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传统思想中的民主因素及其借鉴

来源 :知识与创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lloMrFa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民主作为一种文化和社会运动,已经成为当今社会最突出的标志。文章介绍了我国的民本思想和当代民主在我国的发展历程,进而从中找出民主对我国依法治国和建设法治国家的经验与借鉴。
  关键词:民本 民主 君民共主 新文化运动 人文精神
  
  五四运动是伟大的思想启蒙运动,先进知识分子对封建专制进行了彻底批判。他们高举“民主与科学”的大旗,其目的是把人们从专制主义的束缚中解放出来。
  
  一、五四时期的民主思想
  
  民主是个舶来品,现代的民主思想是我们学习西方的结果,是鸦片战争以后从西方传播来的。鸦片战争之后的中国,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联合压迫严重阻碍了我国社会发展和政治进步。鸦片战争引起的东西方政治文化冲突逐渐激烈,许多爱国人士意识到必须“师夷长技以制夷”,加之满清政府对谈判人才需求的扩大,一批知识分子开始走出国门,向西方学习。但是无论是太平天国运动,还是戊戌救亡、维新图强,总之,每一次的民族斗争总是以失败告终,无数仁人志士抱恨终天。但是这不能阻碍先进分子向西方学习的决心。林则徐和魏源最早介绍西方的政治制度,但是郑观应最早使用了“民主”一词,他在《论公法》中说道“泰西有君主之国,有民主之国,有君民共主之国”。这里的民主之国指的是实行民主制的国家,君民共主之国指的是君主立宪的国家。当时的思想主要是学习西方进行君主立宪,他们要求人民参政来制约君权,同时他们接受的西方民主仍有传统的民本思想,他们用圣贤之道来论证自己的主张,他们不主张彻底废除君主制,也不主张彻底的共和制,他们所要实现的是君民共主,这不是真正近代意义的民主,这可以看作是民主思想的萌芽。
  1905年,孙中山发起同盟会,第一次提出“创立民国,平均地权”这一民主思想,从这时候起,中国人民开始自觉地为建立一个独立的民主国家而斗争。孙中山曾说:“民国则以国家为人民之公产,凡人民之事,人民公理之”,但是他的民主观念,在实践上还停留在资产阶级旧民主主义范畴。由爱国而民主的特殊道路影响了人们对西方民主思想的完全理解和系统吸收。
  经过五四运动,人们对民主的认识更加深刻和明显。当时的民主思想传播者以李大钊和陈独秀为代表。
  李大钊是著名的爱国者,是早期的马克思主义先驱。他亲历了辛亥革命到底成功与失败。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封建帝制,李大钊万分感奋,但是辛亥革命成果被袁世凯窃取后,他大量撰文抨击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1913年他发表《大哀篇》揭露北洋军阀的罪行。1914年袁世凯签订卖国的“二十一条”,李大钊接连发表《警告全国父老书》、《国民之薪胆》揭露袁世凯的卖国行径,抨击北洋军阀的专制统治,尤其是军阀割据,百姓遭殃,局势变得更加混乱。“革命之前,吾民之患在一专制君主;革命之后,吾民之患在数十专制都督”、“专制都督之淫威,乃倍于畴昔之君主”。李大钊主张民权,他指出“民权者,少数豪暴狡狯者之窃权,非吾民自主职权也;幸福者,少数豪暴狡狯者掠夺之幸福,非吾民安享之幸福也”。从中可以看出李大钊对当时统治形势的失望。李大钊早期的文章大都是抨击北洋军阀的独裁统治,他反对封建专制,主张民主。“他所要求的民主,已经不是一般资产阶级民主,而是包含有争取工农群众地位,争取工农群众当家作主的人民民主;他要求的“青春中华”国家,已不是孙中山主张的那样的资产阶级共和国,而是要建立以工农为主体的新型民主国家”。他把人民民主主义思想作为反对封建专制的思想武器。 1916年李大钊发表《青春》,最早反映了他的民主思想。在这篇文章中,他系统论述了自己对宇宙、对人生、对国家和民族前途的看法,表达了唯物主义的人生观和世界观,歌颂了积极进取的革命民主主义精神。1916年,李大钊发表《民彝与政治》,更进一步强化了他的民主政治的思想,作为抗争封建专制的武器。他指出“神州陆沉”,“君主专制之祸耳”!“民与君不两立,自由与专制不并存,是故君主生则国民死,专制活则自由亡”,“畴安之徒与‘复辟之辈’,有敢播专制之余烬,起君主之篝火者”,应“一律认为国家之叛逆,国民之公敌,而诛其人,火其书,殄灭其丑类,摧拉其根株,无所姑息”。俄国十月革命后,李大钊接受了无产阶级革命基本思想,开始把民主思想与社会主义结合起来。我们从1918年李大钊发表的《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可以看出他的人民民主主义思想是有很深厚的基础的,不是突如而来的。
  陈独秀是新文化运动的发起人,提倡民主与科学,反对封建专制,他热情歌颂资产阶级民主制,挑战封建旧思想,在新文化运动初期,他的民主与科学思想是有一定缺陷的,它没有建立在唯物主义认识论上,也就不能正确认识当时社会性质也就不能解决我国的民族民主问题。马克思主义传入后,在李大钊的带动下,陈独秀逐渐成为马克思主义者。1920年,陈独秀发表<<谈政治>>,标志着陈独秀成为马克思主义者。陈独秀在他的一系列文章中说:我国的工人阶级受到帝国主义,封建势力和资本主义的压迫和剥削,不但要从经济上得到解放,更重要的是政治民主。工人阶级拥有生产资料但是却受制于剥削阶级,这是不合理的。俄国十月革命后陈独秀对民主有了更进一步的理解,他希望我国能够仿效俄国,走俄国道路,以实现民主。他说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就如同资本主义代替封建主义,是社会发展的客观趋势,我国要推翻官僚军阀统治,唯有靠马列主义为指南。在《我的国内和平意见》中,他希望我国成为一个民主、统一、和平的现代国家,并指出了国内和平的先决条件。一是“北方不要固执中央威信观念,南方不要固执单纯的绝对的护法观念”;二是“应当把解决国家的重要根本问题,造成永久和平为目的”。此外他还反对帝国主义压迫弱小民族。但是当时陈独秀的政治思想也具有一些局限性。革命民主思想的不彻底性和马克思主义的不成熟性是其主要表现。成都修在政治上要求民主反对封建主义,但是他却不依靠广大人民群众,幻想依靠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联合,他反对帝国主义,但在具体问题上却偏袒帝国主义。在马克思主义方面他看不到农民问题的迫切性和民主革命中工人阶级领导权的重要性。基于以上缺陷,陈独秀在革命过程中犯了右倾投降主义错误,使我国的革命事业受到一定挫折。陈独秀晚年的政治思想有了一定的发展。“他提出了无产阶级民主思想,提出了一个真正的工人国家绝对应该比任何资产阶级国家更加民主么物产阶级是民主主义的真正代表,共产主义者也是真正的民主主义者。他提出在建立无产阶级民主的过程中,应借鉴资产阶级民主制,不能把民主主义看作是资产阶级的专利品”。
  
