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殖民主义视角下的《赛德克·巴莱》、《阿凡达》探析

来源 :新生代·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ing008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赛德克·巴莱》和《阿凡达》是两部反思自然与科技、传统与现代的代表作。在后殖民主义视角下身份问题与文化和权力相关,不同的身份也就造成了不同的他者。然而,不光有泾渭分明的自我与他者,在殖民与被殖民的过程中,殖民地与被殖民地文化相互交融,产生了延异的生命体。这种因为延异带来的交织的生命体在战争中难以达成和解,最终走向消亡。延异的生命体和原始人不惧死亡的态度更加凸显了自然与科技、传统与现代的对立。
  【关键词】:后殖民主义 赛德克 巴莱 阿凡达
  科学技术的发展,给人类战胜自然带来了极大的自信。在现代社会中自然和科技、传统与现代的矛盾日益突出。自然与科技、传统与现代之争是权力不平等导致的意识形态的争论。科技发达的现代人对科技不发达原始人的霸权;科技发达的西方人对科技有待发展的东方人的霸权。面对一系列的问题人们开始反思现代性带来的困扰。《赛德克·巴莱》和《阿凡达》作为两部反思传统与现代的代表作,前者反映的是和平演变的殖民形式,后者反映的是强烈的武力殖民形式。本文通过对影片后殖民主义的分析,反思人们对科技发展与人类社会的认知和态度。
  《赛德克·巴莱》和《阿凡达》两部影片虽然表现的时代和区域不同,但是都在努力说明殖民者与被殖民之间存在的种种关联。身份问题与文化和权力相关,而不同的身份也就造成了不同的他者。不光有泾渭分明的自我与他者,在殖民与被殖民的过程中,殖民地与被殖民地文化相互交融,产生了延异的生命体。这种因为延异带来的交织的生命体在你死我活的战争中难以达成和解,以致在《赛德克·巴莱》中花冈一郎、二郎的自杀。在影片中原始部落人都是不惧死亡的。他们的时间和历史观念倒是与现代通常认为的那样不同,在非线性的时间框架内历史也变得魔幻。从两部影片的结尾来看,一个是现代人用枪炮打开了原始部落的大门,一个是原始部落通过魔幻的森林大家族打败了傲慢的侵略者。文明与野蛮,科技和自然的对立,也让我们反思文明、科技到底是绝对正确,还是霸权下的话语体系。
  一、后殖民主义视角下的身份问题
  “身份是文化的建构的而不是预设的。”在主流文化中,一个身份的确立不仅是个人的认同,还有主流文化的接纳。在殖民过程中身份问题显得举足轻重。赛德克人接受的教育是用生命保卫猎场和家园。通过用父辈的教导和整个民族不断的提及这件事,让所有赛德克人都认为在守卫家园和祭奠祖灵比自己的生命更重要。不断被提及不断被言说,阿伦特认为言说就是一种行动,这样就形成一个又一个空间、公共场域。在言说、话语和公共场域中权力也随之产生。由此构建出保卫领地的赛德克文化。他们的整个信念,不仅是通过本族人不断的言说而由此产生空间,而且也通过可观的形象,让赛德克人时常记忆。那就是通过图腾的方式。将图腾刻在脸上,这是一种巨大的荣光。“图腾的作用是造成部落之间的差别和互相依存。”通过图腾,整个雾社的十几个部落可以做到互相区分,以图腾为形象代表的部落文化也贯穿到每个部落人当中。他们为了自己的图腾、部落、文化和信仰而战。正是通过这一个个方式,赛德克人的话语、权力体现在保卫家园比生命更重要上。赛德克人也以这些方式来认同本民族。他们通过这些认同的方式来达到与自己民族的同一。这种同一是一种归属也意味着要与其他民族区分开来。在原始部落中马赫坡与荷戈不是一个部落,但是当外地入侵时意味着整个原始部落人与现代的侵略者不是同一的。当自我与他者矛盾尖锐时就会有了自我与他者的问题。
  在萨义德看来,被殖民者作为殖民者的他者被创造出来。原始部落的具体形态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殖民者如何认识和谈论殖民地的。殖民者在谈论和想象中勾勒出殖民地的形态。在现代人看来,原始部落人是赤裸的,野蛮的,没有头脑的。因此不仅要从武力上进行殖民还要进行文化上的“启蒙”。这也就有了学校的建立,语言的学习。其实在《阿凡达》中,侦察兵对原始部落语言文化的学习,原始部落对英语的学习,都是营造了英语世界代表的强权力量对原始部落的统治。这也是在延异和语言霸权中,所营造的霸权关系。而这种霸权关系是不平等的,是以英语世界的霸权力量为中心,统治原始部落。
