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企业中层干部能力提升培训体系构建研究

来源 :中国电力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chuangss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中层干部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综合能力素质直接关系到企业运营的成效。随着国家电网公司“三集五大”体系建设的推进,电网格局和功能定位发生了深刻变化,对人才队伍的能力和素质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通过对甘肃省电力公司“三集五大”体系中层干部培训体系构建分析研究,制定符合甘肃电网发展需要的中层干部能力提升培养模式,成效明显。
  关键词:三集五大;中层干部;能力;培训体系
  作者简介:伏育平(1970-),男,甘肃秦安人,甘肃省电力公司培训中心,高级讲师;蔡琴(1980-),女,甘肃武威人,甘肃省电力公司培训中心,讲师。(甘肃 兰州 730070)
  中图分类号:G7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05-0157-02
  培训作为提升员工队伍素质和企业组织效益的有效途径之一,历来都受到企业的高度重视。[1]近年来,随着国家电网公司“三集五大”体系的快速推进,电网发展方式转变不断取得突破,技术创新实现历史性跨越,电网的功能定位、科技水平等发生了深刻变化。作为特大型电网企业的甘肃省电力公司,如何建立一支适应电网运行新型体系的中层干部人才队伍,成为甘肃省电力公司人才培养工作的重要研究课题。因此,通过对甘肃省电力公司“三集五大”体系中层干部培训体系构建分析研究,了解目前甘肃省电力公司中层干部培训需求及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性地制定符合甘肃电网发展需要的中层干部能力提升培养模式,为加快推动中层干部队伍建设,夯实公司的人才基础、管理基础提供理论依据及相关对策。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
  以2012年甘肃省电力公司系统基层单位的1438名现任副科级及以上中层干部(不含退二线的中层干部)为研究对象。其中男同志为1223人,女同志为215人,年龄集中在30~49岁之间,其中30~39岁占35%,40~49岁占54%,学历以大专及以上为主,其中大专27%,本科61%,硕士及以上8%。本次通过公司门户网站进行网络培训需求问卷调查,扣除无效问卷78份,实际获得有效问卷1360份,有效率为94.6%。
  2.研究方法
  (1)调查法。以公司系统为单位,根据整群抽样原则。测试前给予指导说明,采用无记名测试,只要求填写性别、年龄、部门、学历、能力需求,各自做出不受影响的自我评定。
  (2)问卷设计。分析问卷包括职业道德与责任意识、行业把握与大局观念、自我管理能力、问题分析与解决能力、计划条理与目标管理能力、政策领悟与执行能力、沟通与影响能力、组织协作能力、团队建设能力、部属培育与激励能力、领导能力、创新能力等12种能力测试。[2]
  (3)文献资料法。参阅有关培训教育方面的书籍和论文资料,为课题的研究和设计提供依据。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本次“三集五大”体系中层干部能力提升培训需求结果分析是培训项目设计、实施的首要环节。本文主要从工作中的重要程度、自我评价及培训迫切程度三个方面进行分析。[3]
  1.能力重要程度分析
  94%及以上的中层干部认为12个模块在实际工作中非常重要。“三集五大”体系的建设能变革组织架构,创新管理模式,优化业务流程,整合五大业务模式,统筹内部资源,有效利用社会资源,加强本部管控能力,压缩管理层级,缩短管理链条,大幅度提高公司管理水平和运营效率。显然,这种变革将给广大员工,包括中层干部带来思想观念上的重大调整,充分认识能力提升在实际工作的重要性,主动接受培训意识强烈。
  2.能力现状自我评价分析
  在12个模块中,自我评价最不满意的模块分别是创新能力(29%)、沟通与影响力(23%)、问题分析与解决能力(21%)、领导能力(21%)、政策领悟与执行能力(20%)。说明目前中层干部对这几个方面渴望接受培训,提高自身能力,主动适应电网格局和功能定位正在发生深刻变化的要求。
  3.能力提升培训迫切程度分析
  在12个模块中,对培训迫切程度较高的模块分别是:问题分析与解决能力(82%)、领导能力(82%)、创新能力(82%)、沟通与影响能力(81%)、行业把握与大局观念(80%)。
  中层干部自我评价最不满意的模块基本都是目前培训迫切程度较高的模块,因此,培训方案的设计可侧重考虑问题分析与解决能力、领导能力、创新能力、沟通与影响能力以及行业把握大局与执行能力,重点安排提升组织推动能力和提升问题解决能力的“双能力提升”课程。[4]
  三、培训项目设计和实施
  1.培训项目设计
  (1)培训思路。在总结2011年中层干部培训经验的基础上,实施“学习、研讨、演练”模块化培训方式,提出“三年一个阶段、三年一个主题”创新规划,[5]采取“训前准备、训中实施和训后转化”三段式培训步骤,坚持“三年一个阶段,每个阶段依次开展培训班”分段分期原则,注重“明方向、懂管理、精业务、通人文”的课程设置,遵循“行动学习”成果转化,[6]突出学思结合、知行相长,全面实现中层干部队伍“提升组织推动能力和提升问题解决能力”双提升目标,为公司建设“两个一流”奠定坚实的中层管理人才基础。
  (2)培训目标。培训活动分培训前准备、培训中实施、培训后转化三个阶段实施。培训前准备阶段学员通过岗位自学,认真填写“两个带来”案例表,[7]针对性地对学员关心的、普遍存在的问题做分析。培训中实施阶段通过集中授课,学习专家讲座与研讨,以组织推动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双提升为总目标,以学习成果转化为中层干部培训重点,通过培训既学习前沿理论又解决实践问题,着力打造新时期下具有卓越领导力的中层管理团队。培训后转化阶段实施培训后期跟进,通过思维与行为结合,将领导力转化为与管理实际密切结合、可衡量、可运用的行为能力,打造培训成果落地工程,以保证项目创新点逐一落实。   (3)课程安排。课程设计按照四大部分14个模块进行设计。第一部分为锤炼心态,包括5个模块的培训课程,分别是党风廉政建设、“五大”实施中管理效能、“五大”实施中管理艺术塑造、高效团队建设、九型人格与领导力。第二部分为管理攀登,包括国学周易与管理智慧、商务礼仪与职业形象2个模块的培训课程。第三部分为修身养性,包括职业倦怠与有效干、博弈论与管理决策、媒体应对和危机处理3个模块的培训课程。第四部分为卓越表达,包括专题讨论、卓越表达比赛、结业考核、学习成果汇报4个模块的培训课程。