  二、传统民主思想对当代我国的借鉴
  
  正如上述的民主历程,我国民主是从国外学习来的,我国传统思想中只有民本思想,发展民主政治已经成为当今社会的大趋势,如何在一个没有民主基础的国家使引进的民主本土化,与传统文化结合,使民主这个舶来品在古老而又现代的我国土地上生根发芽,进而茁壮成长?这就需要我们对传统政治文化中的民主资源进行全方位挖掘,梳理和分析其中的精华,批判地继承,则能够在优秀政治文化的传统下更好地促进政治文化的变革和创新,为我国民主的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内在支撑力。我们需要从以下方面入手:
  第一,发扬民唯邦本传统,增强主权在民意识。我国传统的“民唯邦本”思想尽管与民主思想有着质的差别,始终没有赋予人民以政治权利的思想内涵。但它和民主思想一样,都强调重民与爱民思想;承认人民是国家之本;认为民心的向背决定着国之兴亡。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要不断发展和完善,只有将主权在民理念与民唯邦本传统结合起来。
  第二,发扬修身内省传统,树立民主法治思想。我国传统政治文化是一种以修身内省和伦理感化代替政治治理的“自律本位的政治文化”。它承认每一个人在人格修养上的平等权利,强调人人都具有加强道德修养的必要性和成为圣人的可能性,从而给了人们一个向真、向善、向美发展的动力,这对提高社会的道德水准和文明程度具有积极意义。另外,修身内省意识是一种软约束机制在保证皇帝和各级官吏勤政为民、缓解社会矛盾、保持社会稳定等方面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我国传统政治文化中的德治思想非常丰富,其价值取向就是要把“德”视为治乱兴亡的重要因素。在封建专制下,德、法两种手段并用以达到“宽猛并行,然后为治”境界的思想不可能成为主流。在实践中,仍是德治为长、法治为短。
  第三,发展人文精神,促使法制的健全,从而保障民主实现的可能。汪太贤教授认为:“西方人文精神的蓄积和演进过程中,法治吸取着人文精神丰富的‘养料’,从观念萌生发展到制度的确立,都一直在人文精神的哺育中成长。”同样,在我国人文精神的呼吁和重构与法的健全也可以互相促进。人的觉醒,不断地修缮着法的制定,而法的制定,又保障着平等、正义、自由乃至民主。
  民主决不是只有一个模式,我们所要构建的,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思想和民主政治,在建设过程中必须充分考虑如何学习、吸取西方近代以来民主思想、民主政治方面的成果,但同时也应该并且必须思考怎样扬弃本民族的政治文化传统。外源现代性需要与内源优势相结合,才能走出有中国特色民主政治道路。
  (作者单位:山东大学法学院)
  