  在两部影片中,叙事更多关注原始部落人,也就是被殖民者上。两部影片中的自我与他者在展现形式上都侧重表现他者是原始的、赤裸的、有信仰的、暴力的、团结的、奋战的;而在表现自我是现代的、“文明”的、好利的、无信仰的、狂妄自大的、科技先进的、没有感情的、不敬畏自然的。在近乎公式化创作的套路中我们依然能对原始部落的反抗、向死而生产生敬畏之心。一般说来自我与他者、文明与落后、科技与自然等等这样的二元对立的方式是柏拉图以来的传统二分法,在现代哲学以来更倾向于三分,比如“《人的境况》中充满了这样的区分:劳动、工作和行动的区分;权力、暴力和体力的区分”這样的三分法。二元对立的分类方式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容易导致非此即彼的陷阱中。自我与他者的对立,也就容易陷进以自我为中心的问题中。
  二、延异与交织的生命
  自我与他者的对立是水火不相容的。但是在两部影片中都有受到自我与他者文化影响而产生的交融的生命体。《赛德克·巴莱》中是花冈一郎、二郎,《阿凡达》中是侦察兵。花冈一郎、二郎从小接受日本教育,深受日本文化的影响,但是又摆脱不掉自己原始部落血统的使命。所以他们的存在就是德里达说的延异。在不同文化的交织中,原始部落的文化与殖民文化交织在一起。在他们那里,没有完全的二元对立,有的是交织与混乱。延异交织的生命在自我与他者泾渭分明的战争中,显得异常纠结和凌乱。在《赛德克·巴莱》中,花冈一郎、二郎选择和解的方法是自杀。而在《阿凡达》中侦察兵选择和解的方法是永远回到了原始部落生活。在延异交织的生命中,难以达成真正的和解。
  赛德克人从小生活的场域里,就在强调用生命保卫部落。一个男人如果没有自己的猎场是没有地位的,一个男人如果脸上没有图腾是没有资格在死后踏上彩虹桥,进入祖灵的家的。赛德克人也是在这样的熏陶中长大,他们也对于自己的认知深信不疑。然而花冈一郎和花岗二郎是赛德克的血脉,但是他们在日本文化中生活长大。最大的身份问题在花冈一郎和花岗二郎中产生。花冈二郎在与莫那鲁道的谈话中,明确提出“你到底死后是进入日本人的神社还是进入神灵的家?”身份问题在剧中有很明确的体现。花冈一郎一直在认为再过二十年,等到下一代长大,他们可以在日本立足,自己就好了。然而莫那鲁道认为再过二十年赛德克人就会被同化了。所以,花冈一郎选择在面临死亡的时候,他和自己的妻子都身穿和服,用日本的切腹了断一生。而花冈二郎最后选择战斗,他选择的死亡方式是身穿赛德克传统服装,用与赛德克人一样的自尽方式结束一生。花冈一郎、二郎在找寻自己的身份过程中既没有得到族人的认同也没有得到日本人的认同。在延异交织的自我与他者文化中,身份问题在花冈一郎和二郎身上体现非常明确。   对比《阿凡达》,影片中延异、交织的生命体更加凸显。影片中时间空间与历史打破了以往我们认为的物理的线性发展。在影片中男主可以自由穿梭在一个阿凡达的身体里。他的时间空间不再是一个人,而是两个人的交织。时间不再是线性的发展,空间的转换也变得魔幻。最后男主说最后一次进入阿凡达的身体,那么他的阿凡达也就走向为了死亡。但是最后在女主和神的召唤下,他又回到了阿凡达的身体里。此时侦察兵也阿凡达融为一体。二者合二为一。文化也在延异和融合中交织在一起。时间与记忆、历史相互交织在一起。可以说《阿凡达》里面展现出来的时间不同于物理的线性时间,也不同于柏格森所说的心理时间,而是一种魔幻现实主义代表的魔幻的时间。在侦察兵那里,他在原始部落的经历虽然很骁勇善战,但是在现实中其实只是一种试验。侦察兵的现实与梦境、时间与历史、自我与他者交织在一起,无法分清。但是他和原始部落人在保家卫国时不畏死亡的勇气,也让自我与他者、自然与科技、传统与现代的对立更加凸显。
  三、后殖民主义视角下的死亡态度
  不管是赛德克人还是《阿凡达》中的原始部落人,他们都有一种向死而生的勇气,为了保卫家园而牺牲。在他们的信仰中这种死亡不是离别而是一种更高的荣誉。原始部落人尊重生命热爱生命。赛德克人在森林中成长,对猎场的守卫就是对生态平衡和生命的敬畏。《阿凡达》中女主的表现更为明显。女主对生命是充满爱的。应该说她是一个生命中心主义者。在剧中,她对自己杀死的动物深感愧疚。而对比两部影片中,现代的文明人没有了对生命的敬畏。在飞机大炮的攻击中,整个原始森林都毁于一旦。原始部落人热爱大自然中的每个生命,在对待自己生死问题上时也是有自己的信念。