  (4)师资选聘。选用的培训师均来自于各高等院校的教授,且均有着丰富的教学经验和工作经验,部分培训师为专业领域的代表,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和实战性。
  2.培训组织实施
  (1)培训管理。选派优秀教师担任培训项目负责人,培训项目负责人作为培训教学的“助学师”,进行培训现场的管理,跟踪培训管理效果。按照“两个带来”案例方案,收集案例621份,增强了课程的实效性,形成了甘肃省电力公司中层干部管理案例库;增加了行动学习成果转化,学员根据自己能力情况,制定计划369份,形成了良好的成果转化机制,达到了学以致用,形成了甘肃省电力公司中层干部成果转化案例库。
  (2)培训考核。考核采用100分制,考核包括训前案例编写占15%;训中学习态度、日常出勤与纪律占10%,撰写培训体会与考试成绩占25%;培训现场成果转化占50%。
  (3)培训评估。评估分为现场一级评估、训后二级评估、训后三级评估的评估模式。[8]现场评估主要为培训课堂的5S环境管理、小组竞赛、师生互动、现场讨论等培训现场的学习表现;二级评估主要为课堂结束后的闭卷考试、撰写培训心得等,考查学员的知识吸收情况;三级评估主要是根据培训后的学员工作表现收集整理实践案例,为公司留存培训档案,形成培训成果。
  四、培训总结与建议
  1.总结
  (1)培训后工作态度发生变化,72.2%的学员认为情绪调节能力得到了提高,还有部分学员认为培训后工作态度有较大提升。
  (2)培训后工作效率提升,69.4%的学员认为管理思维与理念得到了更新,41.7%的学员认为基本管理技能有了提高,56%的学员认为培训后处理相关工作的效率明显提高,另外44%的学员认为有提升,但不明显。
  (3)培训后能力大幅提升,38.9%的学员认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所提升,27.8%的学员认为组织推动能力提升了,36.1%的学员认为人文修养得到提升。30.6%的学员认为公众表达能力得到提升,另有25%的学员认为职业礼仪形象得到了提升。
  2.建议
  (1)适当调整课程设置。中层干部对领导力、沟通类、思维类和与工作紧密结合的实用类课程比较感兴趣,他们希望通过培训开拓思维,提升领导力、沟通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在形式上希望能够加大优质课程的比重,增加外出参观交流的课程设置。
  (2)增加公司系统内训师选聘比例。学员对选择实战派名企讲师和职业讲师评价较高,但也有近三分之一的学员认为要结合电网特点,增加公司系统高管和内训师比例,有助于解决工作中存在的实际问题。
  (3)案例要与电力企业紧密相关。培训中部分课程,尤其是非电力专业的课程中所采用的案例绝大部分为非电力行业案例、专业案例,虽然能说明论点,但是与学员实际工作距离较远,对学员实际工作的作用影响较小。
  通过组织2012年甘肃省电力公司中层干部能力提升培训,进一步提升了中层干部的提升组织推动能力和提升问题解决能力,推进了公司人力资源发展,拓宽了改革发展思路,深刻理解并贯彻省公司管理理念,创新服务意识,重塑新型企业文化,促进改革发展,实现管理工作的高效与创新,为“三集五大”体系建设做好了人才储备,满足公司战略发展需求。
  参考文献:
  [1]田晨.对构建企业高技能人才评价工作新机制的思考[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1,(24).
  [2]李铁球.基于战略导向的企业员工培训体系研究[J].时代教育,2006,(4).
  [3]戴涛.贯彻落实科学发展人才观 着力推进人才评价和教育培训工作[J].企业科技与发展,2010,(8).
  [4]何丽.电力企业如何创新职业教育工作[J].北京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27(9).
  [5]张会磊.探讨供电局培训管理的新模式[J].中国电力教育,2008,(S2).
  [6]王鹏,杨化东,时勘.培训迁移效果的影响因素初步研究[J].心理科学,2005,(1).
  [7]张美娟.浅谈电力企业的基层教育培训与一体化管理[J].中国电力教育,2010,(34).
  [8]李峰云.构建电力企业教育培训体系的探讨[J].中国电力教育,2010,(18).
  (责任编辑:孙晴)
其他文献
小学语文教学中,听、说、读、写是重要的要素,这四点是以大量阅读、写作作为构成的基本前提的。但是很多小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不了解文章的内涵,阅读效果不大,写作也是一样,对写作十分恐惧,写出的文章也没有精彩之处。怎样提高小学生的阅读与写作能力就成为教师需要探究的问题。教师需要依据学生的学习兴趣,结合他们的自身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读写结合的教学策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一、小学语文课堂中读写结合
Unique Modes of Transportation  Venice—Traghetto 威尼斯摆渡船  There are just three bridges along the 3.5km stretch of Venice’s Grand Canal, so how do you get across? By Traghetto (meaning “ferry” in Ital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