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非笑着纳『笑纳』

来源 :启迪·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li731398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自古就号称礼仪之邦,说话讲究一个“礼”字。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逐渐远离了繁文缛节,一些文明礼貌用语也渐渐在我们的生活中隐去,但偶尔看到和听到的却常常是误用。
  比如“笑纳”一词,“纳”是“接受”、“收下”之意,“笑”则是“嘲笑”之意。“笑纳”的意思是说,自己送给对方的东西不好,不成敬意,让对方笑话了。所以应是“自己送礼物请对方笑纳”。而有人把“笑”错误地理解为“高兴”,是因为高兴而笑,所以会说对方送的礼物自己笑纳了。
  “笑纳”被用错的情况还有另外一种。在某地曾见到道路上悬挂着这样一条横幅:“做好东道主,笑纳远方客。”客人可以“笑纳”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从“笑纳”一词的本义来看,它是有专指范围的,只能纳物,不能纳人。相信这是误解了“笑纳”一词的真正意思,如把“笑纳”改为“笑迎”,应当是正确的。
  聂勇摘自
  《中国人最易误解的文史常识》
  中国书籍出版社编辑/叶琪
其他文献
英蛮是她邻家的哥哥,口吃胆大。她呢,她是他隔壁的秀香,胆小乖巧。  英蛮和她喜欢逃离所有小孩大人单独腻在一起。和她说话,他口齿伶俐。只有第一次他结结巴巴,但看到她有一万年的耐心恭候他说完一句话的样子,他从此滔滔不绝。她呢,总想去祖坟地里摘四季的野花野果,大人不理她,小孩堆里只有英蛮胆敢陪她去。  那天傍晚,看到爷爷的坟后面有两点闪亮的鬼火。她扔下英蛮就跑了。一会儿,他哈哈大笑抱来一只小猫给她看。谁
期刊
2009年9月上,我们刊登了一篇名为《张炀:13岁的硕士生怕谁》的文章,同期在博客(qidizazhi.qzone.qq.com)贴出之后,引来众多读者的热烈讨论,点击率34万次之多。我们从2000多条评论中为大家节选出了部分有代表性的留言,也欢迎读者朋友见仁见智,各抒己见。    人生就像一棵禾苗,从种子到发芽到成熟,需要的是一个过程。如果中途添加激素让他早熟,那今后是很危险的。总之早熟早衰嘛。
期刊
勋爵的伤  有一个英国勋爵,擦破了点皮,受了一点轻微的伤痛,就去请著名的外科医生夏普。夏普给“病人”检查后,立即吩咐勋爵的仆人赶快跑到药房去取药。   勋爵听到这急促的吩咐后,脸色都吓白了,紧张万分地问外科医生:“我的伤口看来很危险吧?”   “是的,如果您的仆人不尽快跑的话,那么我担心……”   “将会发生什么意外……”   “我担心在他回来之前,您的伤口已经愈合了。”    你去哪儿了  同事
期刊
论坛、豆瓣小组:  我的地盘我说话  时下,不少影视剧台词往往语出惊人,令观众时时产生“天雷阵阵夏雨雪”的感觉。如此“彪悍”台词,不仅考验观众的智商,更考验观众的耐力。    电影《赤壁》  曹操出神地望着小乔的画像,侍卫有些暧昧地说:“丞相,欲望过多,思念过盛,也会引起头风症。”曹操回答:“你难道没听说过,欲望使人年轻?”   ——如此后现代的意识,难为曹操作为一个古人领悟得这般透彻。    电
期刊
很多年以前,当我还是个小伙子时,我每天上下班都是坐火车。由于没有家室,我每天总是工作到很晚。一天深夜,我乘火车回家,在同车厢的人中,有一位小个子老太太,手里拿着一个很大的购物袋。我一看到她上车,就蓦地想,她一定是那种很健谈的人,也就是一路上没完没了与你说个不停的那种人。  “千万别坐在我身边!千万别!”我心想。  她的确没有坐到我身边,她坐在了我的对面。火车每站都停,但每次都是下车的人多,上车的人
期刊
如果教育只是坐在课堂上学习知识,那么亚里士多德肯定是一位不合格的导师。他经常从一个城邦流浪到另一个城邦,居无定所;或带领学生们集合到大厅,绕着巨大的石柱走来走去,讨论问题,人们叫他们“流浪汉”。  如果教育是遵循天性使然,让人自由发展,那么艾略特的这句话也很奇怪,他说:“纵使被迫研读不感兴趣的科目,你仍能获得真正的学识和教养,因为强迫自己对缺乏悟性的科目感兴趣,是教育的一部分。”  这就是教育,我
期刊
定居丹麦一个多月后的一个周六晚上,已搬出去的大儿子带着女朋友来家里吃晚饭。  我做了几个孩子们喜欢吃的菜,饭菜上桌后,我让儿子把饮料从冰箱里拿出来。这时,儿子发现有一瓶无糖“可乐”少了约五分之一。  我一听,先仔细检查瓶口,确实是新的,没有打开过的痕迹。我便埋怨自己粗枝大叶,把这样的“可乐”也买了回来。  这时,一边的大儿子发话了:“妈妈,不要开它,跟‘可乐’公司联系,公司会给予赔偿的。”  我依
期刊
1987年我第一次入狱的时候,是依靠我的孩子们来打发那段难熬的狱中时光的。这在女囚监狱里是一种很普遍的现象,我们经常把有关自己孩子们的故事拿出来与大家分享。   瑞奈,是我在监狱里遇到的一个朋友,她因为贩毒、吸毒被判入狱七年。她有一个五岁的儿子,由她的父母抚养。她的父母告诉那个五岁的孩子,瑞奈上学去了。他们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保护孩子远离他的母亲被监禁给他带来的恐惧和羞辱。瑞奈经常打电话给她的儿子
期刊
他俩是在公共楼道里碰到的,每人手里拎着个垃圾袋。这是他们头一次搭话。   “早上好……”“早上好……”“太太您住610房间。”“先生您住612房间吧?”  “恕我冒昧,我已经看过您的垃圾……我注意到先生常吃罐头食品。”  “是啊,我得自己动手做饭,可又不会做……”   “也请你原谅我的冒昧,我也观察到你的垃圾里常有些吃剩下的食物……”   “我非常喜爱烹调,做各种不同的菜。可我独身一人,所以常常剩
期刊
迎来送往是日常礼仪的重要部分,可是许多人只注重“迎”,而忽略了“送”。去某人家,主人让座、敬茶、寒暄……极尽周到热情之能事,告别的时候到了,一出门,没走两步,“砰”地一声巨响从身后传来,让你的心冷冷地颤了一下。这样的情况,相信许多人都曾碰到过。   在待人接物、迎来送往方面,周恩来非常重视每一个细节。20世纪50年代的一天,周总理前去机场欢送西哈努克亲王离京,前往送行的还有军队的一些高级干部。大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