  赛德克人在奋力抗争的时候,在寻找一种死亡方式。这种死亡方式在日本人看来是不可理解或者是令人生畏的。他们明知道日本人有先进新的武器,抗争一定以失败告终。但是他们知道,如果不去战斗,苟且活下来的日子也是慢慢通过教育和霸权的方式,让他们赛德克人不再有图腾,不再有祖先,不再是赛德克人。向死而生、飞蛾扑火的死亡方式让影片中的汉人和日本人都望而生畏。人只有有死的,才会深刻思考为什么活着以及如何生活。就像存在主义在大师海德格尔在讨论的存在问题。存在是此在的存在。不同的人在面對死亡时的态度是完全不一样的。阿伦特与自己的导师海德格尔不同之一在于海德格强调传统的有死性,而阿伦特更强调人的诞生性,人的开端启新的能力。然而不管是强调诞生性还是有死性都是对自己人生的思考。而我们每个人都会面对人是有死的结局,思考死亡和思考如何生活同样重要。
  四、结语
  通过对《赛德克·巴莱》和《阿凡达》两部影片的后殖民主义解读,我们可以看到,在类似的殖民主义题材的影片中,一般表现的是侵略者对土著人用先进科技的侵略。在这类的影片中传达了一种对文明的反思。科技的发展引发的是更加野蛮的战争。两部影片试图在突破东方学中西方对东方的偏见。不论是西方、东方所体现的地域的不平等还是现代人、原始人所体现的身份的不平等,都反映了科技的发展所表现得更加明显的权力不平等。两部影片中拥有先进武器的现代人都是破坏自然的反面形象。当代人们正在探索人类科技发展遇到的伦理和道德问题。技术的发展改变了人类的生活,将人类带进新的时代,但是技术的发展要有道德考量。人类在应对自然状况的同时可以有足够的能力改变自然的小环境。但是有些改变人类要承担一定的后果。作为他者的原始部落、作为他者的原始自然,在后殖民主义的视角下,都是弱势的一方,都是被霸权统治的一方。在这个角度上看待自然与科技的问题,给我们带来一定的启示。自然不应成为被科技支配的一方,面对科技发展与生态破坏的问题,应该审视对科技、权力的使用。让科技与自然问题成为公共领域的探讨命题。
  【参考文献】
  【1】阿雷恩·鲍尔德温、布莱恩·朗赫斯特:《文化研究导论》,陶东风等译,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232页。
  【2】赵敦华:《现代西方哲学新编》,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3】阿伦特:《人的境况》,王寅丽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导言第1页。
其他文献
2018年,中国改革开放迈入了第40个年头。  40年前,从“文化大革命”走出来的中国,满目疮痍、百废待兴。十年浩劫给中华民族带来了深重的灾难,让整个国家的发展进程都经历了重大的曲折。历史旧债堆积成山,人们的思想陷入极度的混乱。在这样一个背景下,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顺利召开,进行了一场大的思想解放。首先,进行了广泛的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邓小平明确指出了这场讨论的重大意义。他说:“目前进行的关于实践
期刊
【摘要】:党政机关合署办公是目前我国机构改革的主题。目前,第八次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正在全国有序地铺开。县级党政机关合署办公对提高政府机构服务质量和权力运行的效率方面具有积极作用。但是,党政机关合并也存在一些潜在的弊端: 可能会导致党政分工不清,影响政府机构上下联动机制,不利于权力的监督和制约。因此党政机关改革要围绕政府职能展开,合理设置党政机关和配置权力,强化权力监督制约机制。本文以县级的党政机关合
期刊
【摘要】:法国学派是第一个比较文学学派,大家通常把法国学派的比较文学研究称作是“影响研究”。法国学派立足于事实联系的研究方法,尽管这种研究方法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但是法国学派努力拓展了文学研究的领域,对比较文学学科研究做出了重大贡献,也对中国的比较文学研究产生了巨大影响。  【关键词】:法国学派 影响研究 局限性 中国比较文学  比较文学是一门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兴起的学科,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法
