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高产栽培迟熟中粳稻养分吸收特点的研究

来源 :作物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aishizai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迟熟中粳稻淮稻68和镇稻88为材料,进行超高产栽培(产量〉11thm^-2),以一般高产栽培为对照,观察了氮(N)、磷(P)和钾(K)吸收和累积特点。与对照(产量〉7.5thm^-2)相比,超高产栽培水稻在有效分蘖临界叶龄期前N的吸收量较低,拔节后的吸氮量较高;磷的吸收量在各生育期均高于对照,中后期尤为明显;K的吸收量在有效分蘖临界叶龄期以前,超高产稻与对照差异很小,自拔节起,前者明显高于后者。超高产栽培稻田N的输入输出基本平衡,普通高产栽培稻田表现为N盈余。在两种栽培条件下P与K均表现为表观亏缺,超高
其他文献
GmDREB3基因能提高转基因烟草和拟南芥的抗逆性。利用SiteFinding—PCR技术,从大豆品种铁丰8号基因组中分离到大豆抗逆基因GmDREB3启动子片段,长度1648bp。该片段富含A/T碱基,还
在群体水培条件下,以国内外不同年代育成的籼稻代表品种(2001年为88个、2002年为122个)为材料,测定叶面积系数、库容量、干物重以及氮素含量等,采用组内最小平方和的动态聚类方法
获得小麦低分子量谷蛋白基因家族新成员,为深入研究该基因家族的组成及其在染色体上的分布与进化奠定基础。本研究根据已发表的小麦低分子量麦谷蛋白基因序列设计了1对简并引
在自然条件下测定52个茶树品种叶片的光合与生理参数并对其进行数值分类以及主成分、聚类和判别分析。结果表明,叶片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气孔导度(Gs)、胞间CO2浓度(Ci)及
种植由籼稻品种和粳稻品种杂交衍生的DH群体,连续4年测定剑叶长度,运用基于混合模型的复合区间作图法,定位其QTL及上位性瓦作,估算遗传主效应和环境互作效应。结果表明,全部18个Q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