关系如同琴弓与琴弦的关系,非常和谐。所以,我最爱听这样的伐木声,跟流水声一样清亮。水冬瓜很好烧,但它燃烧的速度很快,所以挥发的热量不足,青睐它的人就少而又少。除了水冬瓜,我还喜欢伐碗口那么粗的白桦树。不过,白桦树的枝条极有韧性,修剪起来比较费劲。我们喜欢把白桦树的皮剥下来,用它做引火的材料。当然,手巧的人还会用它做盐罐和烟盒。剥桦树皮的时候,手往往还能触着它身上漫溢着的汁液,那时我就会伸出舌头吮吸,天然的桦树汁清冽甘甜,喝了讓人的精神顿时为之一爽。
   冬日月光下的白桦林是我见过的世界上最壮美的景色了。有的时候拉烧柴回来得晚,而天又黑得早,当我们归家的时候,月亮已经出来了。月光洒在白桦林和雪野上,焕发出幽蓝的光晕,好像月光在干净的雪地上静静地燃烧,是那么的和谐与安详。白桦树被月光映照得如此的光洁,透明,看上去就像一支支白色的蜡烛。能够把这蜡烛点燃的,就是月光了。也许鸟儿也喜欢这样的美景,所以白桦林的鸟鸣最稠密。我经过白桦林时,总要多看它几眼。在月夜的森林中,它就像一片宁静的湖水。
   我曾因为给学校拉烧柴而冻伤了双脚。我大约那天穿的棉乌拉有些潮,又赶上天冷,把脚给冻了。回家后双脚肿胀,钻心地疼,下地走路都吃力。躺在滚烫的火炕上养着冻疮,听着窗外北风的呼啸声,看着父母一趟趟地进我的小屋嘘寒问暖的,心里觉得又委屈又幸福。
   那冻疮最后虽然好了,但落下了疤痕。而且一到雨季的时候,冻疮的创面就开始发痒,直到如今。好像它们也如我一样,仍然怀念着已逝的寒风和飞雪,仍然忆念着那已不复存在的伐木声。
  (作者迟子建,选自《课外阅读》2016年第22期)
  思考
  1.根据文章内容进行填写。
   选文主要记叙了童年的“我”跟随父亲上山伐木的情景。童年的我常常觉得父亲    ,脚冻伤的“我”因为父母的嘘寒问暖感到幸福,现在的“我”对童年的生活充满_______。
  2.联系上下文,品味第五段的画线句子。
  
  
  3.选文以“听,谁在伐木”为题有什么好处?
  
其他文献
【话题导入】  雨是诗词中常见的主题之一。有了雨,诗人眼中的世界便变得灵动起来。点点涟漪化作只言片语,冲淡了一丝烦忧,平添了几分深沉。“渭城朝雨”“寒雨连江”“空山新雨”……每场雨都有它独特的韵致。  请同学们好好回忆一下,身边发生的哪些事、景、人、情是和“雨”有关的呢?请以“雨”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  要求:(1)立意自定,角度自选,文体不限,诗歌除外;(2)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期刊
遇见,是一个美妙的词汇。然而,那一次邂逅,却让我看见了一个不一样的世界。  ——题记   清晨六点半,薄雾还未退尽,我眼前一片朦胧。我朝着小公园的一条人迹罕至的小道走去,耳边断断续续地传来悠扬的二胡声。是谁,来与我共赴这场与夏天的无约之约?悠扬的琴声,听似凄凉,像是在和谁轻轻地诉说着什么?却又让人感觉到对生活的向往与期望。只可惜,我不知道弹奏者是何许人也。我迫不及待地想要知道答案,于是,我沿着曲
期刊
家风,是一个家族代代相传、沿袭下来的体现家族成员精神风貌、道德品质、审美格调和整体气质的家族文化风格,是一种经过历史积淀而形成的精神尺度。它是包罗文化密码的中国书本,是建立在中华文化之根上的集体认同,是每个个体成长的精神足印。   今天,我们谈家风,并没有世易时移的陌生感,因为家风早已是当代人不可或缺的精神命脉,是社会生活的丰富内化,是精神文明建设的有力抓手。  【片段示例】  一   “吃饭啦!
期刊
。。“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徐志摩先生的这首《再别康桥》让我对剑桥大学产生了深深的向往……②。。。。。。。。。  。。我们从伦敦出发,经过一个多小时的车程,来到剑桥镇。漫步在骄阳下,道路两旁充满欧洲风情的建筑令我陶醉。居民住宅、街边小店、教堂古堡,为整个剑桥镇平添了一份独特而典雅的魅力。步行半晌儿,剑桥大学的身影渐渐清晰起来……③。。。。。。。。。。。  。。一路款款前行,一泓碧水映入我
期刊
【左读名家经典】  一  果然,此时从花瓣格子窗的圆洞伸出来的那个怪相,巧夺天工,举世无双。狂欢激发了民众的各种想象力,什么才算是最理想的怪诞面相,他们心目中都有个谱,但是至今从窗洞钻出来的那些五角形、六角形、不规则形状的面相,不能符合他们的心理要求,此时突然出现了一个奇妙无比的丑相,把全场观众看得眼花缭乱。我们不想在这里向看官描述那个四面体的鼻子,那张马蹄形的嘴巴,那只被茅草似的棕色眉毛所堵塞的
期刊
古往今来,人们寄予了明月以无限的情思。  明月是失意学子的一声轻叹:“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是身处他乡的游子的一句感慨:“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是两地离人的点点愁思:“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今夜,我漫步于曲折小道,抬头望见一轮明月高悬空中。月光淡淡,如流水般静静泻下。路旁的池水像是被牛乳洗过般,异常柔美。望着这月下美景,我不由得忆起了遥远的故乡。  记得小时候,我和爸爸
期刊
小时候,倘若穿一件新衣服,坐哪里前总会不自觉地擦拭一下。  走一条新路时,心中总会充满期待,想象着自己未来会有什么奇遇。  这,就是新的魅力。“新”,总会引发很多遐想,平添很多情趣,激发很多憧憬。  亲爱的同学们,当你们告别童年、推开初中的大门时,当你们坐在新座位上时,当你们打开飘着墨香的崭新的课本时,一定要暗暗告诫自己:这是一场新的征途,继续努力吧,因为你流过的汗从来不会辜负走过的路!  【老师
期刊
【课内选段】   1.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翻开断砖来,有时会遇见蜈蚣;还有斑蝥,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拍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何首乌藤和木莲藤缠络着,木莲有莲房一般的果实,何首乌
期刊
。。我很早就想为我的家乡写点什么,却始终没能写出一个字来。偶然间,我读到了贾平凹先生的《秦腔》,这才发现,我对家乡的情感与秦腔是密不可分的。①。。。。  。。打小,我就是个秦腔迷,或许是受到了爷爷的影响吧,那一个个鲜活的人物、一个个曲折的故事,装饰了我童年的梦。和爷爷一起看《王宝钏》,我对“寒窑”兴趣顿生,便央求爷爷带着我去探访王宝钏生活了十八年的地方;听爷爷讲《法门寺》,我又萌生了去扶风县的想法
期刊
【作家简介】  鲁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曾用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曾字豫山,后改豫才,曾留学日本仙台医科专门学校(肄业)。“鲁迅”是他1918年发表《狂人日记》时所用的笔名,也是他影响最为广泛的笔名。浙江绍兴人,是著名文学家、思想家、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参与者,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   鲁迅一生在文学创作、文学批评、思想研究、文学史研究、翻译、美术理论引进、基础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