期刊
【摘要】:《春香传》是朝鲜人民在长期的口传过程中形成的经典代表作,它不但在李朝文学领域中是一部特别好的佳作,同时也是国家最重要的文学遗产之一。《春香传》是值得我们自豪的,并且也应该被视为人类文化宝库中的世界不朽名作之一。朝鲜和古朝鲜《红楼梦》与《罗密欧与朱丽叶》对今后的朝鲜文化无论是在文学思想还是艺术方面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中国古典文化与文学影响着《春香传》的在其術形式、描述范式和语言方面,同时也
期刊
【摘要】:法国半总统体制既不同于美国的总统制,也不同于德国的议会制。本文通过总结半总统制的基本特征,来理解与其他政体的不同点。基于法国当时的历史条件和深厚的政治文化而产生的半总统制,克服了以往议会制的弊端,并且在三次“左右共治”的实践中表现出制度的稳定性和灵活性。  【关键词】:法国 半总统制 左右共治  一、法国半总统制的确立及其基本特征  1958年宪法确立法国的半总统制,在经历过三次“左右共
期刊
【摘要】:唐三彩在中国文化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为中国陶瓷史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唐三彩女俑是唐三彩人物俑中具有代表性的一类,其造型生动逼真、色彩鲜艳,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唐三彩女俑具有不同的造型与色彩,由此反映出不同的性格特征。唐三彩女俑折射出了唐朝的社会生活与文化风貌,是一种具有时代特征的艺术形式。  【关键词】:唐三彩 女俑 造型 釉色  唐朝是中国封建社会的一个繁荣鼎盛的时期,政治稳定、经
期刊
【摘要】:相比国内法由国家权力保障实施,基于国家之间利益冲突而生成的国际法则更多的是强调契约性和保障主权完整,因而具备“软法”的特性,并无法在根本上对各个国家形成强制约束力。越是在21世纪的追求效率和公平的今天,条约保留在当今国际法上,也起到了协调各国之间的不平等差距和保护各国利益的重要作用。国家认同或是否决某些条款不仅仅是从“全体一致”到“和谐一致”的转变,更是呈现出对条约保留越来越慎重和包容的
期刊
前言  近年来历史背景类的影视剧增多,如前段时间沿用去年大火剧《延禧攻略》主要班底的新剧《皓镧传》也正式播完,虽然不温不火,但也能从侧面看出近年来此类影视剧还是受到一定程度追捧的。  该剧的历史背景从一个著名的成语“奇货可居”开始的。回到2000多年前的战国末期的秦宫,故事围绕秦始皇的母亲赵姬电视剧名李皓镧、他父亲嬴异人即秦庄襄王,以及他亚父吕不韦三人之间的故事而展开。  一、秦宫类影视剧历史背景
期刊
【摘要】:毛泽东是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的核心人物,在新中国成立后,他依旧特别重视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并根据中国的实际情况,在党风廉政方面做了很多论述,这些思想对当时的党风廉政建设起到了重要作用。不仅如此,毛泽东的许多思想对今天的党建工作有着重大的借鉴意义,本文就以建国后毛泽东的党风廉政思想为基础,对新时代的党风廉政建设的价值做一定的研究和探讨。  【关键词】:毛泽东 党风廉政思想 新时代党风廉政
期刊
【摘要】:唐代是中国历史上自秦汉以来第一个不以修筑长城而耗费民力的封建王朝,这是统治者在汲取隋朝严苟暴政的历史经验的基础上所做出的合理性选择。不肓效仿前朝,亦能从善如流的承袭隋朝旧制,这便为唐王朝蛇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提供了政治和经济上的双重保障,亦为唐朝前期开明的政治举措和广采博收的社会思潮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同时出现了带有宗教意识下的唐代乐舞,开启了隋唐盛世的华丽篇章。  【关键词】:唐代 宗教意
期刊