  【参考文献】
  1、方敏.“五四”后三十年民主思想研究[M].商务印书馆出版,2004.
  2、李铁映.论民主[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3、刘永佶.民主的权威[M].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
  4、管仕福.论近代中国人的民主意识的发展特征[J].江西社会科学,2006(1).
  5、胡晓文.人文精神与民主意识的培育[J].济南职业学院学报,2007(8).
  6、陈翠玉.我国传统民本思想与现代民主意识之培育[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2005(3).
  7、蒋文学,罗莉.论当代社会民主意识的建构[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2009(1).
  8、张广智.民主意识的现状和培养[J].行政与法,2005(10).
其他文献
摘 要:金融风险预警是金融数据挖掘中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运用数据挖掘技术从海量的金融数据中发现隐藏在其背后的规律,能够有效地降低金融机构的运营风险,因此金融风险预警有着广阔的应用价值和市场前景。文章运用基于聚类分析和神经网络的的数据挖掘技术,研究金融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建立风险预警模型,研究结果表明,构建的预警模型能够较好地描述我国金融风险变化的区制状态,其预警結果符合我国现实情况。  关键词:数据
期刊
摘 要:魏国是战国初期的强国,其兴衰成败与人才有着及其密切的关系,靠着君主的贤明与对人才的利用走向巅峰,也因为后来大量弃才而销声匿迹,可谓成也人才,败也人才。纵观战国时期,魏国的弃才数量多且历史影响大,其国衰败的典型性值得研究。以往的历史研究多是按时间顺序把春秋战国各诸侯国的情况罗列出来,而缺乏对各个国家的兴衰原因的系统分析,文章就魏国的衰亡原因及其弃才进行分析,或可管窥历史与现实的深层问题。  
期刊
摘 要: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对我国的外贸企业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分析及探究金融危机对外贸企业的影响至关重要。面对困境,我国的外贸企业应该如何应对,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金融危机 外贸企业 贸易风险    自2007年下半年以来,由美国房地产业引发的次贷债务危机,到华尔街的金融危机,今天已波及世界各主要国家,我国也难以独善其身。这场危机对我国经济影响的直接表现在国内经济稳中趋降,
期刊
摘 要:在世界经济一体化、国际社会分工逐步深入的大背景下,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文章将分析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现状,根据其现阶段存在的问题,针对性地提出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对策建议,使其在最大程度上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  关键词:高新技术产业 自主创新 优化产业结构    在当今知识经济时代,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科技进步成为社会财富增长的主要源泉,它是经济增长的根本动
期刊
摘 要:融资问题是创业企业需要解决的难度之一。文章从创业企业融资风险角度出发,深入分析融资风险成因,最后从在创业企业自身角度出发,指出控制融资风险的对策,更好地解决创业企业融资问题。  关键词:创业企业 融资风险 风险成因 控制风险    资金是企业的血液,创业不能没有资金的支持。创业资金对创业来说永远是稀缺的,是其营运链上重要的一环。因此,融资问题是创业者首先需要面对的难题之一,融资是一把双刃剑
期刊
摘 要: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提速,世界各国在标志国力与水平的供应链上的竞争加剧,中国经济的调整发展以及政策的逐步开放,物流金融不仅逐渐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必要,而且正在形成巨大的市场需求。研究金融与物流协同发展之道,既是解决中小物流企业困境、实现“供应链”共赢的要求,也是金融企业进行业务创新、提升竞争力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物流金融 发展模式 发展趋势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提速,世界各国在标
期刊
摘 要:审计独立性是注册会计师审计的灵魂,也是审计理论的基石。如何加强注册会计师实质上的独立性和形式上的独立性是审计行业发展的首要问题。文章从理论上分析了影响我国审计独立性的因素,并对应地讨论了加强独立性的措施。  关键词:审计独立性 注册会计师    随着经营权与管理权的渐渐分离,企业的所有人将其企业交由经理人来管理经营,所有人则对经理人的经营业绩进行评价和考核,而所有人获得关于企业财务状况和经
期刊
摘 要:股票期权制度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初的美国,该制度是所有者对公司高层采取的一种长期激励措施,意在激励企业高层管理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然而随着股票期权计划的广泛应用,一系列负面效应已经开始凸显。目前我国政府和企业也正在积极尝试着推行股票期权制度。文章对股票期权的负激励效应予以关注并提出相应的完善措施。  关键词:股票期权 负激励效应 完善    股票期权制度产生于20世
期刊
摘 要:随着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上市公司利益相关者更加重视盈利预测信息的质量。但是,目前我国盈利预测信息的可靠性仍然较低。文章在分析我国上市公司盈利预测信息可靠性的现状及问题的基础上,浅谈改善盈利预测信息可靠性的方法对策。  关键词:盈利预测 可靠性    盈利预测是企业管理当局基于其当前生产计划和经营环境,充分考虑预测期可能出现的影响企业未来经济效益的因素,在一系列的假设和基准的基础上,对未来经
期刊
摘 要:审计独立性作为审计职业的灵魂,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但对独立性的理论分析本身还存在一些问题。文章从审计独立性的起源来探讨其设计的制度缺陷,同时强调注册会计师审计的独立性是相对的,而不是理想化、绝对化的,最后对我国审计独立性存在的问题进行思考,并探索从道德的角度加强审计独立性。  关键词:独立性 注册会计师审计 良好的道德    独立、客观、公正是注册会计师职业赖以存在并得以发展的信条和灵魂。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